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洁
》
售價:HK$
65.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89.4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78.4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理论力学(第4版)》根据普通本科类院校的教学特点,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每章配有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及书后答案;精选了理论力学的典型例题和习题。在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了起点。
|
內容簡介: |
《理论力学(第4版)》内容是以制定的新工科发展战略为指导,依据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的,适合60~80课时的教学。全书由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组成,共分为17章,其中静力学(包括第1~4章)的内容有静力分析、平面简单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运动学(包括第5~8章)的内容有点的运动学、刚体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包括第9~17章)的内容有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分析力学基础、碰撞、机械振动基础。《理论力学(第4版)》注重基本概念的传授,每章配有各种类型的习题及答案;精选了理论力学的典型例题和习题。在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理论力学(第4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水利、工程力学、交通工程等专业的理论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学生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關於作者: |
董云峰,吉林建筑大学教授。从事力学教学工作30余年。主讲理论力学课程。1986年9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版理论力学教材,2010年10月第二版,2015年9月第三版。教材本着与工程问题相结合,紧跟时代步伐为宗旨,以重基础为主要特色,本教材已有多所院校选用。今后为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我们一直在努力。
|
目錄:
|
绪论 1
第1篇 静 力 学
第1章 静力分析 5
1.1 力的概念 5
1.2 静力学公理 6
1.3 约束与约束力 8
1.3.1 光滑面接触约束 8
1.3.2 柔体约束 8
1.3.3 光滑铰链约束 9
1.3.4 链杆约束 10
1.3.5 轴承约束 10
1.3.6 球铰链约束 11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11
本章小结 15
习题1 15
第2章 平面简单力系 19
2.1 平面汇交力系 19
2.1.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
几何法 19
2.1.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
解析法 22
2.2 力对点之矩与平面力偶系 24
2.2.1 力对点之矩的概念 24
2.2.2 平面力偶系 26
本章小结 29
习题2 29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 34
3.1 力的平移定理 34
3.2 力系的简化 35
3.2.1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
主矢与主矩 35
3.2.2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应用 36
3.2.3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的
讨论 36
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38
3.4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 41
3.5 平面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42
3.5.1 平面静定刚体系 43
3.5.2 平面简单桁架 46
3.6 滑动摩擦 50
3.6.1 滑动摩擦与摩擦因数 50
3.6.2 摩擦角与自锁 51
3.6.3 考虑滑动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52
本章小结 53
习题3 53
第4章 空间力系 60
4.1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上的投影 60
4.1.1 直接投影法 60
4.1.2 间接投影法 60
4.2 空间力对点的矩和空间力对轴的矩 61
4.2.1 空间力对点的矩 61
4.2.2 空间力对轴的矩 62
4.2.3 空间力对点的矩与空间力
对轴的矩的关系 63
4.3 空间汇交力系 64
4.3.1 空间汇交力系的合成 64
4.3.2 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 64
4.4 空间力偶 65
4.4.1 力偶矩矢 65
4.4.2 力偶矩矢的性质与力偶矩矢的
等效定理 66
4.4.3 空间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条件 66
4.5 空间任意力系 67
4.5.1 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
主矢与主矩 67
4.5.2 空间任意力系简化的应用 68
4.5.3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 69
本章小结 73
习题4 73
第2篇 运 动 学
第5章 点的运动学 81
5.1 点运动的矢量法 81
5.1.1 点的运动方程 81
5.1.2 点的速度 81
5.1.3 点的加速度 82
5.2 点运动的直角坐标法 82
5.2.1 点的运动方程 82
5.2.2 点的速度 83
5.2.3 点的加速度 83
5.3 点运动的自然轴系法 87
5.3.1 点的运动方程 87
5.3.2 自然轴系 87
5.3.3 点的速度 88
5.3.4 点的加速度 88
5.3.5 几种常见的运动 89
本章小结 93
习题5 93
第6章 刚体基本运动 97
6.1 刚体的平行移动 97
6.2 刚体的定轴转动 98
6.2.1 转动刚体的运动描述 98
6.2.2 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
和加速度 99
6.3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 103
本章小结 104
习题6 104
第7章 点的合成运动 108
7.1 点的合成运动的概念 108
7.2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111
7.3 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114
7.3.1 牵连运动为平移时点的
加速度合成定理 114
7.3.2 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时点的
加速度合成定理 117
本章小结 121
习题7 121
第8章 刚体平面运动 127
8.1 刚体平面运动概述 127
8.1.1 刚体平面运动的定义 127
8.1.2 刚体平面运动的方程 128
8.1.3 刚体平面运动的分解 128
8.2 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速度 129
8.2.1 基点法 129
8.2.2 速度投影法 129
8.2.3 速度瞬心法 134
8.3 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加速度——
基点法 136
8.4 运动学综合应用举例 139
本章小结 143
习题8 143
第3篇 动 力 学
第9章 质点动力学 151
9.1 动力学的基本定律——牛顿
三定律 151
9.2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152
9.2.1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
表达式 152
9.2.2 质点动力学的两类基本
问题 153
本章小结 157
习题9 157
第10章 动量定理 161
10.1 动量与动量定理 161
10.1.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 161
10.1.2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162
10.2 质心运动定理 167
本章小结 171
习题10 171
第11章 动量矩定理 175
11.1 动量矩与动量矩定理 175
11.1.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 175
11.1.2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
定理 176
11.2 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 181
11.3 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183
本章小结 188
习题11 188
第12章 动能定理 193
12.1 力的功 193
12.1.1 常力做直线运动的功 193
12.1.2 变力做曲线运动的功 193
12.1.3 汇交力系合力功 194
12.1.4 常见力的功 194
12.2 动能与动能定理 198
12.2.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 198
12.2.2 质点和质点系动能定理 200
12.3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4
12.3.1 势力场和势能 204
12.3.2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6
12.4 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 207
本章小结 210
习题12 210
第13章 达朗贝尔原理 215
13.1 质点和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215
13.1.1 惯性力与质点的达朗贝尔
原理 215
13.1.2 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217
13.2 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218
13.2.1 平移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218
13.2.2 定轴转动刚体惯性力系的
简化 219
13.2.3 平面运动刚体惯性力系的
简化 219
本章小结 223
习题13 223
第14章 虚位移原理 226
14.1 约束、自由度与广义坐标 226
14.1.1 约束 226
14.1.2 自由度 228
14.1.3 广义坐标 228
14.2 虚位移原理概述 229
14.2.1 虚位移和虚功 229
14.2.2 虚位移原理 229
14.2.3 质点系的平衡方程和势能
与广义坐标的关系 233
本章小结 237
习题14 237
第15章 分析力学基础 241
15.1 动力学普遍方程 241
15.2 拉格朗日方程及其应用 244
15.2.1 拉格朗日关系式 244
15.2.2 拉格朗日方程 245
15.2.3 广义力的求法 246
本章小结 250
习题15 250
第16章 碰撞 254
16.1 碰撞的基本特征及碰撞问题的
简化 254
16.1.1 碰撞的基本特征及碰撞
过程的两个阶段 254
16.1.2 碰撞问题的简化 255
16.1.3 碰撞的分类 255
16.2 碰撞过程的基本原理 256
16.2.1 碰撞过程的动量定理——
冲量定理 256
16.2.2 碰撞过程的动量矩定理——
冲量矩定理 257
16.2.3 碰撞过程中基本原理的
应用 257
16.3 恢复因数 258
16.4 碰撞冲量对定轴转动刚体的作用 260
16.5 碰撞问题的应用 262
本章小结 265
习题16 265
第17章 机械振动基础 270
17.1 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270
17.1.1 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微分
方程及其解答 270
17.1.2 其他类型的单自由度系统 272
17.1.3 固有频率的计算 274
17.2 单自由度系统的有阻尼自由振动 276
17.2.1 小阻尼情况 277
17.2.2 大阻尼情况 279
17.2.3 临界阻尼情况 279
17.3 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 282
17.3.1 单自由度系统的无阻尼受迫
振动 282
17.3.2 单自由度系统的有阻尼受迫
振动 285
本章小结 289
习题17 289
附录 294
参考文献 295
|
內容試閱:
|
本次教材的修订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制定的新工科发展战略为指导,依据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第3版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编者本着高等教育应是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培养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结合普通本科类院校的教学特点编写了这本理论力学教材。
本书汲取了国内优秀教材的长处,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理论力学课程作为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水利、工程力学、交通工程等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因此本书的特点是注重基础训练,由浅入深,在保持理论力学体系不变的前提下,遵循严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地提高了起点。同时省略了与大学物理重复的部分,以保证在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完成理论力学的教学任务。
本书适合的教学学时为60~80学时,全书由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组成,共分17章。静力学(包括第1~4章)的内容有静力分析、平面简单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运动学(包括第5~8章)的内容有点的运动学、刚体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包括第9~17章)的内容有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分析力学基础、碰撞、机械振动基础。在基本理论的运用方面,每章后面都配有填空题、判断题和计算题,书后配有参考答案。本书第1~13章可作为基础部分,第14~17章可作为专题部分。
本书由董云峰负责全书的组织与统稿,参加修订工作的有李广博(修订第1~4章);沙丽荣(修订第5~8章)、方娟(修订第9~12章)、董云峰(修订绪论、第13~17章、课后习题)。本书从2006年的第1版到现在的第4版,得到了吉林大学的曲兴田教授、长春工业大学的刘凤山教授、吉林建筑大学的邹建奇、苏铁坚、崔亚平教授等对本书编写工作给予的指导与支持;一直以来还得到了吉林建筑大学各级领导及清华大学出版社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教材的修订,倾注了广大教师的智慧和汗水,衷心希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步步高升。为培养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理想、敢担当、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
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