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88.2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5.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6.3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1.2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77.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編輯推薦: |
艺术史家的经典之作
本书为20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布林克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泛欧洲艺术比较研究的代表作品之一。布林克曼凭借着自己深湛且广博的学养将几个世纪中的造型艺术家(如贝尔尼尼、提香、丁托列托、格列柯、雷诺阿、米开朗琪罗达尔博格)的晚期风格融合在一起,搭建了一个清晰的分析艺术家向晚期风格过渡的形式框架。
薄而不约、晦而可懂
本书译者刘丽荣有十余年的艺术史专业研究背景,在翻译过程中尽力查清一手资料、解释清楚晦涩难懂的名称等,使得本书薄而不约、晦而可懂,翻译质量上乘。
|
內容簡介: |
原书出版于1925年,是艺术史研究的一次跨学科的尝试。布林克曼的研究始于对精神变化的深刻体验和理解,他尝试将几个世纪以来造型艺术家的晚期风格联系在一起,提出晚期风格的某些规律性间题。通过比较不同艺术家在不同生活阶段的创作,布林克曼观察到晚期作品在形式语言和精神内容方面所具有的一个共同趋势,并将其概括为“融合”,一种形式与主题的融合。这种对比在构图和技法上很容易被证明,但是其本质只能在精神上被理解:伟大的艺术家在从成年步入老年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关系与环境相连的精神性逐渐走向内敛的精神性。
丛书简介:
“世界艺术史丛书”是一套系统介绍艺术史学的丛书,精选世界著名的艺术史家的作品,书目突出经典性、学术性、多元性,同时兼顾时代、国别、语种和影响力的诸多因素。
世界艺术史的研究无论对哪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这个国家了解世界,并且进一步地由他人而反观自我文明的一次必要的工作。“世界艺术史丛书”由朱青生教授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是在学术发展的新历史阶段,对各个层次、各种任务所需要的翻译工作进行的新的组织和新的推进。本丛书汇集中外艺术史学者的智慧,不断检验观念和方法,有系统地持续发掘、测绘和整理,采用“组合翻译”,即由语言专家和艺术史专家共同配合进行翻译、校注和审,以及“图—词—物三角注释法”,为应合图像时代提供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
|
關於作者: |
阿尔伯特?布林克曼(1881—1958),二十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他于1905年在柏林夏洛滕堡技术大学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先后出任卡尔斯鲁厄、罗斯托克、科隆、柏林和法兰克福大学教授。他是巴洛克艺术专家,也是最早探讨城市建筑艺术的学者,曾主编27卷《艺术科学手册》,著有《广场和纪念性建筑》《雕塑与空间作为艺术造型的基本形式》《大师的晚期作品》《巴洛克雕塑》《变革中的精神:叛逆与秩序》《欧洲人文主义:从丢勒到戈雅》等。
刘丽荣,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学习新闻学、社会学、艺术史和计算机专业,获得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德国波恩欧洲一体化研究中心、法国巴黎欧盟战略安全研究所、德国慕尼黑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德国外交政策协会访问学者。著有《经济自由与增长》(德文)、《社会化的困境》(英文)、《被危机绑架的欧洲梦》(中文)等,译有《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自然不可改良》《阳光经济》等。
黄凤祝,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香港《明报月刊》专栏作家。
|
目錄:
|
引言
第一章
第二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人名索引
|
內容試閱:
|
技法上的阶段性对比,在米开朗琪罗的两幅素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中一幅是对《卡西纳之战》的研究,创作于1504年。另一幅是《隆达尼尼圣母哀子》的草图,米开朗琪罗创作这幅作品时已有80多岁。
30岁的米开朗琪罗用肌肉束构建躯体;不仅是运动中的人体,笔触也极具生命力,它们是撕裂的、撞击的、行动的和跳跃的。在它们以群体形式出现的地方,每个笔触仍然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时刻准备着,与它的战友进行较量。如果个别局部得到改善,那么新的笔触,就会以战斗的姿态,有意撕毁旧的笔触,从双重和三重的运笔中获取力量、意志以及排他性的自我权利。
在《圣母哀子》中,所有的张力都沉入了基督下沉的身体。这里运用的不再是活跃的笔触,而是溶化的粉笔颗粒,好像窗玻璃上的水滴一样,在纸面流淌。无论它们的出现是微妙孤立还是凝聚密集,它们的力量都是彼此相等的。炭笔留下的浓重的黑色印迹,马上又散溢开出来,归于一般。与年轻时极具活力的线条不同,这些笔触无所依托,显得疲惫黯淡、无精打采。这种交错混乱的笔触间的并列关系,这种组织肌理,不再把身体和群体作为细节的构造,而是把各个部分包裹在一起,若隐若现,好像施有魔法的面纱。乔瓦尼·洛伦佐·贝尼尼的一幅晚期红色粉笔画也是如此,用线条编织而成的神秘感,仿佛轻风中飘荡的烟雾。
对比米开朗琪罗的《圣母哀子》和贝尼尼的墓碑设计,两幅晚期草图的区别在于整体运动;这种区别是由风格时代决定的,而不再是个体独特的。那里是沉沦,这里是驱逐;那里是松弛,这里是献身:早期巴洛克和盛期巴洛克。但是,二者完全放弃了各部分之间相互对立的独特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