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投资的增长与调控

書城自編碼: 398557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金融/投资
作者: 刘立峰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427118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7.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通官绅之邮:江苏地方精英的角色(1905—1914)
《 通官绅之邮:江苏地方精英的角色(1905—1914) 》

售價:HK$ 101.2
埃隆·马斯克品牌管理手册
《 埃隆·马斯克品牌管理手册 》

售價:HK$ 67.9
史家讲史:三国史新论
《 史家讲史:三国史新论 》

售價:HK$ 66.7
资本运作II:高增长企业的操盘逻辑
《 资本运作II:高增长企业的操盘逻辑 》

售價:HK$ 90.9
抢占心智第一:一本书吃透定位实战要领(“定位之父”艾·里斯传承人张云全新力作)
《 抢占心智第一:一本书吃透定位实战要领(“定位之父”艾·里斯传承人张云全新力作) 》

售價:HK$ 71.3
这就是孤独症:事实、数据和道听途说
《 这就是孤独症:事实、数据和道听途说 》

售價:HK$ 57.4
男性困境:他们内心的创伤、恐惧与愤怒
《 男性困境:他们内心的创伤、恐惧与愤怒 》

售價:HK$ 67.9
财之道丛书·国家的贫困与繁荣
《 财之道丛书·国家的贫困与繁荣 》

售價:HK$ 78.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7.1
《金融炼金术(2021修订版):不止是一种金融理论,更是一种认》
+

HK$ 147.2
《中国金融科技安全治理机制研究: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
+

HK$ 486.5
《金融投资经典译丛》
+

HK$ 129.4
《香帅金融学讲义》
+

HK$ 105.0
《优秀FP&A:财务计划与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詹世谦》
+

HK$ 115.0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精装本)》
編輯推薦:
探索中国投资历程,见证经济崛起奇迹。
內容簡介:
本书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投资所资深研究员,投资专家刘立峰博士撰写的一部新中国投资问题的专著。本书以通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史料分析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深入分析研究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时期、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时期、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时期、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期的投资增长、投资方向、投资主体、投资决策、投资方式、融资渠道、投资管理和调控,对新中国前70多年投资进行系统总结,为新时期我国投资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刘立峰,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
關於作者:
刘立峰,1965年5月出生,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现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工作,任投资战略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为投资及宏观经济分析、地区及企业发展战略及规划;出版的学术著作包括有《宏观金融风险》《国债政策可持续性及财政风险》《宏观投资学》等。是中国投资研究的重要专家之一。
目錄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投资( 1949 年 10 月—
1952 年) 1
第一节 投资的基础和条件 2
一、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 2
二、前进道路仍有诸多困难和矛盾亟需解决 3
第二节 投资主体的培育 4
一、没收官僚资本企业以及确立国营经济领导地位 4
二、保护并有限制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5
三、发展合作社经济 6
第三节 集中统一的投资管理体系 7
一、建立经济和投资的管理机构 8
二、集中统一的财政和经济管理体制 9
三、实施经济和投资计划管理 11
四、初步建立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12
第四节 根据恢复为主原则进行重点投资 15
一、交通运输业的恢复和发展 16
二、水利工程的修复和建设 17
三、工业投资的恢复与发展 19
第五节 国家投资为主的资金来源 20
第六节 投融资的成就、经验和教训 23
一、主要成就 23
二、经验和教训 24
第二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建立时期的投资( 1953—
1957 年) 27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的投资主体形成 28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 28
二、“三大改造”和新型投资主体形成 29
第二节 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和投资管理体制 31
一、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31
二、基本建设计划管理体制的强化 34
第三节 “一五”计划的实施和“156 项工程”的确定 36
一、“一五”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36
二、“156 项工程”的加快推进 39
第四节 投资增长与波动 44
一、投资实现快速增长 44
二、投资增长的波动较大 45
第五节 投资结构与重点 47
一、“一五”时期的投资结构变动 47
二、优先建设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 50
三、兼顾轻纺工业的投资 55
四、积极推动基础设施投资 56
五、改善公共服务和进行城市建设 58
六、建设新的工业基地 59
第六节 投融资的经验和教训 60

第三章 “大跃进”时期的投资( 1958—1960 年) 6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与三年“大跃进” 64
第二节 计划层层加码导致投资规模失控 65
一、决策与计划的层层加码 65
二、投资规模膨胀与结构失调 68
第三节 重点行业和领域投资急剧扩张 70
一、以钢铁为中心的重工业建设 70
二、机械工业投资加快推进 71
三、汽车行业呈现遍地开花局面 72
四、能源工业的突破发展 73
五、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幅扩张 74
六、轻工业和城市建设没有得到重视 75
第四节 “二五”计划的制定及投资的安排 76
一、“二五”计划的最初制定 76
二、“二五”计划的调整 79
第五节 投资管理权限的下放与调整 81
一、经济和投资管理权力下放 81
二、经济和投资管理权限的调整 82
第六节 投融资的成就和问题 84
一、主要成就 84
二、主要问题 85
第四章 经济调整时期的投资( 1961—1965 年) 88
第一节 实施“八字方针”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89
一、“八字方针”的初步实施 89
二、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90
第二节 “全国一盘棋”和压缩投资规模 92
一、重申“全国一盘棋”方针 92
二、坚决压缩投资规模 92
三、停建大量项目 93
第三节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95
一、投资的产业和地区结构变动明显 95
二、加快农业、支农工业的建设 97
三、推动轻工业的加快发展 97
四、调整重工业内部结构 98
第四节 重新恢复集中统一的投资管理 101
一、收回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权和计划权限 101
二、重建基本建设投资的规章制度 103
第五节 投资调整的成效和启示 105
一、调整时期的成效 105
二、调整时期的启示 108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投资( 1966—1976 年) 110
第一节 经济和投资运行的曲折历程 111
一、全面内乱与经济衰退 111
二、“三个突破”与经济调整 112
三、在持续动乱中进行整顿 112
第二节 投资的结构变动及经济再次失衡 114
一、投资结构的变动 114
二、经济结构的再次失衡 115
第三节 “三线”建设的实施过程 116
一、“三线”建设决策出台 116
二、“三线”建设的推进与成就 117
三、“三线”建设的问题 121
第四节 再次建立“块块为主”的计划体制 125
一、重提建立地方的工业体系 125
二、重建“块块为主”的计划体制 127
三、投资管理正常秩序遭到破坏 127
第五节 投融资的主要教训 128
一、计划编制草率和盲目冒进 128
二、积累与消费结构比例失调 129
三、地区投资布局严重失衡 129
四、项目投资效益明显下降 130
第六章 经济恢复和调整时期的投资( 1976—1978 年) 131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与经济的恢复 132
第二节 “左”的政策的继续与经济“洋跃进” 135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急于求成与投资膨胀 137
第四节 投资结构处于严重失衡状态 140
第五节 经济和投资体制的探索 141
第六节 投融资的经验与教训 143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的投资
( 1979—2000 年) 14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与新的主体培育 145
一、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14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经济高速增长 147
第二节 投资增长过猛和反复膨胀 152
一、投资的初步调整 152
二、投资的反复膨胀 155
三、投资在治理整顿中发展 156
四、经济再次过热与投资调控 158
五、亚洲金融危机与积极财政政策 162
第三节 国债投资的基本情况和实施效果 165
一、国债投资的进展 165
二、国债投资的效果 168
第四节 投资结构调整和新的结构失衡 170
一、投资结构性变动的基本特征 170
二、不同阶段投资结构变动情况 173
第五节 城镇化由慢到快过渡阶段的投资 178
一、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 178
二、城市建设投融资状况 179
三、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 182
第六节 市场化探索和改革时期的金融投资 183
一、银行体系初步建立与商业化运行 183
二、探索成长时期的资本市场融资 185
第七节 投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 189
一、市场取向改革起步和全面推进时期的投资体制 189
二、市场取向改革制度初步建立时期的投资体制 199
第八节 投融资的经验和教训 209
一、主要经验 209
二、主要教训 211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时期的投资
(2001—2011 年) 213
第一节 在转型发展中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14
第二节 投资运行及其调控 216
一、2001—2002 年,经济和投资增速平稳回升 216
二、2003—2007 年,经济和投资从偏热走向过热 218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与 4 万亿投资计划 222
一、政策出台背景 222
二、内容与成果 224
三、实施效应分析 226
第四节 城镇化快速增长阶段的投资 230
一、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 230
二、城市建设投融资状况 231
三、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 232
第五节 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推进时期的金融投资 235
一、金融改革红利释放和银行业的高速发展 235
二、规范发展时期的资本市场融资 238
第六节 市场化融资成为投资的动力源泉 241
一、确立市场化主体地位并为民间投资松绑 241
二、融资平台成为政府投融资的重要主体 247
三、土地财政成为政府融资体系的重要引擎 253
第七节 投融资的成就、经验和启示 261
一、主要成就 261
二、经验和启示 267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投资(2012—
2022 年) 271
第一节 投资在应对风险挑战和疫情冲击中发挥重要作用 272
一、经济新常态下的投资调控 272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投资调控 274
三、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投资调控 276
四、全力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投资调控 277
第二节 投资优化供给结构作用明显增强 279
一、投资发挥关键作用,支撑经济平稳运行 279
二、受经济转型和疫情影响,投资增速进入下行通道 280
三、产业投资优化升级,投资结构更趋合理 281
四、区域投资统筹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82
五、高水平开放成效显著,双向投资向纵深发展 283
六、基础设施投资有序推进,民生相关投资成效显著 284
七、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投资新动能积聚发展 285
第三节 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 286
一、美国封锁打压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287
二、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 290
三、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风险和挑战 292
四、牢牢掌握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主动权 293
第四节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投资 295
一、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 295
二、城市建设投融资状况 296
三、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 299
第五节 方式转变和风险防控时期的金融投资 303
一、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银行融资 303
二、改革发展新阶段的资本市场融资 305
第六节 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创新 311
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突破进展 311
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314
三、“放管服”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320
第七节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的新旧转换 322
一、拓宽正规债务融资渠道 322
二、融资平台的艰难转型发展 327
三、从大力推进到规范发展 PPP 332
四、盘活基础设施的存量资产 335
五、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340
第八节 投融资的成就、经验和问题 345
一、主要成就 345
二、主要经验 348
三、存在问题 349
第十章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的投资( 2023—
2035 年) 352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投资的经验和教训 353
一、投资的经验 353
二、投资的教训 359
第二节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361
一、世界格局新旧交替,进入深度的动荡变革期,中国
亟需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361
二、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演进,加快重塑全球
经济版图,给中国带来无限的发展潜力 363
三、 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形成发展韧性和活力,增强了
我国应对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优势和条件 364
.
四、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和延长了战略机遇期,为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拓展了更大空间 365
五、世界和中国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各种
“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366
第三节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下的投资取向 367
一、供需结构明显变化情况下的投资选择 368
二、工业化迈入全面深化阶段的投资方向 373
三、城镇化格局变化和品质提升投资增加 376
四、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下的投资协同 379
五、人口老龄化进入加速期的投资需求猛增 381
六、涉及国家安全投资的重要性显著提升 382
七、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对投资提出新要求 383
八、面临世纪疫情冲击的公共卫生投资方向 386
第四节 投资调控和改革的基本趋势和重点方向 388
一、优化投资调控方法和手段 388
二、创新投融资的体制机制 391
三、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 398
附 录 403
附录一 附表 404
附录二 重要政策性文件 417
附录三 投资经典案例 436
附录四 投资大事记 453
內容試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基本建设投资只有40多亿元,改革开放之初,全社会投资不足1000亿元,到2022年已经提高到58万亿元。1952—2022年,投资(可比价)年均增长11.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2.3个百分点。70年间,全社会投资(2022年价格计算)合计达到764万亿元,其中99%是改革开放以后完成的,70%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完成的。现价固定资产投资率由1952年的14%提高到2022年的48%,1953—2022年的平均投资率为31.2%,改革以后的平均投资率上升到38.6%。投资为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力,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70多年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从结构单一到百业兴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基础产业地位不断巩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不同地区比较优势有效发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旧貌换新颜。社会事业全面繁荣昌盛,科技实力显著增加,重大成果不断涌现,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环境保护日益加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这其中,投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投资一直是经济增长最活跃和带动作用最强的因素。投资具有双重效应,作为支出中的一个重要且容易变动的部分,通过对总需求的作用而影响短期产出水平,又通过对资本形成的作用影响潜在生产能力和总供给,左右长期产出水平的增长趋势。投资是经济繁荣和衰退的决定因素,投资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需求可能因此收缩;如果投资规模过大,则会导致通胀和过热,适时调控投资是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投资也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投资带来资本积累,以及建筑物和设备存量的增加,能提高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潜在生产能力,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结构性矛盾会频繁显现,既可能存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也可能导致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今天的经济结构现状是由过去的投资结构形成的,而未来经济结构变化也取决于当今的投资结构,所以投资结构的动态发展是实现经济结构演进的最基本手段。从改革初期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大力发展轻纺工业,到入世以后的加工贸易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到随着收入增加和内需扩大,房地产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再到基础设施超常和优先发展带动的重化工业增长,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空天信息、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投资结构调整都是主要的推动力量。
近年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反复提到,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实现有效投资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重要举措。有效投资的基本内涵就是:有质量的投资、有效率的投资和有回报的投资,具体来讲是要实现资源和要素得到合理有效配置的高效投资;不断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的精准投资;能够推动实现供求体系动态平衡的协调投资;具有战略眼光和长远考虑的适度超前投资;既体现创新精神又能减少犯错概率的审慎投资;能够合理控制债务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稳健投资。
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投资意味着牺牲当前的消费以增加未来的消费。人们现在不进行更多的消费,而是将储蓄用于增加新的生产能力,为的是将来能实现更多更好的消费。这阐明了投资和消费的动态关系,即一方面,投资的目的终究是为了服务于消费;另一方面,要实现更多更好的消费就必须扩大有效投资。要在扩大投资中保障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服务功能、扩大消费潜力,以投资促消费,以消费带投资,实现投资与消费的良性互动,创造更多的国内需求。要积极寻找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推动消费带动作用强的投资项目建设,围绕促进消费的领域扩大投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