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99.7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2.7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8.2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24.2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HK$
221.8
《
耕读史
》
售價:HK$
109.8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售價:HK$
121.0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讲解如何演播好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的专著。它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训练教材,也可作为学习表演专业的实用教材。
作者凭借多年文艺作品演播的实践经验,结合著名朗诵艺术家和演员的创作体会,经过深入思考与探究,写出了这本内容全面、讲解翔实、范例经典、分析细致的专门著作。
该书的特点是体系完整。不但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各种形式文艺作品的写作及演播特征,还
讲解了文艺作品演播的语言声音特征和相关训练,以及讲授相应的内外部技术,本书内容丰富、文笔生动、深入浅出,是一本专业性突出,且实用性很强的难得图书。
|
內容簡介: |
《文艺作品演播技巧(第三版)》作者将自己多年的文艺作品演播实践与教学经验相结合,进行了深入实践思考与理论探讨,耗费巨大时间精力完成此书。
《文艺作品演播技巧(第三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为“基础篇”,讲解文艺作品演播的基础要素,包括:文艺作品演播表达的语音、咬字、用气、用声特点与技巧,以及文艺作品演播的体验技巧和体现技巧等;下编为“文体篇”,讲解不同文艺形式及语体的创作特点、演播特点以及演播技巧,总结了播音主持与表演专业创作的异同及关系,梳理了不同文艺作品的创作特点及表达特征,提出了影视片人物配音的创作理论与操作技巧。
本次修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增加了新的专业内容; 二是,替换更新了部分讲解案例;三是,每个单元都更新了课堂、课后训练材料。
|
關於作者: |
罗莉
女,1953年5月生,群众,本科。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原电视播音主持教研室主任。教授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主干课程。创建了“电视播音主持教研室”,讲授“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和“文艺作品演播”专业课。曾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奖。
主要研究方向:电视播音主持艺术、文艺作品演播。主要著作:《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当代电视播音主持教程》《文艺作品演播》《文艺作品演播技巧》《文艺作品演播选》等。曾获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等。
在专业实践中,为几十部(集)中外影视片中的人物配音,演播了几百部(集)广播剧中的主要角色,为几十部(集)电视纪录片解说,导演了系列广播剧,所执导的多个节目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剧学会奖”等各种奖项
|
目錄:
|
上编 基础篇
第一章 文艺作品演播概说 …………………………………………… (3)
第一节 文艺作品演播的认识 ………………………………………… (3)
第二节 文艺作品演播与播音主持的异同 …………………………… (8)
第二章 语音标准 …………………………………………………… (12)
第一节 声母、 韵母准确 ……………………………………………(12)
第二节 调值准确、 到位 ……………………………………………(20)
第三节 语流音变正确 ……………………………………………… (24)
第三章 咬字技巧 …………………………………………………… (28)
第一节 咬字的规格化 ……………………………………………… (28)
第二节 咬字的训练 ………………………………………………… (33)
第三节 咬字的灵活性 ……………………………………………… (38)
第四章 用气技巧 …………………………………………………… (41)
第一节 用气的认识 ………………………………………………… (41)
第二节 气息的练习 ………………………………………………… (43)
第三节 气息的活用与技巧 ………………………………………… (47)
第五章 用声技巧 …………………………………………………… (53)
第一节 声音的高低 ………………………………………………… (53)
第二节 声音的强弱 ………………………………………………… (55)
第三节 声音的长短 ………………………………………………… (55)
第四节 声音的音色 ………………………………………………… (56)
第六章 表达的体验技巧 …………………………………………… (61)
第一节 内心视象 …………………………………………………… (61)
第二节 对象感与身份感 …………………………………………… (64)
第三节 潜在语 ……………………………………………………… (65)
第四节 规定情境 …………………………………………………… (67)
第五节 假定性 ……………………………………………………… (68)
第七章 表达的体现技巧 …………………………………………… (71)
第一节 重音 ………………………………………………………… (71)
第二节 停连 ………………………………………………………… (79)
第三节 语气 ………………………………………………………… (82)
第四节 节奏 ………………………………………………………… (87)
第八章 文艺作品演播的准备 ……………………………………… (92)
第一节 弄清背景 心中有底 ……………………………………… (92)
第二节 获准意图 把握目的 ……………………………………… (96)
第三节 认识基调 掌握风格 ……………………………………… (96)
第四节 合理划分 表达清楚 ……………………………………… (98)
第五节 化为人物 外化贴切 ……………………………………… (99)
第六节 扫除障碍 字音准确 ………………………………………(104)
第九章 文艺作品演播提点 ……………………………………… (105)
第一节 深度与意境 ……………………………………………… (105)
第二节 沉浸式演播 ……………………………………………… (107)
第三节 名家提点 ………………………………………………… (109)
第四节 文艺表达细腻 …………………………………………… (110)
下编 文 体 篇
第十章 散文朗诵 ………………………………………………… (115)
第一节 散文的认识 ……………………………………………… (115)
第二节 散文的朗诵 ……………………………………………… (120)
第三节 散文朗诵提示 …………………………………………… (123)
第四节 散文朗诵教材 …………………………………………… (125)
第十一章 诗歌朗诵 ……………………………………………… (151)
第一节 诗歌的认识 ……………………………………………… (151)
第二节 古典诗的朗诵 …………………………………………… (152)
第三节 自由诗的朗诵 …………………………………………… (157)
第四节 诗歌朗诵提示 …………………………………………… (174)
第五节 集体朗诵 ………………………………………………… (177)
第六节 配乐朗诵 ………………………………………………… (180)
第七节 诗歌朗诵教材 …………………………………………… (191)
第十二章 寓言、 童话表达 …………………………………… (206)
第一节 寓言、 童话的认识 ………………………………………(206)
第二节 寓言、 童话的表达 ………………………………………(207)
第三节 寓言、 童话表达提示 ……………………………………(213)
第四节 寓言、 童话表达教材 ……………………………………(215)
第十三章 小说演播 ……………………………………………… (225)
第一节 小说的认识 ……………………………………………… (225)
第二节 小说的演播 ……………………………………………… (226)
第三节 小说演播提示 …………………………………………… (241)
第四节 小说剧的创新 …………………………………………… (243)
第五节 小说演播教材 …………………………………………… (249)
第十四章 广播剧演播 …………………………………………… (274)
第一节 广播剧的认识 …………………………………………… (274)
第二节 广播剧的三要素 ………………………………………… (275)
第三节 广播剧的演播 …………………………………………… (287)
第四节 广播剧演播提示 ………………………………………… (306)
第五节 广播剧演播教材 ………………………………………… (309)
第十五章 影视人物配音 ………………………………………… (340)
第一节 影视人物配音的认识 …………………………………… (340)
第二节 影视人物配音工作概貌 ………………………………… (345)
第三节 影视人物配音创作要素 ………………………………… (352)
第四节 影视人物配音创作要求 ………………………………… (365)
第五节 影视人物配音提示 ……………………………………… (372)
第六节 影视人物配音教材 ……………………………………… (376)
三版说明 ………………………………………………………… (443)
后记 …………………………………………………………………(4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