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44.2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77.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1.6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1.8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HK$
43.7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54.6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赵敦华教授主编的关于人学史的专著。他按照西方观念史的方法,把西方历史上出现的关于人的观念概括成九类:宗教人、文化人、自然人、理性人、生物人、文明人、行为人、心理人、存在人。全书分三编:1.人学的童年(讲人的诞生、“宗教人”的观念);2.多元化的人学(讲“文化人”的观念、“自然人”的观念和“理性人”的观念)3;.挑战与转型(将“生物人”的观念、“文明人”的观念、“行为人”的观念和“心理人”的观念和“存在人”的观念。最后分析人学的未来。
|
關於作者: |
赵敦华,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主攻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基督教哲学。著有《基督教哲学1500年》、《回到思想的本源》、《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当代英美哲学举要》、《西方哲学通史》(古代中世纪部分)、《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西方哲学简史》、《圣经历史哲学》、《马克思哲学要义》、《中世纪哲学长编》和《我思故我道》等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关系研究”,jy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方早期近代哲学的起源和形态”“西方哲学经典著作解读”。获得北京大学2020年度教学成就奖(终身)。
|
內容試閱:
|
关于西方人学的对象和范围的问题,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结 构,二是选材,三是方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解决其中一个便可以解决其 他方面。比如,首先确定结构,就可以根据结构来选材,根据结构决定如何组织材 料的方法;再如,首先确定材料的范围,就可以决定选材和概括的方法,根据材料 和方法概括出一个合适的结构。我分别尝试了这两种方案,但成效甚微,于是从 方法入手,来解决结构和选材的问题,取得了自己尚感满意的结果,并把这一结果 应用于后来的写作。因此,在读者接触本书的内容之前,我愿意先谈一谈本书解 决结构和选材的方法。
虽然西方人没有为我提供现成的人学史参考书,却为我写作西方人学史提供 了方法。我首先必须承认,本书的写作得益于观念史的方法和叙事法。以下分别 对这两种方法作一说明。
虽然观念史派在西方哲学界不是主流派别,绝大多数西方哲学史著作没有采 用观念史的方法,但我倒是觉得,这一派的主张和方法对于克服哲学的危机、扩大 哲学的领域和社会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上面提到的我写的关于“文化学”和“大 哲学”的那些文章,与他们所提倡的“文化史”和“观念史”的思想有不少一致的地 方。我在那些文章中力图说明,现有的哲学史只是包括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纯哲 学史,而掩盖了历史上纯哲学发生危机时期所涌现的、具有深远影响的丰富的文 化思想,我们现在应该把历史上的哲学解释成文化学(meta-culture),而不仅仅是 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这样做的现实意义是走出20世纪初以来一直笼罩在 哲学上的危机阴影。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危机实际上是纯哲学的 危机,如果我们跳出纯哲学画地为牢的狭隘性和专业技术特征,走进大哲学的广 阔天地,哲学将再次恢复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勃勃生机,向世人展现不朽的精 神魅力和远大的发展前程。
在研究西方人学史的过程中,我越发感到,文化学就是人学,人学史就是人类 文化的观念史。人学的归属是哲学,但不是现有的哲学史上讲的那种纯哲学,而 是我们要提倡的大哲学。因此,我是把西方人学史作为哲学史来写的。与我过去 写的那几本哲学史不同,这次写的是大哲学的历史,纯哲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 哲学更多涉及的是宗教、政治、经济、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文化观念。不管是纯哲 学的观念,还是宽泛意义上的观念史,都是人对自身的反思。人对自身的反思不是 镜像式的自我观照,人通过其他对象也可以认识自己。人固然可以通过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经济、政治等社会关系和语言交往)反思自己,但人的自我反思也可以是 神的形象的折射;即使人以外界的自然物为对象,也可以通过人与自然、主观与客 观的关系看到自己的形象。人对自身反思的对象既是人自身,也是人与物的关系, 还可以是表面上与人无关的异己对象。人学对象的普遍性决定了这门学问是大哲 学,西方人学史是人类文化的观念史。因此,我把本书命名为“西方人学观念史”。
按照观念史的方法,我把西方历史上出现的关于人的观念概括为九类:宗教 人、文化人、自然人、理性人、生物人、文明人、行为人、心理人、存在人。在一定的 历史时期,某一类人学观念包含着一些从属观念,比如,近代“自然人”的观念包含 着“政治人”“经济人”“道德人”等观念;现代“文明人”的观念以“野蛮人”为参照。所有这些人学观念按照历史的顺序展开,构成了本书的基本结构。
必须承认,西方历史上出现的这些人的形象,是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观察、透 视的结果;人学观念史不仅是历史,也是现在的一种建构。这种建构历史观念的 方法就是叙事法。“叙事”(narratives)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术语,它和后现代主义 的其他术语,如“游戏”“言谈”“写作”等有着相同的指向,这就是要代替近代以来 的“科学”“学说”“理论”的概念。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变换,更重要的是风格和意义 的转换。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近代以来的科学、理论和学说的特点是“宏大叙 事”,他们的任务是解构宏大叙事。但解构本身也是叙事,不过不是把现象归结为 本质、用一统摄多的理论构造,而是追溯细微事件,见微知著或谈言微中的历史叙 事。福柯(MichelFoucault)的“知识考古学”就是用历史叙事来解构近现代科学 理论(如医学、心理学、政治学和人文科学等)的范例。但叙事法不只有解构之用。 美国伦理学家麦金太尔(A.MacIntyre)的《谁之正义? 何种合理性?》一书用历史叙事建立了自己关于正义的看法。加拿大 哲学家查尔斯·泰勒(C.Taylor)的《自我的来源:现代认同性的产生》用同样的方法克服了认识论和 伦理学的樊篱,建立了认识主体和道德主体合一的理论。
虽然我对后现代主义不敢恭维,但对他们提出的叙事法却有兴趣,特别欣赏 麦金太尔和泰勒等人所使用的建设性的历史叙事法。我认为这一方法的好处是 把哲学史和哲学结合在一起,借历史上的学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正好可以克 服做学问的两种弊病。一种是不用历史资料就声称自己建立了一个可以概括古 今的理论,实则不过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某种理论的翻版,更糟的是拙劣的模 仿。另一种是堆砌史料而提炼不出自己的观点,缺乏想象力、解释力和创造力,资 料就失去了生命力;繁琐的引经据典,没有问题意识的复述,既没有理论上的价 值,也没有历史存在的必要。历史叙事既不是就事论事,也不是以论代史,而是论 从史出。叙事不是复述,而是创新,它既是思想的历史,又是活着的思想;既积累 别人的思想资源,又不失时机地阐发自己的观点。
历史叙事法特别适用于人学观念史的构建,因为人学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 但西方历史上又有丰富的人学观点,散见于各门学科之中。本书并没有发掘更多、更新的资料,我只是用大家熟知的材料叙说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人的故事。这 个故事从“人”的诞生开始,古希腊人发现了各种各样的人的形象,成为后世人学 观念的萌芽;其后经历了中世纪“宗教人”的观念,近代“文化人”“自然人”“理性 人”的观念而进入现代;现代人学观念繁多而深入,我们重点讲述“生物人”“文明 人”“行为人”“心理人”“存在人”五类观念。后现代主义对历史上所有这些人学观 念的解构标志着“人”的消解。我们的故事至此结束,但人学并没有消亡,也不可 能消亡。只要人类继续存在,人就会不断地反思自身。历史上的人学观念潜移默 化地影响着我们,我们还会继续提出新的人学观念。 如果我们讲述的这个关于“人”的故事对读者认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 一点启发,那就是对我们多年来的辛劳的最好回报。当然,读者一定会在书中发 现不少缺陷和错误,我真诚地希望读者不吝赐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