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富足与厌倦(弗洛姆作品系列)

書城自編碼: 396374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学经典著作
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 著,王瑞琪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32794461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7.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图解昆虫学
《 图解昆虫学 》

售價:HK$ 572.7
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典藏本)
《 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典藏本) 》

售價:HK$ 147.2
淮南子的思想世界
《 淮南子的思想世界 》

售價:HK$ 78.2
汉阙漫漫隐官道 : 东汉二百年政争与兵事
《 汉阙漫漫隐官道 : 东汉二百年政争与兵事 》

售價:HK$ 227.7
甲骨文丛书·魏玛共和国:1918~1933
《 甲骨文丛书·魏玛共和国:1918~1933 》

售價:HK$ 194.4
中文版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全视频实践228例(溢彩版)
《 中文版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全视频实践228例(溢彩版) 》

售價:HK$ 135.7
一木倒,万物生:树的第二次生命
《 一木倒,万物生:树的第二次生命 》

售價:HK$ 62.1
大乔小乔
《 大乔小乔 》

售價:HK$ 67.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6.4
《生命的礼物:关于爱、死亡及存在的意义》
+

HK$ 36.9
《乌合之众 : 大众心理研究》
+

HK$ 79.7
《梦的解析(不再艰涩难懂的2019全新译本)》
+

HK$ 82.8
《我们活着的理由:弗兰克尔论生命的意义(如果你感到生命没有意义》
+

HK$ 60.4
《理解人性(专家伴读版)》
+

HK$ 116.2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精装版)》
編輯推薦:
古稀之年的弗洛姆通过广播这种媒介,面对广大听众阐述自己的思考,这还是第一次。弗洛姆用简洁明了的口语和即兴思考,生动又新颖地阐述了他一生从事研究的精神领域,对其心理学著作构成了必要的阐释和有趣的补充。
內容簡介:
艾里希?弗洛姆在七十岁时,应德语作家汉斯?于尔根?舒尔茨的邀请,两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谈。谈话中,弗洛姆围绕“社会中的富足与厌倦”“梦是全人类的语言”“以生命的名义”“人是谁?”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关于消费主义、依恋关系、父权制度等主题的剖析极具现实意义。
關於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1900—1980),美籍德裔犹太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占有还是存在》《人心》等。弗洛姆十分重视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他的思想融汇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
目錄
前言 “人不仅仅是他自己”——与艾里希·弗洛姆的
相遇
一、社会中的富足与厌倦
1. 被动的人
2. 现代的无聊
3. 生产需求
4. 父权秩序的危机
5. 宗教的惨败
6. 对抗人类成长的极限
二、关于侵略的起源
三、梦是全人类的语言
四、针对非心理学家的心理学
1. 前现代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
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三个基本概念
3. 精神分析的进一步发展
五、 以生命的名义:谈话中的肖像
六、 希特勒——他是谁?
对这个人的抵抗意味着什么?

七、先知著作的现实意义

八、人是谁?
参考书目
演讲来源
內容試閱
艾里希?弗洛姆的这些电台访谈可以追溯到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也是他人生的第八个十年。他永远忙不完——阅读、写作、计划、学习,保持开放甚至好奇心——直到生命的最后 一刻。弗洛姆留下的十二卷著作在当时已达到了顶峰,并得以完结。当他以一个警觉的、富有批判性的观察者身份对时代发表评论时,便可以从中取材。因此,本书重新整理的访谈记录是对他作品集的有趣的补充:它们的价值新颖之余,更多了些生动。大多数演讲和对谈都是在弗洛姆位于洛迦诺的公寓里录制的,其他的是在苏黎世的广播电台录制的。阅读本书,读者在远处也能身临其境地与弗洛姆会面与交谈,这是这位杰出人物愉快地向读者发出的邀请。
除了早期用密集地用德语书写的作品,我们在德国了解到的弗洛姆是一位只能通过翻译才能接触到的盎格鲁—撒克逊作家。然而,在电台访谈中他又回归了自己的母语。因为不是书面文字,访谈的语言直接得令人震惊。根据马蒂亚斯?克劳迪亚斯的说法,书面语言是一个劣质的漏斗,葡萄酒在其中会变成水。弗洛姆也更喜欢口语,喜欢说话,喜欢发言。本书呈现的就是如此。了解他的人能在阅读时听到他的声音。
我第一次见到艾里希?弗洛姆是 1970 年,在苏黎世的 “斯托臣”(Storchen)酒店,后来我们也经常在这儿见面。他在各个地方都有自己喜爱的酒店,很难想象他会愿意担任主人的角色。我们讨论了关于“过剩与厌恶”这一主题的系列演讲,他第二天将在我们的苏黎世录音室录制演讲内容。他坐在我对面,神情极为专注,不为嘈杂的环境所扰,向我陈述他的构想。当他说完时,我想:可以结束啦。然而并没有,现在轮到我了。他要求听到反对意见,尤其想获取关于潜在听众的信息。凭借着执着和质疑精神——这充分证明 了他对德国环境熟稔于心——他希望更接近听众。“观察胜于雄辩”是他的座右铭。他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带着厚厚一叠笔记和草稿,在我们闲谈时还在不断往里添加。第二天早上,他看起来毫无包袱。我探了探他的公文包,他笑着摇摇头。我们开车去电台。他轻松地坐在麦克风前,畅所欲言,共录了六遍,时间精确到二十九分钟。他唯一的条件就是我得一直在旁边。他需要一个面对面的、能够交流的匿名听众代表。在电台中听到脱稿却又内容集中的表达,是我们难得一遇的幸事。
当艾里希?弗洛姆开始论述他的主题,将我带上一段苏格拉底式的旅程时,我注意到录音室玻璃的另一边有一些动静。虽然弗洛姆那时还不怎么为人所知,但在我们苏黎世的同事之间已经口口相传:这里有值得一听的内容。来自各个部门的员工——技术人员、秘书、门房,甚至编辑部的同事——肩并肩站在一起,竖耳倾听。我认为广播的对话能力较低,人们不应该高估它,也不应该过度使用它,而应该找到一种适用于广播的、间接的表达方式。然而,弗洛姆打破了这个规则。他以惊人的、漫不经心的方式,轻松绕过了媒介本身导致的障碍。他是如何做到的?弗洛姆以谈话的方式思考。隐形的听众并非摆设。听众及其可能给出的反应,从一开始就作为现实存在于他的思想中。弗洛姆能成为如此优秀的演讲者,是因为他也是一名如此优秀的听众。
是的,就在那一刻,在苏黎世的广播里,我清楚地意识到,艾里希?弗洛姆的书——多年来一直在美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在德国也会很快地离开它们的藏身之处,开始不可阻挡地涌向公众。他的作品已出版了约十二部。我认为,弗洛姆必须亲自来结束这场睡美人般的沉寂。这很特别,但也许可以这样解释:在弗洛姆身上,作家和普通人是同一类人,一方用于诠释另一方。
他的声音是他语言的载体。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在同一个主题上进行的不知疲倦的变化:重复和强调,深化和拔高,不断尝试一新方式深入浅出地探讨问题。
我想起了弗洛姆一次出色且具有标志性的演讲——七十五岁生日之际在洛迦诺举办的研讨会上,他也在那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年。大厅里很拥挤,与会者来自世界各地,男女老少都有。他宣布演讲将持续约一小时,但在讲座开始前,他问听众是否会感到疲倦。差不多过了两个半小时,我们都还像他一样活跃。他一边说着,一边在讲台上来回踱步,像一位苏格拉底式的思想者,带着哲学交流的神情,说话的时候也在倾听。他是一位能让听众参与其中的演讲者,只是偶尔带着自己的提纲回到讲台。后来,他把草稿留给了我:精神分析过去是什么、现在是什么以及将来会如何。(这份草稿描述的)正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他对内容广泛但从不偏离主题的陈述凝练。在这次演讲中,弗洛姆不仅论证了“社会造成的每个理论的缺陷”,还对弗洛伊德的阐释表示同意——由其引入的有关无意识理论的解释,必须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认真理解这一发现;其次,对基于时间分类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有明确的限制;最后,富有创造性地将其扩展到当今的知识领域中。
弗洛姆将弗洛伊德视作伟大启蒙哲学家的继承者,这体现在他的这些演讲中,因为他用弗洛伊德来作对比。对我来说,他演讲的高潮是:“精神分析必须再次成为批判理论。”这应该意味着它具有跨界治疗的功能。当它仅专注于某一种消除症状、缓解疼痛的方法时,它便迷失了自己。
无畏地追求真理,这一目的推动了艾里希?弗洛姆一生的思考。他如侦探一般追踪着不必要的、令人不适的见解。人类独具一种顽固的“捉迷藏”的倾向。
人类畏惧世上的光,在昏暗的光线、夕阳或母腹中寻求庇护。但是弗洛姆要求并鼓励人们拿出勇气,去打破禁忌,去揭开伪装。他没有把自己排除在他关于被蒙蔽的批评之外。“每天分析自己,”他曾经向我坦白,“不要认为这会让 我好感倍增。‘启示’这个词意味着揭露。这不是一个无害的过程。”
在所有这一切中,最重要的是,弗洛姆没有迷失在细节或无关紧要的小事中。这不是关于旁枝末节,而是关于生活。生活本身,不仅仅是我们存在的某一部分,它已经陷入了危机。人类已经成为人类的敌人。我们注意到野蛮化和原始化(也可以说是电视化)倾向随处可见,人处于舒适之中。人除了应付自己,什么都可以对付。越没有,越想得到。因为已经精疲力竭,所以必须自我平衡。“人们以增加精神和情感疾病为代价,为健康的经济而奋斗。”这种状态导致了一种危及生命的、自杀式的“恋尸癖”倾向,弗洛姆以一种朴实的方式描述了这种倾向,而且他并没有停止对其进行识别和刻画。
因为他是人类的朋友。他对人类的期望很高,他很信任他们。但友谊也意味着共情、同情的能力。这种情况已经很少见了。“我不是说,”他写道,“人们遭受的苦难比以前少了;而是人们与自己如此疏离,以致他们压抑了对自己痛苦的意识。有些人从来没品尝过幸运的滋味,但所有人都遭受过痛苦。”那些不允许自己受苦的人将找不到丰满的生活。痛苦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可能是一切有感情的生物共有的情感。因此,从对苦难普遍性的感知中,可以获得与所有生物团结一致的慰藉感,它在人类的共情中变得活跃。这样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弗洛姆的内心,使他能够站在许多人的立场上。
弗洛姆不是巫师,也不是学究。他的天赋与智慧体现在能够让头脑与心理同频表达。
汉斯?于尔根?舒尔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