新書推薦: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09.8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6.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7.4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3.4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1.以学生为本,注重“三基”训练。本书通过四十个基础性实验,加强对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2.产教融合,紧密结合工业实践发展,设计与现代产业相结合的六个综合性实验,将一个个孤立、不连贯的实验串连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探索求新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本书可与《微生物学》(关统伟主编)配套使用,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
內容簡介: |
全书内容涵盖微生物分离、纯培养、快速鉴定、形态观察、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实验、微生物的生长测定、消毒与灭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微生物的代谢、抗生素效价的生物测定、固定化酵母发酵酒精等,涉及微生物在工业、农业、食品、环境、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可供高等学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命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参考。
|
關於作者: |
关统伟 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食品工业CMS评价员,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服务认证审查员,食品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川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及工业微生物专委会主任,西华大学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科技扶贫专家,四川省食用菌学会理事,四川省酿酒协会理事,四川省食品饮料协会白酒专委会专家,国家一级品酒师。长期从事微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项目27项;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1项,发表SCI论文36篇。主编著作5部。
|
目錄:
|
第1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实验一 使用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观察微生物细胞
第二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
实验二 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
实验三 微生物的纯化技术
实验四 厌氧微生物的培养
实验五 病毒的培养
第三章 微生物的染色技术
实验六 细菌、酵母菌与霉菌的制片和简单染色
实验七 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八 细菌的芽孢染色法
实验九 细菌的鞭毛染色法
第四章 常规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十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十一 高氏一号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十二 马丁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十三 血液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第五章 消毒与灭菌
实验十四 干热灭菌
实验十五 高压蒸汽灭菌
实验十六 紫外线灭菌
实验十七 微孔滤膜过滤除菌
第六章 微生物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实验十八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实验十九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实验二十 平板菌落计数法
实验二十一 光电比浊计数法
实验二十二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制作
第七章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二十三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二十四 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二十五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二十六 渗透压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二十七 pH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第八章 微生物的代谢实验
实验二十八 淀粉水解实验
实验二十九 明胶液化实验
实验三十 油脂水解实验
实验三十一 糖或醇发酵实验
实验三十二 甲基红实验
实验三十三 乙酰甲基甲醇实验
实验三十四 吲哚实验
实验三十五 产硫化氢实验
实验三十六 硝酸盐还原实验
第九章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
实验三十七 细菌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实验三十八 质粒DNA的转化
实验三十九 细菌的接合作用
实验四十 噬菌体的转导实验
第十章 微生物学综合实验
实验四十一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四十二 细菌DNA的提取与16S rRNA序列的快速鉴定
实验四十三 食品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四十四 污水中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与效价测定
实验四十五 抗生素效价的生物测定
实验四十六 固定化酵母发酵酒精
|
內容試閱:
|
微生物作为地球*早的生命形式, 在社会发展体系中的工业、农业、医疗、食品、环保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好地认识、实践与利用微生物资源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
微生物学实验是多门学科的主干课程, 将微生物实验技术与现代产业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基础, 又能解决生产实践问题, 在创新教育的基础上,推动人才创新培养,实现微生物产业的科技进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本书的目的之一。另外, 根据长期的微生物实验经验, 发现当代微生物实验用书越来越厚, 知识体系越来越广泛, 而学生实际的实验课时通常在30 个学时以内。作者本着“以学生为本” 的原则去繁存简, 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巩固所学知识体系以及激发学生的探索求新能力,本教材可作为《微生物学》的配套实验教材。
本教材由长期从事微生物科学研究与实验的一线教师分工编写, 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基础。李恋龙编写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以及第十章的“食品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测定” 和“污水中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与效价测定”, 关统伟编写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 和第十章的“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及“细菌DNA 的提取与16S rRNA 序列的快速鉴定”, 辜运富编写第三章“微生物的染色技术”, 刘松青编写第四章“常规培养基的制备”, 焦士蓉编写第五章“消毒与灭菌” 和第六章“微生物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向泉桔编写第七章“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曾朝懿编写第八章“微生物的代谢实验”, 陈雪娇编写第九章“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 李玉锋编写第十章的“抗生素效价的生物测定”和“固定化酵母发酵酒精”。
本教材实验内容由浅入深, 由基础到综合, 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由于编写经验和水平有限, 难免有不足之处, 恳请读者谅解与批评指正。
编
培养物(culture) 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的微生物细胞群或生长物。如微生物的平皿培养物、摇瓶培养物等。如果某一培养物是由单一微生物细胞繁殖产生的, 就称为微生物的纯培养物(pure culture)。微生物的分布极其广泛, 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凡是动植物生活的地方, 都有微生物的存在。我们经常会看到腐烂的水果或蔬菜、霉菌污染的玉米、发了霉的面包、变味的肉制品、发酵失败的葡萄酒等, 这些都是微生物的杰作, 因此, 建立无菌概念和掌握熟练的无菌操作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 微生物在环境中通常混居在一起, 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区域也聚集着大量的微生物群体, 如人体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约有10 万个细菌, 而一个病患者的喷嚏则含有4500~150000 个细菌, 重感冒患者为8500 万个病毒粒子。如果要对这些复杂的微生物群体进行分类, 则必须首先获得它们的纯培养, 然后才能精确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或分类地位。同样, 纯培养技术也可以避免杂菌的污染, 或者检测非目标培养物进入目的培养物的可能性, 减少污染和生产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