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大作家写给小读者的儿时回忆我们小时候套装(共9册)

書城自編碼: 397354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童書中國兒童文學
作者: 苏童,毕飞宇,郁雨君,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2694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82.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无端欢喜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5.8
《神探迈克狐·孤岛寻踪篇 独角兽的秘密》
+

HK$ 35.4
《儿童文学光荣榜:风居住的街道》
+

HK$ 78.2
《北京中轴线》
+

HK$ 37.8
《100位科学家的中国梦(上)》
+

HK$ 136.6
《特种兵学校第九季(33—36册)》
+

HK$ 48.6
《我的妈妈是精灵(中国儿童文学经典,入选全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編輯推薦:
l 一个时代的童年“老照片”
“我们小时候……”长辈对孩子如是说。接下去,他们会说他们小时候没有什么,他们小时候不敢
怎样,他们小时候还能看见什么,他们小时候梦想什么……翻开这套书,如同翻看一本本珍贵的童年老照片。老照片已经泛黄,或者折了角,每一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折射一个时代。

l 一套大作家写给小读者的儿时回忆
王安忆、迟子建、苏童、叶兆言、毕飞宇、张炜、郁雨君……作家们没有美化自己的童年,没有渲染贫困,更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从童年记忆中汲取养分,把童年时的心灵感受诉诸笔端。

l 一套适合家长与孩子共读的名家美文
我们希望,少年读了这套书可以对父辈说:“我知道,你们小时候……”我们希望,父母们翻看这套书则可以重温自己的童年,唤醒记忆深处残存的儿时梦想。
內容簡介:
《会唱歌的火炉》是一本作家散文集,主要由作者本人的童年回忆选编构成。本书由茅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写作。该书以优美至极的散文格式写就,讲述了作者在大兴安岭北极村一带成长的北方童年。火炉、失传的农具及北极光等北方特色浓郁的生活细节让人又新鲜又感慨。全文细腻写实,真情流露。

《烟斗上小人儿的话》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宗璞回忆童年和亲友的散文随笔集。作为冯友兰之女的宗璞,小时候在清华大学校园长大,穿梭在树林、小路和荷塘间,抗战时随父母移居昆明西南联大,在联大附中读书,受西南联大之独特氛围学风和闻一多等大儒耳濡目染……宗璞笔下的童年独特得无法复制,虽然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但彼时之风土人文,堪称令人神往的一代传奇。

《描花的日子》一文由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写成。该书以朴实而逗趣的为基调,讲述了作者在北方摸爬滚打成长的童年时光。有独眼歌手、粉房、岛上人家这些具有独特性的回忆,也有星星、月光、游泳这些具有共性的时光,全文细腻写实,真情流露。
關於作者:
迟子建  ,当代作家,现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1964年出生于漠河。1987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代表作品有《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等。2008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此外,还曾获得DI一、第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励。多部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意、韩、荷兰等文字。
  为初的“水族”,人体的内部一定储存着关于水的基因,说白了,关于水的记忆。同样,我相信人体的内部储存着音乐的基因、绘画的基因和文学的基因。摧毁基因的大多是愚蠢的父母,孩子是他们的,他们自作聪明,自然而然就成了孩子的老师。结果呢,神秘的基因消失了,水银一般灵动、水银一般闪亮的东西变成了水泥。他们为孩子的笨拙捶胸顿足。
  乡下孩子在游泳的时候当然不用泳裤。泳裤?那太可笑了。我们在岸上都光着屁股,到了水下还装什么斯文?给谁看呢?反正鱼和虾都不看。再说了,不就是一个小鸡鸡加一个小蛋蛋么,都是耳熟能详的,你花钱请人看都不一定有人愿意看。
內容試閱
编者的话
大作家写给小读者


“我们小时候……”长辈对孩子如是说。接下去,他们会说他们小时候没有什么,他们小时候不敢怎样,他们小时候还能看见什么,他们小时候梦想什么……翻开这套书,如同翻看一本本珍贵的童年老照片。老照片已经泛黄,或者折了角,每一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折射一个时代。
很少人会记得小时候读过的那些应景课文,但是课本里大作家的往事回忆却深藏在我们脑海的某一个角落里。朱自清父亲的背影、鲁迅童年的伙伴闰土、冰心的那盏小橘灯……这些形象因久远而模糊,但是永不磨灭。我们就此认识了一位位作家,走进他们的世界,学着从生活平淡的细节中捕捉永恒的瞬间,然后也许会步入文学的殿堂。
王安忆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记忆也是,谁的记忆谁有发言权,谁让是我来记忆这一切呢?那些沙砾似的小孩子,他们的形状只得湮灭在大人物的阴影之下了。可他们还是摇曳着气流,在某种程度上,修改与描画着他人记忆的图景。”如果王安忆没有弄堂里的童年,忽视了“那些沙砾似的小孩子”,就可能没有《长恨歌》这部上海的记忆,我们的文学史上或许就少了一部上海史诗。儿时用心灵观察、体验到的一切可以受用一生。如苏童所言,“童年的记忆非常遥远却又非常清晰”。普鲁斯特小时候在姨妈家吃的玛德莱娜小甜点的味道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由此产生了三千多页的长篇巨著《追寻逝去的时光》。苏童因为对儿时空气中飘浮的“那种樟脑丸的气味”和雨点落在青瓦上“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记忆犹新,因为对苏州百年老街上店铺柜台里外的各色人等怀有温情,他日后的“香椿树街”系列才有声有色。汤圆、蚕豆、当甘蔗啃的玉米秸……儿时可怜的零食留给毕飞宇的却是分享的滋味,江南草房子和大地的气息更一路伴随他的写作生涯。迟子建恋恋不忘儿时夏日晚饭时的袅袅蚊烟,“为那股亲切而熟悉的气息的远去而深深地怅惘着”,她的作品中常常飘浮着一缕缕怀旧的氤氲。
什么样的童年是美好的?生长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动乱时期的中国父母们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团花似锦的童年。“在漫长的童年时光里,我不记得童话、糖果、游戏和来自大人的过分的溺爱,我记得的是清苦,记得一盏十五瓦的黯淡的灯泡照耀着我们的家,潮湿的未浇水泥的砖地,简陋的散发着霉味的家具……”苏童的童年印象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是清贫和孤寂却不等于心灵贫乏和空虚,不等于没有情趣。儿童时代温馨的记忆是玩过什么。那个时代玩具几乎是奢侈品,娱乐几乎被等同于奢靡。但是大自然却能给孩子们提供很多玩耍的场所和玩物。毕飞宇和小伙伴们不定期地举行“桑树会议”,每个屁孩在一棵桑树上找到自己的枝头坐下颤悠着,做出他们的“重大决策”。辫子姐姐的宝贝玩具是蚕宝宝的“大卧房”,半夜开灯看着盒子里“厚厚一层绒布上一些小小的生命在动,细细的,像一段段没有光泽的白棉线。我蹲在那里,看蚕宝宝吃桑叶。好几条蚕宝宝伸直了身体,对准一片叶子发动‘进攻’。叶子边有趣地一点点凹进去,弯成一道波浪形”。那份甜蜜赛过今天女孩子们抱着芭比娃娃过家家。
热闹的大概要数画家黄永玉一家了,用他女儿黑妮的话说,“我们家好比一艘载着动物的诺亚方舟,由妈妈把舵。跟妈妈一起过日子的不光是爸爸和后来添的我们俩,还分期、分段捎带着小猫大白、荷兰猪土彼得、麻鸭无事忙、小鸡玛瑙、金花鼠米米、喜鹊喳喳、猫黄老闷儿、猴伊沃、猫菲菲、变色龙克莱玛、狗基诺和绿毛龟六绒”,这家人竟然还从森林里带回家一只小黑熊。这艘大船的掌舵人张梅溪女士让我们见识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小兴安岭,带我们走进森林动
物世界。
物质匮乏意味着等待、期盼。比如等着吃到一块点心,梦想得到一个玩具,盼着看一场电影。哀莫大于心死,祈望虽然难耐,却不会使人麻木。渴望中的孩子听觉、嗅觉、视觉和心灵会更敏感。“我的童年是在等待中度过的,我的少年也是在等待中度过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让我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忍受力。我的早熟一定与我的等待和失望有关。在等待的过程中,你内心的内容在疯狂地生长。每一天你都是空虚的,但每一天你都不空虚。”毕飞宇在这样的期待中成长,他一年四季观望着大地变幻着的色彩,贪婪地吸吮着大地的气息,倾听着“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没有他少年时在无垠的田野上的守望,就不会有他日后《玉米》《平原》等乡村题材的杰作。
而童年留给迟子建的则是大自然的调色板。她画出了月光下白桦林的静谧、北极光令人战栗的壮美,还有秋霜染过的山峦……她笔下那些背靠绚丽的五花山“弯腰弓背溜土豆”的孩子,让人想起米勒的《拾
穗者》。莫奈的一池睡莲虚无缥缈,如诗如乐,凡·高的向日葵激情四射,如奔腾的火焰……可哪个画家又能画出迟子建笔下炊烟的灵性?“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缥缈。天空无云,它们就是空中的云朵;而有云的日子,它们就是云的长裙下飘逸的流苏。”
所以,毕飞宇说:“如果你的启蒙老师是大自然,你的一生都将幸运。”
作家们没有美化自己的童年,没有渲染贫困,更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从童年记忆中汲取养分,把童年时的心灵感受诉诸笔端。
如今我们用数码相机、iPad、智能手机不假思索地拍下每一处风景、每一个瞬间、每一个表情、每一个角落、每一道佳肴,然后轻轻一点,很豪爽地把很多图像扔进垃圾档。我们的记忆在泛滥,在掉价。几十年后,小读者的孩子看我们的时代,不用瞪着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发呆,遥想当年。他们有太多的色彩斑斓的影像资料,他们要做的是拨开扑朔迷离的光影,筛选记忆。可是,今天的小读者们更要靠父辈们的叙述了解他们的过去。其实,精湛的文本胜过图片,因为你可以知道照片背后的故事。
我们希望,少年读了这套书可以对父辈说:“我知道,你们小时候……”我们希望,父母们翻看这套书则可以重温自己的童年,唤醒记忆深处残存的儿时梦想。
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作家加入进来,为了小读者,激活你们童年的记忆。
童年印象,吉光片羽,隽永而清新。
陈 丰

我们小时候:烟斗上小人儿的话:
小东城角的井

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六年,我家在昆明市内和近郊迁移过多次。曾有约一年时间,住在小东城角。一个小花园中有两幢小楼,我们和叔父景兰先生一家住在里面一幢,大门边的一幢由房东自己住。园中花木扶疏,颇为清雅,还有一口井。
刚搬过去时,我们几个孩子总爱到井边去,俯在石栏上向下看。那是一面黯淡的镜子,照出我们好奇的高兴的脸儿。那水很满,惹人想去摸一摸。但我们从未去搅动,只是看着。有时大喊一声,井里立刻有微弱的回声,好像井底住着什么精灵。我们便叫:“出来出来!”当然什么也没出来。
房东一家和我们不大来往,后来他们家来了一个梳两条细辫子的少女。据说是远房亲戚。她常到井边打水,对我们笑笑,不说话。在大门边遇见几次她问房东太太:“咋个整?”不知问的是关于家务还是她自己的事。
“咋个整?”是我们先学会的几句昆明话之一。我们也常常要问“咋个整”,听人问这话也很觉亲切。
在小东城角住时还有一个重要节目,就是到附近一个图书馆看书,星期日或假日常常去。
似乎是叫作绥靖路图书馆,房间不大,有许多旧小说,读者秩序极好。有一本《兰花梦》给我印象很深,至今能记得其中情节。一户显赫人家有两个女儿,次女出生时家人都盼是个男孩子,不幸是女孩,便假充男儿教养。她冒充男人事事成功,状元得中,高官得做,但不忘自己是个女儿身,不愿在做女人方面有所欠缺,要求丫鬟为自己缠足。后来嫁了一个样样逊她一筹的同僚,被虐至死。书中加了个尾巴,说她返回天上做仙女去了。
一次从图书馆回家,见房东家的那位少女倚在门口,望着路的一端。她对我笑笑,轻轻说了一句:“咋个整?”不知是自问还是问我。我仰头看她,她却又转脸望着路的一端。
次日早饭后,母亲对我们说,不要到井边去玩。我说,井边有栏杆。母亲温和地加重语气说:“不要去了,听见么?”
然而花园很小,我们站在门前,便见房东太太和几个人站在井边,指指点点说什么。
几天不见那少女,后来才知道,她投井死了。
大家都觉得很恐怖。又过了些日子,恐怖的感觉渐渐淡了。我悄悄地到井边看,只见花木依旧,井栏边布满青苔,一片碧绿。大着胆子俯身看井,水仍是很满。我不敢仔细辨认自己的脸,看了一眼便跑开。心想跳井似乎是很容易的。


自行车之歌
一条宽阔的缺乏风景的街道,除了偶尔经过的公共汽车、东风牌或解放牌卡车,小汽车非常罕见,繁忙的交通主要体现在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上。许多自行车轮子上的镀光已经剥落,露出锈迹,许多穿着灰色、蓝色和军绿色服装的人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两侧川流不息,这是一部西方电影对七十年代北京的描述——多么笨拙却又准确的描述。所有人都知道,看到自行车的海洋就看到了中国。
电影镜头遗漏的细部描写现在由我来补充。那些自行车大多是黑色的,车型为二十八吋或者二十六吋,后者通常被称为女车,但女车其实也很男性化,造型与男车同样地显得憨厚而坚固。偶尔地会出现几辆红色和蓝色的跑车,它们的刹车线不是裸露垂直的钢丝,而是一种被化纤材料修饰过的交叉线,在自行车龙头前形成时髦的标志——就像如今中央电视台的台标。彩色自行车的主人往往是一些不同寻常的年轻人,家中或许有钱,或许有权。这样的自行车经过某些年轻人的面前时,有时会遇到刻意的阻拦。拦车人用意不一,有的只是出于嫉妒,故意给你制造一点麻烦;有的年轻人则很离谱,他们胁迫主人下车,然后争先恐后地跨上去,借别人的车在街道上风光了一回。
我们现在要说的是普通的黑色的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它们主要由三个品牌组成:永久、凤凰和飞鸽。飞鸽是天津自行车厂的产品,在南方一带比较少见。我们那里的普通家庭所梦想的是一辆上海产的永久或者凤凰牌自行车,已经有一辆永久的人家毫不掩饰地告诉别人,他还想搞一辆凤凰;已经有一辆男车的人家很贪心地找到在商场工作的亲戚,问能不能再弄到一辆二十六吋的女车。然而在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这样的要求就像你现在去向人家借钱炒股票,只能引起对方的反感。
有些刚刚得到自行车的愣头青在街上“飙”车,为的是炫耀他的车和车技。看到这些家伙风驰电掣般地掠过狭窄的街道,泼辣的妇女们会在后面骂:“去充军啊!”骑车的听不见,他们就像如今的赛车手在环形赛道上那样享受着高速的快乐。也有骑车骑得太慢的人,同样惹人侧目。我一直忘不了一个穿旧军装的骑车的中年男人,也许是因为过于爱惜他的新车,也许是车技不好,他骑车的姿势看上去很怪,歪着身子,头部几乎要趴在自行车龙头上,他大概想不到有好多人在看他骑车。不巧的是,这个人总是在黄昏经过我们街道,孩子们都在街上无事生非。不知为什么,那个人骑车的姿势引起了孩子们一致的反感,孩子们认为他骑车姿势像一只乌龟。有一天,我们突然冲着他大叫起来:“乌龟!乌龟!”我记得他回过头向我们看了一眼,没有理睬我们。但是这样的态度并不能改变我们对这个骑车人莫名的厌恶。第二天,我们等在街头,当他准时从我们的地盘经过时,昨天的声音更响亮更整齐地追逐着他:“乌龟!乌龟!”那个无辜的人终于愤怒了,我记得他跳下了车,双目怒睁向我们跑来,大家纷纷向自己家逃散。我当然也是逃,但我跑进自家大门时向他望了一眼,正好看见他突然站住,回头张望。很明显,他对倚在墙边的自行车放心不下。我忘不了他站在街中央时的犹豫,后他转过身跑向他的自行车。这个可怜的男人,为了保卫自行车,他承受了一群孩子无端的污辱。
我父亲的那辆自行车是六十年代出产的永久牌。从我记事到八十年代离家求学,我父亲一直骑着它早出晚归。星期天的早晨,我总是能看见父亲在院子里用纱线擦拭他的自行车。现在,我以感恩的心情想起了那辆自行车,因为它曾经维系着我的生命。童年多病,许多早晨和黄昏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来往于去医院的路上。曾经有一次,我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骑了二十里路,去乡村寻找一个握有家传秘方的赤脚医生。我难以忘记这二十里路,大约有十里路是苏州城内的那种石子路、青石板路(那时候的水泥沥青路段只是在交通要道装扮市容),另外十里路就是乡村地带海浪般起伏的泥路了。我像一只小舢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的水手,他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通畅。就像对自己的车技非常自信一样,他对我坐车的能力也表示了充分的信任,他说:“没事,没事,你坐稳些,我们马上就到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