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发现东亚:修订版(清华教授口碑之作 罗新杨念群力荐 万历十五年之后的东亚新史 一本书读懂东亚500年)

書城自編碼: 398311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宋念申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356183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9.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九色鹿·追本塑源:元朝的开国故事
《 九色鹿·追本塑源:元朝的开国故事 》

售價:HK$ 90.6
几何之美
《 几何之美 》

售價:HK$ 159.9
马尔克斯传
《 马尔克斯传 》

售價:HK$ 67.9
给年轻人的安顿之书(全2册)
《 给年轻人的安顿之书(全2册) 》

售價:HK$ 156.4
彼美淑令: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
《 彼美淑令: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 》

售價:HK$ 82.8
旧纸边上
《 旧纸边上 》

售價:HK$ 78.2
奥匈帝国命运三部曲:曙光乍现
《 奥匈帝国命运三部曲:曙光乍现 》

售價:HK$ 89.7
偷偷恋慕
《 偷偷恋慕 》

售價:HK$ 53.8

 

編輯推薦:
★清华教授口碑之作,万历十五年之后的东亚新史,一本书读懂东亚五百年
——以全/球史视野横观东亚,重建“中国何以成为「中国」、中日韩何以成为「东亚」”的曲折进程。
——文景历史写作奖十/强作品,滨下武志、李伯重、陆扬、罗新、孙歌、杨念群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力荐!
★打破偏见、颠覆常识,重新发现我们自以为熟悉的东亚世界
——清朝没有“停滞”,日本未曾“锁国”?“亚洲”原来是现代人集体发明的另类传统?“中国”的概念竟然晚至清朝才定型!
——东亚和西欧,谁代表文明和胜利,谁代表蒙昧和失败?我们应该指责侵略者不义,还是被侵略者不够“先/进”?我们所谓的“共识”,实际只是偏见,其后徘徊的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幽灵。
★以历史回应时代情绪,追寻东亚现代困境的源头
——风口浪尖上的“东亚”:教育内卷、家庭创伤、性别困境、精神内耗……围绕“东亚”展开的舆论话题层出不穷:为什么我们是“东亚”?“东亚”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
“探讨东亚‘是什么’,其实就是探讨东亚人群的某种具有代表性的集体记忆。”——宋念申
★精装焕新封面,增补序言与章节,全面修订文字,收录28幅彩色插图
內容簡介:
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中国”和“东亚”是晚近才形成的概念,前者在清代逐渐定型,后者则在近130年来才为人熟知。我们身处其中,并自以为熟悉的东亚世界,其实充满了神话与偏见,有待重新发现和认识。
本书书写的就是16世纪以来东亚变迁、动荡、碰撞、发展、互相塑造的历史。从1592的万历朝鲜之战开启东亚现代进程,到当下的东亚转向,学者宋念申在全/球史的视野中,深入历史过程,重述被偏见遮蔽的故事,揭开夹在黑白之间的真实,描绘了一幅名为“东亚”的历史脉络图,讲述五百年来,在今天被称为“东亚”的这片区域,历史是如何展开的。
關於作者:
宋念申,现任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历史系教授。著有Making Borders in Modern East Asia: The Tumen River Demarcation, 1881?C1919(剑桥大学出版社,2018)和《发现东亚》,关注全/球及区域视角下的中国近现代史,边疆及民族等。
目錄
修订版代序 言说“东亚”的可能
前 言

第一章 解题:何为东亚
亚洲反题
中国不是 China,日本不是 Japan
浪漫化亚洲·最后的武士
文献、考古与传说
平原、草原和海洋

第二章 朝鲜之战:开启东亚现代的“世界大战”
下克上:丰臣的抱负
礼制天下:明朝与朝鲜的内忧外患
东亚“国际关系”的记忆节点
战和之间:历史记忆与宗藩政治文化

第三章 满洲崛起:多元国家的塑成
边缘异动:满洲作为多边边疆
建构大清:皇太极的多元帝国
“满”与“旗”:族、籍之间
“夷”在东亚:异族与正统

第四章 新天下秩序:新的“中华”、新的天下
礼部“外交”:“朝贡”作为权力和文化
内亚帝国:满蒙藏政治 / 信仰共同体
清俄碰撞:欧亚相遇中重塑“中国”
“中华”失焦的“天下”

第五章 耶稣会士:欧亚的现代相遇
画师·臣子·教士:郎世宁的使命
逃犯与圣徒:东亚遇上天主教
耶稣会的成功学
利玛窦规矩
逆转之夜:日本天主教的毁灭
隐匿的基督徒
门外人议屋内事:中西交流之殇
北堂的不速之客:天主教在晚期朝鲜
“锁国”神话的背后

第六章 早期全球化:东亚的重要角色
白的银,黑的人
茶在西方,烟在东方
海禁时代的东亚之海
美利坚的广州:喧嚣的口岸
作为象征的马戛尔尼使团

第七章 其命维新:东亚现代思想的兴起
思想契机:姜沆与朱舜水
江南风格与江户浮世
重建道统:清学的逻辑
再造日本:江户思想之激荡
经世:实学在东亚

第八章 文明与野蛮:殖民“现代性”入侵
林则徐在纽约:毒品·战争·“现代”
黑船上的陌生人:日美相遇
从“天下”到“区域”:东亚秩序的重组
“体”“用”之间:“文明开化”下的东方

第九章 民族国家、亚洲主义与国际
种族进化:殖民与抵抗的逻辑
合法与非法的亚洲
黑龙会的朋友们:1912 年的“亚洲”想象
脱亚自救:转折 1919
建设与失序:步入“现代时间”的东亚

第十章 从二战到冷战
用什么“超克近代”?
从长崎到密苏里号:日本的战败
内战,冷战,热战
作为第三世界的“亚洲”
从“东亚奇迹”到“亚洲价值”
结语:如何记忆东亚现代

部分参考文献
修订版后记
內容試閱
修订版代序 言说“东亚”的可能(节选)
先略解释一下题目。“言说‘东亚’的可能”语带双关,它一方面设问:作为一个思考对象,“东亚”存在什么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探讨:言说这个思考对象,存在哪些可能的方式?
为什么要考虑“言说”的问题?因为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我感到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叙述,来重新梳理东亚近几百年的历史。而这又是因为,以往我们熟知的霸权性讨论和论述方式,已越来越无法概括今天这个面临着多重危机与挑战的世界,历史学者必须在历史叙述方面有所回应。
题目中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可能”。“可能”(potential)或“可能性”(possibility)指向一种敞开的状态,表示它不是唯一的、确定的,也不是一种必然。但同时,“可能”也并非纯粹虚无。它指向新的认知方式,且总处在不断充实、转变和交流的过程中,故不断变动,蕴含未知的潜力。
最后是加引号的东亚。“东亚”到底是什么?它不是一个自在的实体。从地理上说,把亚洲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陆板块就莫名其妙。亚洲和欧洲属于一个大陆板块,为什么要分开?亚洲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这是很可以讨论的。从国别、族裔与人口来说,亚洲也不是一个明晰的实体。谁算亚洲、谁不算?各有各的说法。但是这种模糊状态,恰构成思考的切入点。正因为亚洲不是一个自在的、边界明晰的实体,所以它也不是全然排他的。亚洲也好,东亚也罢,必须从开放和流动的角度才可以被言说。也就是说,“东亚”不能被当作单一确定性的概念来认知,而是靠不断地否定我们熟知的某种普遍性、确定性,才成为“可能”。
如果这么说有些抽象,我举一个例子。疫情期间的2021年5月4日(美国时间5月3号晚上),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主持了一个开放的网络论坛,主题是“海上风雷:五四论保钓(1971—2021)”,纪念1971年兴起的“保钓”运动五十周年。这场运动主要由中国台湾的留美学生发起,由于它大张旗鼓反对美国操纵的东亚安保体系,先是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长期镇压,后被民进党当局长期漠视。发言嘉宾包括当年参加运动、今天已入耄耋之年的几位老保钓人士(如刘大任、张系国等)和一些中青年学者。聆听这些亲历者和后辈研究者的对谈,我们不难发现“保钓”运动厚重丰富的历史内涵。发言者都没有就“保钓”谈“保钓”,而是把它置于更宏大的时空脉络中认识。具体来说,就是把它放到从五四运动到今天、中国与东亚的整体变化中去理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刘大任先生说的一句话:“没有五四运动,就没有保钓运动。”他的意思是:对于那一代台湾青年来说,“保钓”运动就是五四运动的自然延伸。五四所激发的那种家国悲情、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以及对强权的反抗,是“保钓”运动直接的精神资源。
这是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定位。因为它揭示了钓鱼岛这样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在宏大时空中非凡的节点意义。和英文媒体总是强调资源、海权、东亚霸权争夺这类平面单调的分析不同,“保钓”运动波及广阔的空间:包括中国台湾、大陆,琉球(或说冲绳),日本,以及最为关键的:美国。它也串联起相互交错的复线时间:早期近代东亚海上世界的朝贡或商贸往来;东亚传统政治体系的瓦解和殖民主义的掠夺占领;冷战时代的霸权与台湾、琉球、日本民众对此霸权及内部政治压迫的反抗;未竟的去殖民化;后冷战时代的大国政治等等。总之,钓鱼岛或“保钓”运动,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能用简单的国际关系学框架说清楚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五十年后重思“保钓”,打开了我们理解多重交错问题的可能性。
其实钓鱼岛不就是一个微缩版的“东亚”,体现着东亚世界所面临的现代困境吗?
《发现东亚》这本小书的问题意识,与战后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知识分子中兴起的亚洲问题讨论是一致的。其核心之一,是寻找并建立“亚洲”这个概念合法的主体性。它的理论框架,如很多读者明确指出,受后现代、后殖民理论影响。但我在写作中也不断反思这套理论的问题。和给我极大启发的思想史类作品不同,我试图用偏事件性的叙述,梳理多线条的东亚近代史脉络,介入关于东亚现代的思考,并力图跳脱欧洲现代性叙事所规定的单线逻辑,即亚洲从“封闭”“保守”“闭关锁国”,走向“文明”“开化”“融入世界”。
当然,破除这类欧洲中心论逻辑,并不是要代之以中国中心论,而应该是去中心化的。不能说线性逻辑一无是处,它的不足在于它只是可能性的一种,而不应是垄断的唯一。所以本书以梳理另外的历史脉络,从东亚现代的内生性、多元性和互动性的视角,来尝试另一种可能的叙述。
本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学。在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对普遍性知识的多重批判,包含以下几层:一是带有目的论的线性史观;二是寻求一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认知伦理(即把“亚洲”或“东亚”本质化,借建立其内部的某种共性以同其他文明相区隔);三是国际关系思维中,把民族国家概念投射到历史中的趋向,导致对过去静态、单向度的理解。
(下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