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98.6
|
編輯推薦: |
一本书带你游览、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园林与园林文化!解读中国古代园林匾额中蕴含的志趣与意境以及与之对应的实体空间,为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现代解读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技巧。
|
內容簡介: |
“咫尺山林”与“壶中天地”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两个重要特征,分别从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两个层面概括了中国古代园林虚与实两个层面。“咫尺山林”,即有限空间的自然景致,“壶中天地”则更多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思想内核。本书以典型的清代皇家园林——西苑园林为研究蓝本,以中国传统园林匾额意境感知与实体空间的共构为设问,解构中国传统园林虚拟意境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对应规律与营造理法,并从发展沿革、理法规律、建筑群、单体建筑以及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对比等角度,对意境感知与实体空间的共构特征进行总结,并对其理论意义在现代景观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拓展和展望。为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现代解读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技巧。
|
關於作者: |
苏畅,日本千叶大学环境造园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分委会青年委员,国土景观分委会青年委员;从事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文化景观感知等相关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主持*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
|
目錄:
|
1绪论(001)
1.1总论(001)
1.2既往研究(004)
1.3研究目的及意义(009)
1.4章节概述(011)
2中国古代园林意境感知营造与匾额的意境表达沿革(013)
2.1意境的概念阐释(013)
2.2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意境审美的初生与发展(020)
2.3匾额艺术与匾额意境的发展阐述(028)
3清西苑园林历史发展沿革与特征(036)
3.1北京西苑园林发展肇始(036)
3.2清西苑园林历史发展与园林空间变迁(046)
3.3清西苑园林总体空间特征及研究优势(056)
4清西苑园林匾额意境感知与空间理法规律(060)
4.1明旨与立意(061)
4.2山水间架(063)
4.3借景理法(087)
5园林匾额意境感知与建筑群空间的共构特征(096)
5.1西苑园林的建筑群空间构成特征(096)
5.2建筑群类型与分布(097)
5.3建筑群功能类别的分类(100)
5.4匾额内容分类与分组(102)
5.5小结(112)
6园林匾额意境感知与单体建筑基本特征、立地特征、视线关系共构特征
(113)
6.1西苑园林建筑的虚实共构与嵌套关系(113)
6.2西苑园林单体建筑分布与分类(115)
6.3园林建筑空间特征类型的划分(117)
6.4基于匾额语义的园林建筑空间特征分析(121)
6.5小结(127)
7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对比视角下的匾额意境感知与空间营造特征
(128)
7.1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差异性与共通性(128)
7.2南北对比背景下中国传统园林研究的开展(129)
7.3空间、匾额的量化数据统计整理与分析(131)
7.4匾额意境视角下建筑分型对应的园林空间特征(135)
7.5小结(142)
8意境感知与实体空间共构特征总结(143)
8.1意境感知与实体空间共构(143)
8.2基于建筑与建筑群类型差异的共构特征总结(145)
8.3匾额意境感知与空间共构的综合考察(150)
9传统园林意境感知共构的现代景观设计实践与应用(153)
9.1践行“城市山林”的历史命题(153)
9.2形成有中国古代园林传统审美特征的设计风格(154)
9.3小中见大的意境审美继承策略(154)
9.4小结(155)
参考文献(159)
|
內容試閱:
|
前言“咫尺山林”与“壶中天地”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两个重要特征,分别从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两个层面概括了中国古代园林虚与实两个层面。“咫尺山林”,即有限空间的自然景致。经过长期的更迭进化,中国古代园林空间从真山真水的自然转向大尺度空间限定的真自然,又发展出“城市山林”的人工自然。园林与人的生活渐行渐近,而园林与生活的边界亦逐渐模糊,无为、风骨、自由的园林生活概念浸染了中国传统文人。在此背景下,园林所需的物理空间则脱离原有生产性景观的尺度影响,转向表达个人志趣并在与文人生活尺度更相近的建筑灰空间中生根发芽,“咫尺”亦是“山林”。而“壶中天地”则更多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思想内核。“壶中天地”源自《后汉书》的一则志怪故事,既是故事中修道老人居住的场所,亦表达出道家无为恬静的生活志趣。故事用一个违反科学常理的意象表达了古人对“虚”空间的渴望。而在园林空间中,“虚”则来源于园林文化长久以来形成的象征意义,即实际景物、景致所蕴含的深厚内容,亦可以是诗、书、画被文人以园林特有的加密与解密方法刻写在人居环境中,使得咫尺的自然成为承载志趣、文学素养、宗教等一系列复杂内容的容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园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停累加,历久弥新。“壶中”确有“天地”。而在这一螺旋上升的发展历程中,历史厚重感叠加于园林文化之上,园林文化被解读与意会的门槛也在水涨船高。进入现代,如何正确游览、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园林与园林文化,也成为现代教育体系背景下的人们应思考的问题。中国古代园林文化受儒、道、释共同作用的影响,浸润文人性格与审美情趣,善于托物言志,在实体自然与思想境界的“双重感知”下创造“象外之象”的意境空间。中国古代园林虚实相生的特质是传统诗意栖居独步世界的最大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园林文化价值的内涵表征。随着社会变革与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中出现了功能更加完备的各类新建绿色开放空间,既有的历史园林遗存也由私人独有转变为公共享有。游览者对绿色开放空间的认知、感知与其文化价值判断开始出现差异。此外,游览者自身的教育背景、认知背景也直接决定了其对所感知景观蕴含背景文化信息的共情程度。在主客观要素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园林空间中虚实相生、自然与人文双璧的特质难以被现代人完整捕捉、感知和意会。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真实价值无法被识别、传达以及延续,进入意境感知缺失的阶段。现代人难以运用恰当完整的思维哲学语言同中国古代园林遗存以及传统人居文化对话,传统城市人居空间中的重要文化符号与内涵价值无法被准确识别捕捉。这一现实向中国园林文化、传统人居环境的研究、保护、传播以及再创造提出重大挑战。在问题与矛盾中,中国古代园林也留下了一柄隐秘的“钥匙”,将其作为人们解读其复杂性与深沉意味的重要手段。匾额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通常以建筑名称为主要内容,悬挂于主建筑檐下,表达建筑名称与等级形制。而在园林中,园林建筑的匾额亦以点题的方式,表达了园主的文化志趣,如拙政园的“远香堂”表达了“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意象。园林匾额成为园主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重要沟通桥梁,与其所对应的物理空间具有深邃的绑定关系。而如何感知、理解这一精神世界的表征,同时与其所对应的物理空间相互联系,则成为解读园林空间的下一个问题。作为游览者,如何感知、感应园林空间,也直接影响了其游览行为与游览方式,侧面影响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在此背景下,本书依托作者硕士、博士阶段的研究成果,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众包文字与图像交互视阈下苏州古典园林景观感知偏好与机制研究(21YJCZH137) 为支撑,以中国古代园林的结晶——清西苑园林为对象,解读中国古代园林中匾额所表达的虚拟意境空间的感知形式以及与其对应的实体空间的特征,并总结规律,为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现代解读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技巧。
1绪论
1.1总论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用地范围内,通过对自然环境(地形、水体等)的利用和合理改造,同时结合植栽、建筑等要素,构成以视觉观赏为主,听觉观赏、嗅觉观赏为辅的一种供休闲、休憩及居住的环境。从人类活动最初的聚落模式开始,园林便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以及居住空间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成为人与自然交流交往的空间媒介。园林初生于原始茅屋、聚落的周边,表征于牲畜圈养空间以及有围合的小规模种植空间中,后逐渐开始出现的观赏植物、装饰物等附属内容,是园林最原始的雏形。生产模式变革后,居住空间形态开始产生变化,而原有的宅园并置的空间模式则大多保留了下来。世界四大古文明发端发展后,世界的文明发展格局开始逐渐确定,园林也根据不同的文化发展流派和脉络,发展出符合各自文化历史背景的地域特征。
中国古代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体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启发并承载了东方园林美学。在生产力水平发展迭代中,中国古代园林在功能、空间形态及文化内涵三个层面进行了长足的发展进化。
(1)在功能上,中国古代园林由原始的农业生产、畜牧游猎、祭祀等功能逐渐向居住、游赏、抒发园主文化认知与情怀功能转变。
(2)在空间形态上,中国古代园林在魏晋时期由原有的结构逐渐向皇家园林及私家园林两个谱系发展。其中,私家园林基于魏晋时期之后文人和士大夫的影响,发展出独特的自然观、山水观与有隐逸思想的审美内核。同时,皇家园林的营建也由传统的宫苑结构逐渐发展成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几种类型。园林与居住空间的关系也从开始的宅园并置进化为屋在山水间、园在山水间、宫在园内等新的空间关系。
中国古代园林经历了3000余年的积累演进,清代是造园的高峰时期。园林营造的技艺以及传统山水观念、园林文化内核的总结浓缩,在这一时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3)在文化内涵上,中国古代儒、道、释三个文化发展脉络,对园林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补充。在人居环境的营建过程中,古代造园者将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个人生活志趣以文字等要素的方式投射于园林空间,园林逐渐由原始的自然景观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杂合的模式转化。在长期的文化浸染下,园林也在原有的单纯实体空间的基础上,加入了诗、书、画中的自然观念元素与文人内涵,从原有的实体空间演变出相应的虚拟意境空间,园林的观赏层次进行了整体的升华。这种虚实相生的空间模式和特征,也是中国古代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风格流派的显著特点。
众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园林的营建,按照发展的规模、营建的技术等因素,基本被分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成熟后期五个阶段。清代皇家园林跨越了成熟期及成熟后期两个阶段,在造园手法、园林规模、文化内涵与实体空间的结合技法等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整合时期、总结时期。清代中国由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统治,清代统治者专心学习汉学,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为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园林文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营建,凭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延续中国古代人居环境中的宅园并置,同时始终遵从古代文人造园的传统。清代统治者在园林营建的过程中,同样带入了具有民族特色、自然独立的山水观念,在规模、立地、结构、功能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皇家园林营建的特点。在规模上,清代统治者凭借相对强盛的国力,在都城北京皇城内外进行了一系列皇家园林的营建,包括御苑、别苑以及离宫等。营建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整体规模超过前朝。在立地上,清代统治者按照前朝的基本皇城格局,对皇城内部的御苑——西苑园林进行了增建改造。此外,清代统治者在北京西北郊的浅山地区,结合自然本底和山体地形以及丰富的水资源网络,形成了“三山五园”的皇家园林体系,同时也在北京皇城的区域进行避暑山庄等一类依托自然山水结构的大尺度皇家园林的营建。在结构上,清代皇家园林由原有的宅园并置,发展出更复杂的园林结构。其中,园内有园、空间嵌套的新的庭园空间模式,是对传统人居环境的进一步诠释,同时也是对大尺度的人造山水结构与小尺度的人居环境空间结构关系的探索和尝试。在功能上,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为了满足清代统治者在御苑、别苑等园林中长期居住的需要,园林内部逐渐以景点、建筑群为单位,发展出政治仪典、游览休憩、居住修身、宗教祭祀等多用途空间并存的空间分布形态。
在清代新建或修葺的皇家园林中,西苑园林的历史最为悠久。西苑园林是清代皇城内规模最大的皇家御苑园林,同时也是中国园林历史中存在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御苑园林。西苑园林的创立、发展过程与北京的整体城市建设规划有很强的相关性。辽、金、元、明、清五代均以北京作为权力中心进行都城及宫苑的营建活动。其中,西苑园林自元代起便被纳入北京皇城结构范围内,与宫殿区域相隔,由广阔的水体、岛屿、园林建筑等空间要素形成皇家御苑庭园空间。自元大都建都以来,西苑园林便一直作为中国传统宫苑结构中“苑”的部分,成为皇城内部规模最大的自然山水园林,其自身的发展与都城及皇城的建设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在清代,特别是乾隆时期,西苑园林的整体结构已定型。园内的山水、岛屿、建筑群的丰富程度达到了园林发展的顶峰。各类功能的建筑群以及单体建筑,同园林内部整体的山水结构体系有机结合,同时各建筑群内部也以功能作为区分,形成了特征各异、相对独立的园林空间。同时,清代统治者对汉学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也体现在园林的虚体空间表达中。造园者运用匾额、楹联、石刻等文字要素以及建筑内部的装饰构件,表达了与园林实体空间的使用方式及习惯相符合的文化内涵,显示出清代统治者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自然观。西苑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成熟期中人居环境理念的重要总结。
在此背景下,本书以西苑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明确西苑园林的历史发展脉络及特征规律,分析研究西苑园林内部的庭园空间特征,同时研究园林内部虚体意境空间同实体庭园空间的对应特点及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清代园林的造园手法及意匠进行总结,明确中国古代园林虚实结合的人居环境营建内涵,对未来中国古代园林的修缮和保护进行补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