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HK$
54.9
《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
》
售價:HK$
77.3
《
长高食谱 让孩子长高个的饮食方案 0-15周岁儿童调理脾胃食谱书籍宝宝辅食书 让孩子爱吃饭 6-9-12岁儿童营养健康食谱书大全 助力孩子身体棒胃口好长得高
》
售價:HK$
47.0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HK$
98.6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HK$
123.1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097.6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編輯推薦: |
核心素养是个体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在21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时代背景下,具备核心素养是时代赋予青年大学生的使命。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从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法治素养、文化素养、生态素养、网络素养等方面展开论述,系统化地探究、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详细介绍了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现行课标、素养构成、培育现状、发展路径等,梳理了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体系、理论脉络,建构出大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并进行教育实践探索,提供教学实践的指导方案。对于教育从业者全方位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段亚菲,2012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教育学在读博士,现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
概述:新时代与核心素养 001
第一节 全面准确理解“新时代” // 001
一、认识和读懂“新时代” // 002
二、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 005
三、新时代的“变”与“不变” // 009
第二节 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011
一、“时代新人”概念的提出及主体定位 // 011
二、时代新人蕴含的科学内涵 // 014
三、时代新人提出的现实意义 // 018
第三节 聚焦核心素养? 培育时代新人 // 020
一、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内涵、特征 // 021
二、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028
三、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 // 030
第二章
政治素养:核心素养的关键 034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034
一、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内涵 // 035
二、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核心构成 // 038
三、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育的理论基础 // 041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及现状分析 // 045
一、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 // 045
二、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养的现状分析 // 047
三、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养现实困境的原因 // 050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策略 // 052
一、高校是大学生政治素养培育的主阵地 // 052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政治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 // 055
三、个人是大学生政治素养培育的决定性因素 // 057
第三章
道德素养:核心素养的根基 061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061
一、新时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内涵 // 061
二、新时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核心构成 // 065
三、新时代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理论基础 // 067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及现状分析 // 071
一、新时代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 // 071
二、新时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现状分析 // 073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策略 // 078
一、新时代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着力点 // 078
二、新时代大学生道德素养提升策略 // 079
三、新时代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新视野 // 084
第四章
法治素养:核心素养088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核心构成 // 088
一、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 // 088
二、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核心构成 // 093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及现状分析 // 096
一、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 // 096
二、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 099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策略 // 100
一、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现实保障 // 100
二、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策略 // 103
第五章
文化素养:核心素养的支柱 112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112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内涵 // 112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养培育的理论基础 // 114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价值意蕴及现状分析 // 116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 // 116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现状分析 // 118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策略 // 123
一、科学构建以“文化育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 123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文化素养 // 126
三、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 // 127
四、引导大学生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 129
第六章
生态素养:核心素养的完善 132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132
一、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内涵 // 133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理论基础 // 134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核心构成 // 138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和现状分析 // 140
一、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 // 140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现状分析 // 142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现实困境的内在原因 // 144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提升策略 // 147
一、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现实保障 // 147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提升策略 // 149
第七章
网络素养:核心素养的拓展 156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156
一、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 // 157
二、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核心构成 // 162
三、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理论基础 // 164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与现状分析 // 165
一、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 // 165
二、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分析 // 168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策略 // 172
一、新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实保障 // 172
二、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策略 // 174
参考文献 182
附 录
大学新生核心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193
|
內容試閱: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围绕青年成长成才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于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深刻理解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自身在新时代肩负的历史使命,与党同向同行,与时代同频同步,不断激发学习和工作的内在动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核心素养是个体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在21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时代背景下,具备核心素养是时代赋予青年大学生的使命。当前,核心素养的理念和体系在我国日趋完善,它不仅引领着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而且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发展以及千千万万家庭的未来。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其核心素养及其培育进行研究无论对青年个人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还是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现状可以从多个层面分析:教育层面,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大部分青年都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有特色的教育,越来越多的青年进入大学深造。然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学业压力普遍存在,尤其是随着经济转型和就业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精神层面,中国青年对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充满期待,他们渴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勇于和敢于追求梦想,注重个人发展和价值观的塑造。一些大学生关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社会环境层面,青年大学生面临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选择。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青年大学生重视家庭观念、孝道和传统道德价值;另一方面,他们也接受了更多开放、多元和国际化的观念,更加关注个人权利、性别平等和民主正义等问题。此外,青年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宠儿,他们广泛应用互联网和新科技,一方面享受着互联网在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等方面带来的快捷便利;一方面也面临着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必须在垃圾信息泛滥、信息过载的网络环境下,学会正确使用和管理网络资源。
中国青年的现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不同地区、不同背景和不同生活经历的青年可能面临不同的挑战和机遇。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佼佼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具备核心素养既是个人成长之需,也是时代发展之要。
从本质上看,关注大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关注“高等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聚焦培养大学生哪些核心素养,是我们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征程中一个重要指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来看,近几十年,随着全国大规模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进程快,特别是近几年本科生、研究生
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一些疑惑。一些问题经常受到社会和新闻媒体的关注,例如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欠佳”“失去学习能力”“手机依赖症”“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甚至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出现了“啃老族”“毕业即失业”“躺平”“月光族”等现象。表面上看,这些问题是由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所导致的,但其根源在于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大学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用人单位需求不匹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期待存在明显差距,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适应范围狭窄、错失宝贵就业机会等情况。这些问题和现象值得思考且需要解决,核心素养正是基于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概念。因此,在21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应承担起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任务,培养学生具备与时代需求和国家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引导大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让青年学生更好地融入未来社会,能够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过程中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从我国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学者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研究却显得相对薄弱。实际上,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项渐进、长期的教育工作,需要初级、中等和高等教育共同发力,步步推进,大学教育阶段继续强调核心素养是必要且迫切的,这也是本书撰写的初衷。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的时代格局中,具备核心素养的青年大学生个人发展潜力更大,更具竞争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同时,将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具备更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章
概述:新时代与核心素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的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报告对我国所处历史方位作出的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党的十九大最突出的标志性贡献,这一贡献影响着中国和世界,对中华民族发展乃至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新在何处,何时进入新时代,何以能称之为“新时代”,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时代是何种关系,新时代是否让我们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新时代承载的历史使命又是什么,这些是我们全面准确理解新时代的基本问题,也是本章探讨的重点问题。
第一节?全面准确理解“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赓续和发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新时代的提出不仅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时代之基、紧跟时代步伐、直面时代课题的时代自信,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和发展形势的能力与胆识。深刻理解和认识新时代是理论和实践迫切需要,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认识和读懂“新时代”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曾经使用“新阶段”“新时期”“新的历史起点”“新形势”“新的发展阶段”等表述表达社会发展之变化,这些表述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本质上的区别。深刻分析新时代的性质、历史起点、进入依据是认识时代以及区别新时代与其他时代差异的重要前提。
(一)把准“新时代”的性质
“新时代”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科学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因此,首先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大视野中研究和把握“新时代”的性质,进而弄清楚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总书记的这句话为我们厘清了“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时代”之间的关系,“新时代”仍然属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社会主义时代范畴,仍然处于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
发展的大制度时代。
此外,“新时代”是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正确判断时代嬗变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作出的时代分析,总书记指出:“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总书记的这句话意味深长,既表明了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又表明了新时代不同于大制度时代、科技时代等其他时代。
(二)明确“新时代”的历史起点
“新时代”是在坚持历史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正确判断时代嬗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崭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是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开启了新时代的新篇章。对此,我们可以从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找到理论依据。《决议》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此外,在2022年7月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十八大是新时代的历史起点。
可以说,党的十八大是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历史发展过程中又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党的十八大成功地开启了新时代的新篇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亿万中华儿女阔步前行,迈向了历史新征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