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洛丽塔重生 再读二十世纪最骇丽小说的冒险

書城自編碼: 387552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外國小說
作者: [美]珍妮·明顿·奎格利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77714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5.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掌控生活,从掌控时间开始
《 掌控生活,从掌控时间开始 》

售價:HK$ 55.2
物理光学漫步——衍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故事
《 物理光学漫步——衍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故事 》

售價:HK$ 193.2
人类起源简史:破译700万年人类进化的密码
《 人类起源简史:破译700万年人类进化的密码 》

售價:HK$ 78.2
古典与现代 : 民国大学的潮与岸
《 古典与现代 : 民国大学的潮与岸 》

售價:HK$ 89.7
浮华梦醒:民国实业家的创业之路
《 浮华梦醒:民国实业家的创业之路 》

售價:HK$ 64.4
财之道丛书·后资本主义生活:财富的意义、经济的未来与货币的时间理论
《 财之道丛书·后资本主义生活:财富的意义、经济的未来与货币的时间理论 》

售價:HK$ 78.2
人文与社会译丛:自由意志、能动性与生命的意义
《 人文与社会译丛:自由意志、能动性与生命的意义 》

售價:HK$ 79.4
儿童折纸大全(儿童创意美术手工系列)
《 儿童折纸大全(儿童创意美术手工系列) 》

售價:HK$ 34.3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25.6
《自由之路(全三册)》
+

HK$ 51.5
《想成为神的巴士司机(《纽约时报》奉为天才,安妮宝贝、范玮琪、》
+

HK$ 78.0
《水最深的地方》
+

HK$ 105.6
《夏洛克行动(菲利普·罗斯全集)》
內容簡介: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是世界文坛上的奇书,之所以奇,一在于内容之惊世骇俗;二在于出版历程之曲折离奇;三在于读者对它的感受两极分化之剧烈。1958年,当它的首版出版商、美国人沃尔特·明顿决定出版的时候,纳博科夫要求他写下为这本书甘愿上法庭的保证书,果然,他很快就为这一大胆的决定受到了无数谴责,同时也因此发了大财。他的女儿珍妮·明顿·奎格利出生时,《洛丽塔》激起的风波早已平息,经典地位也已经确立,“洛丽塔”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但她仍然在其阴影下长大。
如今,身为编辑的珍妮开始思考《洛丽塔》之于不同人的意义,于是她委托众多知名作家撰写文章探讨我们今天该如何阅读《洛丽塔》,如何看待《洛丽塔》,并将文章汇编为一部引人入胜的《洛丽塔重生》,原名直译为《洛丽塔的来世》。这本书如原作《洛丽塔》一样,是一面魔镜,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人性景观;同时它也是一面棱镜,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都有曼妙的风景。男性视角、道德争议、影视改编、出版故事、艺术手法揭秘、真实处境中的洛丽塔的自救……29篇文章诡谲多变、信息丰富、故事有趣、发人深省而且莫衷一是,正如《洛丽塔》和纳博科夫本人一样。
關於作者:
【编者简介】
珍妮·明顿·奎格利(Minton Quigley)是著名的美国G.P.普特南出版社的社长沃尔特·J.明顿(Walter J. Minton)的女儿。沃尔特的出版创举之一是在五家出版社退稿、著名出版人宣布“谁出这本书就会进监狱”的情况下,敢于在1958年首次出版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并由此引发了世界文坛的震动。珍妮是作家和编辑,曾在兰登书屋(Random House)旗下几家出版社供职,著有回忆录《早起的鸟儿》等作品。她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号召力组稿、编纂这本书,旨在呈现关于这本世界文学名著的时代对话。
本书共有29位作者,包括《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克里斯蒂娜·贝克·克兰、《纽约客》专职撰稿人伊恩·弗雷泽、《华盛顿邮报》时尚评论家罗宾·纪凡、导演兼演员艾米莉·莫迪默、2020年纳博科夫奖评委莉拉·阿扎姆·赞加内等。
部分作者简介如下:
克里斯蒂娜·贝克·克兰(Christina Baker Kline),《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作品有
《流亡者》(The Exiles)《孤儿列车》(Orphan Train)和《一片世界》(A Piece of the World)等。其著作已在40个国家出版。
安德鲁·德布斯三世(Andre Dubus III),《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美国文学艺术与文学学会奖获得者。作品有《久别离》(Gone So Long)《沙与雾之家》(House of Sand and Fog)《后日子的花园》(The Garden of Last Days)和《小镇》(Townie)。其著作以超过25种语言出版。

伊恩·弗雷泽(Ian Frazier),《纽约客》专职撰稿人,自1974年来一直为该杂志供稿。共有著作十一部,包括《大平原》(Great Plains)《家庭》(Family)《与你妈妈约会》(Dating Your Mom)《没有人更好》(Nobody Better)《比没有人更好》(Better than Nobody)《圣父的哀歌》(Lamentations of the Father)等。

艾米莉·莫迪默(Emily Mortimer),英国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推理小说大师约翰·莫迪默之女。她曾与包括伍迪·艾伦、萨利·波特等多位传奇导演、编剧合作,参演作品包括电影《赛点》(Match Point)《穿越西伯利亚》(Transsiberian)《禁闭岛》(Shutter Island)和《雨果》(Hugo),电视剧《新闻编辑室》(The Newsroom)等。目前,她正在为BBC和亚马逊(Amazon)撰写并执导由南希·米特福德(Nancy Mitford)的小说《追寻真爱》(The Pursuit of Love)改编的电影三部曲。
谢莉尔·斯瑞德(Cheryl Strayed),《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作品有《荒野》(Wild)《美丽的小东西》(Tiny Beautiful Things)《勇敢的人》(Brave Enough)和《火炬》(Torch)等,其中《荒野》位列畅销回忆录榜首,其改编电影也获得了奥斯卡奖提名。
莉拉·阿扎姆·赞加内(Lila Azam Zanganeh),法裔伊朗作家,哈佛大学文学和电影学教授。曾担任2017年布克奖和2020年笔会/纳博科夫奖的评委。其作品《巫师》(The Enchanter)以13种不同的语言出版,并获得了罗杰·沙特克奖(Roger Shattuck Prize)。她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基金会的理事,也是无国界图书馆的全球大使。
【译者简介】
刘海平,研究型译者,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与性别研究博士,研究方向为女性主义、哲学翻译等,现为深圳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译著有《成为波伏瓦》。
秦贵兵,香港城市大学博士,深圳技术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小说研究。
目錄
目录

导论 014
艾米莉· 莫迪默 Emily Mortimer 辩方证人:我的父亲和《洛丽塔》 040
史黛西· 希夫 Stacy Schiff 薇拉和洛 054
伊恩· 弗雷泽 Ian Frazier 与亨伯特和《洛丽塔》一起在路上 074
罗克珊娜· 盖伊 Roxane Gay 恶之美 092
苏珊· 崔 Susan Choi 荣誉勋章 104
劳拉· 利普曼 Laura Lippman 观赏侦探 116
亚历山大· 奇 Alexander Chee 《洛丽塔》日记 130
劳伦· 格罗夫 Lauren Groff 罪念之乐 146
摩根· 杰金斯 Morgan Jerkins 《洛丽塔》与我 162
安德鲁· 德布斯三世 Andre Dubus III 《洛丽塔》、法国夏蒙尼,2018 172
萨拉· 魏恩曼 Sarah Weinman 发现《洛丽塔》的歌舞女郎 188
罗宾· 纪凡 Robin Givhan 《洛丽塔》时尚——脆弱、颠覆和白人女性气质的颂歌 202
吉姆· 谢泼德 Jim Shepard 《洛丽塔》和共情想象 208
宾度· 班西娜斯 Bindu Bansinath 《洛丽塔》把我从我的亨伯特手中解放出来 220
克里斯蒂娜· 贝克· 克兰 Christina Baker Kline 陪审团的女士们、先生们 226
维克托· 拉瓦勒 Victor La Valle 色令智昏 240
斯隆· 克罗斯利 Sloane Crosley 他们永葆青春 250
谢莉尔· 斯瑞德 Cheryl Strayed 亲爱的宝贝 270
莉拉· 阿扎姆· 赞加内 Lila Azam Zanganeh 当我们在谈论《洛丽塔》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280
汤姆· 比塞尔 Tom Bissell 纳博科夫的摇椅——电影中的《洛丽塔》 288
吉尔· 卡格曼 Jill Kargman 洛与看见 326
亚历山大· 黑蒙 Aleksandar Hemon 学习《洛丽塔》的语言 332
杰西卡· 沙特克 Jessica Shattuck 夏洛特的怨诉 344
埃里卡·L.桑切斯 Erika L. Sánchez 在触发预警时代的《洛丽塔》 356
凯特· 伊丽莎白· 罗素 Kate Elizabeth Russell 小仙女之家 362
基拉· 冯· 艾切尔 Kira von Eichel 棒棒糖屋 386
克莱尔· 德德尔 Claire Dederer 反恶魔 400
达尼· 夏皮罗 Dani Shapiro 在疫情封锁期间重读《洛丽塔》 418
玛丽· 盖茨基尔 Mary Gaitskill 欧椋鸟说,我出不去 426
致谢 448
关于编辑 454
关于本书撰稿人 456
版权致谢 470
译名对照表 478
译后记 490
阅读《洛丽塔》:我的还债之旅 491
洛丽塔的痛哭和我们的沉默 509
內容試閱
《洛丽塔》时尚——脆弱、颠覆和白人女性气质的颂歌
我们记忆中的洛丽塔形象不是亨伯特·亨伯特的洛丽塔,而是疯狂迷恋年轻性感的时尚业雕琢出来的洛丽塔形象。
当我们想起洛丽塔的时候,我们的脑子里会浮现出娃娃裙、彼得·潘领、格子裙和漫不经心的噘嘴。有时候,洛丽塔是身材瘦长的年轻女孩,超短溜冰裙下是纤细的大长腿,一阵风吹过,春光无限好。有时候,洛丽塔又是身着晚礼服的少女们,潇洒地走在国际T台上。她们脸色红润,裙裾飘飘,沉浸在一个耗资数十亿美元的盛装造梦游戏中。
洛丽塔既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形容词。洛丽塔既是压迫的,也是解放的。洛丽塔既是剥削的,也是被剥削的。洛丽塔很复杂。
随着20世纪60年代“青年风暴”(Youthquake)风潮的兴起,现代时尚产业次把洛丽塔当作一个时尚偶像。青年风暴是传奇时尚编辑戴安娜·弗里兰(Diana Vreeland)创造的词语,它以超短裙、模特简·诗琳普顿 (Jean Shrimpton)以及披头士的音乐为典型特征。青年风暴起源于英国,但与美国的嬉皮士精神和“不信任30岁以上的人”的精神不谋而合。因此,青年风暴逐渐在美国扎根。时尚界逐渐注意到婴儿潮1这一代新面孔的影响力。他们有不容忽视的文化影响力和巨大的购买力。在那之前,青春只不过是成年礼之前的一段时光罢了。
在青年风暴之前,其实并没有什么青少年风格――至少是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固定风格。一个小女孩从孩童时期长大,经历短暂的青春期烦恼之后,就变成了她母亲的缩小版。
实际上,20世纪50年代,娃娃裙才被巴黎著名时装设计师克里斯托巴尔·巴伦西亚加(Cristóbal Balenciaga)变成流行经典,同时也被注入了性的含义。当时,娃娃裙备受推崇。因为它把女性从束腰和紧身胸衣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人们把它看成是一种赋予女性力量的裙子。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娃娃裙被彻头彻尾地改变了。那个时代有名的超模崔姬(Twiggy),骨瘦如柴,有着小鹿一样的大眼睛。当她穿上娃娃裙时,它传递的信息变得更复杂了。娃娃裙代表着女性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也与年轻人的反叛和性解放交织在一起。年轻女性开始要求拥有自己的能动性,而这其中也包括性快感。
20世纪90年代,年轻女性用娃娃裙来实现颠覆的目的。另类摇滚歌手科特妮·洛芙(Courtney Love)用娃娃裙来对抗社会对于女性、权力、礼教和性的传统叙事。整个文化把女性幼稚化,把女性当作低等人类。于是,这些艺术表演者就故意地颠覆女性象征。她们穿着各种各样孩子气的衣服,一边对着麦克风大骂脏话,一边炫耀自己的力量。
在90年代的流行文化中,洛丽塔被描绘成了一个有知识、有自我意识的人,而不再是一个受害者。洛丽塔成了一个女权主义者。洛丽塔不再是天真无邪的女学生,而是变得工于心计。洛丽塔的一个典型再现是身着改过的校服的布兰妮·斯皮尔斯(Britney Spears)――短到大腿根的百褶裙、露出肚子的白衬衫、灰色开襟羊毛衫,金发扎成马尾辫,妆化得比变装皇后还要浓。在一段舞蹈视频里,布兰妮假装挥舞着一个看不见的鞭子,欲求不满地唱着《……宝贝再多一次》
孤独折磨着我(我……)
我必须坦白我仍然相信(仍然相信)
当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迷失方向
给我一个信号
拥抱我,宝贝,再多一次
如果说麦当娜是用她成熟的性魅力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女权主义的挑衅,那么布兰妮的早期作品宣扬的就是年轻女孩的性欲。这种欲望是自然的,但也是不稳定的。如果我们把年轻女孩看成一个完整的人,那么这些欲望应该被认真对待和释放,而不是被掩盖、忽视或训诫。斯皮尔斯是在用一种她的年轻粉丝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的方式去表达,但是她同时也在利用男性凝视所热衷的刻板印象。当洛丽塔被成年女性作为一个公共身份标签所接受时,洛丽塔能够成为一种力量的宣言。女性对什么着迷、被什么撩拨、对什么有欲望,都应当被考虑和尊重。
在日本,洛丽塔女孩们把自己打扮得像维多利亚时代的玩偶一样――高度女性化的孩童。这样一种身份表达是源于日本社会对可爱(卡哇伊)的痴迷。这些洛丽塔女孩们回避成年人的性,也回避自己的身体被性感化。日本的洛丽塔们把自己放置在成年人的世界以外,让自己仿佛永远长不大――她们把长不大当成一种铠甲。她们主动选择洛丽塔的身份标签,从而在众目睽睽之下,逃避她们的性带来的复杂和美丽。她们把自己安放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时代。她们给自己一个机会做自己。
然而我们不能活在真空中,我们看自己的方式总是被世界看我们的方式所影响。洛丽塔这个原型有一种无力感。她是一个无辜的孩子,被捕食者跟踪,童年的天真惨遭掠夺。让我们回想一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牛仔的广告:一群青少年模特躺在一间铺着木板的娱乐室里。这些模特闷闷不乐地盯着镜头,双腿岔开――故意让观看者可以窥见他们的内裤。我们到底该如何区分和所谓的青少年反叛艺术?后来,美国司法部对这个广告做了调查,发现所有的模特其实都已成年。
对于洛丽塔原型,我一直有一种距离感。我并不羡慕她对身体的异常自信。我也没有因为她被毁掉的童真而痛苦。我从来没有在万圣节派对上打扮成洛丽塔的样子。即使在我的少女时代,我也没有试图模仿过洛丽塔那光芒四射的样子。洛丽塔从来都不是我的一部分,主要是因为她的皮肤不是黑色或棕色的。她脸色苍白,膝盖骨节突出,嘴唇像玫瑰花蕾。洛丽塔就像白雪公主一样,而我跟这两者都毫无相似点。
洛丽塔是一种禁忌。如果换成黑人女孩,这个故事本身就不成立。整个文化都不把黑人女孩看成是脆弱的。她们身上没有那种不可抗拒的危险之美。如果一个有色人种的小仙女勇敢地操控自己的性,用一种混不吝的态度去炫耀自己,人们便会觉得她解放了自己,但是人们也会把她和历来都被过度性感化的黑人身体联系在一起。总之,黑人女孩不会被视为一个偶像,而是被视为祸害。
洛丽塔的文化解读和种族问题交织在一起。洛丽塔之所以被辩论和剖析,是因为她身上那种特别的美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人们赋予洛丽塔的美越高的价值,我们就越是被提醒:深肤色的女孩有多么地没价值。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