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直觉陷阱:30种关键心理效应,让我们摆脱认知偏误,拥有理性与感性

書城自編碼: 398266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認知心理學
作者: 高登第
國際書號(ISBN): 978757604727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6.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及管理技术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及管理技术 》

售價:HK$ 68.9
官场现形记(全2册,足本60回未删版,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讲透古代官场奥秘,全面批判封建官僚制度)
《 官场现形记(全2册,足本60回未删版,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讲透古代官场奥秘,全面批判封建官僚制度) 》

售價:HK$ 101.2
忧乐圆融: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光明社科文库·政治与哲学
《 忧乐圆融: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光明社科文库·政治与哲学 》

售價:HK$ 109.3
下天山:亚洲腹地之旅
《 下天山:亚洲腹地之旅 》

售價:HK$ 117.3
企鹅英国史(套装八册)
《 企鹅英国史(套装八册) 》

售價:HK$ 926.9
纪伯伦全集(全新修订增补版)
《 纪伯伦全集(全新修订增补版) 》

售價:HK$ 342.7
时空大数据的"形状":几何和拓扑的视角
《 时空大数据的"形状":几何和拓扑的视角 》

售價:HK$ 135.7
交锋二十年 (日本奇迹系列,美国与日本贸易摩擦)
《 交锋二十年 (日本奇迹系列,美国与日本贸易摩擦) 》

售價:HK$ 90.9

 

編輯推薦:
你的直觉充满陷阱!
运用心理学的破窗效应、IKEA效应、灰姑娘效应、巴纳姆效应、心理账户、禀赋效应、阿伦森效应、乐观偏差效应、布里丹毛驴效应、同温层效应等30种心理学效应——检视个人的认知偏误,改变自我!
一看就懂的心理学,让你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內容簡介:
人的认知偏误,在在都影响到我们对外界人事物的判断,一旦判断失准,可能就会造成生活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心理健康。本书30个章节当中所提出的各种效应与现象,几乎都是现代人常常会犯的认知偏误。认知偏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不知道自己具有认知偏误。
↗过度乐观会使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抱持着高于常理的信心,因此做出不合理性的判断。学术界已有研究指出,人们在正面情绪的状态下,很有可能会低估风险,并导致不理性的决定。
↗完美主义被认为是多种精神疾病的原因,例如饮食失调、强迫症、焦虑和自杀;然而,其他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员却主张,完美主义未必一无是处,但可能同时具有负面和正面的影响,这取决于完美主义者如何解释他们的目标表现。
↗在生活当中,要懂得在超过本身心理负荷的情况下从事情绪修复,并藉由透过情绪修复的手段,使得自己能够避免情绪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IKEA效应”思维──因为我投入很多心力,所以别人应该会喜欢。在现实社会中,如果抱持这种想法的话,往往会事与愿违。重要的人生决策当中,多参考别人的客观意见,不要自己一头热地栽入自以为是正确方向的领域,方能避免“IKEA效应”所带来的迷思。
“少反而好效应”中所谓的少,并非绝对上的少,而是相对于过量而言的少。人生也是一样,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永远没有止境,反而降低了生活质量,这岂是明智之举?
运用心理学的破窗效应、IKEA效应、灰姑娘效应、巴纳姆效应、心理账户、禀赋效应、阿伦森效应、乐观偏差效应、布里丹毛驴效应、同温层效应……等等心理学效应,一一检视个人的认知偏误,改变自我!
關於作者:
高登第 ,博士,现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心理系教授,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客座教授,左脑悠游于心理学相关研究,右脑纵情于西洋古典音乐欣赏。专长为社会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曾出版多部古典音乐与管理学经典译著,学术著作则发表于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 ,以及Psychological Reports等多本国际性心理学期刊。
目錄
Chapter01 参考点效应
Chapter02 “有为者亦若是”效应
Chapter03 破窗效应
Chapter04 沉没成本谬误
Chapter05 “截止期限”效应
Chapter06 心理距离
Chapter07 自我实现预言
Chapter08 现状偏误
Chapter09 IKEA效应
Chapter10 推敲可能性模式
Chapter11 适应性效应
Chapter12 巴纳姆效应
Chapter13 框架效应
Chapter14 灰姑娘效应
Chapter15 比例偏误
Chapter16 “少反而好”效应
Chapter17 费雪宾模式
Chapter18 禀赋效应
Chapter19 心理账户
Chapter20 妥协效应
Chapter21 负面偏误
Chapter22 阿伦森效应
Chapter23 过程导向vs结果导向思维
Chapter24 乐观偏差效应
Chapter25 情绪效应
Chapter26 演员—观众偏误
Chapter27 自利偏误
Chapter28 布里丹毛驴效应
Chapter29 讯息多面性效应
Chapter30 同温层效应
內容試閱
市面上有关于励志的书籍林林总总,浩如烟海,与其把这本书定位成励志书籍,倒不如把它称为反励志书籍更为恰当! 但本书并不是教人意志消沉,而是希望通过跳脱自我的心理偏误,而 达到相对理性决策,甚至于更豁达的人生,这才是本书的目的!
我在教授社会心理学的第一堂课往往告诉大家,这世界上只 有两种人:不理性的人,与非常不理性的人! 这世界上几乎没有 绝对理性的人存在!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 兼认知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A.Simon)提出了“有限 理性”(boundedrationality)的观点,该观点主张人的理性是处于 “完全理性”与“完全非理性”中间的“有限理性”,此一说法更加印证了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理性,而只有相对理性的存在!
经济学与心理学向来是社会科学当中的两门显学,本人有幸 在求学生涯当中恰巧以经济学与心理学作为研究方向。平心而 论,与经济学相较,心理学似乎更能贴近现代人的需求。一般民 众未必熟悉当前的经济增长率或是各种个人的投资渠道是否具有前景,但是每个人自身的心理层面问题不容小觑。小至个人的心理健康,大至个人的认知偏误,都影响到我们对外界人事物的判断,一旦判断失准,可能就会造成生活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心理健康。
曾经有一位长辈打电话给我,他告诉我他心灵上感觉很空虚。由于我知道他的经济实力,所以我建议他不妨多参与一些类 似义工回馈性的社会活动,他却一口回绝,觉得与其花时间在做没有物质回报的工作,不如把时间花在那些能够获取更多金钱报 酬的工作之上。我当下只是笑笑地回复我尊重他的选择,不过如此一来,他的心灵空虚问题恐怕仍难以得到解决!
其实人的一生,在辛勤工作之余能够花在物质享受上的时间又有几何? 工作赚钱不是就是为了换取更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吗? 若是一味地只知道努力赚钱却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富足,可能就会类似本书关于“适应性效应”的章节中所述“物质效用性愉悦容易消退,但是精神层面的满足似乎较能避免‘适应性效应’,可以持续较为久远”,或是会有心里感到空虚的症候产生。
其实几乎所有初期的心理症状,都可以从改变自我做起,若是本身打心眼里就抗拒改变,那么预约再多的心理师去寻求专业 的咨商协助,恐怕也于事无补!
在历经职场与学术生涯近20年之后,我一直想找机会贡献 所学回馈给社会大众,无奈学术工作忙碌,再加上心有旁骛,因此迟迟无法抽空开始动笔。此次在相交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报出 版董事长政岷兄积极鼓励与全力支持下,我终于决定排除万难开 始构思内容方向。然而在过去近20年的学术生涯中所写的文章,几乎都是以英文撰写的学术性文章,虽然进入学术圈之前也 与出版界颇有渊源,曾出版过多部翻译作品并获奖,但时隔20 年没有提笔撰写中文文章,一开始还觉得文字驾驭的功力大不如昔呢!
在本书的30个章节当中所提出的各种效应与现象,几乎都是现代人常常会犯的认知偏误。认知偏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不知道自己具有认知偏误,就像是许多患有心理疾病者并 不知道自己患有心理疾病一般!
近10年以来,书市上已有不少科普心理学的书籍。虽然其中 不乏佳作,但以我个人的观点观之,似乎仍有隔靴搔痒之感。其 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许多探讨心理效应的科普书籍都是翻译作 品,其中所举的例子未必与中文读者息息相关,也就是较为缺乏 共鸣点。因此本书各个章节的基本架构安排,均包含各种心理效 应的起源、定义说明、本土生活化案例、如何避免这种心理效应所 带来的认知偏误,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启示。
简单来说,我希望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跳脱市面上许多心理 学书籍充斥着专业术语造成阅读障碍的现状,与读者建立起一个更直接亲近的认知通道。也就是说,我希望通过非学术性的文字,将本书定位为“心理学者写给一般读者都能看得懂的心理学 书籍”,通过生活化的叙述方式,能让大家多了解心理学上的各种 偏误效应,从而建立起更正确的价值判断法则,进一步地让自己 的心理更加健康。
本书的完成,除了要感谢时报出版董事长政岷兄的全力支持之外,也要感谢悦读线主编谢翠钰小姐的编排建议;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两位同事: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咨商中心副主任吴怡珍助理教 授,以及朱惠琼副教授提供咨商领域上的专业意见。这世界上没有各领域皆专精的全能学者,因此集思广益是相当重要的一件 事。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没有人是万事通,必须通过个人的交友圈或是人脉,才让人更有机会在这个现代社会中一帆风顺。
最后,我想补充说明一点,本书虽然试图通过分析各种认知 偏误而让大家能避免非理性的决策过程;然而,理性的人真的比 较好吗? 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过于理性者通常会给人一种冰冷、 难以亲近的感受,而且容易给自己定下过高的人生标准,也就是 所谓“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人格,而这往往就是痛苦的来源。 其实人生没有所谓的一百分,懂得适时地放宽自己的标准,不要 对自己和他人过于苛求,一定能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享受生命该有的光辉!
当你陷入情绪困境而无法自拔之际,除了寻求专业的协助之 外,亦请记住下面这段话:“这世界上能够真正陪伴你一辈子的不是父母、配偶、子女,而是你自己。”因此,何不从今天开始对自己 好一些? 无论是物质层面或是精神层面亦然。倘若连你自己都 吝惜对自己毫无保留地付出,又怎能奢望他人善待自己?

01参考点效应
参考点效应(EffectofReferencePoints):参考点效应又称为定锚效应(AnchoringEffect)。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 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 以及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艾默士?特弗斯基(AmosTversky)率 先应用参考点 (referencepoints)的 观 点 来 解 释 “展 望 理 论” (prospecttheory)。人类在进行决策时,倾向于过度依赖内部或 外部的现有资讯(亦即“定锚点”)作为比较的基础,即使此一资讯与该决策无直接相关性。在进行第一项决策时,人们倾向于利用 此“定锚点”作为评估的标准,据以作出决定。在后续的决策中, 再以第一个决策作为评估的准则并予以逐步修正。此种“定锚点”最大的问题是如果一开始便与所需制定的决策失焦,将可能 影响到后续决策的品质。
“参考点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判断时,会使用过去曾经有过的 经验值或外在线索(cue)作为判断的标准。“参考点效应”又区分 为“内部参考点效应”与“外部参考点效应”,过去的自身经验值在 心理上产生参考点比较标准 是 属 于 “内 部 参 考 点”(internal referencepoint),而对于把从外在环境中所获得的刺激信息当作 比较标准的则是“外部参考点”(externalreferencepoint)。
心理学的观点指出,无论是“内部参考点”还是“外部参考 点”,“参考点效应”经常是歧视、盲目崇拜与价值误判 (value misjudgment)的罪魁祸首。
用一般通俗的话来说,参考点就是人们评估某件事做得好不 好的评断标准。在心理学上也有个类似的理论,称为“社会比较理论”(socialcomparisontheory),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里昂?费斯汀格(LeonFestinger)于1954年所提出的看法。“社会比较理论”主要是阐述由于缺乏客观的比较标准,人们只好通过和外在 的他人做比较,以进行自我评价。参考点则可用于说明上述的评 断标准是如何形成的。
基本上,社会比较可以分成“和自己比较”与“和他人比较”两 种。“和自己比较”是指自己最近发生的事件和上一次自己发生 类似事件的比较,而“和他人比较”是指自己最近发生的事件和他 人在同一事件上的比较,而人们通常会犯的毛病便是“和他人比 较”,以下便举例说明:
我有个朋友三不五时向我抱怨别人的小孩为什么可以念台 大医科? 为什么可以出国留学? 为什么成绩又好又孝顺? 为什么我的小孩就这么差劲? 我只回他一句:你自己当年成绩好吗? 又乖又孝顺吗? 他顿时语塞! 在论及参考点的时候,我们最常看到的便是上述的“社会比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主要内容之一谈的便是自己与他人作比较,但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作比较呢?
再来看一个例子:你也许在马路上常常看到校外培训机构的 电子显示屏显示着:“祝贺本班学生林某某在校段考中数学100、 张某某全校成绩排名第一名……”我常常在想一件事,现在大学 这么多,几乎每个人都有大学可以念,为什么升学压力并没有降低? 有一次我问一个家有高中小孩的朋友,对话内容大约如下:
我:“你家小孩呢?”
他:“去学习数学了,不然怕他‘指考’(中国台湾地区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成绩不好。” 我:“现在很多大学都招不满学生,甚至有些公办大学没那么热门的科系也是如此,你为何要担心你小孩成绩不好而没有大学可念?”
他:“你不知道啦! 我不是担心小孩没有大学可念,考上大学当然没有问题,而是担心考不上重点大学。”
我一听就觉得这是家长的问题,因为现在几乎所有学生都有大学可以念,家长便变得想要自己的子女拼重点大学,那么等以后所有私立大学都不存在,而所有大学全部都是重点大学之时, 那是不是大家只要自己的小孩念台大、清华、交大等重点大学呢?
我在大学教书的资历已超过20年,虽然我对目前的教育制度 不敢苟同,但我的理智告诉我,目前畸形的升学压力并非全然是教 育制度的问题,而是许多家长在传统的升学观念下已经被参考点制约了! 也就是说,身为家长者常常会和自己周遭亲朋好友作比较, 谁家的小孩考上台大医科、台大电机(台湾顶尖的大学科系)……
诚然出路好的科系固然可以确保未来职场生涯较为顺畅,但私立大学毕业的学生就注定未来一辈子抬不起头吗? 我自己眼见的例子未必如此! 在自己有兴趣的专业上努力发光发热,未来 成就未必逊于那些只会死念书的书呆子。
由于工作环境之故,我认识不少学生时代一路是学霸的人物,这些人当年从建中、北一女(台湾重点高中)一路过关斩将考上台大,然后再考取其他名校的硕士博士,求学之路一路顺遂,最后返台任教。这些在心理学上称之为“top dog”(天之骄子)的人士固然在学术上的表现有目共睹,然而部分人士在学术以外上的表现却乏善可陈(例如社交应对能力、人情世故,甚至生活自理能力等),甚至比不上一般人!
我常常在想,人之所以生而为人,除了在工作领域上需保有 一定程度之专业性之外,是否也应均衡发展,才不枉来世上一遭?
在“社会比较理论”当中,和他人比较又可以分为“向上社会比较”(upwardsocialcomparison)与“向下社会比较”(downward socialcomparison)。“向上社会比较”指的就是和比自己优秀的 人(或团体)作比较;而“向下社会比较”指的是与不如自己的人 (或团体)作比较。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指出,如果是以个人为比较 标的时,采取“向下社会比较”,会让你自己感觉比较快乐,因为不 会产生自尊受损的情况;但是如果以团体为比较标的的时候,采取“向上社会比较”会让整个团体更加进步。
我常举一个很有趣的例子:通常新娘(新郎)在找伴娘(伴郎) 的时候,不会找比自己颜值高的友人来当伴娘(伴郎),以免在婚 礼中抢了自己的风采。而在职场中,许多企业会把性质接近的部门(例如房屋中介)划分为许多小组,然后分组竞赛,定期公布评 比结果,此举就是在刺激所有员工以期能够产生“向上社会比较” (也就是口语中的“见贤思齐”)的心理,为公司创造更好的业绩。
身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人,要想不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唯有 避开参考点与个人的向上社会比较,才会让自己与子女更加快 乐! 请记住,成绩单上的分数只是一个数字,就如同成人世界中 你我的银行存折上之数目,就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它永远不 可能也无法代表一个人的未来成就与生活幸福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