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信息分析心理学

書城自編碼: 390201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應用心理學
作者: [美]小理查兹·J.霍耶尔 著,游寒琳 等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32594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1.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学问·实践社会科学系列·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
《 大学问·实践社会科学系列·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 》

售價:HK$ 124.2
高强合金材料及其可靠性预测
《 高强合金材料及其可靠性预测 》

售價:HK$ 90.9
流量战争 :通往流量自由之路
《 流量战争 :通往流量自由之路 》

售價:HK$ 90.9
将及熟溪
《 将及熟溪 》

售價:HK$ 57.3
争论与说服:如何改变思维和立场(受用终身的沟通技巧,教你在不损坏关系的前提下有效说服他人。)
《 争论与说服:如何改变思维和立场(受用终身的沟通技巧,教你在不损坏关系的前提下有效说服他人。) 》

售價:HK$ 67.9
商汤王朝
《 商汤王朝 》

售價:HK$ 193.2
日本蜡烛图交易技术分析
《 日本蜡烛图交易技术分析 》

售價:HK$ 148.4
高木直子:一个人的美食之旅.2(赠PVC书签1张)一本可以跟着吃的旅行指南 经典美食绘本系列第2弹
《 高木直子:一个人的美食之旅.2(赠PVC书签1张)一本可以跟着吃的旅行指南 经典美食绘本系列第2弹 》

售價:HK$ 51.8

 

編輯推薦:
1.美国中情局权wei情报专家代表作,美国情报机构培训员工的经典教科书
2.掌握信息时代bi备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才能准确筛选、分析信息,做出科学的决策
3.短小精悍,干货满满,知识密度大,且案例详实,通俗易读
4.安人心智董事长阳志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婧、中山大写副教授何凌南联袂推荐
內容簡介:
在本书中,已故美国中情局情报专家小理查兹·J.霍耶尔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探讨了人们如何分析处理不完整和模糊的信息并做出判断。本书重点讨论了人类心理过程的基本局限性如何促使人们妄下结论并采用其他简化策略,从而导致可预见的错误判断,即认知偏差。这些认知偏差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应用更有条理、更严格的分析技术来克服。书中介绍了困难决策中十分有效的方法——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帮助读者尽可能排除认知心理问题的干扰,做出更好的分析和决策。
本书是中情局内部学习资料的合集,多年来,其影响力已超出情报界,成为商界、社会科学界的著作,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对大众读者也富有启发性。
關於作者:
小理查兹·J. 霍耶尔(Richards J. Heuer, Jr.)
已故美国中情局资深教育家、理论家和情报专家。在美国情报界工作了60多年,擅长将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引入情报分析中,在情报分析、反情报分析等领域享有盛誉。因贡献卓著,曾荣获中情局、美国国会、国际情报教育协会(IAFIE)等颁发的多种奖项。其重要著作包括《信息分析心理学》《情报分析的结构化方法》等。

开智文库简介
依托开智学堂(微信公众号:OpenMindClub)师生资源,开智文库专注于出版新职业与新逻辑等丛书。目前,已先后出版原创著作数十本。其中,《生于一九八四》《追时间的人》荣登豆瓣年度好书榜。
目錄
推荐序
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我们的心理机制
第1章 对思维过程的思考 / 2
第2章 知觉:我们为什么看不到眼前的东西 / 9
第3章 记忆:我们如何记住所了解的 / 19
第二部分 思维工具
第4章 分析判断的策略:打破不完整信息的限制 / 34
第5章 真的需要更多信息吗 / 53
第6章 保持开放的心态 / 65
第7章 构建分析问题 / 85
第8章 竞争性假设分析 / 94
第三部分 认知偏差
第9章 什么是认知偏差 / 110
第10章 证据评估中的偏差 / 113
第11章 因果感知中的偏差 / 125
第12章 概率估计中的偏差 / 146
第13章 评价情报报告时的事后诸葛偏差 / 161
第四部分 结论
第14章 改善情报分析 / 174
內容試閱
序 言

道格拉斯·麦凯钦

我第一次接触到霍耶尔的作品是在18年前,那时我作为情报分析员的职业生涯刚好过半,我至今仍记得他的作品在当时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现在十几年过去了,随着情报分析经验的不断丰富,以及近二三十年来有机会利用苏联和华约国的档案资料研究很多历史事件,我在阅读霍耶尔的最新著作时,产生了更深的共鸣。
我在与中情局官员的接触过程中,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分析的认识论方面的论文往往持怀疑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很多时候,这类论文最后都是把一些模型当作问题的答案。但这些模型对于情报分析的实际价值却微乎其微,因为情报分析并不是发生在学术研讨会上,而是发生在政策快速变化的真实世界中。但这并不是霍耶尔在本书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霍耶尔对人类思维是如何建立起模型来处理信息的,进行了清晰且有效的研究。正如霍耶尔的研究表明,建立模型以处理信息是人类认知过程的自然功能的一部分,并不是情报学所独有的认知现象,并且已经在医学、股票市场分析等领域被观察到了。
分析过程本身强化了人脑的这种自然功能。分析通常涉及创建模型,尽管在实际过程中它们可能不被叫作“模型”。我们会对因果关系提出一定的理解和期望,然后通过这些模型或过滤器来加工和解释信息。
我认为,第5章中关于新信息价值有限的讨论值得特别关注,尤其是对情报组织来说。该章说明的是,新获取的信息往往仍被放在已有分析模型中进行评估和处理,而不会被用于重新评估模型本身是否正确。这一人类自然倾向的不利影响正是情报组织存在的理由:它的目的是获取只有通过秘密手段才能得到的特殊关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现有的知识库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我怀疑,任何资深的情报官员在阅读本书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一些案例,在这些案例中,霍耶尔所描述的心理过程曾对分析质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得出了完全合理的前提,然后基于该前提推论出逻辑上有效的预测(组织内几乎一致同意),但结果却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在这样的情况中,有多少是我们事后才认识到问题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某个前提是错误的(尽管在当时看起来似乎是合理的)?又在多少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承认错误的前提并非来自经验,而是来自模型本身(有时称为假设)?而又在多少情况下,如果能获得可质疑一个或多个前提的信息,那么相关前提的变更将必然带来分析模型的改变,并导致不同的结果?
大量获取专业知识通常被认为是弥补情报分析和估计不足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在情报出现“失误”之后。霍耶尔的研究和他所引用的报告对这一传统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数据表明,专业知识本身也会受到人类思维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分析陷阱的影响。这一点已在情报分析之外的许多领域中被证明。
对有名的情报失误的回顾表明,分析陷阱对专家和普通人是一样存在的。事实上数据表明,当专家落入这些陷阱时,对专业知识的信心(不管是专家自己的看法还是别人的看法)会让影响更加严重。
上述研究发现不应在任何层面上被解读为对专业知识的贬低。相反,我在情报分析领域30多年的经验使我更倾向于这样的观点:尽管有无尽的关于信息过载的警告,但专业知识或信息过多的情况并不存在,并且,根据我对中情局分析员和与他们一起共事的知名专家的观察,我坚信对专业知识的贬低和攻击是完全错误的。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可以通过发表公开的文章来提高声誉,而前者则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工作,面对的是情报界最挑剔的一批人——制定政策的人。
霍耶尔在报告中传递的信息是,信息和专业知识让情报分析成为特殊的智力产品,但它们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分析科学在情报分析中也同样重要。对分析科学的运用必须从清楚地了解主要分析机制——人类思维的内在优势和劣势以及它处理信息的方式开始。
我认为,情报分析员如何定义自己受到一个重要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是受雇于中情局的领域专家,还是能迅速适应各种问题并有效分析它们的职业分析员和情报官员?在世界范围内,领域知识远比分析科学和人类对信息的思维处理的专业知识多得多。霍耶尔明确地表示,人类思维过程中的陷阱无法被解除,它们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做的是训练人们如何寻找和识别这些思维障碍,以及如何制定相应的程序来抵消这些障碍的影响。
鉴于分析科学对情报任务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霍耶尔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对分析科学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以达到专业要求?如何比较该领域与其他领域(比如,分析员写作技能的培养)在努力和资源上的投入?
霍耶尔在书中并未假装就上述话题得出最终结论。希望本书能激发更多人对该领域的兴趣。


前 言

本书汇集了中情局情报分局1978年至1986年的内部文章,并在出版前经过了编辑、更新和补充。其中,有四篇文章也曾在同时期的情报界期刊《情报研究》(Studies in Intelligence)上发表过。书中的信息不会随时代的变迁而过时,仍能给永无止境地追求更好的分析的人们带来启示。
这些文章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这些研究揭示了人们如何在信息模糊和不完整的情境中对信息进行加工并做出决策。我选择了那些与情报分析最相关、有必要让情报分析人员了解的实验和发现。然后,我将专业的实验报告翻译成情报分析人员能够理解的语言,并解读这些发现与情报分析人员所面临问题的相关之处。
书中呈现的内容是一个折中后的结果,它可能并不会让心理学研究者或情报分析员感到完全满意。认知心理学家和决策分析员可能会抱怨内容过于简单,而非心理学背景的读者则不得不接受一些新的术语。不可否认的是,心理过程是如此复杂,以至于讨论这些过程确实需要一些专业词汇。那些理解并深谙情报工作本质的情报分析员,在阅读本书时应该不会有困难。而那些之前从未涉足过该领域的人可能在阅读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在此,我要感谢所有对本书的初稿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人:杰克·戴维斯(Jack Davis),四位不能透露姓名的情报分局前分析员,我现在的同事西奥多·萨尔宾教授,以及我在中情局情报研究中心的编辑汉克·阿佩尔鲍姆。他们都提出了许多内容上和编辑上的建议,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很大帮助。

小理查兹·J.霍耶尔

推荐序

我的第一份工作

1
二十年前,我刚毕业时,第一份工作其实是在清华紫光。那时,清华紫光资助抑郁症治疗大师贝克的弟子、好友徐浩渊博士,成立了一个心理学新部门。我作为这个部门唯一的男生,负责认知行为疗法在线系统的开发。
是的,你没看错,是贝克,就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发明者,也是目前公认权威的抑郁症自评量表的作者贝克。
那时,整个部门初创,包括徐浩渊老师在内,只有四位同事。徐浩渊老师是一个大顽童,对拯救国民心理健康充满极大热情。
我以为,这份工作会持续很久,但意外发生了,我生病了,不得不离开项目。
休养身体的几个月里,我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位导师做了一些项目,以此谋生,顺便拜托他帮忙找了一份工作。
没想到这份工作,竟然还是在清华大学的下属企业里。原本老总(清华大学的一位校领导)招聘我的初衷,是与这位导师联合成立人力资源咨询部门,我来负责这个部门。遗憾的是,拖拖拉拉,这个部门到我辞职时还没成立。
在这期间,我与公司已有成熟业务的团队合作,这就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企业竞争情报咨询。
2
人们很容易将这份工作理解为商业间谍,然而事实并非这样。我的工作并不与窃听等打交道,而是在写字楼里写报告,待在图书馆中,在大量商业数据库里检索,去客户公司那边做调研。
但在某种意义上,这份工作又的确需要像情报工作一样,从业者必须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强悍的信息处理能力,这样才可以给客户提供一份正确的决策建议。一份不是商业间谍,但又会直接影响一些重大项目的决策的工作。
第一份工作的确会对人的职业素养影响深远。那时形成的信息分析能力,在我之后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起到无比巨大的作用。
当时入门企业竞争情报分析时,我不由得思考:我受过的心理学训练如何与竞争情报工作结合呢?找啊找,最后在美国中央情报局(下文简称“中情局”)的一位资深专家身上找到了答案。
他正是小理查兹·J.霍耶尔。霍耶尔拥有六十多年的美国情报界工作经历,在情报分析、反情报分析等领域享有盛誉。因贡献卓著,曾荣获中情局、美国国会、国际情报教育协会(IAFIE)等颁发的多种奖项。
霍耶尔与谢尔曼·肯特(Sherman Kent)、罗伯特·盖茨(Robert Gates)、道格拉斯·麦凯钦(Douglas MacEachin)三人并称美国中情局四大功臣,四人为美国情报体系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各位读者面前的这本《信息分析心理学》,正是霍耶尔的经典名作。在这本书中,他第一次将认知心理学知识引入到情报分析工作中。
作者首先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介绍了人类信息加工的基本机制,继而在第二部分中探讨了人类信息加工的局限及相应解法——一个又一个巧妙的思维工具,最后在第三部分中深入探讨了各种认知偏差如何影响我们对信息的收集与加工。
它不仅是一本情报工作者所需之作,也是一本很好的认知心理学科普著作。
3
在本书所有内容中,我印象最为深刻也最想推荐给大家的内容,是霍耶尔发明的竞争性假设分析法(ACH法),也就是书中第8章详细介绍的内容。
什么是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它是由霍耶尔提出的一种情报分析方法,它要求分析人员尽量列出更多“假设”,然后让这些假设相互“竞争”,所以被称为“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其中,哪一个假设更容易胜
出,看的是证据。更具体地来说,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可以分为八个步骤:
(1)头脑风暴,列出可能的假设。
(2)列出每个假设的支持与反对的证据(论据)。
(3)构建“假设-证据”矩阵。
(4)完善矩阵,剔除明显不具诊断性的假设与证据。
(5)就各个假设得出初步结论,尝试证伪假设。
(6)分析结论对少数关键证据的敏感度。
(7)报告结论。
(8)明确未来观察中应注意的标志性事件。
在实际操作时,我们往往并不需要严格遵守八个步骤,但至少都会构建一个“假设-证据”矩阵。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很容易受认知偏差影响,尤其会忽略备择假设。“假设-证据”矩阵其实就是让你一上来就充分考虑所有的假设,在更大的范围内列举证据,列出每一条“假设-证据”的关系。再看看假设与证据之间是不是存在一致性,证据是支持还是不支持假设,你可以用加和减来表示。如果支持,记为“ ”;如果不支持,则记为“-”。经历一轮判断之后,更容易胜出的假设自然一目了然。再重新组织形成新的假设,不断重复这一过程。这就是竞争性假设分析法的主要过程。
人生有一些重大决策,比如,第一次买房、第一份工作。这些都特别适用于竞争性假设分析法——你需要权衡多个因素。受限于工作记忆广度,人没办法在假设和证据的总数超过4个时,同时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你可以在纸上一条一条列出来,一条一条去评估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能够得出一些更好的结论。
4
令我没想到的是,多年后我会再次回到情报分析领域。当我追溯自己过往的知识体系,试图整理出对知识工作者最有用的知识时,我才发现,第一份工作的情报分析训练让我受益了十余年。
从2018年开始,我开设了一个系列课程——英才四课。英才四课是我的野心,我尝试为21世纪的知识工作者建立一套快速提升高级认知能力的课程体系。其中的第一门课就是“信息分析”,它侧重提高人获取信息的速度与准确度。在整个信息分析课程设计里,我强调三个高阶模型:全局认识、交叉验证与有趣度。著名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也强调了与交叉验证类似的方法——双盲实验。而交叉验证的拓展—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即来自本书。
你看,读书读的还是背后的人、背后的事、背后的知识体系。
当任何一件事情,以十年、二十年的大时间周期来观察时,你总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二十年前,初出茅庐的我,执着于自己是一位心理系毕业生,对不得不从事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敷衍了事,那么,我极可能错过提高自己信息分析能力的机会。我更不会想到,二十年后的某天,自己会开设一门“信息分析”课程、撰写相关图书,并为各位读者推荐霍耶尔的这本书。
人生就是这样兜兜转转,你永远不知道,早期的某项积累,未来会以何种形式派上用途。
与其追求知识的可用性,不如追求知识的趣味性。
是为序。

阳志平
安人心智董事长,“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
2023年春于北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