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脂砚斋评石头记全三册 红楼梦古代弹幕版 6大脂本汇评 3000条脂批句句有梗 彩绘绣像 双色印刷封套

書城自編碼: 396211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者: [清]曹雪芹 著,[清]脂砚斋 等评,若水古社 整理
國際書號(ISBN): 9787555418979
出版社: 江苏广陵书社
出版日期: 2023-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321.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直面种植治疗失败
《 直面种植治疗失败 》

售價:HK$ 112.7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

售價:HK$ 102.4
数学的历程:从泰勒斯到博弈论
《 数学的历程:从泰勒斯到博弈论 》

售價:HK$ 74.8
群体智能机器人:原理、建模与应用   [德] 海科·哈曼
《 群体智能机器人:原理、建模与应用 [德] 海科·哈曼 》

售價:HK$ 102.4
图表的力量:信息高效传达之术
《 图表的力量:信息高效传达之术 》

售價:HK$ 124.2
开拓人生
《 开拓人生 》

售價:HK$ 78.2
服装设计效果图技法详解
《 服装设计效果图技法详解 》

售價:HK$ 89.7
蕾丝花片钩编图集
《 蕾丝花片钩编图集 》

售價:HK$ 68.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2.5
《 孙子兵法(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三全本) 》
+

HK$ 607.6
《 全唐诗:精华版 国学大师陈书良等选注,作者2555人,选诗4809首,底本可靠、装帧精美 彩插全四册 》
+

HK$ 144.0
《 (张觉述作集)论语善本汇校集注译评 》
+

HK$ 48.3
《 诗词声律启蒙 》
+

HK$ 45.0
《 菜根谭(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三全本) 》
+

HK$ 112.7
《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著作集 全2册) 》
編輯推薦:
1.精美函套装,全三册。历时三年精心打磨,高颜值装帧、贴心设计,传家好书、馈赠佳品。
2.护封双面印刷,护封包裹时可护书,展开时可悦目,一封二用。护封内页12幅图选自清同治年间出版的《红楼梦赋图册》。该图册出自清代肃武亲王豪格七世孙爱新觉罗·盛昱之手,世所罕有,美不胜收。
3.底本可靠,集齐现有保留脂批的六大脂批本,精编精校,还原抄本原貌。收录26幅红楼人物绣像,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中的关键人物均在其中。双色印刷,图文并茂。
5.一套严谨、准确且方便阅读的脂批本《红楼梦》。3000余条脂批全收录,一套遍览现存所有脂批。脂批参考俞平伯、陈庆浩、邓遂夫等前辈红学专家的研究成果,以朱砂红仿宋小字紧跟原文。文字严谨准确,版式醒目美观,省钱省力又方便阅读。
6.封面设计古韵十足,烫金工艺,封面使用中国传统色——珊瑚赫,封面书名出自脂砚斋之手,封面用纸唯美超感,细格纹路,手感顺滑。
7.随书附赠6张红楼美人霸气怼人语录书签,3张红楼古风美绘卡。
內容簡介:
《红楼梦》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部神秘、复杂、伟大的文学作品,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
本书以胡适所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为底本,以庚辰本补回缺失,同时参考己卯本、蒙府本、戚序本、列藏本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红楼梦》,熔各本之精华为一炉,精心锻造曹公雪芹亲著《红楼梦》前八十回。“痴者”以“辛酸泪”浇铸“荒唐言”,成就这一特色典藏本,供后世人细品其中之味。
书中汇辑六大脂批本脂批三千余条,并参考俞平伯、陈庆浩、邓遂夫等前辈红学专家的研究成果,对于脂批断句、通假字、错别字、标点进行全面审核编辑,以求严谨、准确。方便读者对照原文,揣摩线索,感受“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纵横快意,解密曹公“心机”和人物命运走向,必能令习惯碎片化阅读的现代人福至心灵,豁然开朗。
關於作者: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他的家族作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曾担任江宁织造六十余年,后因在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中受到牵连,家产被抄没,举家迁回北京。他虽然穷困潦倒,但毕生坚持创作《红楼梦》,最终经过十载批阅、五次增删,终以一己之力,成就了这部将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推向高峰的文学巨著。

脂砚斋,著名的《红楼梦》点评者。他的身份,是红学史上的一个谜。我们只知道,他不只是《红楼梦》的评点者,还是书的整理者,更是曹雪芹创作过程中的亲密合作者、熟知作者身世和小说素材的曹雪芹亲友,甚至是进入小说角色的模特之一。脂砚斋批点的本子,称作“脂批本”或“脂本”。
“若水古社”成立于2004年,正值青春好年华。故纸堆里淘国宝,新世界内老雕虫。20年来,团队秉承中式审美,奉献另类国粹。由当今古典文学研究名宿、国学世家陈书良先生任学术总指导,同时聘请众多古籍专家为长期顾问。已校点、出版《瑜伽师地论》《王阳明全集》《曾文正公全集》《山海经校诠》《四大名著》《文心雕龙》《世说新语》《史记》等数十种古籍类畅销经典,深得业内认可及读者喜爱。
目錄
1??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21??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36??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59??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74??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96??第六回?贾宝玉初试雨云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113??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
130??第八回?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芸轩
148??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159??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169??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180??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191??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204??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216??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228??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246??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284??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305??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319??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335??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353??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365??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383??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
402??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蜜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418??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433??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454??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468??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478??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490??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501??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510??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523??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537??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549??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567??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579??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590??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605??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617??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630??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643??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655??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669??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683??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695??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707??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720??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740??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753??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768??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783??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798??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812??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827??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母爱语慰痴颦
846??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858??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867??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880??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情赃 判冤决狱平儿情权
?891??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911??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930??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珮
?947??第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959??第六十六回?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969??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984??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997??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1009??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1022??第七十一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1037??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1050??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1064??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1083??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1100??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1117??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1135??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1158??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1168??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內容試閱
出版说明
《红楼梦》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部神秘、复杂、伟大的文学作品,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不可逾越的巅峰。评论家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它残缺不全,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和解读的空间;它客观真实,明白展示了封建社会贵族家庭和文化生活;它字字泣血,揭示了封建礼教束缚下女性被摧残的无常命运……“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公雪芹用悲悯之眼,看透了在三纲五常秩序束缚下人性的美好与丑恶;挥如椽巨笔,写尽了在“文以载道”的时代背景下的人世情爱与“宿命轮回”。
曹雪芹大约于乾隆初年开始创作《红楼梦》,几经“批阅”“增删”,至少到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初稿基本完成,脂砚斋抄阅再评。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或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曹雪芹去世。可能直到曹雪芹去世,整部书稿仍未全部定稿。
曹雪芹在世时,《红楼梦》只以稿本的形式在小范围内传阅、评点、修改,后来才以草本的形式辗转传抄,逐渐流传。“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这些抄本因其上保留了大量朱红色批语,且有些重要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字样,所以今人便称其为脂评本或脂批本。
但两位资深“红迷”高鹗、程伟元有感于抄本讹误极多,又没有完本,于是广泛收集后四十回残稿,“细加厘剔,截长补短”,完成了《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的加工、整理及校订工作,并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用木活字印刷付刊,正式出版。从此,以这个版本为母本的《红楼梦》统称为“程高本”。
在程高本出现后,由于抄写本成本高、周期长,无法量产,几乎消失殆尽。但随着近百年来新的抄本陆续被发现,抄本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脂批本早在曹雪芹生前就已流行,更接近原书原貌,且因脂批或评点写作手法,或分析各人动因,或提示后情,可以说对于后人理解《红楼梦》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当代“红迷”们无不以一睹其貌为快。
截至目前,已知脂批本有十余种,其中保存脂批的有六种,分别是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蒙府本和列藏本。其中,甲戌本发现于1927年。当年,胡适偶然购得一部残缺不全题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红楼梦》早期稿本的过录本。因其第一回楔子中有一句在通行印本上从未见过的话—“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遂将其命名为甲戌本。胡适认为甲戌本是“世间最古的《红楼梦》写本”。红学家普遍认为,甲戌本所据底本最接近曹雪芹原稿的本来面貌。

一、本书以胡适所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为底本,但因其只有十六回内容,故以保存回数最多的庚辰本(共七十八回)补缺,而庚辰本缺失的第六十四、六十七回内容,则以程甲本补足。同时参校己卯本、蒙府本、戚序本、列藏本,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红楼梦》,对原文进行补正。熔各本之精华于一炉,精心锻造曹公雪芹亲著《红楼梦》前八十回。“痴者”以“辛酸泪”浇铸“荒唐言”,成就这一特色典藏本,供后世人细品其中之味。
二、汇辑六大脂批本评语三千余条,这些批语是解读《红楼梦》密码的一条条线索,对照原文,揣摩线索,感受“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纵横快意,解密曹公“心机”和人物命运走向,那种福至心灵、豁然开朗是现代人习惯的碎片化阅读很难感受到的。同时,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夹批、侧批随文夹注,眉批以页边注的形式置于原文旁,以小于正文字号的红色仿宋字体排版,以区别于原文。为避免重复,如后出脂批本中同一位置的批语相同或仅有个别字词差异,则不再列出。如批语不同,则批语与批语之间以空格进行区分,但并不特别标明批语出自哪一脂批本。各回回前墨、回后评据底本及校本增补,亦以与原文同字号红色仿宋字体排版。若有若干出自不同脂批本的回前墨、回后评,则空一行以示区分。
三、特别收录甲戌本凡例。此凡例为甲戌本独有,开篇即点明“《红楼梦》旨义”,介绍了《红楼梦》各种书名的不同来历、写书缘起,并解释了第一回回目的含义,对于理解全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本版校点还参考了俞平伯、陈庆浩、邓遂夫等前辈红学专家的研究成果,对于脂批断句、错别字、标点进行全面审核编辑,以求严谨、准确。
五、为给读者完美的阅读体验,本次整理,在保持原文原貌的基础上,对于原抄本错别字、混用字、人物称呼酌情进行修改、统一,以求通顺、易懂。对原抄本所缺之字,无法补出者,皆以缺字符“□”代替。
六、《石头记》问世后,为其创作的绘画作品层出不穷,清代画家改琦《红楼梦图咏》所绘五十幅人物像,因刻工精良,人物传神,衣饰精美,神韵斐然,颇有“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气质,自光绪五年(1879)首次刊印,就脱颖而出,甚受时人喜爱。本书特从中精选二十五幅,以飨读者。第一册收录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第二册收录金陵十二钗正册余下十人: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第三册精选金陵十二钗副册及又副册中的十三人:香菱、薛宝琴、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晴雯、袭人、平儿、鸳鸯、紫鹃、小红、龄官。

若水古社





凡?例
《红楼梦》旨意。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皆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作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眼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
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致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
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此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自占地步。  自首荒唐。妙!细谙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荒唐也。无稽崖无稽也。炼成高经十二丈,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合周天之数。??数足,偏遗我,“不堪入选”句中透出心眼。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得有此一部鬼话。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煅炼后,性方通。甚哉,人生不能学也。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这是真像,非幻像也。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竟有人问:“口生于何处?”其无心肝,可笑可恨之极。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岂敢,岂敢。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岂敢,岂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四句乃一部之总纲。倒不如不去的好。”
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煅炼过,尚与人踮脚,不学者又当如何?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妙。佛法亦须偿还,况世人之债乎?近之赖债者来看此句。所谓游戏笔墨也。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明点“幻”字,好。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奇诡险怪之文,有如髯苏《石钟》《赤壁》用幻处。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自愧之语。??世上人原自据看得见处为凭。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妙极!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见此大不欢喜。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世上原宜假不宜真也。  谚云:“一日卖了三千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信哉!然后好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伏长安大都。诗礼簪缨之族,伏荣国府。花柳繁华地,伏大观园。温柔富贵乡,伏紫芸轩。去安身乐业。”何不再添一句云:择个绝世情痴作主人。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 ,可知若果有奇贵之处,自己亦不知者。若自以奇贵而居,究竟是无真奇贵之人。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
何舍。
后来,不知又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
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书之本旨。枉入红尘若许年。惭愧之言,呜咽如闻。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或”字谦得好。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若用此套者,胸中必无好文字,手中断无新笔墨。据余说,却大有考证。??妙在“无考”。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先驳得妙!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将世人欲驳之腐言,预先代人驳尽。妙!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所以答得好。又有何难?但我想,历代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先批其大端。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涂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放笔以情趣世人,并评倒多少传奇。文气淋漓,字句切实。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环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
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转得更好。只愿他们当那醉余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去,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余代空空道人答曰:不独破愁醒盹,且有大益。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本名。再检阅一遍。这空空道人也太小心了,想亦世之一腐儒耳。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断不可少。亦非伤时骂世之旨。要紧句。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要紧句。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要紧句。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此是第一首标题诗。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以石上所记之文。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是金陵。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不遇此石。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开口先云势利,是伏甄封二姓之事。街内有个仁清巷,又言人情,总为士隐火后伏笔。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世路宽平者甚少。亦凿。人皆呼作葫芦庙。糊涂也,故假语从此具焉。庙旁住着一家乡宦,不出荣国大族,先写乡宦小家。从小至大,是此书章法。姓甄名费,废。字士隐。托言将真事隐去也。嫡妻封氏,风。因风俗来。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八字正是写日后之香菱,见其根源不凡。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本地推为望族,宁、荣则天下推为望族。叙事有层落。只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自是羲皇上人,便可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伏笔。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所谓美中不足也。只有一女,乳名英莲,设云“应怜”也。年方三岁。一日炎夏永昼,热日无多。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是方从青埂峰袖石而来也。接得无痕。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苦恼是造劫历世,又不能不造劫历世,悲夫。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也。有绛珠草一株。点“红”字。 ?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时有赤瑕宫点“红”字、“玉”字二。神瑛侍者,单点“玉”字二。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密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饮食之名奇甚!出身履历更奇甚!写黛玉来历,自与别个不同。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妙极!恩怨不清,西方尚如此,况世之人乎。趣甚,警甚!??点题处,清雅。恰近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总悔轻举妄动之意。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点“幻”字。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又出一警幻,皆大关键处。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观者至此,请掩卷思想:历来小说,可曾有此句千古未闻之奇文???恩情山海债,惟有泪堪还。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
那道人道:“果真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作想得奇。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所以别致。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度脱,请问是幻不是幻。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若从头逐个写去,成何文字?《石头记》得力处在此。丁亥春。  幻中幻,何不可幻?情中情,谁又无情?不觉僧道亦入幻中矣。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只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凡三四次,始出明玉形,隐屈之至。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又点“幻”字,云书已入幻境矣。??幻中言幻,何等法门!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那牌坊上大书四字,乃是“太虚幻境”。四字可思。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是:无极太极之轮转,色空之相生,四季之随行,皆不过如此。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叠用真、假、有、无字,妙!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真是大警觉大转身。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醒得无痕,不落旧套。梦中之事便忘了对半。妙极!若记得,便是俗笔了。又见奶姆正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所谓万境都如梦境看也。那僧则癞头跣足,那道则跛足蓬头,此门是幻像。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哭起来,奇怪。所谓情僧也。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如果舍出,则不成幻境矣。行文至此,又不得不有此一语。士隐不耐烦,便抱着女儿撤身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是:

惯养娇生笑你痴,为天下父母痴心一哭。菱花空对雪澌澌。生不遇时,遇又非偶。
好防佳节元宵后,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便是烟消火灭时。伏后文。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妙,妙,妙!”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士隐心中此时自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该试一问,如今悔却晚也。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隔壁”二字,极细极险,记清!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假话,妙!字表时飞,实非,妙!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一段假话也。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胡诌也。原系诗书仕宦之族,因他出于末世,又写一末世男子。父母祖宗根基一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形容落魄诗书子弟,逼真!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庙中安身,卖字为生,想是过午不食的了。故士隐常与他交接。又夹写士隐实是翰林文苑,非守钱虏也。直灌入“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一回。
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街市上有甚新闻否?”士隐笑道:“非也。适因小女啼哭,引他出来作耍,正是无聊之甚。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彼此皆可消此永昼。”说着,便令人送女儿进去,自携了雨村来至书房中。小童献茶。
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炎”也。“炎”既来,“火”将至矣。士隐忙的起身谢罪道:“恕诳驾之罪,略坐,即来陪。”雨村忙起身亦让道:“老先生请便,世态人情,如闻其声。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说着,士隐已出前厅去了。
这里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八字足矣。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今古穷酸,色心最重。
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是莽、操遗容。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得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穷亲友,想定系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不免又回头两次。如此忖度,岂得为无情?
雨村见他回了头,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今古穷酸皆会替女妇心中取中自己。便狂喜不禁,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也。在此处已把总点出。一时小童进来,雨村打听得前面留饭,不可久待,遂从夹道中自便出门去了。士隐待客既散,知雨村自便,也不去再邀。
一日,早又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写士隐爱才好客。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头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也是不得不留心。不独因好色,多半感知音。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这是第一首诗。后文香奁、闺情皆不落空。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  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偏有些脂气。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雨村忙笑道:“岂敢!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因问:“老先生何兴至此?”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寞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不推辞,语便不入故套。便笑道:“既蒙谬爱,何敢拂此盛情。”写雨村豁达,气象不俗。说着,便同了士隐复过这边书院中来。
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是将发之机。满把晴光护玉栏。奸雄心事,不觉露出。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伏笔,作巨眼语。妙。乃亲斟一斗为贺。这个“斗”字,莫作“升斗”之“斗”看,可笑!(此语批得缪)雨村因干过,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四字新,而含蓄最广。若必指明,则又落套矣。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可能到者。”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义利二字,时人故自不识。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托大处,既遇此等人,又不得太琐细。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写雨村真是个英雄。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
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是宿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京,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又周到如此。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写雨村真令人爽快。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因士隐命家人霍启妙!祸起也。此因事而命名。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再使几个人去寻找,回来皆云连音响皆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天下作子弟的看了想去。看看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日日请医疗治。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土俗人风。??交竹滑溜婉转。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去。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粮夺食,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他岳丈名唤封肃,风俗。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所以大概之人情如是,风俗如是也。??大都不过如此。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若非幸而,则有不留之意。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封肃每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用等语。此等人何多之极。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悲痛已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几几乎,世人则不能止于几几乎,可悲。观至此不……(下文缺)
可巧,这日拄了拐杖挣挫在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狂落脱,麻屣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是: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人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隐乃说道:要写情,要写幻境,偏先写出一篇奇人奇境来。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宁、荣未有之先。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宁、荣既败之后。
蛛丝儿结满雕梁,潇湘馆、紫芸轩等处。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宝钗,湘云一干人。
如何两鬓又成霜?黛玉、晴雯一干人。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熙凤一干人。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甄玉、贾玉一干人。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言父母死后之日。  柳湘莲一干人。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贾赦、雨村一干人。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贾兰、贾菌一干人。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收。
反认他乡是故乡。太虚幻境、青埂峰一并结住。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语虽旧句,用于此妥极是极。  苟能如此,便能了得。  谁不解得世事如此。有龙象力者方能放得下。
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笑一声:“走罢!”如闻如见。 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当下烘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封氏闻得此信,哭个死去活来,只得与父亲商议,遣人各处访寻,那讨音信?无奈何,少不得依靠着他父母度日。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服侍,主仆三人日夜做些个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那封肃虽然日日抱怨,也无可奈何了。
这日,那甄家的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忽听得街上喝道之声。众人都说新太爷到任。丫鬟于是隐在门内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的过去,俄而大轿内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了。雨村别来无恙否?可贺,可贺。 丫鬟倒发个怔,自思这官好面善,倒像在那里见过的。起初到底有心乎,无心乎?于是进入房中,也就丢过不在心上。是无儿女之情,故有夫人之分。至晚间,正该歇息之时,忽听一片声打的门响,不忘情的先写出头一位来了。许多人乱嚷,说:“本府太爷差人来传人问话!”封肃听了,唬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

出口神奇,幻中不幻。文势跳跃,情里生情,借幻说法,而幻中更自多情;因情捉笔,而情里偏成痴幻。试问君家识得否?色空空色两无干。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