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书风八面

書城自編碼: 393456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姚峥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798877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82.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周易大全
《 周易大全 》

售價:HK$ 147.2
元和十四年 : 大唐中兴与沉沦的十字路口
《 元和十四年 : 大唐中兴与沉沦的十字路口 》

售價:HK$ 79.4
思考的技术:珍藏版
《 思考的技术:珍藏版 》

售價:HK$ 90.9
琥珀之夏(《镜之孤城》作者、推理小说家辻村深月新长篇;能治愈童年创伤的,也许唯有长大成人的自己)
《 琥珀之夏(《镜之孤城》作者、推理小说家辻村深月新长篇;能治愈童年创伤的,也许唯有长大成人的自己) 》

售價:HK$ 59.8
流人系列02:亡狮
《 流人系列02:亡狮 》

售價:HK$ 90.9
希腊小史
《 希腊小史 》

售價:HK$ 112.7
中国古代的谣言与谶语
《 中国古代的谣言与谶语 》

售價:HK$ 112.7
战役图文史:改变世界历史的50场战役 (彩印典藏版)
《 战役图文史:改变世界历史的50场战役 (彩印典藏版) 》

售價:HK$ 147.2

 

編輯推薦:
◎“书人”系列沉淀之作、藏书家韦力作序推荐
◎书人、书事、书情、书意,在书籍的缤纷万象中无限交谈
◎散文之法,书案之味,考据之功,人情之美,尽在其中
內容簡介:
《书风八面》是一本围绕着书和人展开的人文随笔集,内容指涉书人、书事,散文笔法,亦有文献记录之功与掌故考据的乐趣。书中行文舒缓散淡,资深媒体人姚峥华将当代书事择取而记之,留下了一手的人文资料,同时又满足了读者的文化拾遗心理。
木心一直撺掇陈丹青写他,真正的动笔为何拖到很久以后?陈子善发掘张爱玲集外的作品,得到过作家本人的肯定吗?谷林先生为何劝扬之水“多近胡适”?从“得到”到《奇葩说》,严肃学者刘擎是如何吸引广泛读者的?读书能不“死于句下”,黄子平的担忧是什么?……书风八面,书人百味,满纸皆是朴质的求索与解析、温情的抚摸与回眸。
關於作者:
姚峥华,高级编辑,专栏写作者,资深媒体人,多年来致力于书人系列写作,开设读书公众号“姚言书事”及喜马拉雅音频栏目“姚言书事”。
目錄
序(韦力)
第一面——玄天
这爷俩的情分
要和这难弄的家伙不分离,就是写他、写他、写他
他俩的通信里,一段情事浮出水面
他与她:三十三年不是梦
一种只有他和他才能知晓的痛,无法言说
第二面——欧碧
那一天,袁伟时老师九十岁生日,我凑齐了三本书
陈嘉映读本
在黄子平的“知识友谊”中“无限交谈”
第三面——月白
原来《新青年》是他们家印的
高凤池重见天日
钱穆另一版家庭档案
走近“失踪者”姚灵犀
寻找奥威尔
第四面——窃丹
李泽厚:虚拟里的真实
王笛:精英史观下找寻“历史的微声”
张宏杰:每一种历史观都是一扇窗
第五面——天缥
“万圣”平安
从汕头三联到持恒书屋,李春淮的往事并不如烟
南方有个妈屿蓝
《重返查令十字街 84 号》:一段全世界爱书人膜拜的时光
第六面——绿沉
黄挺的潮汕史
张曼菱与布衣父亲
彦火的“新文学史料”
王稼句退休
倪为国的六个瞬间
那个人,是刘擎吗?
不像潮汕人的潮汕人马陈兵
小白及其他
周晨的密码
葛亮深圳会《瓦猫》
第七面——翠涛
把它作为中国的一个缩影来写,是他的独创
她的词典里没有“难”字
年月日里的生命本色
“怀胎”三十年的小说
这一次,主角是小老板
第八面——纁黄
再访“棔柿楼”
须臾不离 琴瑟和谐
此心安处
文字的和情意的好
后记
內容試閱
要和这难弄的家伙不分离,
就是写他、写他、写他
(一)
木心一直撺掇陈丹青写他,说你看高尔基写托尔斯泰,写契诃夫,写得多好。
但陈丹青“一路狠心,不曾写他,直到他死了”,因为他不是木心。
木心写木心,木心也不会满意。这个陈丹青太清楚了。
从1982年相遇相识,到2011年木心去世。三十年的情谊,足以让陈丹青了解木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俩的关系,用陈丹青的话讲,亦师亦友,还有“亦师亦友”之外更复杂的情愫。我理解为父母之外的亲人。父母给的是肉体之躯,木心给的是精神之躯。
木心是一个改变陈丹青人生的人。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陈丹青更是文章里口头上都说:“他使我渐渐洗掉一点野蛮的根性,使我明白作文说话的分寸,虽然我至今还是一个知青年代的粗坯,但假如不认识他,不堪设想。”
陈丹青是个很难搞的人,近七十岁了都目光炯炯凛然不可侵犯,遑论年轻气盛时。刚认识那年,木心对陈丹青说:“你画到这个程度,蛮好。但是差远了,你要走伟大的路。”
什么是伟大的路?陈丹青暗笑,心里却有点怕。具体怕什么,他不知道。总之,有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感觉。
十多年过去,一天木心怃然直视陈丹青,说:“你呢,晓得好歹,可是你这个人,伟大不起来。”
陈丹青又一悚。
似乎总有一双眼睛能把他看穿。陈丹青及时收敛了一下,他耳旁总响着木心的话:“你有得苦来,你是在打工。”
许多年后陈丹青画了十五米长的联作,这下很是得意。他请木心到画室看,木心静静地说:“你好比做了一大桌子菜,味道没有出来。”
虽在意料之中,但木心讲出,陈丹青还是一凛。
木心的话像一束束光,陈丹青屡屡“沮丧被唤醒”,然后不断地被改变。
这一束束光,给了他“庞大的立场,还有无数细微的立场”。比如,木心说,以后你们出去见名人,要见其人,不要见其名。现在世道正好相反。又比如,木心说,你要在我的书里找人生观,找不到的。
木心说的还有很多很多,在陈丹青的文章里,在《文学回忆录》里,在他的小说里。
凡是教导的、励志的、格言式的话语,他不讲。凡有目的性的话语和事情,他都不感兴趣,而且警惕。
在他身上,看不出身份、标志、年龄。他是个老牌个人主义者,生来不喜欢“群众”,也不和“我们这个文坛”对话。
你可以说,他一辈子不合时宜,当然,时宜也不合他。
陈丹青知道木心对他的失望,也知道正是木心对他的看重,才有对他的失望。
“跟他厮混太久了,很难理清他对我的影响。”但影响是根深蒂固无处不在的,陈丹青每次读木心,“他会给你点亮一个小时”。木心对陈丹青,就有这个魔力。
(二)
很多人折服于陈丹青对木心的款款深情,说他俩其实是互相成全。
也对。
没有陈丹青的强势协助、推动、宣传,亲力亲为各种介入,木心的作品未必在大陆一再出版,出版以后未必被读者所发现,木心未必回到乌镇故里终老,木心纪念馆美术馆也未必顺利建成并开放……
陈丹青完成了一件比“孝”更宏大的事。不是私事,而是公事。
但再宏大的理想和愿望,也离不开生老病死具体而微的生活琐事。人之为人,也是凡夫俗子。
当木心在美国迈入老弱之境,陈丹青像哥哥,领他做很多事,移民局办手续、交税、租房子、买东西,见证了绚烂到枯败的过程。“近年,说实话吧,先生已难得惹我兴致勃然。谈锋,语笑,都还在的,但如所有老人,便是木心,也终于再四说起我早听过的人名、警句、逸谈—上世纪三十年代他的母亲如何率领街坊扑灭大火的故事,与我说起过六七回—我大笑,或表惊异。先生似乎着即看出我的佯装,随之报以狡黠的、我所经年熟悉的轻笑,与我对视,在对视的一瞬,交换了彼此的宽谅—但愿我没会错意吧—稍稍静默后,于是起别的
话头。”
木心是坚定的唯美者,一定要收拾得齐整利索才肯出现在人前,面对不可逆的衰老窘态,岂能不感尴尬。
1994年,一众好心友人,协助木心完成了英国行。陈丹青注意到,木心悄悄备齐他力所能及的行头:正装、便装、礼帽、便帽,还亲手修改了一件浅白色细麻布背心。他要体面,如昔年绅士般。
从英伦回来后,朋友们又好心地准备安排他去法国、西班牙、奥地利、俄罗斯,每次他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可临到订机票,又说:“弗去了。”
是他真的不想去吗?
陪同去英国的陈丹青回忆,在离英的前一天,木心取了钱,到商店里买了白金戒指和衬衫袖扣。戒指留给他自己,袖扣送给了陈丹青。
一枚戒指,像深扎土里的树根,让陈丹青窥见文明传统下人的宿命。1994年,木心悄然回到故乡乌镇,他伤感地写下《乌镇》:“在习惯的概念中,‘故乡’,就是‘最熟识的地方’,而目前我只知地名,对的,方言,没变,此外,一无是处……”陈丹青动念,以陈向宏为主的一帮人开始行动。
2006年陈丹青扶木心走进乌镇,在晚晴小筑住下后,如释重负,“有谁对愈见老迈迟缓的人,年年月月不嫌烦?与木心相交的种种难为、积虑、不好办,唯有我知情。这一路为他操心办杂事,虽是情愿,到底是吃力的”。
“从此他身边有人照应了,我可以远远歇一歇:此后我很少很少去电话、去看他。实话说,我并不如外界所知,对先生那般的好。”他以为,木心与乌镇可以天长地久一生一世。
在乌镇,木心身边有小杨小代两个小伙子,尽心陪护。日常起居里,身体再不适,木心也向例关起门收拾妥当,才出来示人。他不愿意别人看到不堪的一面。
最后躺倒病床上,认出是陈丹青后,木心难为情地憨笑着,“这次祸闯得大来。”
陈丹青摸摸他的脑袋,孤立无助的木心此刻像是他的孩子。
(三)
木心从小要当画家,学林风眠,归顺已知的绘画。
但看他的小画,用陈丹青的话讲,是凝视“水渍”。因凝视而变为无数“错觉”。这些错觉,再加上情感成分,便是我们所欣赏的木心的艺术。
木心写作,搞文学,修改、丢弃、重写……不为出版,不为读者。五六十本笔记本落笔矜矜,像他一贯讲究衣物用具。
他的《文学回忆录》,依陈丹青解读,价值即在“私房”—谈那么多古今妙人,把他自己也讲了出来。何谓文学,何谓文章,何谓用字与用词,其实是木心自己的文学回忆录。
2006年,木心作品简体版在国内面世。之后“零星的美誉、好意、热心话,夹杂着各种酸话、冷话、风凉话”,让终生无闻的木心暮年始得“泛泛浮名”。
陈丹青知道木心渴望声誉,但不肯阿世。“他的不安与自守,盖出于此。”所以,他不再周游列国,回到故里他也“不会再来《乌镇》”。
风凉话之类的,陈丹青认为自己受之无妨,但冲着木心就不行,“他开罪了谁?”。
那晚下了飞机直奔殡仪馆,陈丹青看到玻璃罩内的木心遗容—没戴假牙的嘴瘪了下去,未剃除的胡须仍挂在下巴,一顶帽子不安地扣在颅顶,还有一床鲜黄艳红的丝绸绣被覆盖着……不由得骤然发怒,咆哮,“不可以这样子”“先生一辈子不肯随俗呵”!
他写讣告想悼词选追思音乐,巴赫《十二平均律》、萨缪尔·巴伯的慢板、莫扎特《安魂曲》,铺开宣纸用毛笔抄写先生自撰的联,吩咐买鲜花连夜扎成花圈铺满灵堂……
木心想要什么,哪怕是身后之事,陈丹青再明白不过。老派、体面,是木心这辈子的尊严。谁都不能冒犯。
陈丹青记起木心临终前那段日子里,曾对他说:“以后你出去讲演,戴上衬衫袖扣(即他在英国买的那个),把手举起来,让人看见,就说我送你的。”
想来,那是一种托嘱,一种诀别。此时,陈丹青唯有哀号。
葬礼毕,回京翌日,没有片刻的迟疑,陈丹青开始—写木心。
要知道,木心的两极和多面,木心的苦衷和任性,好难写。
“不是我自信有了写他的本领,而是眼看他死在那里,从此阴阳两隔。我忽然明白:要和这难弄的家伙不分离,只剩一条路,就是,持续写他。”
倏忽八年过去。
上世纪九十年代陈丹青给一家音乐刊物写稿,找木心想笔名,说,我母姓是“张”。木心起了“张岪”二字。“岪”指山路崎岖。陈丹青很喜欢,认为雅极了。
这本集子,便有了《张岪与木心》(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9年8月)这个书名。张岪是第一次露面,与木心并列在了一起。
木心是一个改变陈丹青人生的人。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陈丹青更是文章里口头上都说:“他使我渐渐洗掉一点野蛮的根性,使我明白作文说话的分寸,虽然我至今还是一个知青年代的粗坯,但假如不认识他,不堪设想。”……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