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石语长安

書城自編碼: 392195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邵振宇
國際書號(ISBN): 9787224147483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4.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暂别(邓安庆全新文集)
《 暂别(邓安庆全新文集) 》

售價:HK$ 89.7
鲍勃·迪伦为什么重要
《 鲍勃·迪伦为什么重要 》

售價:HK$ 78.2
超负荷的女性:看见内心的渴望与恐惧
《 超负荷的女性:看见内心的渴望与恐惧 》

售價:HK$ 67.9
数学史(第三版) 国际数学史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名著
《 数学史(第三版) 国际数学史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名著 》

售價:HK$ 181.7
接纳真实的自我(日本超人气禅师小池龙之介力作!"与自己和解"指南!)
《 接纳真实的自我(日本超人气禅师小池龙之介力作!"与自己和解"指南!) 》

售價:HK$ 67.9
敦煌及周边区域荒漠植物图鉴
《 敦煌及周边区域荒漠植物图鉴 》

售價:HK$ 78.2
吴哥王朝兴亡史(方尖碑)
《 吴哥王朝兴亡史(方尖碑) 》

售價:HK$ 79.4
夜幕之下.6:神祸降临
《 夜幕之下.6:神祸降临 》

售價:HK$ 63.3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6.6
《长安乱:中晚唐的帝国硝烟》
+

HK$ 82.3
《安史之乱:一首记载百年帝国风云变幻的历史长诗》
+

HK$ 70.0
《李唐之乱》
+

HK$ 140.0
《一口气看完唐宋兴衰史(全2册):两宋之变+李唐之乱》
編輯推薦:
这是一本写碑林的书,又是一本让你看长安的书。
这本书适合你到碑林的时候看,
也适合你来西安之前看,
更希望当你想起长安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地翻看。
內容簡介:
西安碑林是举世闻名的书法与石刻艺术宝库,这里数以千记的碑刻与石雕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文字与书法的演化与魅力,一方面蕴含着西安乃至关中地区上起春秋下至明清的历史与故事。本书和读者一起观摩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馆藏,依托其历史承载与所包含的文化性去解读千年的长安。
本书没有按碑林的空间顺序,而是按每个艺术品所代表的时代的历史轴线去写,希望和读者一起畅游历史的长河,感受艺术和美的变化。
關於作者:
邵振宇,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副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校外合作导师,欧亚学院客座教授,西安旅游协会副会长,UNESCO中亚旅游协调会特邀专家。先后历任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文保技术室主任,ICOMOS西安中心秘书处及项目部主任,西安旅游设计研究院院长、总规划师等职,多年研究古长安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持编制多个国家及省市级文化遗产地相关规划,数次组织“长安-罗马”丝路自驾考察、丝路申遗中亚联合考察等国际文化活动,出版有《西出长安》《古道玄黄》《文明遗迹》等专著。
目錄
目录
第一章
一城文化半城神仙
——碑林与长安
 叠加在城墙上的历史——盛唐皇城的变迁
长安何以成西安◆西安古城墙 / 003
真正的《长安舆图》怎样绘制◆《长安图》残石 / 006
迷惑摸金校尉的设计◆吕氏家族墓 / 008
城砖上的密码◆“户大王守”与“前卫” / 010
永宁门内隐藏的国宝◆七宝台佛像 / 012
 三学与魁星——京兆府城的文化荟萃之地
“庙学合一”催生的“三学”汇集◆三学古街 / 015
魁星踢斗独占鳌头◆《魁星点斗图》 / 018
鳌头到底什么样◆《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 021
唐代在哪发金榜◆贡院故址 / 022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国子监故址 / 023
学校的产业◆《京兆府学赡学舍地清册》 / 025
 碑林与孔庙——搬迁文化和艺术
博物馆本身就是文物◆孔庙古建 / 028
这里曾经是太庙◆太庙故址 / 031
其实孔庙唐代才有◆《孔子庙堂碑》 / 032
石经初迁在何时◆《重修文宣王庙记》 / 035
宋代陕西叫什么◆《永兴军新修文宣王庙大门记》 / 038
碑林最初如何布局◆《京兆府府学新移石经记》 / 040
金代也靠儒学治天下◆《京兆府重修府学记》 / 042
元代孔子的地位◆《重立文庙诸碑记》 / 043
明代开始称碑林◆《重修西安府儒学文庙记》 / 045
清朝的严格管理◆《别驾韩公考证位次碑》 / 046
碑林的“碑”字该怎么写◆《碑林》牌匾 / 047
秦王铜狮守护的石刻展厅◆嘉靖三十八年铜狮 / 050
 关中学风——报国和做人的原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张载的《东铭》《西铭》 / 052
养天地正气◆榜书《天地正气》 / 054
陕西的教育方针◆《谕陕西官师诸生檄》 / 055
书院的格局◆关中书院 / 057
古代的学生守则◆《京兆府小学规》 / 059
 石上刻文史——十三朝的风致
秦中自古帝王州◆《关中八景》 / 061
华山论剑与太白论道◆《太华全图》与《太白全图》 / 068



第二章
天地玄黄
——文智初开的故事

 三皇五帝留下的痕迹——《盘鼓舞图》
老外提出的上下五千年◆《开成石经·春秋左氏传》 / 073
黄帝后裔的家谱◆《颜氏家庙碑》 / 075
如何与天地沟通◆《三体阴符经》 / 077
 文明的鸿蒙——《仓颉庙碑》
“谷雨”那天发生了什么◆《开成石经·礼记·月令》 / 081
“丰碑”曾是定位的标识◆《广武将军碑》 / 083
真正“书同文”的不是小篆◆《程邈书帖》 / 085
汉字在哪里造成◆仓颉造字台 / 087
揭开圣人遗书的迷雾◆《仓颉书帖》 / 088
“天雨粟,鬼夜哭”的缘由◆《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 / 091
 寻找的夏商周——《大禹书帖》与西王母
   画像石
大禹留下的天书◆《大禹书帖》和《岣嵝碑》 / 092
汉字演化的迷雾◆《史籀书帖》 / 094
定稿《尚书》的反转再反转◆《开成石经·尚书》 / 096
颠覆认知◆《毛诗》和《竹书纪年》 / 097
最早踏上丝绸之路的游客◆沣西车马坑与玉门关 / 098
西王母与东华帝君的容颜◆《墓主拜见西王母图》 / 101
月中玉兔从何来◆《墓主升仙图》 / 103
 紫气东来话先秦——《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圣人手中的“赝品”与他的手迹◆《仲尼书帖》 / 105
古人心中的火星之神◆“荧惑”石刻 / 107
诸子百家谁能天下大同◆《御史台精舍碑》 / 109
封禅到底咋回事◆《禹迹图》 / 111
体现始皇帝的精力和体力◆《峄山刻石》 / 114
未能统一天下的书体◆《田畴帖》 / 116
李斯之后的来者◆《迁先茔记碑》和《三坟记碑》 / 118


第三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
——两汉到隋的天下分合
 碑林不只有石碑——两汉的神兽们
早期的呆萌艺术◆未知名称的西汉石雕 / 123
神道的威仪◆“辟邪”和“天禄” / 126
 见证汉家兴衰——从隶书到草书
最有血性的汉天子◆《东汉章帝书帖》 / 128
防止作弊的终极手段◆《熹平石经》 / 130
谁是冠军◆《张芝书帖》 / 132
 三国外传——豪杰的亲戚们
司马懿的政治背景◆《司马芳残碑》 / 135
曹操家族的忠臣◆《曹全碑》 / 137
怎么回答孙权◆《钟繇书帖(宣示表)》 / 140
三国最美的女人◆《洛神赋》 / 143
终结蜀汉的将军◆《邓太尉祠碑》 / 147
 纷乱的时代——魏晋南北朝
千里阵云◆《王羲之书帖》 / 150
苻坚的败笔◆《吕他墓表》 / 153
南北朝的姻缘◆《王普贤墓志》 / 156
匈奴最后的王朝◆大夏石马 / 157
北魏风情◆《鸳鸯七志》与《晖福寺碑》 / 159
一苇何以渡江◆《达摩东渡图》 / 162
 盛世的黎明——张扬的大隋
统一进程◆《孟显达碑》 / 165
谁定了“永字八法”◆《智永真草千字文碑》 / 167
对盗墓者的诅咒◆隋代李静训石棺 / 169


第四章

盛世国粹
——锦绣大唐

 动物凶猛——精彩纷呈的石雕
开国的实力◆献陵的犀牛和老虎 / 173
太宗的戎马◆昭陵六骏 / 177
家族的愿望◆龙龟永寿的《李寿墓志》 / 180
信道的皇帝◆端陵鸵鸟 / 182
中断的工程◆蟠螭碑首 / 184
 佛法西来——帝都古刹的传奇
一字千金记录的杖策孤征◆《大唐三藏圣教序》 / 186
往生净土◆《隆阐法师碑》 / 190
种种误解◆《兴福寺残碑》 / 192
梦想成就传奇◆《多宝塔感应碑》 / 194
藏在碑石里的无上秘法◆《不空和尚碑》《梵汉合
文陀罗尼真言经幢》 / 197
法海父亲的文章◆《玄秘塔碑》 / 199
禅茶一味◆《大智禅师碑》《慧坚禅师碑》 / 201
 万种风情——辉煌包容的社会风尚
对隋朝的认可◆《皇甫诞碑》 / 205
雍容华贵◆《石台孝经》 / 207
千古楷模◆《争座位稿》 / 210
简化字唐代就有◆《断千字文》 / 215
证明达·芬奇密码◆《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 217
声闻于天◆景云钟 / 221
东方维纳斯◆唐断臂菩萨像 / 223
 帝国斜阳——动荡中的文化精品
标准教材◆《开成石经》 / 226
从东市到鬼市◆《回元观钟楼铭》 / 229

第五章
尽数风流
——宋时瘦金述明清
 儒雅大宋——崇文的时代
致敬唐太宗◆《新译三藏圣教序》 / 235
仁心皇帝◆《劝慎刑文并序》 / 237
宋徽宗的考试改革◆《大观圣作之碑》 / 238
赵德芳的后裔◆《赵子昂游天冠山诗》 / 239
首选之一的拓印◆《黄庭坚书七律诗》《米芾四条屏》 / 241
 当年明月——西北重镇的治理
秦王好莲◆《瑞莲诗图》 / 242
明代的水源保护法规◆《新开通济渠记》 / 244
大礼议之后◆《敬一箴》 / 247
官员里的科学家◆《黄河图说》 / 248
勤政的签名◆《感时伤悲记》《行军诗》 / 250
 西部清史——皇帝给关中的御笔
西巡的皇帝们◆七座碑亭 / 253
夺嫡的胜者◆《赐岳钟琪书》 / 255
十全老人◆《喜雨诗并记》 / 257
文中提及的碑林金石纲目 / 259
后记 / 267
內容試閱
前言
数千年前,我们刀耕火种的祖先为了能够表达思想,延续知识,从而发明了语言和文字。从那时起,人类获得了让精神永生的能力,头脑中的事物可以被记录下来,并将传播得比记录者的生命更长。
《千字文》中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岁月从宇宙的一个奇点开始,向着无限的未知永不回头地延续。而在这苍穹之中,一个暗淡的蓝点上诞生了人类的文明,并且它的缔造者希望自身的智慧能薪火永传。即便是对于自己所在的星球来说,这个文明只是瞬间,但无数的先贤都仍在努力用文字记录下历史,期待所写下的东西可以被后世知晓。所以人们寻找坚硬的东西,不惜耗费功力一点一点地雕琢,希望能够对抗自然的风侵雨蚀,于是文字被刻在石头之上。中国人常说“金石永寿”,这是对文化生生不息的美好祝愿。
中华文明孕育的无数文化里,书法艺术具有一个和其他文化显著不同的特点,就是通过文字的写法可以表达审美和感情。在信息传播已经进入载波叠加的时代,那些笔帖与墨拓的形意和捶拓击打的表现,依然无法被原真复制。文字的字意和书写的笔意叠加在一起,这就是书法的魅力。法国数学家帕斯卡曾经说:“给时光以生命,而非给生命以时光。”后来刘慈欣改用为:“给岁月以文明,而非给文明以岁月。”时光流逝,岁月荏苒,人都会老去,记在纸上的字会腐朽,它们所描述的故事也会消失或改变。而即使是数字化时代,石头上的文字和艺术依然是最难以改变的,古人书帖碑刻上的探索早已显示,那些圣哲所认识到的:要给历史以永恒,而非给永恒以历史。
西安碑林是举世闻名的书法与石刻艺术宝库,这里数以千计的碑刻与石雕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文字与书法的演化与魅力,一方面也蕴含着西安乃至关中地区上起春秋下至明清的历史与故事。
这是一本写碑林的书,但更是一本写历史的书,品鉴碑石与墨拓,寻找青石所承载的千年长安。这本书适合到碑林参观游览的时候看,更适合游客来西安之前,或是回忆起长安的时候,闲时翻看。所以这本书没有按空间展线去写,而是按艺术品的时代轴线去写,希望和大家一起步入刻在石头上的历史。

叠加在城墙上的历史
——盛唐皇城的变迁

长安何以成西安◆西安古城墙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古城的南城墙下,这段城墙在唐代属于长安城内皇城的南城墙,历经宋元明清和近现代的多次大修沿用至今。今天走进藏在城墙内部的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在含光门遗址上能清晰地看到从唐代开始,在每一次修缮、每一次加高加宽后,所产生的层层的断面中沉淀着的古城的历史。
一千多年前的长安城比今天城墙内的范围大得多,最外围是外郭城,城内还有皇城和宫城。皇城在中间偏北,宫城在最北面居中。皇城是各个中央官署的所在,宫城则是皇帝朝寝的范围。今天西安城墙内的范围大致是唐代长安的皇城,当年皇城南面有三座城门,自西向东依次是含光门、朱雀门、安上门,碑林博物馆的位置在安上门内东边。这里原本在皇城东南角,唐末驻守长安的节度使韩建放弃了外郭城和宫城,仅仅保留了皇城。明朝向东和北两个方向扩建了城市,安上门就从东边的偏门变成了中轴线上的正南门,不但改称永宁门,样式也从唐代的过梁式三门洞改成了“门三重楼三重”的城门体系。
明代扩建的原因是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分封子孙们到全国各地担任藩王,二儿子朱樉被封为秦王,要来驻守西安府城。他的王府就利用城内东北部的元代御史台署改建,为了让建好的王府能接近城市中央,于是就往东和北两个方向扩建了城市。扩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用高大的城垣震慑西北、防范北元。明代西北边界比汉唐时回缩不少,甘肃和陕西在行政区划上基本是“甘陕同治”,作为西北两省首府,府城当然要大气磅礴一些。顺便说一下,分封藩王的前一年,名将徐达攻占了元朝的奉元路,改称西安府。“西安”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寓意是安定西北。
城市扩建与秦王府修建同时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比元代的奉元城面积扩大了一半以上,形成了如今的规模。而唐代皇城的南城墙作为城市的南郭一直沿用至今。


真正的《长安舆图》怎样绘制◆《长安图》残石

一个世纪前,汉莎航空的飞行员飞过秦岭和渭河时,看到一座四方的城市,城内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街道分隔出一个个四方的街区。惊讶的他用相机拍摄下了那时的西安,也让世界了解到九宫格局的东方规划。这种空间曾经影响了日本的京都、奈良等很多城市,被白居易描述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出自他的《登观音台望城》一诗,观音台是长安城内乐游原上观音寺里的高台,观音寺还有一个更流行的名字叫“青龙寺”。电影《妖猫传》里青龙寺藏有无上秘法,而历史上日本佛教宗师空海确实在这里得到了真传。白居易来这里眺望长安是因为他在乐游原下买了房子(之前一直租房)。李商隐比白居易晚些时候也驱车登上了乐游原,回想盛唐,他写下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50多年后,朱温挟持唐昭宗东迁洛阳,所有的宫殿都被拆毁,从此人们只能通过那些诗词歌赋来回想锦绣长安。
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长安舆图”成了热门词语。“舆”本来是车上载物的底座,因为地图上承载有四方的事物,所以古人把地图叫作舆图。展开舆图,城市了然于胸。唐代绘制的“长安舆图”没人见过,不过西安碑林里却有一块唐长安城的地图刻石,是今天各类“长安舆图”的模板。这就是北宋吕大防绘制的《长安图》,在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刻成石碑,是中国现存碑刻里时代最早、范围最广、题记最多的城市地图。后来,任宰相的吕大防主政陕西,通过考据和调研,绘制了长安城的总图以及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三大宫殿各自的放大图。图上除了街道、里坊和东西两市,还画出了长安城内主要的宫殿、衙署、宅邸、寺观、城防等建筑,同时标注了比例“以二寸折地一里”(约1∶9000)。石碑在金末的战乱中碎裂,民国时在南门里发现了残块,保存到碑林,配合一些历史拓片,可以复原当年《长安图》的三分之一左右。
绘图的吕大防,一家四个兄弟都有不小的成就,被称为“吕门四贤”。老大吕大忠在任陕西转运副使时,将《开成石经》等碑刻移到现址,成为西安碑林的创始人,今天碑林里还存有他和家人的墓志。老二吕大防在宋哲宗时接任司马光当宰相,编写了《文献通考》。老三吕大钧和关学创始人张载为同科进士,又师从张载创建了横渠书院,还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村规民约”——《吕氏乡约》,就是电影《白鹿原》里的《白鹿乡约》。老四吕大临是太学博士,专注研究文物,著有考证文物的著作《考古图》,“考古”两个字就来自这本书。


迷惑摸金校尉的设计◆吕氏家族墓

京兆府学在唐尚书省旧址创立后不到50年,吕家的老二吕大防将部分府学和文庙迁到西安碑林现址(唐代太庙旧址),不久哥哥吕大忠将《开成石经》等碑刻也迁到这里,始创碑林。这时,吕大防升迁,到东京汴梁进了尚书省,老三吕大钧却病逝在鄜延(今天陕西省富县至延安一带)转运司副使任上。主要在家搞研究的老四吕大临就负责起兄长在老家蓝田的安葬和家族墓地的修建事宜。
和近代一样,当时很多金石文物也都是摸金校尉的徒子徒孙们从墓葬中偷盗出来的。吕大临搞文物考证,当然知道这些盗墓贼的手段,于是给自家的墓葬设计了不少防盗措施。吕氏家族在蓝田的墓葬,一般都是从地面向下垂直挖主墓道,然后分别在3米和7米的深度建造两层假墓室,里面还放些一般的陪葬品。而真正的墓室修建在地下15米深处。整个墓葬采用土圹结构,不用砖石,连封门都是用土,下葬后墓道用黄土夹杂鹅卵石封填。盗墓贼挖到没有砖石的墓,一般会判断是平民墓而放弃。就算有人试探着挖到地下3米的第一层墓室,也只有一般陪葬品,即使再打通第二层墓室,也绝对找不到地下第三层的墓室。
其实在不知道具体位置的情况下,就算知道地下15米有墓室,以当时的技术也很难找到,洛阳铲800多年以后才被发明出来。古代对盗墓者处罚很严,村民发现盗墓贼也会痛打,所以盗墓时不敢把大量的黄土翻到地上,也就挖不出太长的盗洞。即使强行挖下去,夹杂着鹅卵石的黄土也非常难对付。可以说这一系列措施相当缜密,足以应付古代的盗墓贼。不过,随着近代洛阳铲配合炸药使用,盗墓贼可以快速地找到主墓室并凿出深入地下的盗洞,吕氏家族墓也在2006年被盗。破案后查缴了大批珍贵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专门为这批文物开辟了专柜,这说明吕大临的设计还是成功地防住了之前的盗贼。
这位考古界的鼻祖没想到在现代只要用洛阳铲打出探孔再放点炸药,盗洞就能扩大,更想不到抓获的盗墓贼竟然是吕氏后人,在盗墓之前还查找了他这位祖先的相关资料,堪称现实版的《盗墓笔记》。


城砖上的密码◆“户大王守”与“前卫”

碑林外面的西安城墙是夯土包砌青砖而建成的,整个西安城墙使用了大约2700万块青砖。烧砖过程中砖坯如果自然冷却,坯土中的铁成分完全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就成为红砖。砖坯如果加水冷却,坯土中的铁就会不完全氧化而生成四氧化三铁,成为青砖。青砖抗氧化、耐腐蚀,在古建筑上经常采用。西安城墙上的青砖表面常能看到“户大王守”“八四周村”等字样,这些密码一般的文字常常让游客不解,有人说这是因为朱元璋修南京城时要求城砖要刻上监造和工匠的名字,所以西安的城砖也是如此。这只能算是说对了一半。
今天能看到的刻字城砖,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大修城墙时换上的。当时周边农村都给城墙烧砖,砖上刻了地名、厂名和年代等,今天细看还能找到不少村名。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次更换城砖是文物修复的典范。砖上刻时间和制造者的名字不但延续了古代“工勒其名”的传统,也以实物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这次大规模的城墙整修。随着时光流逝,最终这些刻字城砖也会伴随城墙成为见证历史的文物。
除了现代,唐代和明代的城砖上也刻字。唐代的城砖上能看到年号,西安的明代城砖上还写了督造的卫所的名称,如“前卫”“左卫”等。“卫所”是朱元璋制定的军队自己种田养自己的制度,一个“卫”约5000人,下辖5个“千户所”,有作战部队,还有负责耕种生产的。当时西安都卫在碑林东边端履门街东的总督府办公,管辖有西安左护卫、西安右护卫、西安中护卫、西安左卫、西安右卫、西安前卫、西安后卫等。西安城墙含光门博物馆就展出有西安前卫承造的“前卫”城砖。这些卫所除了在城砖上留下了名称,也在城市中留下了记忆。例如,西安地铁的后卫寨站,站名中就有“后卫”。


永宁门内隐藏的国宝◆七宝台佛像

西安城墙内还保留着当年巡防的马道巷,空间尺度很适合休闲漫步。南城墙自西向东串起了唐代命名的含光门和朱雀门,明代改名的永宁门,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文昌门、建国门、和平门。含光门和朱雀门之间还有纪念辛亥革命志士的勿幕门。在这条充满历史感的轴线上,有一个叫“门”却不是城门的地方——书院门,是古城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
走进西安市南门永宁门,右手边就能看到书院门的入口牌楼,两侧立柱上写着“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细看会发现牌楼匾额“书院门”三个字下写着“颜真卿书”。集字匾一般少有落款,因为字不是给自己写的。书院门没有这个顾虑,颜真卿的真迹就在后面的碑林里。而且这三个字来自不同的碑,懂的人才能看出源头,也算一个书法底蕴的试金石。
华丽的牌楼外面有座朴素的砖塔——宝庆寺塔,塔下已经看不见当年的寺庙,砖塔也没有大雁塔那样有名。然而,塔上却藏着盛唐国宝——武则天七宝台上的佛雕像。当年高宗和武则天共同执政时,大明宫前的光宅坊挖出了装着舍利的宝函,武则天下令把舍利分给天下各州,并且建造了光宅寺,用七宝台供奉舍利。虽然还没有研究清楚七宝台具体啥样,但史书记载七宝台全部由华丽的石雕佛像装饰,无与伦比。今天欧美、日本的博物馆都以藏有七宝台佛像为荣。唐代,中国佛教造像艺术达到高峰,武则天推崇佛教,长安和洛阳汇集了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皇家敕造的七宝台佛像魅力无穷。而这样的国宝级石雕,宝庆寺塔上镶嵌了好几块,是明清时从光宅寺旧址搬来,又安装上去的。这本书的主角——碑林博物馆里也藏有一件七宝台佛像,是国家级文物。
牌楼里面是延续明清两代,有将近500年历史的关中书院,书院门因此得名。万历年间御史冯从吾直言进谏得罪皇帝被罢官,回到老家西安后就在永宁门内的宝庆寺讲学。随着听讲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就在宝庆寺东边修建了关中书院。除了这所民办书院,这里还曾经汇集了官办的西安府学和长安、咸宁两座县学。所以书院门里有“三学街”,还有“府学巷”“长安学巷”“咸宁学巷”。这一带不但碑刻拓片之类古玩艺术品多,而且是西北最大的文房四宝批发集散地,店主人大多来自中国最好的笔和纸的产地。街上还有篆刻摊子,有几个高手可以按照名碑帖的字体刻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