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89.4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78.4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6.2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89.5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8.2
|
編輯推薦: |
马克思主义观是人们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观点、看法和评价的总和,是一个历久弥新、意蕴丰富、不断被人提起又内含时代新意的问题。本书对于此问题的阐释清晰而富有逻辑,框架安排上也较为合理严谨,提出了一些富有价值力的观点。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论述。
|
內容簡介: |
马克思主义观是人们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观点、看法和评价的总和,是一个历久弥新、意蕴丰富、不断被人提起又内含时代新意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观。本书分章节阐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根据,马克思主义面临的现实挑战、主题与特征、功能与指向,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深化路径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
關於作者: |
鲍金,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系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上海社科新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资本论》、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 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上海市哲社委托项目2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
目錄:
|
导论/001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方式/002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意蕴/011
三、从马克思主义观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观/019
第1章 时代与主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依据/025
一、现实境遇: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与必然选择/026
二、问题导向: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处境/034
第2章 地位与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及其现实挑战/041
一、马克思主义: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042
二、多元态势: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意识形态环境/053
三、现实挑战: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表征及其根源/066
四、现实挑战: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及其辨析/076
第3章 主题与特征:时代精神的精华与人类精神的精华? /089
一、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及其展开:为人类求解放/090
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103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114
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131
五、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139
第4章 功能与指向: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智慧与理论力量/151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智慧/152
二、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思维/162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170
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视野/178
五、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理想/185
第5章 经典与阅读: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支撑与精神追求/193
一、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实质/193
二、学精悟透用好: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方法/200
三、夯实心里的踏实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意义/216
第6章 育人与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目标与深化路径/229
一、铸魂育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目标/230
二、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深化路径/243
三、灌输正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252
第7章 守正与出新: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67
一、从人类思想史的宽广视野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268
二、从理论的问题与问题的理论的双向互动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规律/273
三、在解决时代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82
参考文献/289
|
內容試閱:
|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历久弥新、意蕴丰富、不断被人提起又内含时代新意的问题。从《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算起,马克思主义已经走过了170 多年的发展历程。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达到的真理高度和在实践上显现的巨大效应,马克思主义也逐渐成为人们认识和评价的对象,从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时代背景、主题特征、功能指向、经典基础、实践意蕴和创新路径,形成了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a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强大精神武器,能否从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整体性视域中完整把握、科学理解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观,事关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和未来命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事关科学社会主义在21 世纪中国的生机活力。因此研究整体性视阈中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是有重要价值的。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方式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集中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指向,而马克思主义观正是人们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观点、看法和评价的总和。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观是由“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引起的。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经验和历程来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绝不是纯粹的知识性问题形式,而是蕴含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和功能的丰富理解、蕴含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受曲折和困境的历史反思、蕴含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和中国之关系的丰富认知,这意味着应当透过这一问题的外在形式,探寻这一问题的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意蕴。
第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既发生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自己理论的认识和评价过程中,也发生于同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人和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把握过程中。对比马克思、恩格斯与其他人的马克思主义观,能够发现前者表现出强烈的否定性自我认同特征,而后者走的是一条真理与谬误相互斗争、充满经验与教训的极其复杂的曲折历程,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任何其他理论对比所体现的突出之处。马克思一生中多次阐述过自己的观点、方法和学说,不过马克思从未以正面和直接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论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以他者的视角引用或摘录他人口中的“马克思主义”。例如,马克思针对俄国劳动解放社创始人查苏利奇关于俄国农村公社的命运问题,做过如此回复:“关于您所讲到的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完全不知道。现在和我保持个人联系的一些俄国人,就我所知,是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的。” 不难看出,马克思不认识也不了解俄国那些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始人和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多次引用他听闻过的马克思“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言论。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现在也有许多朋友,而这些朋友是把它当做不研究历史的借口的。正像马克思就70 年代末的法国‘马克思主义者’所曾经说过的:‘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在给施密特致信半个多月后,恩格斯在致拉法格的信中,再次提到马克思关于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言论:“近两三年来,许多大学生、著作家和其他没落的年轻资产者纷纷涌入党内。他们来得正是时候,在种类繁多的新报纸的编辑部中占据了大部分位置;他们习惯性地把资产阶级大学当做社会主义的圣西尔军校,以为从那里出来就有权带着军官证甚至将军证加入党的行列。所有这些先生们都在搞马克思主义,然而是10 年前你在法国就很熟悉的那一种马克思主义,关于这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无论是19 世纪70 年代末的法国“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唯物史观的许多朋友”,抑或“许多学生、年轻资产者”等青年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他们首先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敌人,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和传播者,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的态度和方式并不是像对资产阶级理论家的批判方式那样严厉和彻底,而是通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方式来表达对跟随自己的人们的警醒:如果你们以所谓“马克思主义者”的方式来传播我们的理论学说的话,那么我们根本不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者”,所谓“马克思主义者”的方式必将给真正革命理论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推进带来严重危害,应当立即停止这种所谓“马克思主义者”的方式。进而言之,马克思的“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言论更多地指涉着当时特殊语境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方式,而恩格斯对马克思言论的多次引用则生发着将“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特殊表达提升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提问方式的可能。这是因为:首先恩格斯毕竟不是马克思本人,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之后面临着如何理解和把握自己这位亡友的理论学说的问题,例如整理和出版《资本论》后两卷的艰巨任务就使恩格斯日益紧迫地感受到了这一理论任务的重要性;其次恩格斯作为马克思40 年亲密战友的身份尚且存在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更何况其他人面对这一问题的艰难性,这使得恩格斯屡次引用马克思的言论来警醒那些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和传播者;再次更为严峻的是,马克思主义是致力于“改变世界”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始终与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成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如果人们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把握方面出现失误、歪曲、差池,那么就会带来实践上的严重危害乃至巨大灾难,这使得恩格斯反复提出马克思多年前的言论来警告党内出现的错误思潮。上述几方面综合起来,便是“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一否定性表达所折射出来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度认同性问题,即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认同性问题由马克思、恩格斯的独特方式提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整个过程,并将始终伴随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性问题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一表达之后,从19 世纪末的第二国际直到20 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反复,乃至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开创,经历了无以计数的正统—偏离—发展—探索—再偏离—再发展—再探索……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也由此成为一种连续性、持续性的现象。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卷帙浩繁、翻译多出乃至多重逻辑使得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及其思想精髓难以准确把握,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传播史始终在不断地提出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从文本角度来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源自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阅读、翻译和理解的极大困难性。马克思原始手稿比较凌乱,笔记比较潦草,这给恩格斯以及后人的辨识工作在客观上造成了数不尽的麻烦;马克思思想非常活跃,多数手稿缺乏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其著述在其逝世之时尚有多半未能公开发表,在其逝世之后多有流失,这给后世学者把握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和思想主旨带来了很大困难;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整理和翻译出版工作是一件耗时耗力、花费巨大的工程,在国际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编纂领域,MEGA1 和MEGA2 先后致力于忠实于原文、按照原始写作语言、力求全面完整地出版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这一工作,但是MEGA1 已经中断,MEGA2 还远未完成,至于以MEGA2 为根本依据翻译出各个民族语言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全集更是没有确切日期,这些都给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学说提出了挑战;就像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一样,马克思的文字具有丰富的多义性、体系具有未完成性和开放性、思想具有深刻性和彻底性,这给后世学者把握其理论学说的任何维度都带来了很大困难,以至于国际学术界流行着“两个马克思”“三个马克思”“恩格斯反对马克思”等多重思想面相。上述现象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本身的特点是产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重要原因。
从思想角度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性地汲取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同时注意吸收当时他们所能找到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积极因素,这使得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字和观点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意蕴和极为深刻的理论品格,哪怕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所使用的某个关键词——例如价值、世界历史、社会、共同体等——进行一番学术考察,都需要了解他们使用这些概念的具体语境、把握他们面对理论对手的具体态度、掌握他们思考时代问题的具体方式,这就导致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字往往不是词语所显示的含义、方法往往不是常人所理解的印象、结论也往往不是经验所能提供的证明,如此一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自然就会被人们反复提起。以马克思在《资本论》所使用的抽象这一方法为例,“具体上升到抽象”中的“抽象”和“抽象上升到具体”中的“抽象”是同一个词语,因此容易被人理解为同一个抽象。实际上,这种理解抹杀了马克思意义上抽象的真实含义。马克思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从人口、民族、国家等“具体”开始,一步步分析出一些有决定意义的“抽象”关系,如分工、货币、价值等。这些“抽象”关系当然是现实事物的最一般规定,问题在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停留于这些“抽象”关系中,把“抽象”关系当成是事物现实的、完整的规定,从而导致了对现实事物的抽象化。而“科学上正确的方法”是抽象上升到具体,即从事物的抽象规定再现出事物的“许多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正确方法的开始环节:“抽象”,不可能是古典政治经济学错误路线的结果,即具体上升到抽象中的抽象,这就提示我们:这里的“抽象”只能是科学意义上的抽象。那么,什么才是科学意义上的抽象即马克思所说的抽象呢?马克思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a 这一小段话指明了马克思的抽象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的区别,自然科学方法的本质在于量化,而抽象方法的本质在于不可量化,既然如此,关于经济形式的不可量化如何可能呢?马克思认为,把政治经济学的各种范畴按照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是不行的,因为这只是一种实证的方法,还根本谈不上对各种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本质把握。科学的方法是按照各种范畴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按照它们内在的逻辑关联排列,从而展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机制,这就是科学的抽象。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将商品的感性一面,即使用价值交给自然科学家去研究,而高度重视商品的抽象一面,即价值,因为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代表着商品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它在资本运动过程中表现为自我分裂、自我解决、自我同一的东西,由此可以发展出资本运动的整个序列。可见,商品的抽象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简单规定,然而却是包含着整个复杂经济运动的简单规定,要理解这一点,只能依靠马克思意义上的“抽象力”。
不难看出,任何一个概念都经过了马克思的严格批判才会使用,任何一个观点都经过了“过滤”才由马克思提出,而这对于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理论学说及其思想精髓构成了非常大的挑战。尽管这种现象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空间,但是也由此对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产生出追问、探究和不断的再追问、再探究。
第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高度而深刻的辩证融合、指导思想性与实践关联性的复杂而曲折的相互联系使得马克思主义观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总是伴随时代的特定境遇而被恒久地提出。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有着对时代问题和普遍问题本质把握的深远意义,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具备高度的学术性,这一点即使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手也无法否认。与此同时,与多数理论学说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自从公开问世时起,便是一种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国际共产主义实践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结合在一起的理论学说,最典型的例证便是当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完成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时——这部著作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绝不是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两个人书斋里面的纯粹学术著作,而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即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而发表,这一问世之作既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运动之指导思想和作为无产阶级运动之理论表现的高度统一,更是规定了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必定具有的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独特品质:“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a“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b 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会表现出这种特征,盖源于马克思主义作为自我规定的历史使命:“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c“改变世界”使得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将“解释世界”这一学术事业纳入“改变世界”的实践总体中去,而且要从“改变世界”的初心和使命来处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学说的学术性与作为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性的融合获得深刻而不是形式化的解决。
然而,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发展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结合与其说是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多部著作突出而鲜明地昭示了,不如说是一个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不断建构、偏离、推翻、再建构、再偏离、再推翻的复杂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必然促使马克思主义深度参与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和现代社会的改造事业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运动实践的成功与失利,还是冠以马克思主义之名的理论学派的反思与争鸣,都会在实践运动和理论反思的过程中促使人们不断追问那个深层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这一复杂过程又分为几个层面:一是实践经验与理论总结会促使人们辨析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以更强的理论自信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时代发展和理论推进会促使人们发现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的结合作出新的阐述;三是实践挫折和理论倒退会反向刺激人们去反思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从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四是实践曲折和理论透视促使人们仔细区分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从而厘清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辨清似是而非的种种思潮。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所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的每一次复杂互动——互动的复杂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未必期望产生如此之多的互动——都会催生出人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疑问、困惑、不解和探索,而马克思主义也正是从无数次的理论实践互动中不断建构着自身的同一性,并且越来越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着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反思性认同。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意蕴
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分析表明,这一问题绝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定义性、知识性问题,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意蕴和极具针对性的理论指向,这就要求我们透过这一问题的表面形式,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深层意蕴。
首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对各种争论、探究乃至歪曲、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运动和理论思潮的自觉反思和应对。自从马克思主义问世以来,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与各种资产阶级理论思潮、党内各种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而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之后,马克思主义更是始终伴随着各种思想纷争、理论诘问以及实践效应,既经历了十月革命、新中国成立等历史事件所带来的巨大推动,也经受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社会主义挫折所带来的负面诘问,当然也经历了类似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思潮的篡改、机会主义思潮的伤害、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长期对峙等各种理论运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越是广泛地参与到改变世界的实践历程中,那么实践中的成功与失利、经验与教训、误解与曲解都会反向回馈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展开自我解剖、自我反思、自我建构的压力与契机。正像邓小平坚定地指出的那样:“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从直接性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所面对的争论与分歧、歪曲与否定都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自信,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态势,甚至将马克思主义置于极为危险的境地。例如第二国际领导人在恩格斯逝世之后,开始推动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思潮,这些思潮在实质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长期坚持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在哲学上否定辩证唯物主义而鼓吹唯心主义,在政治经济学上修改剩余价值学说而竭力掩盖资本主义矛盾,在政治上宣扬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而放弃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这种以马克思主义旗号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内部瓦解方式极大地干扰乃至破坏着马克思主义本已严峻的生存环境,也使得马克思主义要从理论上反思、克服和超越种种内部瓦解更加困难。不过,从事物发展的辩证扬弃层面来看,每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分歧、偏离、歪曲都会促使人们再次回到那个更为本源的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而人们也正是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不断回顾和追问中确证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发展的统一、确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核与外围保护带的统一、确证着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与表现形态的统一。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以辩证法的思路可表述如下:这种影响不是体现在抽象同一性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积极作用,而是作为对一系列实践运动和理论思潮的自觉应对,在中介性、反思性层面上深化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最终实现了包含着反思和超越性规定的更深层次的肯定性作用。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发展的推进剂和加速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