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艺术感觉与儿童发展

書城自編碼: 389820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陈迁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33496890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1.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乔小乔
《 大乔小乔 》

售價:HK$ 67.9
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
《 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 》

售價:HK$ 101.2
最后的奈良(一部日本土葬风俗消亡史,堪称日本土葬资源抢救工程的“世纪奇书”)
《 最后的奈良(一部日本土葬风俗消亡史,堪称日本土葬资源抢救工程的“世纪奇书”) 》

售價:HK$ 98.9
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平装)
《 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平装) 》

售價:HK$ 89.7
巴比伦怪物:魏玛共和国犯罪鉴证实录(“火与风”丛书)
《 巴比伦怪物:魏玛共和国犯罪鉴证实录(“火与风”丛书) 》

售價:HK$ 101.2
启功谈国画(启功著,中华书局出版)
《 启功谈国画(启功著,中华书局出版) 》

售價:HK$ 64.4
中国书法的历程
《 中国书法的历程 》

售價:HK$ 89.7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58.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3.8
《班主任学生管理训练手册(陈默老师新书)》
+

HK$ 46.0
《更好的语文作业》
+

HK$ 59.3
《精益备课法:在课堂上少做多得的实用方法(一本基于教育研究与认》
+

HK$ 63.4
《万千教育学前·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
+

HK$ 83.6
《心事大侦探:初中生心理解忧杂货铺》
+

HK$ 73.8
《思维可视化教学: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设计可视化思维课堂的18种流》
內容簡介:
作者在充分汲取中西方哲学、美学和艺术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对“艺术感觉与儿童发展”这一命题展开了跨学科、多角度、深层次、系统的理论研究,旨在全方位唤起人们对于艺术、艺术教育、儿童艺术感觉发展以及儿童艺术教育实践的关注。本书比较充分地阐述了“艺术感觉与儿童发展”这一命题中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有效帮助读者正确认识艺术和艺术教育的价值,了解艺术观念的历史演进和现实发展,理解艺术的涵义和特点,更加明晰儿童艺术感觉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全面掌握培育儿童艺术感觉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方法,以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全面发展。本书研究成果可以起到丰富儿童艺术教育研究内容、提升其理论研究水平、填补某些研究空白的作用。
關於作者:
陈迁,女,1970年1月生, 2005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并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主编的著作和教材有《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幼儿园管理的50个细节》《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参编了“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学前教育学》。
目錄
前言
第一章艺术与艺术感觉
第一节“艺术”界说
一、中西方艺术观念发展的历史探寻
二、艺术释义
第二节“艺术感觉”界说
一、艺术感觉研究的探寻与比较
二、艺术感觉释义
三、艺术感觉与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破解艺术感觉的“斯芬克斯之谜”
第一节“澡雪精神”:艺术感觉发生的必要前提
一、“澡雪精神”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虚静说
二、“澡雪精神”内涵与效用的读解
第二节艺术感觉的结构与发生阶段
一、对艺术品的感知
二、对艺术品的体验
第三节艺术感觉的内在特质
一、艺术感觉的情感性
二、艺术感觉的直觉性
三、艺术感觉的生发性
四、艺术感觉的变化性
五、艺术感觉的认识性
第三章儿童艺术感觉的初步描述
第一节儿童艺术感觉的发生与发展
一、儿童对艺术品的感知
二、儿童对艺术品的体验
第二节儿童艺术感觉的内在特质
一、儿童艺术感觉的普遍性
二、儿童艺术感觉的浑整性
三、儿童艺术感觉的阶段性
第四章艺术感觉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
第一节艺术感觉的本体价值
一、引领儿童走进艺术的形式王国
二、丰盈和深化儿童的情感体验
三、提升儿童的艺术表现力
第二节艺术感觉的工具价值
一、调和儿童感性与理性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二、陶养和健全儿童的人格
三、增进儿童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与理解
四、助力儿童养成艺术化的生存方式
第五章儿童艺术感觉的培育
第一节培育儿童艺术感觉的路径与准备
一、培育儿童艺术感觉的路径
二、培育儿童艺术感觉的准备
三、培育儿童艺术感觉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培育儿童艺术感觉的原则
一、愉悦性原则
二、游戏性原则
三、参入性原则
四、融通性原则
第三节培育儿童艺术感觉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法
二、对话引导法
三、变换形式要素法
四、多通道体验法
参考书目
后记
內容試閱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获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让儿童从小就接受一定的艺术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大多数家庭都会让儿童从学前期就开始学习乐器,还有很多家庭会付出大量的财力、时间和精力,让儿童同时接受声乐、绘画、手工、舞蹈等多种艺术技能的培训。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各类儿童艺术兴趣班就是我国儿童艺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与家庭重视儿童艺术教育的趋势相一致,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儿童艺术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音乐课和美术课等艺术教育课程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路径,亦随着国家对美育的重视而有望摆脱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副科”地位,与其他课程一起共同为儿童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助力。
然而,欣喜之中却暗含着隐忧。在看到我国儿童艺术教育领域令人欣喜的成就的同时,若探寻其里并深入反思,则可以发现其中或清晰可见或深藏不露的种种问题与弊端。在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领域,有两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艺术教育动机的功利化倾向严重;二是过分重视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甚至将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视为儿童艺术教育的全部。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急功近利的家长和教育者将艺术学习视为儿童升学或达到其他非艺术教育目的的手段,艺术教育动机的功利化倾向严重。本应生动鲜活、饱含情感的儿童艺术教育,却不幸沦为了纯粹的技能技巧训练和功利化考级、升学加分等非艺术教育目的的工具;本应丰富儿童情感、带给儿童审美体验和精神愉悦并不断完善儿童人格的艺术教育,却忽视甚至漠视了儿童的生命情感体验和精神存在。这种教育动机的严重功利化直接导致的实践后果就是,教育者和家长都过分强调儿童对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过于重视儿童的艺术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儿童的艺术学习过程及体验,艺术教学的方式单一而枯燥。更有甚者,将灌输艺术知识与训练艺术技能视为儿童艺术教育的全部内容,在教学方法上热衷于采用模仿、重复练习等模式化的技能训练方式。由于模式化的技能训练方式操作简单,对教师本身的艺术素养和教学能力要求较低,因此,这种做法在儿童艺术教育中大行其道,尤其是在校外的儿童艺术教育培训机构中更具有普遍性。可是,这种艺术教学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却是严重的,儿童被视为接受艺术知识技能的容器,其先天的艺术冲动被压抑,艺术学习的兴趣被损害,他们在枯燥的反复练习中饱尝机械训练的痛苦,不但难以体会艺术带来的身心愉悦,还常常因为未能达到练习的要求而失望、沮丧。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中,儿童对艺术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被消耗殆尽,有的甚至对艺术本身产生了厌倦和抵触情绪。在现实中,正是由于童年时代痛苦的艺术学习经历导致一些人拒绝和远离艺术。这样的实践必定是背离了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根本宗旨的。
前言艺术感觉与儿童发展除了上述两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之外,在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领域还存在着某些不易觉察的、深藏其里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危害性虽不易觉知但却深层次妨害我国儿童艺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者和家长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意义还存在着模糊或错误的观念,未能清晰地认识到艺术和艺术教育对于人类社会、国家、民族和儿童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及其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对于一些教育者和家长而言,艺术不过是为生活增添滋味的调味品,在生活枯燥乏味时可以拿来娱乐和消遣;还有些人将艺术视为供人玩赏的摆设和花瓶,美丽而无用。若将上述观点与那些将艺术和艺术教育视为功利化考级和升学加分手段的看法相比较,则不难发现,虽然这些观点没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但究其根本,二者都缺乏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独特价值的正确认识,都没有看到艺术和艺术教育在整个人类和国家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在儿童身心协调健康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
任何一个领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该领域的相关人员对其价值和意义的正确理解。对于儿童艺术教育领域来说,上述规律同样适用。如果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及家长能够正确认识艺术和艺术教育的价值,坚信其对于人类社会和儿童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他们就会成为推动儿童艺术教育事业前行的强大力量;反之,如果教育者及家长对于艺术和艺术教育的价值缺乏正确认识,未能建立起对于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本质及价值的基本信念,那么,教育者就不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具有重要意义而值得尊重的,家长也不会认为儿童有必要接受那种无足轻重的艺术教育,如此状态下,儿童艺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将无从谈起。
艺术是人类最普遍的文化形态,凡是有人类的地方一定会有艺术,凡是人类视野所及的地方一定会有艺术的表现形式,作为感性观照的形式,艺术具有人类其他文化产品所无法比拟的重要价值。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和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对艺术的价值做过诸多精妙的阐释。诚如大哲人黑格尔所言,艺术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呈现于意识;艺术的真正职责就在于帮助人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在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看来,是艺术使我们看到了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我国美学家滕守尧先生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如果人们不珍视它、失去了它,就无法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在学者张之沧先生的视野中,艺术是教化人类文明的书籍,是抑恶扬善的工具,肩负着伟大的祛昧作用。的确,真、善、美在艺术中是统一的,人类艺术史上那些真正优秀的艺术杰作一定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和完美体现,它们同时拥有审美、伦理和认知等多种价值,而不是仅仅供人们娱乐的玩物。优秀的艺术杰作既具有无与伦比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是人类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争取自由和寻求光明的重要手段。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需要艺术这个载体,通过艺术和艺术教育,人类才能获得认识和表现真、善、美的智慧。应当说,正是优秀的艺术和艺术教育涤荡着人类社会中的野蛮和蒙昧,陶冶和健全着人类的精神与人格,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着更高的文明迈进。
必须明确的是,艺术和艺术教育的这些独特价值若想得以实现,一定要有其必要的基础和前提。就儿童艺术教育领域而言,除了要有作为真、善、美统一体的艺术品、优秀的艺术教育师资和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的艺术化的活动设计与组织之外,还必须要有作为主体的儿童的积极参与以及儿童自身拥有的多种艺术能力。因为如果没有作为主体的儿童对艺术对象的主动感知、体验和理解,那么艺术这个载体的审美、伦理和认识功能就无从发挥。也就是说,客观的艺术对象与儿童主体的艺术能力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儿童艺术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客观的艺术对象;另一方面,儿童只有具备与艺术对象相适应的各种艺术能力,才能真正欣赏和接受艺术。伟人马克思正是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了那个著名的论断:“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是从能动的反映论出发,对音乐与主体的音乐感觉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的精辟阐发,尤其强调了音乐感觉对于人们从事音乐活动的决定性意义。伟人的这一论断可谓鞭辟入里。人们若没有良好的音乐感觉,从事音乐欣赏或创作活动则根本无法取得成效,人们也不可能真正汲取音乐艺术的养分来滋养其心灵,因此,音乐艺术这个载体的审美、伦理和认识价值将无法实现,最美的音乐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如果将马克思的上述论断从音乐扩展到所有艺术领域,则必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艺术才能激起人的艺术感觉;对于没有艺术感觉的人来说,最美的艺术也毫无意义。
在助力儿童走进艺术世界的各种艺术能力中,艺术感觉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艺术能力,这种艺术能力对于儿童能否顺利从事艺术活动和汲取艺术养分都至为关键。实际上,除了在审美和艺术领域的价值之外,艺术感觉对于儿童身体、情感、认识和道德等各方面的和谐健康发展亦具有诸多价值。概言之,艺术感觉对于儿童从事审美与艺术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儿童在艺术过程的全面参入,帮助儿童更好地感受艺术品的形式要素及其结构,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提高儿童的艺术表现力。良好的艺术感觉除了能满足儿童从事审美欣赏和艺术创造活动的内在需要之外,还能增进儿童在伦理道德和认识等领域的发展,平衡儿童感性与理性,健全儿童的人格,增进儿童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以及养成艺术化的生存方式。总之,不论是艺术感觉在儿童审美与艺术领域所体现的本体价值,还是它对于促进儿童在伦理道德和认识等领域发展的工具价值,它们共同支撑和构成了“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价值和功能。
虽然艺术感觉对于儿童发展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和价值,然而,综观我国已有的儿童艺术教育研究成果,却鲜有对“艺术感觉与儿童发展”这一命题的相关研究;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家长也极少关注儿童的艺术感觉及其培育问题。本书的写作正是基于对我国儿童艺术教育实践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相对薄弱的理论研究成果的深刻反思。总体而言,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研究成果多是对一些具体实践问题的微观研究,从美学、艺术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的理论研究则较少,这一现象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也是导致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理论研究缺乏深度、流于表面化与经验化的直接原因。前述的我国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存在功利化、非艺术化的不良倾向和背离儿童艺术教育规律与根本宗旨的做法,教育者及家长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的独特价值存在模糊或错误的观念,儿童艺术感觉的培育极少得到关注和探讨,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或多或少与缺乏系统而有深度的儿童艺术感觉研究相关。教育者对儿童艺术感觉的内涵、特质、价值和培育方法等基础性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亦是阻遏我国儿童艺术教育实践良性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若想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对“艺术感觉与儿童发展”这一命题展开跨学科、多角度、深层次的系统理论研究,全方位唤起人们对于艺术、艺术教育、儿童艺术感觉发展以及儿童艺术教育实践的关注。这既是本书的写作初衷和探索动力,也是本书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所在。对于研究基础还较薄弱的我国儿童艺术教育领域来说,深入开展跨学科、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势在必行,希望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以起到丰富儿童艺术教育研究内容、填补某些研究空白的作用。
在探讨“艺术感觉与儿童发展”这一命题时,艺术感觉无疑是最为核心的概念,然而,中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系统研究艺术感觉的成果却不多见,相关的研究成果总体上较为粗疏、简朴、零散而缺乏系统性,且鲜有将艺术感觉研究和儿童的发展问题相联系,基于促进儿童发展的立场来对“艺术感觉与儿童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的相关研究。有的研究成果只是泛泛强调了艺术感觉对于人们参与艺术活动的重要性;有些著名作家则是基于自身创作经验生动描述了艺术感觉;学者们对艺术感觉的研究相对更为全面,他们从不同视角阐释了艺术感觉的内涵及其与普通感觉的区别,艺术感觉的意义、价值、结构、功能与特性等相关命题。这些研究成果虽不丰厚,但仍然为本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使本书作者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眺望和探索这个艰深而又富有魅力的研究领域。
毋庸置疑,“艺术感觉与儿童发展”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涉及儿童艺术教育研究中诸多最基本的问题,包括美学和艺术哲学领域的如何理解艺术,艺术的价值与功能,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感觉的内涵、结构、特质与价值等核心问题,以及如何理解儿童的全面发展、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艺术教育如何促进儿童发展等基本的教育命题。如果不能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作出系统深入的阐释,那么本书对其他实践问题的探讨都将如空中楼阁般缺乏扎实的理论根基。为此,本书充分吸收了相关的中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精髓,尤其注重从中国哲学和古典美学理论中汲取思想养分。中国哲学和古典美学理论在揭示艺术感觉那种难以言传的直觉性质时,实在有诸多值得深入挖掘但却常常被国人忽视的精深之见。当然,西方哲学和美学思想中亦有许多可以阐释“艺术感觉与儿童发展”这一命题的相关理论。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西方哲学和美学中那些逻辑清晰而严密的理论正与中国哲学和古典美学的诗性描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本书致力于通过中西方哲学和美学思想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来揭开艺术感觉的神秘面纱,阐释它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在充分汲取中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本书对“艺术感觉与儿童发展”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全面而系统的理论阐释。简言之,在本书中,艺术感觉是与儿童身心发展息息相关的一种艺术能力,主要是指人对各种表达人类情感、观念、认识或主张的艺术品的一种感知和体验能力。笔者力争比较充分地阐述清楚“艺术感觉与儿童发展”这一命题中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使本书的研究内容能够有效帮助教育者和普通民众正确认识艺术和艺术教育的价值,了解艺术观念的历史演进和现实发展,理解艺术的内涵和特点,逐步破解艺术感觉的“斯芬克斯之谜”,深入思考艺术感觉的内涵、结构和特质,更加明晰儿童艺术感觉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全面掌握培育儿童艺术感觉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方法。
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笔者追求将抽象的理论研究与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相结合的写作风格。具体而言,一方面,本书力争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对艺术、艺术感觉等概念的内涵、特质和价值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抽象的理论思辨和阐释,为深入探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问题找到正确、清晰的美学和艺术理论指引;另一方面,本书以解决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为研究宗旨,恰当结合生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和阐发儿童艺术感觉的特点及其培育的路径、准备、指导原则和教学方法等一系列关涉儿童艺术教育实践的具体问题。之所以追求这样一种研究和写作风格,主要是因为在笔者看来,只有将抽象的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成果与生动鲜活的儿童艺术教育实践相联系,才有望使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互贯通,从而既避免了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的空洞,同时也有助于指导儿童艺术教育实践摆脱盲目和经验化的低水平状态。诚如美学家滕守尧先生指出的:“一个没有美学指导的艺术教育,是盲目的和不成熟的艺术教育,正如不联系艺术实际的美学是空洞的美学一样。”希望本书的研究成果能够有助于提升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研究的理论水平,亦能够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改进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实践,同时能助益教育者及家长树立起对于艺术和艺术教育重要价值的基本观念,从而推动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并最终达到促进全体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