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4.2
|
編輯推薦: |
本书着重讨论当今人类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社会的不平等及如何让我们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本书提出理解部落、国家和全球体系的运作机制及其相互区分的方式,有助于人们设计一个更加安全和公正的世界。
|
內容簡介: |
《文化人类学(第7版)》为该书的最新版本,全书包括五个部分,每一部分关注不同的问题。该书将规模和权利作为组织原则,从比较人类学视角,借鉴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大量的民族志案例研究,探讨了人类生存的普遍性问题,诸如人类不平等、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人类成本和收益,文化规模和权力分配对生活质量、家庭组织、群体关系及环境等造成的影响,以及文化规模与精英决策者角色变化的原因及后果。本书将因增长加剧的人类问题归结为规模、权力和复杂性增加的问题,鼓励读者思考和探索有关文化体系本质的一系列重大课题。
|
關於作者: |
张再红,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曾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在SSCI及CSSCI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5部。曾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
目錄:
|
/ 第Ⅰ部分 引言 /
第1章 田野探险 — 3
第2章 文化:规模和权力视角 — 13
/ 第Ⅱ部分 国家之前的部落世界 /
第3章 澳大利亚土著:5万年的移动觅食者 — 35
第4章 土著亚马孙人:热带雨林中的村民 — 64
第5章 非洲牧牛民族:部落牧民 — 96
第6章 部落世界的思维、身体和灵魂:跨文化视角 — 123
/ 第Ⅲ部分 帝国世界:平等的终结 /
第7章 太平洋岛民:从领导者到统治者 — 153
第8章 古代王国:美索不达米亚和安第斯精英政治 — 182
第9章 亚洲大传统:意识形态基础 — 213
第10章 规模的极限:国家崩溃 — 245
/ 第Ⅳ部分 全球商业系统 /
第11章 欧洲和商业世界 — 275
第12章 美国的财阀统治:美国资本主义 — 308
/ 第Ⅴ部分 结论 /
第13章 不可持续的贫穷世界 — 347
第14章 展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 379
参考文献 — 426
致谢 — 481
|
內容試閱:
|
当今世界各文化群体之间相互联系,文化动态演进迅速,为了让人们更加明智,让工作更加富有成效,我们必须尽可能深入了解世界文化、历史和地理。运用人类学的传统方法看待现代世界是最佳的方式,以此作为基本目标,在本书导论部分,笔者通过比较规模不断扩大的文化和聚焦普遍的人类问题,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希望为读者展现令人振奋的文化整合学科的方法。本书鼓励读者思考关于文化体系本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何构建文化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不同文化环境下人们的感受如何?种族、语言和环境是否是文化的决定因素?唯物主义解释比形而上的解释是否更有意义?人类历史的主要转折点有哪些?文化规模视角突显当今世界体系的独特问题,大约1/3的篇幅用于讨论这些问题,特别是不平等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本书还关注种族文化灭绝、种族灭绝和生态灭绝等普遍性的全球人道主义问题以及各种理论和方法问题,希望以此了解部落、国家和全球体系如何运作以及有何不同,以帮助公民设计一个更加安全和公平的世界。对读者的挑战人类学是一门颠覆性的学科,本书将为读者提供人类学工具,帮助读者质疑现状。欢迎读者思考下列问题:这个世界以及自己的文化究竟发生了什么?谁应该对此负责?该书提出自己的观点,对21世纪威胁人类福祉和持续生存的有关增长和进步的坚定文化信仰及习俗进行激进的人类学批判。欢迎读者纵观人类历史和史前史,探索增长、规模和权力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严重的人类问题是由社会集体未能抑制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来增加个人社会权力的自我驱动力所致。只要有机会,不受限制的权威人士会利用文化改变社会,为自己及其子孙后代谋取利益。精英会改变人们对现实的看法,会操纵宇宙观和技术并创造信仰,让人们相信精英主导的增长是自然和必然的结果,即使增长导致社会权力过于集中,让其他人付出沉重代价。前言纵观历史,增长加剧了人类问题,这些问题均可以归结为规模、权力和复杂性增加的问题。7000年前,当少数人利用冰河时代末期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局部危机,在*早的酋邦中集中社会权力,增长便已成为一个问题。权力精英随后通过促进增长进一步增加他们的权力,引发了增长、文化转型和危机的循环,最终创造了一个由美国精英主导的全球商业世界。事实证明,超越目前阈值的进一步增长不可持续,全球性文化危机的证据触目惊心——数十亿人处于贫困、营养不良和不健康状态;经济和政治体系陷入动荡;自然承受巨大的压力;人类活动正在以灾难性的方式改变全球气候,数百万人逃离无法忍受的环境,成为移民和难民。即使是*富有和*强大的国家也无法保证就业、教育、基本卫生保健和照明等。我们需要质疑人类的这种境况是如何形成的,并集中精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本书的结构本书导论部分通过关注社会不平、人类福祉、社会正义和可持续性等问题,探讨3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世界。全书包括5个部分,每部分关注不同的问题。第Ⅰ部分共2章,介绍文化人类学——一项令人兴奋的事业。第1章以作者在亚马孙河流域阿沙宁卡地区的实地考察为例,展示如何从事人类学研究,以及为什么具有挑战性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能激发人们对该学科的热情。本章解释为什么本书作者从人本主义视角探讨人类学,并介绍文化人类学家常用的田野调查法。第2章介绍*基本的文化人类学概念以及贯穿全书的规模和权力方法。第Ⅱ部分和第Ⅲ部分分别探讨部落世界和酋邦、王国及古代帝国。每章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样本进行深度剖析,作为文化背景,以便读者能够充分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区域和重要文明,每一章后面均附有小结。两部分的*后一章分别对部落世界和帝国世界中人类的重要性或人类对可持续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第Ⅳ部分探讨商业世界,其中第11章主要介绍资本主义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并将资本主义与部落世界和帝国世界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历史渊源。第12章主要介绍美国,运用读者熟悉的文化资料,分析美国文化的发展历史,重点讨论不平等问题。第Ⅴ部分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13章对当代商业世界的人类问题进行广泛评估,重点讨论不平等、贫穷、环境退化和可持续性问题。第14章借鉴前面所有章节的概念,从人类学的权力和规模视角,对人类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充满希望的解决方案。全书将规模作为组织原则,为比较各种文化世界提供依据。然而,作者尽可能避免对目前流行的进化性进步观(evolutionary progress)进行隐含的价值判断。作者从比较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生存条件的普遍问题,诸如:什么是人类的“自然”?什么是人类的“文化”?哪些人类不平等是自然导致的?哪些是文化导致的?人口增长是自然现象还是文化现象?经济增长是自然现象还是文化驱动导致的?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人类成本和收益有哪些?民族志案例集中探讨了文化规模和权力分配对生活质量、家庭组织、群体关系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的影响。文化规模变化与精英决策者角色变化的原因及后果是本书探讨的中心话题。民族志案例研究用于描述3种文化世界中代表性文化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及意识形态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被选作案例研究的文化是那些在民族志电影和著作中描述*多的文化以及大量分析材料所探讨的对象。澳大利亚土著、亚马逊村民以及东非牧民所代表的部落文化,会在不同的章节中进行讨论。太平洋岛屿酋邦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加、中国和古印度等古代和现代的伟大文明是政治集权文化的代表。以美国、英国、当代土著民族以及乡村农民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会在全球商业体系这一部分进行讨论。本书根据不同情况,将文化作为一个适应性的融合的系统,作为区域、大陆和全球体系的一部分进行深入研究。第7版新增内容第7版沿用第6版中的章节安排,借鉴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章节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规模和权力仍然是该版的主要理论框架,但是进一步加强了文化进化观,并在民族志章节中新增了DNA分析的重要发现。另外,还新增了2个表格、4个术语表、8个方框、9个部分,以及200多篇参考文献,补充了有关自然气候变化如何对部落和帝国世界人民产生影响的讨论,为与现在的状况进行比较提供依据。新版亮点:在第2章中新增了“进化文化人类学”一节以及图2.1,显示如何将生物学、自然和生态学整合为一个框架,用于解释人类的所想、所造和所为。第2章还新增加方框2.1,更新了考古学、生物人类学和遗传学上有关现代人类的解剖学资料及其对人类的意义。在第2章“福祉”一节中增加了对进化人类学与支持社会合作的道德领域及价值观之间联系的讨论。本节还新增表格2.7,概述了7个文化上普遍的道德领域。在第Ⅱ部分第4章中,新增方框4.1,描述亚马孙河流域当前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问题,本章还新增一节,从文化进化论视角讨论可分父权,并将“族群形成过程”(ethnogenesis)和“可分父权”(partible paternity)2个术语列入术语表。在第5章中,新增加2个方框,方框5.1介绍热带草原生物群落,方框5.2讨论全球气候变化以及非洲人类起源和牧民迁徙之间的关系。第6章有多处修改,新增灵魂信仰和萨满教、财富和福祉等小节;新增玻利维亚齐曼内原住民健康与生命史专题研究发现和方框6.3齐曼内原住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粮食生产与分享情况。在有关灵魂信仰部分,新增加术语“拜物教”,并对部落世界人民将灵魂赋予物体与商业世界的人民将“魔力”归于金钱及技术进行对比分析。该章还将第6版中“部落民族的心理能力”一节修改为“部落民族的认知能力”,将工作记忆作为现代人的一项重要特征进行讨论,并新增图6.1作为辅助说明。第10章探讨古代帝国的规模限制。该章运用“全球历史数据库”(Seshat),增加了关于政治集权社会兴衰的人口结构和文化进化论小节,本节新增图10.7和图10.8,以此说明结构人口理论的主要特征以及多个复杂性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第7章新增方框7.1,介绍与太平洋殖民化相关的遗传学、语言学和古气候方面的最新发现。第8章增加了术语“家屋社会”(house society)以及方框8.5,探讨秘鲁大规模儿童祭祀的最新发现,有助于重新解释美索不达米亚和中国古代的集体祭祀仪式。第9章新增方框9.3,将最新的DNA研究结果应用于探索南亚民族和文化起源。第Ⅴ部分是全书的结论。第13章增加了“不可持续性警告”一节,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8年秋发布的特别报告,对全球变暖超过1.5℃带来的危险提出警告,同时介绍了2019年春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发布的报告,新增图13.6,说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使用的概念框架。第14章新增“资本主义与可持续发展不相容吗?”与“气候利维坦与气候X”两节,对资本主义本身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提出疑问,并介绍适应气候变化的可替代性方案;新增表14.5,解释适应气候变化在逻辑上的可能性;新增图14.6和14.7,展示未来可持续商业世界的面貌,以及将全球气候变暖保持在1.5℃以下的可能路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