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流动的马灯

書城自編碼: 388024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侯炳茂
國際書號(ISBN): 9787514621181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1.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0.4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9.8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3.4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57.8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揉碎浪漫(全两册)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古籍善本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1.8
《老河湾的味道》
+

HK$ 72.0
《自在欢喜》
+

HK$ 57.6
《纯粹·群山奔涌》
+

HK$ 83.0
《江湖边》
+

HK$ 95.2
《独坐(表演艺术家奚美娟散文集。独立自主的女性成长之路,理想从》
+

HK$ 54.0
《随心琐语》
編輯推薦:
本书饱含情感,语言朴实,思想深邃,意义深远。作者经历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事情,用朴实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情感,字字句句方见一种向上向善的美。在人生中丰富自己,在丰富自己中感悟人生。读这本书,思考人生的真善美。
內容簡介:
《流动的马灯》是志愿军老战士侯炳茂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他在朝鲜战场上经历的战争故事。作者从解放军总医院退休后,常常思念自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于是他74岁开始学习写作,坚持天天写作,一周一篇,很快就创作出了大量反映火热生活的散文佳作。他的作品真情实感,构思精巧,感人肺腑,专家阅读后都拍案叫好,为此,《解放军报》和《军休之友》杂志均为他开辟专栏,他还被《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特聘为专栏作家。本书为作者在《解放军报》《中国文化报》《退休生活》《军休之友》等报刊作品的精选集。
關於作者:
侯炳茂,陕西省凤翔县人,1936年12月16日出生,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特聘专栏作家。1951年2月参军,随即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曾任64军军医院卫生员,在朝鲜战场上荣立三等功。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回国后,在师医院任军医、所长、院长,并再度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他74岁时开始散文创作,作品有《会唱歌的金达莱》《顶水罐的朝鲜女孩》《又见到野樱桃》《一封未寄出的信》《防空洞前紫藤开》《巴金在三八线上》《前线,她给巴金当向导》等。
目錄
会唱歌的金达莱 001
流动的马灯 006
带血的盐袋 011
前线飞来一只布谷鸟 017
又见到野樱桃 021
山那边的野菊花 027
老牛车 033
道拉基里的小太阳 039
防空洞里的党小组会 045
阿妈妮的苏嘎儿 048
前线救护所的沙时计 054
战地山里红 058
地境洞的捣衣声 064
革命军人证明书 070
立功证书上的毛主席像 075
英雄手册 079
顶水罐的朝鲜女孩 084
硝烟中的芭蕾 089
十六岁的秦腔 094
防空洞前的紫藤开 100
前线,她给巴金当向导 105
巴金在三八线上 113
三八线来了一位作曲家 121
战争让女人忘记羞涩 128
一封未寄出的信 136
一首老歌的故事 142
防空洞里的年夜饺子 146
临津江漂流的花瓣 151
没有硝烟的胜利 160
女兵过河 165
三八线上的采花姑娘 170
一壶水里的血染岁月 174
凤凰山下的爱情 178
回望临津江 182
后记 188
內容試閱
十年,老兵的故事没讲完
乔秀清
志愿军老兵侯炳茂的散文集《流动的马灯》即将出版,炮火与鲜花齐放,硝烟与芭蕾共舞,来自三八线的真实故事,如美丽的金达莱,生动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与侯炳茂同志是在十年前军休所组织的一次春游中认识的。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京郊果园桃花飞霞、梨花堆雪,几十位参加春游的军休干部陶醉在迷人的春光里,彼此开心地交谈着。他走到我面前,自我介绍:“我叫侯炳茂,今年74岁,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我肚子里有好多三八线上的故事,可是我不会写,只好烂在肚子里。听说你是诗人、散文作家,我拜你为师,你教我写作好不好?”
望着他那真诚憨厚的样子,我对他说:“我比你小10岁,怎敢当你老师!这样吧,咱们以后做好朋友。”
隔了几日,老侯登门拜访,手里提着一个文件袋,里面装的是保存多年的抗美援朝的有关资料。他告诉我:“14岁那年,我在家乡陕西凤翔县一所学校加入了共青团,随后参军来到抗美援朝战争前线。那时我年龄小,个子矮,体重只有70斤,志愿军的军装对于我来说没一件合适的,又肥又大。我所在的野战救护所的姐姐们帮我剪裁修整,开玩笑说:小侯,你真像瘦猴子。从1951年入朝作战到1953年胜利回国,我和救护所的战友们在炮火硝烟中度过了难忘的岁月,许多往事历历在目,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写。”
我对老侯说:“相比长篇巨著的回忆录,选择印象最深的人和事,写成千字左右的纪实散文会更适合你。”
老侯说:“那就先写我护理过的一位被敌机炸伤的女文工团员。她长得很漂亮,像盛开的金达莱,又有一副金嗓子,唱歌很好听。”
我突发灵感,对老侯说:“你写吧,题目就叫《会唱歌的金达莱》,写出的初稿我帮你修改。”
几天后,老侯带着初稿来到我家,他说这是第一次写散文,感觉手中的笔很沉重,写起来很费力。我和老侯逐字逐句地推敲修改,从用词、描写乃至抒情,仔细琢磨,两千字的稿子改了三四遍。稿子发出后,先后被《解放军报》和《中国文化报》刊登。老侯的处女作一炮走红,激发了他的写作兴趣,他又想写心中的故事,先讲给我听,问我怎么写。我被老侯讲的每一个故事强烈地感染着,甚至梦里都沉醉在他的故事里,真正尝到了泪花打梦的滋味。有一次我梦中帮老侯修改稿子想到的一些话,现实中还真的用上了。帮老侯改稿,在报刊上发表,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三八线上的故事,对我来说是不能推脱、不容懈怠的责任。十年的光阴里,老侯隔三岔五来到我家,给我讲他经历的抗美援朝的故事,然后一篇接一篇地写下去,写出初稿就拿来让我修改,他说只要我认可,他就放心了。算起来,我帮他修改了三十多篇稿子,全部在报刊上发表了。如实讲,老侯的故事生动感人,我的修改只是在文字上润色,算是锦上添花吧。
老侯非常感激我帮他修改文章所付出的心血,他视我为亲兄弟。我因颈椎手术行动不便,老侯悉心照顾,多次到门诊部为我开药,到食堂给我买饭,陪我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他先后同我一起到河南、河北、上海和东北地区参加书法笔会。记得我们一起去上海参加书法活动,晚上住在滴水湖宾馆,那时老侯正酝酿着写志愿军第十九兵团文工团团长陈同和的故事。连续几个晚上,老侯断断续续地给我讲述陈同和的故事,那位团长与文工团员刘敬霜在防空洞举办完婚礼,在新婚的第一百天,在率团慰问演出途中遭遇敌机轰炸,光荣牺牲了。战友们来到文工团陈同和团长新婚时的防空洞前,只见紫藤花依旧盛开着。我对老侯说,你写有关文工团团长陈同和的散文,题目可以叫作《防空洞前的紫藤花》。
或许是因为被文工团陈同和团长的故事深深感动,我长夜难眠,心想怎样才能帮助老侯把这篇散文写好。翌日清晨,我对老侯说,快起来,准备好笔和纸,我帮你想好了稿子的开头,写文工团团长在防空洞中的婚礼。这篇散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天空冷不丁地飘起雪花,雪花飞舞着、旋转着、飘落着,给山顶戴上了雪冠,给松林披上了银装,给大地铺上了雪毯。哇!这分明是一场喜雪啊!真是老天会意,雪花知情,特意为志愿军第十九兵团文工团的陈同和、刘敬霜两位同志即将在朝鲜黄海南道石头里防空洞举行的婚礼,布置好了如此壮观的雪景。分散在沟沟岔岔松林里居住的文工团团员们陆陆续续踏雪赶来,雪花亲吻着他们的脸,把他们打扮成一个个雪人,远远望去,像翩翩飞舞的玉蝴蝶。”
老侯将初稿写好后,我们一起推敲修改了好几遍,经过几番考虑,我又替老侯想好了稿子的结尾:“防空洞附近,紫藤花依旧盛开着,因炮火硝烟的熏烤,花色并不俏丽,但透出生命的倔强,而那紫色藤蔓,恰似铁骨铮铮,这大山深处的紫藤花,不畏环境恶劣,不与百花争艳,在孤独寂寞中守候着春天。”
我对老侯说,有一位大学的文学教授说过,写散文要努力做到“凤头、猪肚、豹尾”。我们应该把这句话作为散文创作的准则。老侯说,他写散文,有两个难点,一是开头结尾,二是写景抒情,要我多指点。
我多次告诉老侯,散文与回忆录不同,要讲究文学艺术,如同做衣服,选好布料后,要精心剪裁和缝纫。光有好布料,剪裁和缝纫技术不行,做不出好衣服;光有好故事,没有文学功底和技巧,写不出好散文。老侯暗自下功夫,阅读散文经典,这对于一位长期担任医生和医院院长的医疗技术干部来说,是一项长期的文学补课。
人到暮年,应该活得轻松、舒适、安逸,但是老侯却把暮年当青年,把晚途当征途,他从年逾古稀踏上崎岖的文学之路,十年来,艰难行进,阅读着、思考着、写作着,这种执着追求和拼搏精神让许多熟悉他的人折服。他一个接一个地把故事讲给我听,诚恳地想在写作上得到我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我俩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当我得知他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了,便赶快找来阅读,分享收获后的喜悦。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有幸读到老侯的这些关于抗美援朝的散文,你不仅会了解到那场战争的残酷,而且会感受到志愿军是怎样英勇顽强、英勇善战和不屈不挠的,更重要的是,能发现战争中隐藏的真善美,给灵魂留下难得的芬芳。
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劳德·西蒙说过:“生活不仅充满了喧嚣和愤怒,它也有蝴蝶、花朵、艺术品。”是的,抗美援朝战争前线,炮火纷飞,硝烟弥漫,而春天如期而至,美丽的金达莱、道拉基(桔梗花)、野樱桃等各色的山花烂漫地绽放,志愿军官兵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着一曲曲撼人心灵的乐章。在老侯的记忆里,往事并未灰飞烟灭,而是刻骨铭心。他在回忆中发掘美,在写作中创造美,给人们提供“灵魂的食物”。
近十年,是侯炳茂老人从古稀步入耄耋的十年,也是他在文学创作方面从起步到收获的十年。在十年的光阴里,老侯成了我家的常客,只要我家门铃一响,十之八九是老侯来了,或给我讲故事,或让我改稿子,我把他当成忘年交,他却把我当成了“文学老师”。我想,老师也罢,知音也罢,同事战友是真,志同道合是真,我们在文学道路上一路前行。十年耕耘,老侯有了可喜的收获。自十年前他的处女作《会唱歌的金达莱》在《中国文化报》和《解放军报》上刊登后,一篇篇散文佳作陆续见诸报端。2013年,散文《又见到野樱桃》荣获《解放军报》首届长征文艺奖;2014年,散文《顶水罐的朝鲜女孩》荣获第六届全国冰心散文奖;2018年,散文《一封未寄出的信》荣获《解放军报》第六届长征文艺奖;2018年,散文《防空洞前紫藤花开》在《解放军报》发表后荣登当年的年度散文排行榜;散文《巴金在三八线》和《前线,她给巴金当向导》被上海巴金文学馆收藏。炳茂老人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特骋作家。
最近,老侯紧锣密鼓地筹备出版散文集,他挚意让我为之写序,强调非我莫属。因为他的每篇散文都经过我修改,我为避邀功之嫌而再三推辞。怎奈老侯主意己定,非让我写序不可。我是个生来就不想讲假话也不会讲假话的耿直人,相信“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我虽一直帮老侯改稿并把关,但充其量,我不过是在文学技巧和文字修饰上尽了一点绵薄之力,真实的故事是属于老侯的。
老侯对我说:抗美援朝的故事没讲完,他想继续讲给我听,让我帮他一一写出来,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他的故事……
(乔秀清,笔名樵夫,军旅诗人,散文家。曾任解放军总医院政治部副主任。现任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特聘专栏作家,出版散文集《枊笛》《洗脸盆里的荷花》,诗集《彩雪》。曾获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
只有岁月可回头
——读侯炳茂散文集《流动的马灯》有感
红孩
志愿军老战士侯炳茂是我的老朋友,我这么说,有点没大没小。但对写作而言,就世界观而言,这么说,似乎也无可厚非。记不得是哪一天与侯老初见的了。印象中,是在十年前的一个夏天,在解放军总医院附近的一个餐厅,军旅诗人、书法家乔秀清做东张罗一帮文友吃饭。其中,有我的老师王宗仁先生,还有王贤根、宁新路、刘冬梅等人,都是熟人,见面无须过多的客套,抄筷子举杯子开吃开喝即可。席间,有个老者坐在一旁不动声色。乔秀清便向我们介绍,这老兄是总医院的老同志,当过医生,也当过院长,师级干部,是抗美援朝老兵。老乔的话不多,但瞬间让我对这个老人生出无限的敬意!
不久,老乔给我打电话,说侯老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抗美援朝题材的,希望我在《中国文化报》上发一下。我说,志愿军老兵写的文章必须重视。老乔说,他帮助润色了好几遍,还有什么问题,那就看我这个大编辑的了。侯老写的文章咋样我不清楚,但和老乔认识20年,他的文字还是很有功底的。我想,经过老乔的把关,应该问题不大。几天后,侯老让他们军休所的干事小马给我发来了散文《会唱歌的金达莱》。我读后,一下被侯老的经历给吸引住了,马上决定让文章就在本周内见报。应该说,《会唱歌的金达莱》是侯炳茂的处女作。由此,他开始了散文写作,这一年是2010年,侯老74周岁。
侯炳茂系陕西凤翔人,14岁就参加志愿军到朝鲜战场。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他从一个小卫生员,成长为一名英勇的战士。他那时并没有做文学的梦,他所有的理想和希望就是多救治几个伤病员,盼望着战争早日结束。正如他日后写的散文《战争让女人来不及羞涩》,他是真没有为文学做准备的。好在他的记忆力相当惊人,在他的脑海里储存了无数个动人的故事。我很羡慕老乔和侯老之间的交往,他们在一个单位,住在一个军休所,几乎每天都可以见面。侯老对文学,包括对书法、美术很虔诚,虽然他70多岁了,可他甘愿当小学生,向老师学习请教。据我所知,他在文学上是把老乔当老师看的,而在书画上则拜另外两位大学教授为师。每周他都要坐公交车到老师的工作室学习书画。
我在主持报纸副刊期间,先后为侯老发表了散文《会唱歌的金达莱》《流动的马灯》《顶水罐的朝鲜女孩》《战争让女人来不及羞涩》《阿妈妮的苏嘎儿》《前线,她给巴金当向导》《临津江漂流的花瓣》等近10篇散文。我对侯老说,以您的经历,暂时不要写别的题材,就写抗美援朝,仅就我的阅读范围看,全国似乎还没有一本写抗美援朝题材的个人散文专著。侯老说,怕写不好。我说,没关系,您只管写,后面的事有老乔和我。就这样,十年间,侯老陆续写了将近40篇散文,除了我主编的《中国文化报》外,他还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财经报》《中国艺术报》《军休之友》等报刊发表作品,并且获得了第六届全国冰心散文奖。同时,由于他的顽强努力,他还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朋友们都说侯老是大器晚成,我则说,他是老当益壮,正逢人生第二春。
关于散文,我写过很多理论文章。我说,文学就是我的经历。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熟悉的题材,抑或是都有自己的文学故乡。某日,我与老乔、侯老、王贤根及王宗仁老师一起吃饭,话题谈到作家与故乡。我看了看在座的每一位,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王宗仁出身陕西,可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取材于青藏高原。老乔十七八岁投身军旅,写得最多最好的却是河北老家滹沱河。王贤根长期工作在工程兵部队,以写纪实文学见长,近年的散文主要写老家义乌的山水和风土人情。我出生在北京郊区,后到京城媒体工作,现在创作的散文、小说大部分取材于大运河沿线。我们这批写作者,散文都有共同的特点,即从细节出发,注重情感的表达与升华。我曾说,散文不抒情还叫散文吗?
侯老写散文像画工笔画一样,对细节的挖掘十分深入,为了核实某个人物,或者某个故事,他千方百计去找昔日的老战友,哪怕是去沈阳去丹东,他都在所不惜。有时为了写好人物,他接连几天去老战友家采访聊天。采访回来后,他会把见到的听到的一切讲给老乔和我听。每次,我都是在他的讲述中被感动被触动,有时我会激动地对他说,就写这段,就用这句话做标题,如《战争让女人来不及羞涩》《一封未寄出的信》。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党和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我在电视机前聆听时感到心潮澎湃,仿佛又看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三千里江山》《昨天的战争》《上甘岭》,听到了《我的祖国》《英雄赞歌》《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等系列经典作品。我很庆幸,我能结识侯炳茂这位抗美援朝老兵,即使他不像黄继光、王海那么有名,他的散文也不一定成为经典,但他的人品、作品仍然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我常想,如果我80岁了,还能否像侯老这样,始终保持着中国军人那样的朝气,每天有使不完的力气,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耕耘不断收获?
侯老在很多场合,经常说我的作品对他影响很大,他甚至能说出我许多作品的细节。我知道,他是个对生活处处有心的人,往往一句话一个细节就能引发他的共鸣。如此,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我隐约觉得,他这部抗美援朝题材散文集的出版,有着填补某些空白的意义,是关于文学的,也是超越文学的。正像我们所走过的岁月,越回味越有滋味。愿侯老把抗美援朝的散文继续写下去,为自己写,为新中国的历史写,也为未来写。
2020年11月2日于西坝河
(红孩,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