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88.2
|
內容簡介: |
学术诚信缺失、欺诈以及其他形式的“学术腐败”问题盛行,是全球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挑战,其破坏性和负面影响极大,关乎青年一代成长、高等教育发展,甚至一个国家的未来。本书聚焦学生、教师、大学(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国家和补救措施这五个方面,深入探究了学术腐败的定义、动机、发展趋势以及可行的应对措施。本书主要面向政府和高校中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公共治理和研究工作的广大读者,同时也适合公共管理、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员、青年学者,以及关注此议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该书的研究发现对于当前转型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机制体制改革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关于作者
埃琳娜·德尼索娃·施密特(Elena Denisova-Schmidt),瑞士圣加仑大学(HSG)研究员,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研究员。
关于译者
徐昭恒,上海交通大学博士,上海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政治学与国际关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化与全球教育治理、国际组织语言政策。
王琪,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兼职教师,美国波士顿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领域包括基于理论和比较视角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生就业能力构建、全球化与教育发展。
|
目錄:
|
第一章 聚焦学生
003 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地区学生对学术腐败的态度和经历
010 高等教育中的地方性腐败:乌克兰的教训
017 对学术诚信的理解差异:立陶宛的案例
024 亚美尼亚的作弊与剽窃问题:为什么不呢?
031 高等教育中的国际合作:遏制论文工厂的关键
039 第二章 聚焦教师
041 掠夺性会议问题
050 为什么黑名单如此重要
063 瑞典大学对学术职位的操纵
073 美国大学中的裙带关系开始呈现与乌克兰相似的特征
081 东欧的利益冲突:学术俘获
第三章 聚焦大学、代理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091 腐败:国际化领域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
097 国际学生招生中使用代理机构的伦理问题
106 特朗普大学:犯罪与和解
118 提供虚假证词:出售谎言以支持欺诈性证件行业
127 检测数字世界中的虚假大学学位
135 第四章 聚焦国家
137 印度高等教育中的腐败文化分析
145 东亚的毒学术文化:最新情况
152 乌克兰的非正规性和(缺乏)国家合法性问题:来自高等教育
部门的观点
165 各级的腐败? 印度尼西亚高等教育及其腐败问题
174 高等教育中欺诈和腐败的祸根
183 第五章 聚焦补救措施
185 学术不端行为:一种症状,而非一个问题
192 如何阻止俄罗斯学生日益猖獗的不端行为
199 学生中的作弊行为:补救办法和措施
207 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
214 打击学术腐败:质量保证与评审工作向前迈进
|
內容試閱:
|
“学术腐败”是一个敏感甚至有争议的话题,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有可能存在一些共通的学术失信、欺诈以及其他形式的不道德行为,比较常见的包括:学生考试作弊、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论文数据造假、学术资源分配中存在暗箱操作等。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对于学术腐败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容忍程度,以及相关部门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手段也不尽相同。比如,当政治家被指控博士论文造假或存在抄袭的问题,在一些国家,这些令人瞩目的政治家只是被撤销了学术头衔而已;而在另一些国家,这些政治人物可能会因此背上品行不端的骂名,不得不终结政治生涯。又比如,在很多国家,虽然政府和高校都明令禁止学生从论文工厂购买论文来冒充自己的作业或论文,但在一些国家,论文写手已成为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正经职业”,通过帮助他人作弊来赚钱的论文工厂已发展成为其所在区域“优质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些差异表明,我们如何理解和应对学术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以及个人对于这些不正常、非正当行为的接受程度。
“学术腐败”的话题之所以受到关注,主要因为它发生的主要场域过于特殊并且十分重要。正如作者埃琳娜·德尼索娃·施密特在书中多次提到的,学术失信、欺诈等行为的破坏性和负面影响极大,关乎青年一代的成长、高等教育的发展,甚至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大学不仅是思想传播、知识创新和技术转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处于关键成长期的年轻人正式踏入社会之前滋养其身心的最后一片沃土。他们在学生时代所看到、所经历的任何学术腐败现象,都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在职场上的行事作风,比如,擅于作弊并且在大学时代屡屡得手的人更有可能把这种习惯带到工作中;不合格的毕业生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重要岗位,可能会在影响更多人利益的决策中出现失误。因此,预防学术腐败的出现、遏制其持续扩散,不仅是每个国家的高校应高度重视的根本问题,更是一项关乎公平与正义的社会责任。埃琳娜幼年时曾由于当地医疗系统腐败的影响而差点失去接受视力修复手术的机会,这一经历激励她在成年后积极投身于腐败相关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并促成了本书的问世。
本书汇编并更新了由全球知名学者、高等教育管理者、记者以及其他领域专家近十年来发表在几个主要国际性期刊和平台上的文章。全书主体部分共有五章,分别从学生、教师、大学(包括代理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国家和补救措施这五个方面探讨了与学术腐败有关的问题。无论是基于某个国家、某所大学的案例分析,还是针对某地区的民意调查,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地表明,在特定现实环境下,“腐败”更像是一种顺势蔓延的症状,而非局部的、单个的问题。不同机构和学者也对“学术腐败”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应对举措,但在实际情况下,我们发现仍然还存在一些处于灰色地带、微妙的、不易被察觉和难以解决的现象。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存在学术腐败但难以被有效制止的情况常常出现于实力不对等的利益相关者之间。长期处于不规范、不公正以及缺乏良性竞争环境下的个体,通常没有足够能力和资本去对抗强权,他们最终可能成为默许、甚至接纳这些不正之风的追随者。本书还借用了特朗普和金正恩讨论核按钮大小的例子,来说明学术腐败扩散对于整个社会的负面影响。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言:“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默许、纵容学术腐败现象的存在和蔓延也是一种隐性的学术不当行为,即便当下直接的影响和损失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但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最终都会为其买单。
我很幸运,早于国内读者读到了这本书,也很有幸能够将其翻译成中文,供更多的读者分享和交流这个严肃和重要的主题。感谢埃琳娜·德尼索娃·施密特的信任和支持,将这项工作交托给我;感谢王琪博士、易文娟女士、姜艳冰女士持续的帮助和努力,让本书终于能够和读者见面。
是以为序,与读者共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