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真需求
》
售價:HK$
110.9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HK$
50.4
《
如见你
》
售價:HK$
51.3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7.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HK$
67.1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HK$
62.7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0.9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
編輯推薦: |
人间草木 相互成全
聚焦皖西四十年来的农村改革
众生皆草木,唯有时代是青山
忙和痛是因为“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众生不得已,愉悦是文字给的,那时候,心在文字里,与文字中的人物一起因为相聚而欣喜,因为离别而悲悯,更为山河满目疮痍而愤慨,见草木茂盛而欢快。
——项宏
|
內容簡介: |
《人间草木》主要围绕男主陆子规和三个女人的成长,讲述了安徽青螺镇四十年的农村改革历程。青螺镇原是一个穷乡僻壤的村镇,生于此地的陆子规,自少年时代便感受到了农村大包干前的贫穷和艰难,考上大学走出农村,是他拼命学习的动力。陆子规在中学时代,先后经历了两场朦朦胧胧的爱情,一个是初恋乖乖女俞茹烟,上学期间二人相互扶持,互生爱意,后因“妹妹”孙茜的误会而分道扬镳;一个是偏执的富家女顾鸿影,不顾家人反对爱上了穷小子陆子规,并在后期给予了陆诸多帮助。
数年以后,几个人奔赴了不同的命运,却又在缘分的牵引下交织在一起……
|
關於作者: |
项宏,曾用名城市玩偶、紫衣侯。安徽人士,客居京华。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皖西作家协会会员。北京鸿源隆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墨舞红尘中文网创办人、执行官,北京徽味馆创始人、总经理。
|
內容試閱:
|
人间草木,向阳而生
项宏
写《人间草木》是去年四月,忙完冬奥保障项目已经是三月下旬。北京气候,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因为短促,春秋可看可想的更多,秋天自不用说,前人笔录繁多,其中不乏溢美之词,只说这春。
早几年郊外旷野的二月兰,一到这个季节如铺满大地的蓝蝴蝶,到如今城内的空地也是一簇一簇的,风一吹,翩翩群舞。多家院落中的海棠,也是娇艳,见人来时,欲语还休。遇春雨,在河边,颇有:春未老,绿水人家绕。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那一天站在北窗,推开窗户,从翠微山吹来的春风和煦温暖,忙碌了一冬天的心如松开的冰凌,咔嚓一声,冰消雪融,有了满满的春意,这样好的季节,总要做些什么,写一些什么,于是就有了《人间草木》的开端。
文字与我相亲相爱亦相杀,幼时就喜欢,但是向来眼高手低,在这之前,只写过一些零星的文字,也在网上发表过几部小说,当时反响不小,只是如今看来,终是虚火难成正果。突然想写一部小说,而且时间跨度半个世纪,背景又是乡村巨变类的小说,于我来说确实很难。
但是世间事向来如此,就如人生翻越山岭一般,一步步艰难向前走向上爬,走过了一道道坎,爬过了一道道坡,无论当时多么的汗流浃背、衣衫褴褛、狼狈不堪,但终是站上了山岭,看高处风云变幻,你时间不是发出人高我为峰的感慨,而是在想,这些路如果让我重走一遍,我是否还有这决心?
人生路如此,写文字亦然,《人间草木》虽不是一部宏编巨制,但是初稿三十多万字,经过数次修改、删减,到成稿时候二十余万字,历时一个多月,其中还要处理几个公司的日常事务。去年的四月,忙并痛着,当然也有快乐,甚至是一种愉悦。
忙和痛是因为“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众生不得已,愉悦是文字给的,那时候,心在文字里,与文字中的人物一起因为相聚而欣喜,因为离别而悲悯,更为山河满目疮痍而愤慨,见草木茂盛而欢快。
小说初始我放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的山村不是一个穷字可以形容,某些难处如今想来,都是心有悲悯,悲悯幼时的自己和身边的亲人、乡邻。小说中的借米情节就是我亲身经历,米缸见底是常态,山芋、南瓜、野菜是主食,来了客人,去人家借米,借的时候用筷子从碗口刮平,还的时候冒尖。我五六岁时候去人家借米,颤巍巍端着一平碗米回来,颤巍巍端着冒尖的米还回去,一路上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撒漏一粒米。
那时候山村是真穷,不但穷,山河还满目疮痍。记得父亲说,他们小时候山上的大树一两个人抱不过来,门前的河也没有这么宽,而且河水常年不息,都很清澈,河里的鱼种类繁多。到我记事的时候,山坡被盲目开垦,成为梯田,人家东一家西一家建在山坡上。我在文中借用俞茹烟的话说,那些山村、梯田和莫名其名的人工痕迹就像长在山上的藤壶一样,去不掉,成为山河的痛。
那时候,门前大河已经一里多宽了,都是被山洪冲刷山坡和无序开垦的梯田造成的。每到夏天,山洪暴发,洪水从山上冲刷下来,气势汹涌,河上没有桥,经常有行人被突来的山洪带走。我在文中,有救人的场景,小时候也真实发生过。
我用悲悯来叙述那时候的山村并不是要除我之外的人来同情那时的乡村人和事,同情的本来意义可能和悲悯一样,也不是要别人来感同身受。就如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说的“对他人的感受,我们并无直接经验。因此,要了解这种感受,的方法是发挥想象力,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文字需要想像力,但是就《人间草木》中关于一些山村的事件,我却不要借用这一种想象力,因为某些事就发生在身边,虽然过去这么多年,如今想来历历在目,叙述起来,我尽量客观,把事件写成故事而已。所以,那些穷人之间的争斗虽然让人厌烦,但是不至于让人恨得咬牙切齿。
用一句略有诗意的话形容那时候山村的人事、争斗,就是:你我都在泥泞中挣扎。大家习惯于在一个暗室生活,或者如西方的一个谚语故事,一群羊掉进一个坑,只会相互踩踏,谁也别想先爬出这个坑。那时候山村大多数人心态就是这般,要穷一起穷,谁也别想先见到光明。但是文中的老一代如此,新一代却是想要走出山村,包括出门打工,包括求学然后跳出农门。文中的陆子长、陆子存靠打工走出山村,主人公陆子规靠求学走出山村。但是也有一些人固守山村,靠着祖荫继续在山村称王称霸甚至为非作歹,继续祸害乡邻,破坏山村河川山林,如韩小海、韩小山之流。也有走出山村继续回山村为家乡发展努力的,如俞茹烟。
前几年流行一句话:“时代的一粒尘,落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每个个体在时代的洪流中被裹挟着,推动着,身不由已。来不及停歇和喘息。小人物在时代的夹缝中求生存。个体的悲欢离合在时代大幕布下,既大,又小。看起来虽然凄凉,却不无道理。可喜的是,我们的政策在向好发展,特别是国家领导人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十八大之后,山村发生巨变。
要描写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要写尽山村变迁的人和事,二十余万字远远不够,而且我自知才华不及笔力不逮,难以写出中国山乡天翻地覆的史诗性变革。所以在文字中尽量跳开这些大事件,而是以一人一事去展开。文字中的人物来源于生活,也经过适当加工,为了让人物看上去更美,更干净,几个主要人物名字取自诗句,如陆子规、俞茹烟取自诗句“子规声里雨如烟”,舒桐和顾鸿影取自“缺月挂疏桐,缥缈孤鸿影”等。
书成之后,请几位好友雅正,多有溢美之词,如帅丽君说:“小说带着浓重的乡土气息,也饱含现代都市的真实情感。流畅舒缓,矛盾迭起,有痛感而不悲怆,有暖意而不缠绵,如雨后草木清新可人。日常性叙事,把人生故事、时代的文化形象及其美丑融合在草木清香人间烟火中。它真正的蕴涵不在于揭露与宣泄,而是一字一句细细道来情深只在苍茫处。”杨文民君说:“‘引起共鸣’,是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这篇小说里,能够做到引起共鸣的因素很多。时代的记忆让我们深陷其中,初恋的回忆让我们嘴角含笑,隐入烟雨让我们心向往之。”
对于好友的过誉之词虽然欣喜,心中却是惴惴不安,诚惶诚恐。好在,一本书写完,也算是尘埃慢慢落尽,余生向好,星梦满船。
何况,人间四月已来,那个山村绿意更浓,雨丝如帘。人间草木向阳而生。
2023年4月12日星期三
1
梅山镇食品站杀完一头猪,陈三爷留了一副猪心肺。猪下水之中,猪肝、猪大肠、小肠都是好东西,要给区里一些关系户留着。只有猪心肺难打理,味道又大,没人愿意花钱买,陈三爷就留下救济一些穷亲戚。
陆家老三去年盖了新房,让本来就不好过的日子更加捉襟见肘。这个季节,青黄不接,家里三个孩子正在长身体,不能一点油腥儿没有。陈三爷招呼食品站员工将宰完还冒着热气的猪尽快收拾好,又对女儿交代几句。女儿听说陈三爷又要去谷家冲陆家,担心父亲的身体,说道:“这大热天的就别去了吧,路远又不好走,你老都六十多岁了,别中暑了。”
“我年轻的时候在深山老林扛枪打仗。那时候都没含糊过,现在走这点路算什么。做人要学会感恩,我这一条腿还是陆老爷子救的,每年去看看,心里踏实。”陈三爷和陆家是老交情,当年在打强盗洼那帮强盗的时候,要不是陆老爷子舍身相救,陈三爷有条腿就丢在谷家冲冲口那条小壕沟了。那条壕沟还在,只是人老了。当年陆老爷子也就三十多岁,刚从桐城挑着一双儿女翻身越岭来到谷家冲。正赶上残匪强盗肆虐,就与游击队一起战斗。打完强盗,就在谷家冲冲口落了户。冲口后来改名龙口,成为龙城公社五龙村下辖的一个生产队。贫困年代,没有计划生育,陆老爷子家人口添丁,连续生了四五个孩子。加上从桐城挑过来的两个,四男三女,小的姑娘和自家姑娘差不多年纪,刚初中毕业,再有几年也该谈婚论嫁了。
陈三爷因为腿伤,没能去六安城打鬼子。那里仗打得惨烈,死人堆里活下来的几个老战友都到省城县城里当了大干部。陈三爷没啥文化,也没正式上过战场,解放之后,组织将他户口农转非,安排到区政府所在的梅山镇食品站当了站长,这一晃,也二十多年了。
陆家四个儿子,陈三爷喜欢的是排行老三的陆浩至,为人忠厚,踏实肯干。
陈三爷搭乘县木材公司的大货车到了沙湾街,剩下七八里山路只能步行。沿河滩向上,河滩满是鹅卵石,还有从山上冲下来的各种乱石。河道被大水冲得犬牙交错,成了“险滩”。记得年轻那会儿,这条河也就一丈多宽,水流清缓。二十多年,砍树冶炼钢铁,大量开山造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这条河也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陈三爷沿河而上,越走日头越晒,山涧的布谷鸟也叫得有声无力。走了约莫一个多小时,到了谷家冲龙口生产队。
龙口生产队地形如一只喇叭,喇叭口对着大河滩。从河滩沿坡上行四五百米,就见到小山谷中一个村庄。小村依山而建,二三十户人家成三排簇拥在一起,两排沿山而建。中间一排门口是块场地,场地前面一口水塘,屋后是五龙山其中的一条龙状山脉。
“哎呀,这不是陈大站长吗?”就在陈三爷低头想着陈年往事的时候,一个突兀的声音从路边树林子窜了出来。中等个头,花白头发,眼睛永远泪痕未干的样子。陈三爷呸了一口,眼前之人,正是龙口生产队队长韩大头。这人善于钻营,虚伪至极。“大白天的,你不去领着社员干活,在这里钻草窝子干吗?”钻草窝子在农村不是一句好话,不是做贼,就是偷人。
韩大头脸皮讪讪,然后又露出一脸得意:“陈站长,你还不知道吧,我光荣退休了,现在队长是我儿子,韩大川。”
“哦,生产队长也世袭啊。龙口队还真成你们韩家的了。”陈三爷看着韩大头,眼神不屑。
韩大头并不懂世袭的意思,但知道不是什么好话。又没有什么合适的词语辩驳,嘿嘿一笑:“我们为政府干事,你陈老爷子看不过眼?嘿嘿,就是看不过眼,你老陈又有什么法子?这二十多年,你姓陈的没少说我坏话,我们韩家还不是过得挺滋润!”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陈三爷鄙视地看了韩大头一眼。
韩大头立即跳脚,指着陈三爷叫道:“你姓陈的说什么呢?谁是王八,谁是妖风。小心我到公社告你,你破坏革命团结,你不利两个凡是……”
陈三爷一步走到韩大头跟前,伸手按住韩大头头顶:“姓韩的,你少在我面前装腔作势,把你裤子扣子扣了,你干的那些不正经的事,你以为我不知道?我把你这事到区里一说,你看公社谁敢保你?”
韩大头挣脱陈三爷有力的大手。陈三爷也懒得搭理他,继续向山坡走去。日过晌午,陈三爷穿过沿山而建的房屋弄堂,又上了一段坡,就来到了村庄后的山冈。冈上满是松树,遮住了暑热,三间大瓦房建在其间,房屋背后是延绵的五龙山。
陈三爷看到场基上一个小男孩蹲在地下,好像在玩沙土里的蚂蚁,轻轻咳了一声。小男孩抬起头看到是陈三爷,欢快地站起身:“陈三爷好。”
“好。你叫子规还是子长?”陈三爷和蔼地问道。
“我叫陆子规,我爸是陆浩至。子长是我大哥,陈三爷。你到屋子里,我给你烧水泡茶。”小男孩一溜烟跑到厨房点火烧水。农村人好客,来了客人先烧水泡茶,水是山泉水,茶是满山头都有的野茶。
中午十二点多,陆子规爸爸陆浩至和母亲陈凤英扛着锄头回家了。一看到陈三爷满脸欢喜:“陈三爷来了。”陈三爷这个称呼老人小孩都叫。又回头以略带责备的口吻问陆子规:“子规,陈三爷来了,你怎么不到田里叫我们?”
陈三爷赶紧安抚夫妻两个:“我和小子规聊得挺好呢,说山上蘑菇的名字。今年的伞菇一簇一簇的,还有不少长尾巴鸟……再说,就是子规叫你们,没到放工时间,你们先回来也是要被扣工分的。”
陆浩至陪陈三爷聊天,茶叙。陈凤英将陆子规拉到一边,小声说道:“赶紧拿个碗到三婶家借一点米。陈三爷来了,我们就不能只吃红薯干和红薯母了。”
子规答应一声,又问道:“到哪个三婶家?”村里人称呼多种多样,不论亲疏。叫叔伯的不见得是自家父辈兄弟,叫婶婶的也是。
“当然是你韩家三婶。快去,嘴甜点。”陈凤英交代。
“好咧。”陆子规从碗柜拿出一个大海碗,却被陈凤英叫住。“大海碗太大,换一个兰花碗。”农村家家没有余粮,有的人家米缸早已见底,有米的人家米缸也不会超过三大海碗。
陆子规拿着兰花碗下了场基前的坎,穿过一片林地,走到韩家三婶家门口,甜甜地冲屋里叫了一句:“三婶在家吗?”
“在呢,是子规啊。”屋里走出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看到陆子规,又看到陆子规手中的兰花碗,猜到了陆子规的来意,脸上露出一些难色。“家里来人了?”农村平时过惯苦日子,只有来了贵客才会吃一点白米饭,家里没有米,只好相互借。
“是咧,陈三爷来我家了,我妈让我来三婶家借一点米。”陆子规嗫嚅着。年龄虽小,但是张口向人家借东西还是有点羞怯为难。
三婶挠了挠头,犹豫半天,说道,好吧。将陆子规带到后面一间屋子,屋子光线昏暗。三婶接过陆子规手中的兰花碗,在缸底刮了半天,端出来一碗米。又用一根筷子沿着碗沿刮了一圈,将冒出碗沿的米刮回米缸。
虽然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农村人只要不懒,山头上河滩里还是能扒拉一些吃食的,比如蘑菇、嫩树叶。陈凤英用小子规借来的一碗米,加上野菜,做了一大锅菜叶饭。又将陈三爷带来的猪心肺收拾利落了,炒了一碟辣椒猪心肺,做了一个蘑菇猪心肺汤,还蒸了一个鸡蛋,端上桌时,陈三爷说难为凤英了。
陈三爷和陈凤英都姓陈。不是直系亲属,不过农村人讲究一点宗亲关系。陈三爷跟陆家几个儿子中老三陆浩至为亲近,一多半也是因为陈凤英的关系。
“三爷难得来一趟,这都寒酸了,你老别怪就好。你喝一点。”陈凤英说完去柜子里找了一瓶陈年老酒老白干。
陆浩至不喝酒,拿茶作陪。陈三爷见桌子上就自己和陆浩至两人,问道:“怎么孩子们都不上桌,这么多菜,就咱俩人也吃不完。”
陆家规矩重,来客人时女人和孩子都不上桌。“他们习惯在厨房吃。”陆浩至闷声说了一句,男人大多时候都这样,活累话不多。
“今天没外人,叫孩子们上桌吃饭吧。即使凤英她们习惯了,子规是男孩,将来要立起来一个家的,要见世面,吃饭要上桌子。”陈三爷说道。子规坐到大方桌靠门的位置,几块猪心肺吃得津津有味。
陈三爷喝了几杯酒,对陆浩至说:“老三啊,好日子马上就来了。”
陆浩至不解地抬起头,看向陈三爷。
“这事是国家大事,咱们不敢乱说,我和你说了,你也不许和别人说。”陈三爷郑重其事交代陆浩至。
“三爷放心,我不会乱说。”陆浩至点头。
“小孩子也不准乱说。”陈三爷看向陆子规。
“三爷放心,子规这一点还好,嘴紧。”
陈三爷点点头,慢慢说道:“国家政策可能要改,要搞包产到户了。多劳多得,你和凤英能干,以后家里就不缺粮食了。”
陆浩至怔怔地看着陈三爷,突然眼睛一红,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三爷,你说的要是真的,这日子就有盼头了。”
这是陆子规次看到父亲喝酒。后边陈三爷说的话,陆子规听得并不是太懂,只听到凤阳、小岗、红手印,等等。喝完酒,家里气氛一下子好了不少。因为从来板着脸的父亲有了笑脸,晚上,让凤英破天荒地多蒸了一个鸡蛋,将还剩半碗的鸡蛋给三个孩子分了。三个孩子次吃了完整的蒸鸡蛋,而不是只能等客人吃完只剩一点残羹的鸡蛋碗沾上米饭解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