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98.6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44.2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77.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1.6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1.8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HK$
43.7
|
內容簡介: |
著名学者、南京大学教授卞孝萱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在晋唐和清代文史、中国文化史、文献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先后出版了《刘禹锡年谱》《元稹年谱》 《唐代文史论丛》等。不仅如此,卞先生在艺术史研究上也有突出的成就,其中《郑板桥全集》和《郑板桥丛考》等著作收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章。在卞孝萱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朱 天曙老师全面梳理和解读卞先生在书画篆刻艺术史研究上的成就,辑录卞先生所有艺术史研究文章,感怀卞先生的同时,对今天的艺坛当有所启发。
|
關於作者: |
朱天曙,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艺 术学博士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应邀在全国政协礼堂、中国美术馆、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柏林视觉艺术中心等举办个展和联展,应邀在东京大学、美国南卡大学、德国柏林自 由大学等讲学。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香港三联书店等出版学术著作和随笔集多种。
|
目錄:
|
上 册
前言:卞孝萱先生与艺术史研究 朱天曙/ 1
第一辑 六朝至唐代艺术史研究
关于 “兰亭论辨 ”/ 3
《兰亭记》新探 / 14
何延之《兰亭记》述《兰亭序》入宫经过/ 14
画家、戏剧家笔下之萧翼与辩才/ 25
赚《兰亭》/ 34
鉴真带到日本的二王墨迹/ 38
《瘗鹤铭》之谜/ 43
鹤与文学/ 43
碑版署名/ 46
干支纪年/ 49
文章内容/ 52
书法风格/ 54
《补江总白猿传》:褚遂良与欧阳询争名/ 60
《传》成于褚遂良手下文人/ 61
《传》为褚氏手下文人所作的旁证/ 71
关于此《传》的标题/ 76
“玄武门之变”与《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 77
唐代的书扇/ 87
第二辑 清代艺术史研究
日本官版《平山堂图志》跋 —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实物 / 93
袁江《东园图》考 / 104
随园五图 / 117
汪荣《随园图》/ 119
阮元与张肇岑 —孤本《石鼓斋印谱》跋 / 124
绘画史上的大问题:王时敏与王原祁是什么关系 ——柳诒徵改编《太仓太原王氏宗谱》产生的迷惘 / 134
从《扬州画舫录》看清代徽商对文化事业的贡献 / 140
第三辑 扬州画派研究
“扬州八怪 ”考 / 159
凌霞《扬州八怪歌》/ 161
闵贞不应列入 “扬州八怪 ”/ 164
《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中的 “扬州八怪 ”作品/ 174
南京博物院看 “扬州八怪 ”书画/ 184
扬州博物馆看 “扬州八怪 ”书画/ 193
李方膺考论 / 207
金农书翰十七通考释 / 217
关于汪士慎的几个问题 / 233
“扬州八怪 ”之一高翔 / 243
从《迁淮边氏谱》看边寿民 / 253
第四辑 郑板桥研究
孤本《昭阳郑氏谱》的学术价值 / 275
郑板桥生平考 / 288
郑板桥交游考 / 304
下 册
郑板桥与程羽宸的情谊 / 355
郑板桥诗词及相关研究/ 360
..................
|
內容試閱:
|
前言 :卞孝萱先生与艺术史研究
朱天曙
著名学者、南京大学教授卞孝萱先生( 1924—2009)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在六朝、唐、五代和清代文史、中国文化史、文献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先后出版了《刘禹锡年谱》(1963)、《元稹年谱》(1980)、《唐代文史论丛》(1986)、
《刘禹锡丛考》(1988)、《唐传奇新探》(2001)、《现代国学大师学记》(2006)、《家谱中的名人身影——家谱丛考》(2008)等重要学术著作。不仅如此,卞先生在艺术史研究上也有突出的成就,其出版的《郑板桥全集》(1988)、《郑板桥丛考》(2003)、
《冬青书屋笔记》(1999)、《冬青书屋文存》(2008)等著作中收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章。自 20世纪 60年代起,卞先生即对清代“扬州八怪”尤其是对郑板桥作了深入的探讨,还对六朝至唐、清代至近现代艺术史进行了细致研究。他通过钩沉辑佚、正误校勘、考证辨伪等方法,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成果,为学界所重视,很多成果至今仍为研究界广泛认同。在卞先生诞辰百年之际,全面梳理和解读先生在书画篆刻艺术史研究上的成就,对于今天的研究者当有所启发。
前言:卞孝萱先生与艺术史研究
一、以《兰亭序》传播和《瘗鹤铭》考订为中心的六朝至唐代书法史研究
东晋书法是中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艺术成就达到了书法史的高峰,“书以晋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 ”(马宗霍《书林藻鉴》卷六)钱穆先生也指出:“魏、晋以后,中国人的书法,成为中国人最标准的艺术。书法的受人重视,超乎其他一切艺术之上。 ”(《中国文化史导论》)东晋书法,以王羲之(303—361)、王献之( 344—388)为杰出代表。千百年来,王羲之的《兰亭序》由于大量传拓、临摹,此帖形成了特有的生命力,历代著录、研究一直不断。唐代何延之《兰亭记》记载了《兰亭序》在隋唐之际的收藏和流传。宋代桑世昌的《兰亭考》汇集了散见各处的著录、笔记、题跋中的有关资料,进行考订和分类;后俞松又根据其所藏兰亭的题记,编成《兰亭续考》,两书保存了唐宋二代关于《兰亭序》临摹、翻刻、流传、著录及评论的资料。此后关于《兰亭序》的研究和考订一直不断,更增加了此帖的神秘色彩。 1964年和 1965年,东晋《谢鲲墓志》和《王兴之夫妇墓志》先后在南京出土,郭沫若先生根据两志书体,和《兰亭序》进行比较,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认为东晋时代不可能存在《兰亭序》那样遒美而全无隶意的书法,进而否定《兰亭序》的真实性。此文发表后,引发了著名的“兰亭论辨”。..................
围绕“兰亭论辨四十周年”进行讨论,不可避免地要评价《兰亭论辨》上编的十五篇文章。我发现这些文章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略举数例:
(1)谁是《兰亭序》的作伪者 ?
郭沫若:“《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就是智永所依托。 ”(《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
宗白华:“唯《定武兰亭》是否智永所能书,尚待进一步推敲耳。 ”(《论〈兰亭序〉的两封信》)
李长路:“我意伪帖是仿智永而不及智永手笔,也不过是一个连怀仁也比不上的初唐书法家所书写的。……何时写作 ?……早则陈、隋之际,晚则唐初……唐初的可能性较大。 ”(《〈兰亭〉辩妄举例小补》)
赵万里:“《兰亭序》的楷法,显然主要是唐人的成分,还有宋人的成分。 ”(《从字体上试论〈兰亭序〉的真伪》)
史树青:“在‘御府’伪造《兰亭序》的活动,我看这就是唐太宗、欧阳询、褚遂良几个搞的一套鬼把戏。(《从〈萧翼赚兰亭图〉谈到〈兰亭序〉》)
以上说明,郭沫若与其支持者,支持者相互之间,对谁是《兰亭序》的作伪者,意见不一致。
(2)《兰亭序》“暮”“禊”“畅”等字是不是作伪之证 ?
徐森玉:“关于禊—禔,畅—畼,虽然还不能像‘暮’字原著应为‘莫’那样肯定,但也是值得我们注意和今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兰亭序〉真伪的我见》)
于硕:“晋代已有‘畅’字,前已查出。今又查出‘暮’字的使用远在三国时代,先于永和九年者九十年……六朝人写字,示旁每讹为禾旁,《兰亭序帖》禊作稧,大概是出于有意的‘拟古’。”(《东吴已有“暮”字》)
以上说明,郭沫若的两位支持者,对于《兰亭序》“暮”“禊”“畅”等字是不是作伪之证,意见不一致。
(3)东晋书体是怎样 ?
龙潜:“在晋时的书法是处于隶书阶段……到齐梁之间才逐渐产生了正书。 ”(《揭开〈兰亭序帖〉迷信的外衣》)
徐森玉:“行、草书和接近成熟的楷体在西晋初年(当然,不自西晋初年始)就有了……真正成熟的楷法要到隋、唐之际才完成。 ”(《〈兰亭序〉真伪的我见》)以上说明,郭沫若的两位支持者,对东晋书体应是怎样,意见不一致。
(4)隶书笔意是怎样 ?
郭沫若:“王羲之的笔迹应当是怎样 ?……必须有隶书笔意而后可……具体地说来,是在使用方笔,逆入平出,下笔藏锋而落笔不收锋,形成所谓‘蚕头’和‘燕尾’。南北朝人的碑刻字或写经书,虽已收锋,仍用方笔;凡一点一划,一起一收,笔锋在纸绢等上转折如画三角形。这样的用笔法,就是所谓隶书笔意。 ”(《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
启功:“我体会郭沫若同志所谈,是说东晋时期书法必定带有隶书笔意……不是说《兰亭》的字必定要架子严整,撑满方格,而指它应该具有唐以前的古意。 ”(《〈兰亭〉的迷信应该破除》)
以上说明,郭沫若与其支持者启功,对于“隶书笔意”的解释,实际上是不一致的。“隶书笔意”应是怎样 ?郭沫若作了十分具体的解释,表达得很清楚,不含糊。启功却把郭沫若说明很清楚、不含糊的一段话,改为模糊的“具有唐以前的古意”一句话。可见启功不完全同意郭沫若对“隶书笔意”的具体解释,但不能明白地说出来,只有改用模糊的解释,为他日表述自己的具体意见留有余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