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变化环境下城市暴雨洪涝灾害成因”的部分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城市洪涝灾害日益严重的问题,从北到南以北京、济南、深圳和成都四个城市作为典型城市,重点开展变化环境下典型城市暴雨特性及其时空演变规律、城市降水径流特性及控制机理以及典型城市洪涝成因分析等相关研究工作。本书全面分析了典型城市长、短历时雨型变化特征并给出了典型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结合室外水文观测实验和数值模拟试验,揭示了城市复杂下垫面条件下降雨-径流关系及其调控机理,实现了城市流域降雨-产流物理机制的定量描述,阐述了变化环境下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剖析了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对暴雨特性和产汇流机理的影响。本书对于科学认识城市流域雨洪形成过程及其致灾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书既可以作为我国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水文学与水资源、城市给排水、环境科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以及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用书
|
目錄:
|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北京市
2.2.2 济南市
2.2.3 深圳市
2.2.4 成都市
2.3 水文气象概况
2.3.1 北京市
2.3.2 济南市
2.3.3 深圳市
2.3.4 成都市
2.4 河流水系概况
2.4.1 北京市
2.4.2 济南市
2.4.3 深圳市
2.4.4 成都市
2.5 经济社会概况
2.5.1 北京市
2.5.2 济南市
2.5.3 深圳市
2.5.4 成都市
第3章 我国典型城市洪涝问题
3.1 我国城市洪涝灾害类型
3.2 我国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的基本特点
3.3 典型城市洪涝灾害特征
3.3.1 北京市
3.3.2 济南市
3.3.3 深圳市
3.3.4 成都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城市暴雨特性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4.1 北京市
4.1.1 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4.1.2 暴雨年内变化特征
4.1.3 强降水日变化特征
4.1.4 暴雨长期变化特征
4.2 济南市
4.2.1 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4.2.2 暴雨年内变化特征
4.2.3 暴雨长期变化特征
4.3 深圳市
4.3.1 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4.3.2 暴雨年内变化特征
4.3.3 强降水日变化特征
4.3.4 暴雨长期变化特征
4.4 成都市
4.4.1 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4.4.2 暴雨年内变化特征
4.4.3 强降水日变化特征
4.4.4 暴雨长期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城市短、长历时雨型变化特征
5.1 典型城市暴雨强度公式
5.1.1 北京市
5.1.2 济南市
5.1.3 深圳市
5.1.4 成都市
5.2 典型城市短历时雨型变化特征
5.2.1 北京市
5.2.2 济南市
5.2.3 深圳市
5.2.4 成都市
5.3 典型城市长历时雨型变化特征
5.3.1 北京市
5.3.2 济南市
5.3.3 深圳市
5.3.4 成都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化对产流影响的机理特性
6.1 城市化对径流影响的室外观测实验
6.1.1 实验目的
6.1.2 实验场地
6.1.3 实验观测项目
6.1.4 数据采集方式
6.1.5 实验研究方案
6.1.6 实验结果
6.2 基于一维垂向土壤水分运动方程的雨洪模型
6.2.1 基于Richards方程的非饱和土一维下渗模型
6.2.2 二维坡面汇流模型原理
6.2.3 模型耦合计算
6.2.4 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
6.3 汇水单元尺度城市降雨径流响应关系
6.3.1 不透水面空间位置对径流的影响
6.3.2 不透水面积比与径流系数响应函数
6.3.3 汇水单元面积对径流系数的影响
6.3.4 坡度与径流系数响应函数
6.3.5 入渗率与径流系数响应关系
6.3.6 土壤前期含水率与径流系数的响应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市化流域产汇流模型研究
7.1 基于有效不透水面积识别的凉水河流域雨洪模拟研究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数据资料
7.1.3 设计降水情景
7.1.4 研究方法
7.1.5 模型设置
7.1.6 结果分析
7.1.7 结论
7.2 北京市暴雨洪涝模拟与分析——以杨洼闸排水片区为例
7.2.1 研究区概况
7.2.2 数据与方法
7.2.3 模型构建
7.2.4 结果分析
7.2.5 结论
7.3 济南市暴雨内涝模拟与分析
7.3.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7.3.2 模型与方法
7.3.3 模型构建及耦合
7.3.4 结果分析
7.3.5 结论
7.4 深圳河流域洪涝灾害模拟与分析
7.4.1 城市洪涝成因分析
7.4.2 暴雨与潮位组合分析
7.4.3 深圳河流域暴雨洪涝模拟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典型城市洪涝成因分析
8.1 典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8.1.1 北京市
8.1.2 济南市
8.1.3 深圳市
8.1.4 成都市
8.2 城市洪涝影响因素
8.2.1 自然因素
8.2.2 人为因素
8.3 城市洪涝成因
8.3.1 城市暴雨变化
8.3.2 城市产汇流特性变化
8.3.3 城市排水格局及设计标准
8.3.4 城市雨洪调蓄能力变化
8.3.5 城市规划与建设问题
8.3.6 城市洪涝应急管理问题
8.3.7 特殊影响因素
8.4 变化环境下城市洪水演变驱动机理
8.4.1 研究区概况
8.4.2 数据与方法
8.4.3 结果与讨论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典型城市暴雨特性及其演变规律
9.1.2 城市降雨径流特性及控制机理
9.1.3 城市化流城产汇流模型研究
9.1.4 典型城市洪涝成因分析
9.2 成果应用前景与展望
9.2.1 应用前景
9.2.2 展望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