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內容簡介: |
该教材主要包括:绪论、 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成型原料、混合与塑化、 高分子材料主要成型加工技术、高分子材料其它成型加工技术、高分子材料二次加工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新进展等内容。 通过本教材的教学和学习,正确了解高分子材料制品的使用性能与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关系,为读者从事高分子研究、教学和开发生产新材料及新型制品打下扎实的基础。
|
關於作者: |
王小妹,中山大学,教授, 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55篇;参加编写了《塑料的二次加工》(黄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参加编写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教材《塑料工程实验》(杨鸣波主编),2004年起在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试用二届后出版;参加编写《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第5卷第2篇塑料工程(吴智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拟出版;主编了自编讲义《聚合物制品设计》,使用超过四届。参加编写《化工基础实验讲义》,使用超过六届。 作者主要从事高分子加工的研究与教学,讲授《高分子加工》课程超过十一届,采用2006年化学工业出版出版的王小妹、阮文红主编的《高分子加工原理与技术》作为本科生教材,使用已有七届。
|
目錄:
|
第1章绪论
11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性质
12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其重要性
13高分子材料成型工业的回顾与展望
131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初创期
132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发展期
133高分子材料全面发展时期及发展方向
14我国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发展现状
第2章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
21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性能
211高分子材料的熔融性能
212高分子材料的流变性能
213高分子材料的成型性能
22高分子材料加工中的结构变化
221高分子材料的结晶
222高分子材料的取向
223高分子材料的降解
224高分子材料的交联
第3章成型原料、混合与塑化
31高分子原料
311橡胶
312塑料
313纤维
32添加剂
321稳定剂
322增塑剂
323填充剂
324润滑剂
325交联剂及偶联剂
326其他助剂
33混合与塑化设备
331间歇式混合与塑化设备
332连续式混合与塑化设备
34混合与塑化
341混合与塑化的方法
342混合机理
343混合与塑化工艺
第4章高分子材料主要成型加工技术
41挤出成型
411挤出成型设备
412挤出成型理论
413挤出成型工艺及控制
414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挤出成型技术特点
415典型制品的挤出成型
42注射成型
421注射成型设备
422注射成型原理
423注射成型工艺及控制
424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技术特点
425典型制品的注射成型
43压延成型
431压延成型设备
432压延成型原理
433压延成型工艺及控制
44中空吹塑
441中空吹塑设备
442挤出吹塑
443注射吹塑
444中空吹塑成型工艺及控制
45泡沫塑料成型
451塑料发泡方法及其特点
452泡沫塑料成型过程及原理
453泡沫塑料成型设备和选用
46流延成型
461流延成型用溶液的配制
462流延成型设备
463流延成型工艺
第5章高分子材料其他成型加工技术
51模压成型
511模压成型设备
512模压成型原理
513模压成型工艺
514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技术特点
52层压成型
521浸渍
522压制成型工艺
523热处理和后加工
53涂覆
531塑性溶胶的配制
532直接涂覆
533间接涂覆
54纺丝成型
541纺丝成型设备
542纺丝成型原理
543纺丝成型工艺
55橡胶的成型加工
551橡胶的硫化
552橡胶的模压成型
553橡胶的压出成型
554橡胶的注射成型
第6章高分子材料二次加工技术
61热成型
611热成型的选材原则
612热成型设备和模具
613热成型的基本方法
614热成型工艺及控制
62机械加工
621高分子制品的机械加工性能
622高分子制品的机械加工方法
63表面整饰
631机械修饰
632表面处理
633表面涂饰
64焊接和粘接
641高分子制品的常用焊接方法
642高分子制品的粘接理论
643胶黏剂的选用
644粘接工艺
第7章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新进展
71IMD模内装饰技术
711IMD片材
712油墨
713塑料粒子
714IMD的成型工序及设备
72纳米复合材料成型技术
73主要加工技术新进展
731挤出成型技术
732注射成型技术
733压延成型技术
734中空吹塑成型技术
735纺丝成型技术
736涂覆成型技术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第二版前言
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一样,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高分子材料是通过制造成各种制品来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因此从应用角度来讲,对高分子材料赋予形状为主要目的成型加工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高分子材料新品种的不断涌现,制备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高分子制品的要求逐年提高,高分子加工技术不断改进和推陈出新,高分子加工科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实用意义的科学分支。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是将高分子转变成实用材料或制品的一种工程技术,通过学习和掌握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技术以及生产控制因素,可以加深对高聚物加工、结构和性能的正确理解,熟知影响制品性能的各种因素,指导人们选择和运用合适的加工设备、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并以最低的成本和能耗,实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获得合乎要求的、高质量的高分子制品。
本书可为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和生产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可用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攻读高分子科学和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使读者能够了解高分子加工的基本原理、设备配型和工艺技术,高分子制品的加工结构性能关系,从而对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过程有一全面的了解。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在全面阐述成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工艺的前提下,力求书中的理论内容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内容上,尽可能系统全面、拓宽专业范围,编排合理。本书按高分子材料主要成型加工技术、其他成型加工技术、二次加工技术等分类介绍高分子加工原理和技术,使读者易于理解,并能一目了然。2006年本书第一版出版以后,受到读者欢迎,重印4次,为此,我们在保持第一版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全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删去一些陈旧的内容,由十章整理为七章,在最后一章,向读者介绍高分子加工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加工技术的最新进展。与第一版相比,本版内容更加简明,力求突出重点,更适于作为教学材料;同时与时俱进,总结了高分子加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开拓读者的视野。
本书第1、2、3、第5章的54、55节和第6章的61~64、第7章的71节由王小妹编写,第4章、第5章的51~53节及第7章的72、73节由阮文红编写。本书的编写得到“聚合物复合及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同事们的支持和大力帮助,也得到国内外高分子界同仁的关心。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短促,书中的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王小妹阮文红
2014年1月于中山大学
第一版前言
高分子材料是当前人类使用的主要材料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的新品种不断涌现,制备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高分子制品的要求逐年提高,带动高分子加工技术不断改进和推陈出新,使高分子加工科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实用意义的科学分支。
高分子材料只有通过高分子加工,才能具有使用价值,而且高分子制品的性能可以说是由成型加工过程最终确定的。所以通过学习和掌握高分子加工原理和技术,可以加深对高聚物加工、结构和性能的正确理解,指导人们以最低的成本和能耗,实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获得合乎要求的、高质量的高分子制品。
同时学科间的交叉也亟待编写一本依托于材料类一级平台上的高分子加工教材,使材料类及相关专业本专科教师、学生,高分子生产和加工企业技术人员及培训学员能够了解高分子加工的基本原理、设备配型和工艺技术,高分子制品的加工结构性能关系,从而对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过程有一全面的了解。为此,本书作者在汲取国内外高分子加工著作精华的基础上,认真学习高分子加工科学的新成果,力图使本书在科学思路和内容编排上具有以下的特点:①作为基础性教材,内容尽可能系统和全面。通过介绍高分子加工的基本概念、经典理论、配方设计、混合与塑化技术,使读者获得扎实的高分子加工基础知识;②拓宽专业范围,涉及面广。有别于以往着重单一塑料成型加工的教材,内容涉及塑料、橡胶、化学纤维等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原理和技术;③编排合理,体现科学思路。在对基本概念和成型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主要按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溶液、化学纤维和橡胶等分类介绍高分子加工原理和技术,对高分子制品的二次加工也有所涉及,使读者易于理解,并能一目了然;④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扼要地总结介绍高分子加工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以开拓读者的视野。
本书第1、2、3、4、9章和第10章的103、104、105由王小妹编写,第5、6、7、8章和第10章的101、102由阮文红编写。作为我校编写的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列教材之一,本书的编写得到“聚合物复合及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研究所和材料科学研究所同事们的支持和大力帮助,也得到国内高分子界同仁的关心。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短促,本书难免有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王小妹阮文红2006年2月于中山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