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言preface 作为思想和文化桥梁的“剑桥批评”
中文卷 Papers in Chinese
“英国文学”在剑桥大学的兴起
参考文献
附录 《剑桥大学1917年英文三脚凳考试大纲》
重审与辩证——瑞恰慈文艺理论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反应
一、瑞恰慈论著在院校的流传与译介
二、燕京学子们对瑞恰慈诗学的理解和应用
三、其他院校和校外学者对瑞恰慈论著的热情反应
四、批评的批评:对瑞恰慈文学理论的不同意见
参考文献
“实用批评”的兴起:1930年代北平的学院文学批评——以叶公超、瑞恰慈为中心
一、观念化的文学批评
二、学院背景下的“实用批评”
三、瑞恰慈批评理论的引进与接受
参考文献
瑞恰慈创立语义批评的学术史考察
一、瑞恰慈:语义批评的奠基人
二、学术重心的转向
三、时代风潮的影响
四、语义批评的价值
参考文献
瑞恰慈的社会文化批评
一、历史语境与发展历程
二、人口论与文化危机审视
三、文化诊断的特征与后续行动
参考文献
瑞恰慈与孟子——《孟子论心》是怎样写成的及历史意义
一、瑞恰慈与孟子
二、瑞恰慈与孟子的美学思想
三、《孟子论心》是怎样在北京写成的
四、《孟子论心》的历史意义
结 语
参考文献
瑞恰慈的跨文化异位认同研究
一、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异位认同
二、瑞恰慈同位中与中国的多重异位认同
三、瑞恰慈异位中与中国的多重异位认同
四、结 论
参考文献
意义的意义之意义——奥格登与瑞恰慈对符号学创立的贡献
一
二
三
四
五
参考文献
含混是一种悖论——燕卜荪对文论的贡献
一、“含混”的含混
二、含混的类型
三、含混与不确定性
结 语
参考文献
燕卜荪与剑桥语义批评共同体
一、剑桥语义批评共同体兴起的背景
二、剑桥语义批评共同体的核心问题
三、燕卜荪与剑桥语义批评共同体的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中英文化的碰撞与协商——解读威廉·燕卜荪的中国经历
一、燕卜荪与文化问题
二、中国的炼狱
三、文化冲击
四、文明与文化
五、东方与西方
六、协商与调整
参考文献
南岳秋风佳胜处——寻觅剑桥诗人燕卜荪
一、中国每个地方都好
二、有些印象不是岁月和境遇所能抹掉的
三、燕卜荪诗歌里的中国经验
参考文献
弗·雷·利维斯与《伟大的传统》
一
二
三
四
五
参考文献
从“少数人”到“心智成熟的民众”——利维斯的文化批评与“共同体”形塑
一、“少数人文化”再探
二、心智成熟的民众
三、构建“共同体”:“少数人”与“心智成熟的民众”的“共同追求”
结 语
参考文献
从“两种文化”到“文理渗透”——兼论C. P.斯诺和F. R.利维斯的文化观
引 言
一、斯诺“两种文化”的提出与评论
二、利维斯的文化观
三、“两种文化”的渊源与争论
四、“文理渗透”之方向和路径
结 语
参考文献
利维斯在当下中国——悖论、契合与契机
一、悖论:利维斯在中国的接受
二、契合:利维斯主义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三、契机:熟悉的陌生人
参考文献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
参考文献
《乡村与城市》——文学表征与威廉斯的“对位阅读”
一
二
三
结 论
参考文献
经典的回声——再论“文化与社会”的传统
引 言
一、思想发凡:“文化与社会”的传统的要义
二、顺势影响:马丁·威纳的英国文化史
三、逆向刺激:佩里·安德森的历史解释
四、意外之得:“知识分子”的史前史
五、思想苛责:正统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思想亮点
结 语
参考文献
“新左派”文论一瞥——威廉斯的贡献
引 言
一、文化与社会
结 语
参考文献
批评的变轨——从阿诺德到剑桥批评
一、缘 说
二、“批评”的原则:阿诺德及其身后
三、剑桥文学批评:三大取向
四、余 论
参考文献
英文卷Papers in English
“Crisis in English Studies”: Cambridge English and Its Renewal
I.
II.
III.
IV.
References
William Empson’s Polyhedric Sense and Restrained Emotion
Empson’s Bacchus
Donne’s Valediction
Keats’s Sonnet
References
Empson the Space Man: Literary Modernism Makes the Scalar Turn
References
William Empson’s Imaginative Engagement with China
Cambridge and China
Chinese Poetry
Cold War Communism
The Face of Buddhism
Conclusion
References
William Empson’s Journey to Mount Nanyue and His Poem “Autumn on Nan-Yueh”
William Empson’s Life Experience at Mount Nanyue
William Empson’s Life Experience at Mount Nanyue in His Poem
References
Leavis, the Body and the First World War
References
“The Essential Cambridge in Spite of Cambridge”: F. R. Leavis in the Antipodes
References
Why Leavis is a Greater Critic than Richards or Empson
References
Poetry, History and Myth: the Case of F. R. Leavis
References
Language, Poetry, Existence: Leavis and Heidegger
1. Life and Being
2. Sincerity and Authenticity
3. Nisus/Ahnung and Projection
References
F. R. Leavis and Cultural Studies:from Leavis to Hoggart, and to Williams
I. Leavisian Criticism
II. The Uses of Literacy under the Shadow of Cultural Pessimism
III. Williams’ Breakthrough: from “Common Culture” to “Structure of Feeling”
Conclusion
References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Raymond Williams versus Karl Marx
I. Introduction
II. The Essence of the Individual: Williams’s Social-being vs. Marx’s Species-being
Ⅲ. The Essence of the Society: Williams’s “Communication” vs. Marx’s “Productivity”
Ⅳ. Constructing an Ideal Society: Williams’s “Common Culture” vs. Marx’s “Communism”
V. Conclusion
References
作者简介Contribu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