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6.2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8.2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78.1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98.6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6.4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66.6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HK$
87.4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HK$
122.1
|
編輯推薦: |
本书从教师和学校进行沟通的纷繁事务中,分成“家庭关系”“亲子沟通”“生涯规划”“同伴关系”“学业管理”五个维度,用鲜活的案例来呈现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实践智慧。
|
內容簡介: |
对于家长而言,认识儿童、理解孩子、教育子女是一门大学问,如何顺利引导孩子度过幼小衔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如何理解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如何引导孩子自主规划人生、如何陪伴孩子利用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社会、如何塑造孩子高雅的生活品味、如何引领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些都需要教师为家长提供科学知识的指引。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为教师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和优秀的一线教师,合作编写了《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教师版)》分为学前版、小学版、中学版以及社区版四个分册,其中学龄段(学前、小学、初中)的三套手册征集了一线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与问题,以典型案例的方式呈现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情境,借助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分析案例的合理指导路径,为教师提供科学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策略。
|
關於作者: |
杨伊,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上海市青年文联会员,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上海市揽蓄人才,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教师话语研究。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并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从事研究工作。已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个人文集一部,主编教材一本,发表CSSCI论文十余篇。
|
目錄:
|
目 录
家庭关系
偏爱与误解是一根扎在心头的刺
#多孩家庭 #偏爱
爸爸与外婆的“宽严撕扯”
#单亲家庭 #隔代教养
努力证明自己的班长姐姐
#重男轻女 #隔代观念
作为哥哥的他为何“出尔反尔”
#多孩家庭 #心理冲击
从做妹妹到做姐姐的宠爱“呼叫转移”
#多孩家庭 #误会
从自信大方到自卑敏感,他经历了什么
#同胞竞争 #考试失利
亲子沟通
她在网络世界寻求慰藉
#网络社交 #沟通缺失
别让无处宣泄的情绪割伤了最爱的人
#升学 #暴力沟通
“以暴制暴”非良策
#离家出走 #教养方式
疾言厉色是一把伤人的剑
#强势家长 #控制欲
生涯规划
想做“练习生”的男孩
#追星 #志趣
他的人生谁做主
#父母分歧 #艺术学习
梦想成为足球运动员,有错吗
#生涯设想 #升学
解开家庭给孩子的隐形“枷锁”
#高期望 #高学历家长 #补偿心理
当望子成龙遇上甘愿平凡
#单亲家庭 #职业学校
同伴关系
网课暗藏的“恋爱危机”
#在线学习 #早恋
带他走出被欺凌的阴影
#校园欺凌 #心理阴影
重圆破碎的姐妹情
#嫉妒 #情绪冲动
“早恋”宜疏不宜堵
#陪伴缺失 #粗暴干涉
成绩好不是无理取闹的“挡箭牌”
#成绩优异 #无理要求
学业管理
有一种失落叫“我一直很努力”
#学业焦虑 #习得性无助
别让闯入生活的电子产品腐蚀了人生
#手机管理 #沉迷网络
考试后的心理战役
#高期望 #考试焦虑
莫用贫穷的鞭子抽打努力的他
#家境贫寒 #焦虑
过高期待不是成长的“催化剂”
#青少年厌学 #亲子沟通
|
內容試閱:
|
前言
咿呀儿童成往日,家有儿女初长成,一举一动绕心间,望其成龙亦平安。不知不觉中,孩子已进入中学阶段,父母开始真正体会“家有少年,喜忧参半”的感觉。孩子的成长与成才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它们都担负着教育儿童并使其社会化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既要有一致性,又要各显所长,发挥出独特而互补的作用。要使儿童获得连贯而完整的教育经验,形成从家庭养育到学校系统教育的共同体。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在提供正规教育的同时应当主动向家庭延伸。“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激活每一个细胞,才能释放家校教育共同体的活力,为每个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现公共福祉。
家长在教养孩子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进入中学阶段,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父母应如何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才能让他们更快地适应中学学习生活?如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主动学习、热爱学习?如何为孩子扫除周边的各种诱惑,让孩子专心学业,争取获得好成绩?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如何提升交流的质量?不少家长面对与孩子不可调和的冲突时深感无力,无奈地感慨:“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谁来告诉我,为什么我做什么都是错?”种种问题都使家长陷入迷茫,不知如何面对,更不知采取何种策略。家长一旦采取了违背教育规律的措施,极易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身心健康、价值观念、品格等各方面产生连环性的伤害。
在家校共育的系统工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学生系统学习文化知识、接受并内化主流价值观的引路人,也是学生与父母间的“润滑剂”,更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当下一些教育问题的出现,更加凸显了为每个家庭输送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方法的迫切性。教师正是提供这一指导的最佳人选——他们有机会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状况:哪些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疏于对孩子的陪伴与引导;哪些家长信奉严格的棍棒教育,长期对孩子实施打骂;哪些家长常年进行“狼爸”“虎妈”式教育,对孩子实施严格的管控。教师有机会对学生的种种表现掌握一手的“观察资料”,甚至对学生的变化比家长更敏感:谁在什么方面表现出了天赋,谁变得沉默寡言,谁又与谁是朋友。有些教师还是学生最信任的倾听者,学生的烦闷苦恼,不愿与父母沟通的“秘密”却愿意与教师分享,甚至一些叛逆的学生只愿意听从信任的教师的教导。教师要防止冲突,促成彼此理解,化解矛盾,实现彼此信任,解决问题并帮助家长实现认知理念的跨越,指导家长采取科学有效的家庭育人方式,积极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为提升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帮助教师应对不同家庭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我们特编写《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中学版)》。本书将中学生家庭中常见的问题分为家庭关系、亲子沟通、生涯规划、同伴关系、学业管理五大板块,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 25个案例,采用现实案例导入、问题成因分析、指导建议点拨的框架,系统、全面地回应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兼具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于小故事中见大智慧,全面帮助教师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掌握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能力,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衔接。
在进入丰富的教育案例之前,让我们先用专业的眼光认识中学生。只有把握其生理、心理、学业、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关键特征,我们才能掌握指导策略的本质,在运用策略时应变自如。
一、生理上进入早期成人化,渴望获得尊重、信赖与支持
随着年龄增长,中学生身体外形上的变化使他们有了成人感,在人际交往、学业规划、情绪表达、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希望家长、教师以及周边的人能够给予他们尊重和信任,与他们“平等对话”,相信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好自己的学业、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他们的自我意识向独立成熟方向发展,渴望独立,渴望尊重,渴望被认可,渴望能够主宰自己的世界,决定自己的所有事情。一旦这种渴望被尊重、被信赖的心理得不到满足,中学生就容易产生冲动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推动下,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与家长产生冲突,会对抗教师的权威。这困扰着中学生的家长,同时也困扰着中学教师。教师不仅自身要学会与急切期望加入成人队伍的学生相处,而且在家长与学生爆发矛盾的时候还要充当“黏合剂”与指导者。
二、情感更加丰富,却也易出现情绪波动
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的情感丰富,更多表现为与父母沟通交流过程中
的敏感与冲动,经常因为生活中的一点琐事引起情绪波动。可能的原因是,
中学生渐渐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学习计划,他们自命不凡,认为自己不再
需要父母或者师长的管控,一旦遇到与父母意见相左的情况,他们便会出现
逆反情绪。为了展现自己的成熟,或者表明自己的权威意识与反抗主张,他
们甚至用抗争的行为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比如离家出走、拒不上学
等。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反抗与对立,一些习惯了控制孩子的父母会感到手
足无措,情急之下甚至还会做出冲动的行为,如对孩子大打出手,但冷静下
来后又会陷入自责与懊恼,不知如何“破冰”。还有不少家长会暗自神伤,
认为自己心目中一向听话、乖巧的孩子不见了,对孩子的这一转变百思不得
其解。
情绪波动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理解,认为父母思想老
套,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及自己的脚步,因此他们渴望脱离父母管控的“牢笼”,去外面更加广阔的世界开拓自己的社交圈,结交一些兴趣相投的朋友们,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些社交圈可能是积极健康的,如学生社团,也有可能是不同于主流文化的社会群体,如游戏的充值群、追星群等,这必然会对学生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出现了厌学心理以及不听从父母和教师的好意劝说等叛逆情绪。面对以上情况,教师就显得格外重要,既要缓解家长焦躁的情绪,用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向家长解释孩子发生变化的原因,给出切实可行的家庭指导方案,又要以朋友的身份倾听孩子的苦恼,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三、易出现逆反心理,表现为排斥一切外在力量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中学生反抗意识强烈主要源于自我意识的增强,在身心发展作用的加持下,这种反抗意识常常表现出多样性,比如行为粗暴、态度强硬,冷暴力等多种特征。不少家长采用极端的教养方式,或是过于严格,或是过于放纵。既有的实证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各方面身心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心理学家鲍姆林德( Baumrind)认为,教养方式可以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宽容型三种类型。已有的实证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是最为理想的教养方式。过度的宽容会导致学生缺少约束,不利于学生明辨是非。这一类父母尽可能满足子女的一切要求,认为自己努力工作的目的就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不再遭受生活之苦。相反,当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控制欲过强时,他们会因为长期得不到放松而在心理上产生压抑,到一定限度后会因为家长的极端言语而暴发,表现在与父母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恶语相向,因为彼此的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拒绝沟通。此外,父母过于严格的管控使得孩子长期不能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处于一种被控制的状态,这种过于严格的教养方式有时候会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而一旦孩子达不到家长的期望,面对家长的责备和训斥,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孩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新时代家校共育效果显著,不少家长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家庭教养方式太过专制,于是他们开始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但家庭教养方式是家长在长期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模式,改变绝非易事。教师应积极回应家长的热情,用专业的知识、负责的态度保证家校协同育人模式的稳步推进,在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改变上,用“边界感”激发家长对这个顽固难题的讨论,引导家长适当地把孩子当作“外人”。
四、随着学业和升学压力增大,中学生易产生焦虑情绪
与小学相比,中学的显著变化之一就是学习任务加重,升学压力增大。不少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有了更强的竞争意识。家长、教师、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关注,常常不自觉地将测验成绩与未来的人生联系在一起,不少中学生饱受“考试焦虑”之苦。考试焦虑特指考试情景下的焦虑特质,是个体在考试相关情境中感知和应对威胁的个人倾向性,具体表现为过分担心、侵入性想法、思维混乱、紧张不安和更高的生理唤醒等。相关研究显示,国内 45.9%的中学生存在较严重的考试焦虑问题。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考试焦虑成为青少年的重要心理困扰之一。专家指出,处于高水平的考试焦虑的青少年有更高的辍学比例,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更差,并伴随一些身体上的不适症状,如头痛、呼吸困难、睡眠问题等,严重的还直接导致抑郁、自杀等。如今,不少家庭以爱之名把压力转嫁给学生,以“我的孩子不能不如我”为理由,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严重影响了孩子对自我能力的正确评判,会导致孩子认为自身能力不足导致成绩低下,自己离父母设定的理想目标相差甚远,经过努力也无法达成目标。这种自我认知判断会进一步导致学业焦虑,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发挥中介作用,一方面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情绪,另一方面找家长单独谈话,帮助其意识到心态、期望目标设置等方面的问题。
五、对网络世界充满新奇感
网络世界中充满诱惑。上网可以缓解学习生活中的烦躁,填补内心的空虚,在精神上放松自己,甚至可以在聊天中找到“朋友”,在互相倾诉中释放压力。研究显示,中学生群体的网络使用情况堪忧。研究发现,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关系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关联。例如,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不足,公开表达愤怒、出现攻击和矛盾,会使青少年体验更多的冷漠、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再如,父母自身就沉迷网络,在孩子学习和生活方面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不足。此外,好奇心、从众心理、逃避心理、学习中的挫败感、社会诱惑等各类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学生沉迷网络世界。他们或是为了缓解来自家庭的消极情感,或是在虚幻的网络世界寻找丢失的满足感,或是用网络的丰富与刺激麻痹自己,逃避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或是期望倾诉来宣泄自己不满的情绪、释放压力、缓解焦虑。但对网络世界过度的依赖会导致中学生沉迷其中,难以自拔,开始对真实的生活环境产生排斥感,拒绝在现实生活中与亲人、朋友、教师进行沟通,甚至会出现厌学、抑郁等症状,渐渐脱离真实的生活状态。然而,很多父母只会呵斥孩子,让孩子放下手机,专注学习,可孩子不但不服从管教,还会回怼父母:“你自己都做不到的,凭什么要求我做到?”有的父母甚至还产生了将孩子送入戒网中心或是管教所的想法,却不曾想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父母的苛责和孩子的不服从就导致了冲突的发生,教师可能是平息这场斗争的最佳人选。教师首先要帮助家长意识到自己当前不良的教养方式,养成自省的品质,同时让家长清楚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对症下药。此外,教师还要配合学校,抓住关键的教育契机,开展适时的网络教育活动。
六、心理上更加敏感,渴望关注与关怀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会更加关注自我及他人的评价,因此会变得更加敏感。在家庭关系中,他们有时候会因为父母的言语或行为而感到不悦,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不关心自己,不理解自己,进而将自己压抑在另一个世界中。在学校中也会因为同学间的小矛盾、嫉妒、攀比、言语行为而异常敏感,心生不悦,导致自己陷入孤独中,变得沉默寡言,不再愿意向身边的人倾吐自己的心声。敏感心理的背后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们渴望得到关怀,渴望获得称赞,渴望受到关注,他们希望父母能够将全部的爱给自己,在班级中能受到更多的关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能够得到认可与表扬。随着二孩、三孩的出生,一些中学生猝不及防地成了家中的“哥哥”“姐姐”。他们感到长辈将爱转移,自己不再是父母倾注全部爱与关怀的孩子,令他们无法接受。因此他们对一些家庭小事非常敏感,认为父母不再爱自己,自己不如弟弟妹妹,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是错的。加之部分父母的处理方式不当,总会不自觉地偏向更弱小的一方,甚至对家中大孩进行“道德绑架”,“你是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怎么了?真小气,真是白养你了! ”。不论是家长无意识的偏袒,还是亲情式的道德绑架都会让内心本就敏感脆弱的大孩压抑难受,这些消极悲观的情绪被他们长期压抑在内心,得不到缓解,影响成绩的同时也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在愈发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当代,学校更加重视心理健康课的开展,不仅规定要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还要求其他学科的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
七、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
中学生与异性相处过程中有了不同于孩童时期的感觉,可能逐渐发展为对彼此的依恋:中学生慢慢踏入更加广阔的朋友社交圈时,在荷尔蒙的作用下会对异性朋友产生好感。加之长期交流接触,他们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中的知己,可以倾诉自己遇到的不愉快,情感上得到释放。在这样的情感支配下,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依赖感,而这种依赖感也会因为彼此的喜欢而得到维持。当然,与之相对的,有些异性之间的相处也会看上去不友好,如攻击对方,在言行中表现出对异性同学的轻视或漠视,但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青少年间朦胧的好感常常发展为“早恋”。由于中学生尚未成熟,又面临升学压力与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们进入社会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因为现实而不得不选择放弃感情,也会因为各自价值观的变化而渐渐疏远。因此,“早恋”往往不会得到支持与祝福,也正因为这样,学生惮于将这种情感公开,成为彼此心里的秘密。但这种感情非常稚嫩且并不牢固,如果不加干预学生往往会产生困扰,但倘若粗暴干预又会让学生受到伤害,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今时早已不同往日,情窦初开的孩子萌生对异性的喜爱,不论作为家长还是教师,都不应感到愤怒,而应正确看待、耐心引导、细心规劝、多些陪伴、多些聆听。父母可以在家里陪孩子看部爱情电影,给孩子讲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孩子明白真正的爱情意味着什么,更要紧的是告诉孩子保护好自己,爱人的同时更要自爱。教师则可以开展“亲密关系”专题班会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表达爱意,告知学生当下的重点以及在校时期的行为规范。
教师是家庭教育协同育人中的关键参与者,是联结家长和学校,尝试有效沟通的中介。教师的每一份努力与指导都将转化为家庭教育质量提升的动力,转化为子女与家长敞开心扉的钥匙,转化为父母与子女间表达爱与感受爱的勇气,最终都会成为学生成长的养料,成为他们爱自己、爱家人,向整个社会输送爱的动力与源泉。这本《手册》源于教学一线,解决教师面对家庭教育的普遍困惑,相信它会成为广大教师的朋友,为指导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提供思路与启发,助力建构和谐的协同育人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