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4.9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0.4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9.8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3.4
|
編輯推薦: |
萧穆访书、录书、藏书、编书、校书、刊书的“书籍”世界和朋友圈
|
內容簡介: |
《萧穆日记》收录萧穆自咸丰十年(1860)至光绪三十年(1904)共计四十余年的日记,其中光绪二十八年日记因稿本散佚而未能收录。日记除记录萧穆生平经历、日常琐屑 外,还勾勒出晚清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书籍活动、学术活动、社会世情等。在文献方面,这部日记详录了萧穆购买、借阅、传抄、校雠、刊刻书籍的情况,具体而微地呈现了一些总 集、别集的经典化过程。在史学方面,这部日记记载了太平天国战争的图景、清廷操办洋务活动的细节和江南社会的实态。在文学方面,这部日记通过对桐城文士日常读书生活和精神 风貌的叙述,展示了桐城派发育成长的文化环境。《萧穆日记》的问世,对于晚清的文献研究、历史研究和桐城派研究均具重要意义。
|
關於作者: |
萧穆(1835-1904),字敬孚,安徽桐城人。师事文汉光、方宗诚和徐宗亮,受古文法。得曾国藩、李鸿章提携,谋职上海广方言馆达三十余年,多与当时公卿名流相交游。 他是桐城 派三百年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学家,精于目录学、版本学和校勘学,平生校刊书籍900余种。黎庶昌刻《古逸丛书》、吴汝纶刻《历朝诗约选》、李承渊刻《古文辞类纂》等,皆 由其司校勘之役。著有《敬孚类稿》《敬孚日记》等。
|
目錄:
|
前言
凡例
庚申日记咸丰十年(1860)
辛酉日记咸丰十一年(1861)
壬戌日记(中州日记附入)同治元年(1862)
癸亥日记同治二年(1863)
甲子日记同治三年(1864)
乙丑日记同治四年(1865)
丙寅日记同治五年(1866)
丁卯日记同治六年(1867)
戊辰日记同治七年(1868)
己巳日记同治八年(1869)
庚午日记同治九年(1870)
辛未日记同治十年(1871)
壬申日记同治十一年(1872)
癸酉日记同治十二年(1873)
甲戌日记同治十三年(1874)
乙亥日记光绪元年(1875)
丙子日记光绪二年(1876)
丁丑日记光绪三年(1877)
戊寅日记光绪四年(1878)
己卯日记光绪五年(1879)
庚辰日记光绪六年(1880)
辛巳日记光绪七年(1881)
壬午日记光绪八年(1882)
癸未日记光绪九年(1883)
甲申日记光绪十年(1884)
乙酉日记光绪十一年(1885)
丙戌日记光绪十二年(1886)
丁亥日记光绪十三年(1887)
戊子日记(上)光绪十四年(1888)
戊子日记(下)光绪十四年(1888)
己丑日记光绪十五年(1889)
庚寅日记光绪十六年(1890)
辛卯日记光绪十七年(1891)
壬辰日记光绪十八年(1892)
癸巳日记光绪十九年(1893)
甲午日记光绪二十年(1894)
乙未日记光绪二十一年(1895)
丙申日记光绪二十二年(1896)
丁酉日记光绪二十三年(1897)
戊戌日记光绪二十四年(1898)
己亥日记光绪二十五年(1899)
庚子日记光绪二十六年(1900)
辛丑日记光绪二十七年(1901)
癸卯日记光绪二十九年(1903)
甲辰日记光绪三十年(1904)
|
內容試閱:
|
《萧穆日记》(原题为《敬孚日记》),今存稿本凡72册,藏于上海图书馆。该日记起自咸丰六年(1856),至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四日讫,历时四十馀年而未断(咸丰六年至九年以及光绪二十八年等五年日记稿本散佚),乃晚清桐城文献学家萧穆一生重要经历、见闻之记录。因为萧穆社交广泛,识见渊博,一生活动主要围绕书籍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展开,又久居晚清开风气之先的上海,故其日记内容极为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献与史料价值。
一萧穆及其生平
萧穆,原字敬甫,以“甫”字太熟改为“敬敷”,同县汪毅山以“敷”亦熟,改为“孚”,后以“敬孚”字行世,桐城东乡钱氏小墩(今属枞阳县)人,诸生。萧穆生于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八月初六日子时,卒于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七月十九日午时,是晚清著名文献学家,也是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一生致力于文献整理事业。
萧穆祖上本姓陈,元季明初,由徽州婺源迁至桐城,赘于土居萧姓人家,传至四世,乃由陈姓改为萧姓。迁居桐城后,萧穆家世皆以力田务农为业,读书功名不显。萧穆祖父曾为乡里富宦刘氏做管家十年,生三子,长与仲治薄田十馀亩,因此家资较殷实,萧穆的父亲萧锡光年最少,故而被寄予读书成名的厚望。然道光年以后,因为连年水患,田地常被水淹,家道日落,萧穆父亲也便辍举子业,接替其父继续为刘氏治家事。
萧穆幼时家贫,父亲督促他务农,但萧穆志在读书,常潜至私塾旁听学。父亲见儿子如此好学,于萧穆九岁那年,令其入塾从师学习。入学后,萧穆潜心读书,刻苦自励,十九岁时,已初有文名,与同乡马起升、苏求敬等讲学于丽泽精舍。是时,太平天国战火延及桐城,桐城西、南、北三乡惨遭兵燹,而萧穆所居东乡,因地瘠民贫,不通大路,稍免于难。城内的读书老辈多迁至东乡,许多藏书也散佚流出,萧穆因此得识诸多桐城名流,从之问学不倦,并于其间浏览了许多私家收藏的书籍文献。
咸丰四年,萧穆读书于左宕村,交左庄,二人常相往来,或论时事、或论诗文之道。萧穆又时借左氏所藏图书抄阅,曾借得刘大櫆评点《唐宋八大家文选》,并由刘氏之评点受启发而悟桐城文章义法。咸丰六年,萧穆受业于朱道文门下,从其读书两年,朱氏以“读书穷理、务为明体达用之学”(清)萧穆:《敬孚类稿》,黄山书社,1992年,第301页。为勖。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萧穆注意搜罗前贤书籍文献,留心国朝掌故,记录日记,先后订交左鸿遇、马木庵、马心锴、方涛、许子受、张星五、张大谷、光慎伯、方振卿、程曦之、程际云、姚士培等人,并借阅抄录其藏书。咸丰十年,萧穆又以子侄礼请业于刘悌堂,并将自己所作《音录》一册请刘氏改订,刘氏称其文气格深厚似汉文,推奖之余,仍为之批抹涂改,不遗余力,萧穆由此学问益进。同年,萧穆在读书、抄书之外,开始在乡间授学课徒,先后入学者有马逵渐及马阿午兄弟等。咸丰十一年十月,萧穆同姚士培访吴汝经、吴汝纶兄弟,并称其弟兄有读书之资,又惜其家贫而未能大志力学。同月,又造访左骆臣,左氏对萧穆多有教诲,曾训之曰:“子之名如此之大,令人倾倒,然盛名之下难以居,所以李二曲先生著《反身录》一书,盖人当反求诸身,躬行实践,乃为不愧也。”
.............
庚申日记咸丰十年(1860)
日记起于咸丰六年丙辰,至九年己未。四册未订,另存旧竹箱所藏诸杂稿中,他日当取出,合订存一处。
咸丰十年庚申正月元旦(1月23日)试笔,祭祖。午刻往外祖母家贺新岁,中食后乃回。后亦食,坐卧于学,灯下追记去岁十二月日程。一日阴云,细雨亦时稍下。夜甚静,后读阅《三鱼堂文集》,久之卧。
二日(1月24日)早,左武绳来,因与言其子从师事,余欲为方鍊秋翁邀,山如旧托。伊亦允之,伊后去。上半日至湖东贺新岁,以蓝绫对子付稼翁,盖去岁市于双溪,与同送左氏吊礼也。去岁,昆左老爷卒。早食于尧臣家,后回,中食。下半日与刘二姑、张二奶奶谈至下晚,日中亦临方植翁姚选七律诗批数页。一日阴云,多风,早亦稍下雪,夜大风,后卧,夜雪。下半日听二姑言其家事,甚哀。
三日(1月25日)早起观雪,同刘二姑食点心,后旷久之,临植翁批评七律诗。后往欧窑刘四太太处贺新岁,大人命,冒雪也。张二樵夫妻皆在焉。同张中食,后谈久之乃回。灯下临植翁批评七律诗甚久。上半日下雪,有风。下半日止。日及夜听刘二姑言,亦甚悲,后卧。
四日(1月26日)在学,上半日临植翁批评七律诗,下半抄毛生甫先生诗,此本乃去腊向方山如本也,去腊亦抄数页,今续抄之。中间往马家山贺新岁。上半日多云,下半日渐晴,后日亦出。夜旷,卧。
五日(1月27日)晴。在学,抄毛生甫诗。张二樵来,下晚乃去,中间与谈,颇有益也。灯下抄毛生甫诗毕,作跋一首。先作《书望溪书〈汤司空逸事〉后》文一首,以为今年发笔之文也。夜星月,多风。后卧。
六日(1月28日)早起至湖东,同周某二人,又抬礼物二人。往左氏宕村左香翁家。吊其尊人灵也。过左朝宗翁家,留早食,后乃同往香翁家,同诸人拜祭于峻斋翁灵柩前。后同诸人食盘茶,后旷久之,同食。即往村中贺新岁也。夜亦食盘茶及荤茶,同诸人谈,与鸿遇同卧。一日多云。是日见诸友不记。
七日(1月29日)早起食茶久之,早食。中食于李建魁家,晚于香翁家食元宵果,甚好。夜多同鸿恩及疏松年谈论诗文。夜深犹不寐也,与鸿遇、春年同榻。今与昨皆为酒食所困,又礼貌言语多有不自安,甚悔之也。又昨与鸿恩初见时,伊责予去岁轻出适之过,今夜伊又与兹畹并言,余以有他事,言之乃解,皆益友也,可感可感。一日晴,下半日晚亦多云。
八日(1月30日)早起,同诸人行至岗上,予独归也。一日在学,夜抄旧作《泰伯论》文一首,后卧于学。一日晴。一日坐学,且订空纸书以为札记。
九日(1月31日)在学,临植翁圈点《惜抱轩文集》。下晚与夜抄旧作《伍子胥论》一首。一日晴,日夜多风,夜星月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