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无隐山(花开花谢佛自在,山上山下真如意)

書城自編碼: 400959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校尔康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225365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66.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知识如何流动(三棱镜译丛)
《 知识如何流动(三棱镜译丛) 》

售價:HK$ 91.8
万有引力书系 江南困局 晚明士大夫的危机时刻
《 万有引力书系 江南困局 晚明士大夫的危机时刻 》

售價:HK$ 89.7
正始十年(看司马懿父子如何打破“恐怖平衡”,实现统一!)
《 正始十年(看司马懿父子如何打破“恐怖平衡”,实现统一!) 》

售價:HK$ 78.2
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3)
《 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3) 》

售價:HK$ 457.7
美国学院和大学史(大学、思想与社会)
《 美国学院和大学史(大学、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12.7
好望角丛书·自由古巴:革命、救赎与新生
《 好望角丛书·自由古巴:革命、救赎与新生 》

售價:HK$ 170.2
颠覆者:美国散户如何凭借数字平台在华尔街实现逆袭
《 颠覆者:美国散户如何凭借数字平台在华尔街实现逆袭 》

售價:HK$ 90.9
投诉是礼物:理论版+实践版(套装2册)  长盛不衰的客户服务指南!
《 投诉是礼物:理论版+实践版(套装2册) 长盛不衰的客户服务指南! 》

售價:HK$ 135.7

 

編輯推薦:
专家推荐
校尔康是诗人,是艺术家,但他自己并不十分认可。他更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位行者,踏遍青山的远行,是他的夙愿,他总在路上。他用诗一般的句子形容生命的状态:一个人的河流,一边流淌着虚幻的人生,一边从无名的山峰上奔驰落下。流水不得不向山谷深处前进。一往无前,穿山越岭!充满青春的梦想,他的目光总向着远方。
——谢 冕(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校尔康以禅客之心,在禅界和尘世间往复融通,在悟到生死之间的无常后开始追求快乐的人生与解脱的境界,在红尘滚滚的世界里重新找回自己,在信仰世界的神秘空间中获得了无尽的创造力。
——吴思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作协理事)
从校尔康的许多作品中,我们已经读出了他对生命所着重与彻悟的,在他的视域内,让许多无意识的生命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或者说,这些本来是有意识的生命,被人们误认为无意识的了。而校尔康以自己的慧眼识破并揭示出它们的真相。能做到这一点,不正是他生命价值的体现吗?
——叶橹(著名学者、诗歌评论家,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內容簡介:
《无隐山》诗意文字记录参悟者用心灵感受到的世间美好。
《无隐山》校尔康是一个现代文人,更是一个“在行走中闭关”、在红尘中修心炼性的现代行者。
《无隐山》闭门即是深山,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无隐山。这是一本关于生命、关于自然、关于人与世界的散文集。
關於作者:
校尔康
姓校名卫,字尔康,号漫城过客,蒙古族(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后裔,深信自然主义而自称城中隐者。曾在南京理工大学读书,后在南京珠江路谋生,并在南京九华山隐修三年,实证自我转变的疗愈力量后开始体验式写作并完成《活在当下的力量》。
已出版诗集《家:梦境中的流水》《在脚下》《在远方》《在路上》,著有佛教传奇首尊肉身比丘尼仁义法师传《九华山上的金刚之花》。诗集中部分作品《在远方》《一个人的河流》等被改编为同名民谣歌曲。
深信死亡是人生的一次旅行,无论是谁早晚都无法躲避;如果有所准备,无论何时我们都可无所畏惧。
让爱流动,有爱的地方就是天堂。
目錄
目录
001 序/一个人的生命观
文/校尔康
第一辑 001
003 一生低首谢宣城
009 为什么要上你的车
012 人为什么不快乐
016 这样可以安心
019 高 人
022 我喜欢做静止的流水
026 愿你尘尽光生
第二辑 031
033 终南山之那山
035 关于道
043 偶遇终南琴者梁老师
049 花花那狗
051 那一碗白开水
055 那山上之水
057 那个散人
060 那个小孩
062 小李找师父的故事
064 中招了:被外道采气
067 山上的那些路
第三辑 069
071 禅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074 江南书剑僧
080 竹庐观雪景
086 寒山钟声是什么禅
089 寒山寺的家风是什么
092 礼敬阿弥陀佛,应当向落日处
095 大休示现:自修自了自安埋
101 真信真的怕
104 寒山闲庭罗汉松
111 你好,世界自然安然
第四辑 113
115 访道高峰山:好茶
118 访道普陀山道生长老
120 访道灵山无相长老
125 访道五台山如瑞法师
129 访道光山:文殊乡有司马光的光
131 西山寻茶遇隐者
134 一担挑
136 怎么没有了江湖
第五辑 139
141 谢冕:我欠剑桥大学一位教授一杯咖啡
147 吴思敬:他是一座安稳的山
151 吉文辉:我想拥有自己的图书馆
155 江南瘦竹姚炎祥
160 访武夷山道友了空法师
163 了了先生:一位诗歌的隐行者
166 王家根:在这个温情的时刻深情祝福
171 金陵禅针平中奇
174 世界最美的风景都在心里
176 名人病
第六辑 181
183 满目青山夕照明
——奠曹汶先生
187 行道即为怀念
197 死亡的真实性
200 我们心中应有一座化城
203 活着是一朵幸福的花
207 何处不是春
210 河岸:飞鸟和鱼还有猫的故事
214 人间烟火,千里人生
第七辑 217
219 九莲台畔礼慈尊
223 终南求道不可挡
226 人生何处是故乡
229 在行走中,谁是我们的导师
232 差一点错过了整个世界
第八辑 235
237 谛老师是一只特别的狗
245 还是要像猪一般真诚
248 故乡的麻雀
251 不一样的元宵节
254 这个世界除了病毒、战争,还有爱
257 树知道
259 上午的阳光
262 石头可以开花
264 跋/我是一切的根源
內容試閱
序/一个人的生命观
文/校尔康
现代人生活的环境让人觉得压力重重,好像每个人都必须在忙忙碌碌中生活,为了证明自己物质的富足,他们只能不停地工作,无法自然地生活,更无法细细体会阳光、空气和水的能量。
人们把所有的成就归纳为科学,把能够描述的说清楚,在不可描述的地方保持沉默。现今大多数人渐渐明白科学不是万能的,它有自身的边际。非科学的感觉、直觉也是把握世界的手段,不去描述不能描述的东西,比如大概率的最终动因,这是哲学和神学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喜欢不停地行走,尽量让自己忙碌着,现在回想才发现那其实是一种恐惧,那样的忙碌缺乏方向只是掩饰自己罢了。人们追求自然的生命观,常常隐身于山水之间。
弄清楚一个人,也许我们只要知道这人的内心的走向和他的四周环境,我们便可以知道他的深度和那隐藏着的底奥。如同我们习惯地认为他居住的环境和使用的物质。
对于一个隐士来说,如果他的周围是多山的环境、险峻的瀑布和高低起伏的溪流,会反映在他高低起伏的胸际,他一定是一个有着同样的深度的人。自古以来潜心养生修道到丛林中,这也许是很多艺术家寻道找到山林中去的原因之一。
马斯洛需求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才会寻找精神的安定,我们大部分的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过程中,慢慢地失去了作为人性的快乐。追逐外在的东西将成功的感觉投射在一些参照物上,因此而忽略精神方面的滋养。
我们通常认为拥有得多,才是安全的。如果你的注意力放在健康上,那你远离死亡。如果注意力放在战争上,那一定靠近死亡。如果注意力在物质上,那一定靠近疾病。但如果不去想它,那一定是安全的。
生活中有些人动不动以身相许,我经常劝他不要轻言为谁付出和牺牲!其实所有的付出和牺牲最终的受益人都是自己。
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我甚至没有时间去领略阳光、空气和水。现在这三样东西显得格外地重要,工业化的发展让阳光、空气和水改变了味道。因为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对饥饿的恐惧,而是来自对可怕的疾病的忧虑。
追究下去是环境的改变,那又是谁在改变环境呢?疾病的预防如人生一样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修行,警觉自己的这种思考将人带到了更深的恐惧中。人放下过去是很难的,尤其是过去十分美好,而未来令人恐惧的时候。
但是你不得不认真考虑现实,因为现实才是你拥有的。为自己做好准备,保持一个清醒的意识,仅仅活在当下。我们总是能看到许多事情的发生,聚合在一起的灾难,像地震一样突然死去那么多的人,我们震惊和感伤但我们无能为力。
放下执着就是超然物外,放下一切,但这不代表你可以放弃爱,因为爱与执着是两回事,执着更多地来源于外界的反射,这时,你能够理解一切事物,阳光、空气和水甚至包括你并未体验过的事,这种状态超越语言!中国人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着,但可能,我们这代人最终将不再明白。
魏晋名士的风流和竹林七贤的纯真,是中国古文人的一种气质。当今网络上对时下社会的悲观情绪非常浓重,现今的文人有较大的自由抒发胸臆,但价值观并不明确,有时只是随便喊喊而已。他们更多的还是考虑自己的时位和名位。人要真做到自性潇洒,是需要很大的力量的。
当我们越来越崇拜金钱而不是自然,当然我们不会身心和谐,在上个世纪中国人在为民主、民族、民生奋斗,这个世纪中国人应该为民性奋斗。
我们作为中国人,对我们的文化了解了多少?我们的发展在较短时间内激发的活力,是需要我们去转化的。而我们的思想从某个截面上来看是不足以说明的。
不谈诸子百家仅中国的道即可以化万物,难以了解中国,更不懂中国式的价值。很多人把一些远离城市中心的人,说成逃离社会贴上消极的标签。我倒是觉得这个社会应该有些人,作为一个社会的实验,专门做一些无用的事情,在山上砍柴种地闲来时访友聊天,这些无用的生活方式至少对他人缺少伤害无须恐惧和担心,因为他们不需要金钱去交换物质,对金钱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回归自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看一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他如何处理阳光、水和空气的关系,一个顺从自然的人一定是一个会改变自我的人。
中国式的教育是传道授业心心相印,师生之间有道的联结和印证。在接受知识时就有专注力和吸纳性。在兴趣和爱好得到发挥时就彰显个性的魅力了,身心健康是无价之宝。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天地合拍需要自我教育,这是一件值得我们全然地坚持的有意义的事。
一个经历过生死的人,就容易产生顿悟,对于死亡的看法就会发生全新的变化,一个曾经死过的人对于生命不是害怕,而是珍惜。因为在那个瞬间他看见了死亡,觉醒就发生了,死亡只是一个重生的瞬间,在那里没有死而是寂灭的发生。
几年前我读了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记录中国隐士的一本书《空谷幽兰》,我认真读完觉得有很多启示。他通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及其传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将其与他正在采访的现状相对照,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向往、怀恋,并写岀了他所看到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
这是一个外国人看我们的文化的视角。想要真正了解一样东西,你必须和它密切相处。曾有人对我说,我在逃避人生,我不敢面对生活,我不这样认为也不必为此解释过多。每个人的命运是不一样的,快乐的要求和人生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回想在九华山上过这种远离物质世界的生活和那些所谓的奢华信息,才知道摆脱那扰人的欲乐和痛苦有多么艰难,内心不断地挣扎,剥离的杂质可以堆积如山峰一样高,脱落的心智不断成长,让灵性的成熟显得非常地珍贵。
我更多的是做一个实验,当我很小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梦想,像隐者一样过简单的生活,但真的走到修行的路上,才知道行者的路是非常艰苦的。做一个不拿剑的剑客,学一个不持箭的箭者,行走在世外的高山,那是一种儿时如同童话般的梦想,真的如此生活是非常难的。
一个真正的隐士,他生活的世界是怎样的呢?鲁迅说隐士要“朝砍柴,昼耕田,晚浇菜,夜织屦”——《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所以做一个真正的修道的隐士,应该是非常简单地生活,远离物质世界的欲求。简单的生活会给人带来身心的平和,修道的人的理想追求是开悟的境界,是一种追求和得到真理的解脱。
在世俗生活中因为我们追寻的总是别人的许诺,为了改变生活的物质内容,我们不假思索地追随别人所担保的无忧无虑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为了这些欲求,快乐与焦虑、傲慢、嫉妒、嗔恨等情绪交织,往往无法达到内心的宁静,就失去了到达真理的探索精神。
但从古至今有五千多场(现在还在激增中)因信仰和宗派的不同而引起的战争,这也是人类的无明和作茧自缚的极致展现。研究量子力学的科学家戴维·博姆(David Bohm)与印度一位伟大的成道者进行了一场完整而细微的讨论,后来结集成《超越时空》这本书。
博姆认为人类一旦有能力便推而广之地认为自己也需要变得更好;克氏提出了时间感的问题也就是佛家所说的过去心、现在心与未来心;人一开始瞻前顾后,就会产生期望与懊悔,于是内心的交战、挣扎、冲突与困惑便接二连三地涌出。但我们耐心地观察自我中心或我便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很多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不管是地球的哪个地方,实际上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规律。这种规律或许就是道。
“空无包含了整个宇宙,里面不再有我的琐碎渺小的恐惧、痛苦和焦虑。空无意味着整个宇宙的慈悲,而慈悲即是空无,因此空无就是无上的智慧。”
克氏对人类的性欲、贪、嗔、痴、恐惧等自然展现的能量,抱持的仍然是一以贯之的中道,既不排斥,也不压抑,更不耽溺,只是随顺这些能量的示现,佐以纯然的观察或看。
如果当下看破排斥、压抑或耽溺都是自我中心的活动,当下立即转成空无或无我,此乃转识成智、烦恼即菩提的风味,而空无之中自有至真、至善、至美与大爱。人们之所以害怕谈及死亡,是害怕那个“我”会失去,一个同样的你无论你如何地经历,都有你无法经验的东西。
最初科学是学术的一个分支,现在科学成为一个定论,显然这是不科学的。但是科学精神是非科学的,它是一种信念。科学精神是获取对世界、对一个行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路径,但它并不排除感觉、直觉、想象、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认知能力。
科学精神不是万能的,它有自身的边际,非科学的感觉、直觉也是把握世界的手段。不去描述不能描述的东西,比如大概率的最终动因,这是哲学和神学的问题。科学把能够描述的说清楚,在不可描述的地方保持沉默。
科学认知的结论、假设、理论都是相对,不要刻意求同,要更多地倾听和审视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果长期为人们所钻研,就会逐渐显示出它内蕴的尊严、秘密的思想及它和其他艺术形成的联系。自然生命本身也是一种奥妙无穷的艺术,我们的生活无时不产生出精彩的魅力来。
生命需要你不断开发,同时以更多的劳动来侍奉它。我最终理解到行为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当一个人让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从中领悟生命的哲学,从中得到了自己的认知。有很多成熟的人都忘了自己应该去面对的恐惧,是内在的觉知。一个高度觉知的人自然有能量面对无常的来临。
一个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一位真正的成就者,必定有他过人的地方。让普通人学习一门技术,可以让家庭保健惠及家人。言传身教,这种力量让人激奋,这个伟大的发心背后是一颗慈悲心。教育在细节中,在行住坐卧,在日常的行为中接受知识时就有专注力和吸纳性。培养良好的心态时时关注自我教育。这是一种朴素的生命观,传统文化的道与中医文化整合,用觉知去创造不平凡的生活。
当我们去评价某个不相识的人时是没有依据的,自己体会到的才是真的。我们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态度变了,一切就都会变的。
人类对于疫情的心理恐惧,慢慢适应,各自已经有了自己的办法,人们由恐惧转变成自然,大家都知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只是现在人们更多的恐惧是无用的,在整个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一切万有都来自不同的宇宙观。
整合治疗,从身、心、灵三个层面去疗愈,应该有深层的修复力量。最主要的心的力量,就是爱,对所有一切抱有无限的深情和感恩。当你真正地看见了自己,那个因就会被清理,只有真正的因清理了,内在唤醒了才会不再受到抗拒。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知道如何去面对恐惧,死亡只是一个结果。恐惧不等于死亡,所有的无常都会呈现令人难以预测的结果。如果你没有高度的觉知,怎么去谈论所谓的寂静和往生,人需要去训练自己的觉知。
生命有某种相似,生活却不是。
人们为什么总是会害怕谈及死亡,认为这是很不吉利的事情,其实死亡只是一个概念,人们之所以害怕谈及死亡,是害怕那个“我”会失去,然而在宇宙之中这个“我”是不断生灭的,十岁和二十岁的人所经验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一个同样的你无论你如何地经历,都有你无法经验的东西。世界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只是变化的频率是不一样的。
一个经历过生死的人,就容易产生顿悟,一个曾经死过的人对于生命是豁达的。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有无穷的变化,人们常常无法照见自己,是因为无法看见生命的本质,总是无法从某个世界中出离,总会就事论事,实际上一旦出离才能理解自己所做的一切。

第一辑
香在无心处

一生低首谢宣城

我喜欢宣城这个地方,是因为这个地方的人,留下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每次走到广德就联想到,宣城这个城市的英雄豪杰,穿过宣城的街道看山水楼台匾额,总有一见如故又格外熟悉的感觉。也期待在行脚途中遇到情深义重的汪伦,能够为他写下名句。如果没有诗仙那句著名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个汪伦呢?
生处一个单薄的时代,特别疫情还在发生,行走在路上吃住都不太方便,有时要接受很多的盘问和扫码,更是喜欢古人的侠义之情。行脚途中听到汪伦为了成名想请李白到家里来,他说那儿有万家灯火,十里的桃花非常地漂亮,这还不够,还有万家的酒楼,喜欢喝酒的李白当然应邀而往。待李白到了十里村原来只有两行的桃花,万家酒楼原来也只是一家姓万的酒店,李白发现自己是上了汪伦的当。但他是何等地智慧,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等李白酒足饭饱辞行的时候,汪伦已经告诉全村的人,那个名闻天下的诗仙要走了,大家赶快来看一眼吧。全村的人都来到了万家酒店楼下等着李白。诗仙一出门看到一村淳朴的乡民,充满真诚和崇拜的眼神,李白感激汪伦的良苦用心,居然让全村的人来为他送行,当下挥笔而就。
这个版本是我行脚到南陵烟墩那个地方的乡民告诉我的,有人给一心想成名的诗人汪伦出主意,只要请到李白来这儿吃顿饭,写首诗就可以出名。汪伦如实地照办,故李白留下的名句让他真的成为了名人。听到这样的掌故就很有意思,人性不管是过多少年都是一样。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究竟如何保持,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模式?有人说人与人之间不再是关系而是局,朋友常感慨交一个朋友很难,真的要靠缘分。大家都在名利场上跑,都不容易。时间有限,资源有限,情义也有限。可是路过宣城让我增加了一些念想。
行脚途中歇脚敬亭山酒店,书香味浓郁。随手翻开桌上的书本都是描写名士风流的故事。曾经来过宣城买过宣纸爬上高峰山,可并不知是个好地方匆匆而过,此次不小心发现李白的豪情还要顿首谢朓,可见谢朓的才华如此之高,汪伦是宣城好客主人的代表,从他们留下的风流佳话中获益良多!中国传统的古典文人气质、仗义疏财英雄气在这个城市隐约可见。
路上这段距离没有酒店,临近夜晚也到了歇脚的时间,就停下脚步准备找地方住。这儿前后不靠,就有一位活菩萨驻车停留将我们带到敬亭山酒店,一路上聊天知道这位好心人做一个知名品牌的食品企业,人也很随和健谈。路上聊一点家常,她介绍儿子的教育,要学会面对困难,友情之间唯大义为重,好朋友男孩要气量大,心胸宽才能干出大事业。疫情期间企业业务不好,她劝先生放下包袱,人不是为钱活着,只要工人在就要保证生存,不赚钱有人陪伴在一起也是幸福的。当初也是靠这些人赚钱,现在有困难不能抛弃大家。这段谈话我们作为一段开示。
她把我们送到宣城最好的敬亭山酒店,临别她还特别关照让我们不要在意,送我们到酒店这事,内心不必有亏欠之意!宁愿相信这是地藏菩萨化身说法,真的是很精彩的。
在此之前我们并不了解敬亭山的名气,进来才知酒店不是价钱贵,而是本地人待客的风骨还在。晚上三位道友聊过这些诗词,都是深情抒胸与远古圣人连接,豪情满怀诗意盎然。一时大家读起诗来,回味无穷。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谢宣城何许人也?谢宣城指谢朓,在《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中李白提到谢朓诗:“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谢朓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谢朓的诗,让李白不能忘怀,他前往宣城寻觅故人的游历,可想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逢知己千杯少,想必李白仰慕小谢而又不能对饮,只能隔代神交喝了不少的酒。李白对谢朓倾倒,并以“清发”二字概括谢诗的风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人们称谢灵运为大谢,谢朓为小谢。
我们从广德境内行脚到了宣城境内,走了三十多公里,春天正浓芳草萋萋,路上还有些小雨,路过茶园,一路翠绿的风光不在话下。真的要写出来,难言载道不得尽兴。人在天地间独行,往往会进入某个境,想想人生的种种际遇,遇到禅机就想到了几个句子,颇能解我胸臆。

春风若无情,何必弄青枝。
我本田间客,自得一天地。

第二天晚上在酒店歇脚,翻看谢朓的诗,写道: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时事,读罢让人不敢乱来,害怕惊动宣城的春天。宣城的春天让人有了敬畏。李白称谢朓文章有建安风骨,诗仙自有雄奇纵放的气质,也有清新俊发皓月临空的情境,想必这一特质来源于此。
时值疫情期间的空隙,每年二月出发的行脚日,等到了三月三柏明兄打电话来决定一起走九华,这样和寂贤三人一起同行。从寒山寺出发就开始下雨,人在路上就有点同风雨共患难的感觉,在天地之间再大的风雨都必须面对。这个世上多情的男人总是气象万千,前几天一直在风雨里行走,柏明兄一时诗性,“仗剑天涯心中路,烟雨蒙蒙闻道中”。我走在后面看他斜插雨伞,和寂贤两人都肩挎背包,烟雨蒙蒙,车来车往。一切都还真很应景恰到好处。他写出了内心的豪情和对人生的体悟,有他的众多感悟。
李白在宣城游玩交友,结交到重情重义的朋友汪伦。生而为人情义无价,男人的情是义薄云天,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这份潇洒和豪情。“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青莲居士送别叔父李云校书郎时,这般的情义是如此富有禅意,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男人无情无义,活得只有名利又有什么意义!
宣城这个地方有其独特的魅力。白水田外明,孤岭松上出!风景优美语言也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的美就是这样不声不响又难以回头的感觉。
每个人都有一条路,只有自己走过,才知道有多少风雨,多少花开,多少花落。无论李白还是谢宣城,聊起来总是男人的话题,我们路过后就想下次再来,难怪清代学者王士禛评价青莲居士:一生低首谢宣城!是个男人总是希望结交侠义心肠才情俱佳的朋友啊!
下次再去拜见谢宣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