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99.7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2.7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8.2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24.2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HK$
221.8
《
耕读史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1.风靡欧洲数百年的奇幻故事,展开想象力与快乐的双翼。
2.戈·毕尔格、屈佩尔兄弟三大部分全收录,真正完整版。
3.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德语直译。
4.八十幅幽默插图乐上加乐。
|
內容簡介: |
闵希豪森,一个快乐的冒险家,一个著名的吹牛大王。他喜欢把自己的经历加上各种奇思怪想,编成引人入胜的冒险故事。在这些故事里,冰原、沙漠、火山、月亮,他无所不到;他自己、身边的朋友,甚至他的马、猎犬、鸵鸟,也个个身怀绝技。虽然大家都知道他在吹牛,但都被逗得哈哈大笑,也被他的想象力和机智所折服。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戈·毕尔格(1747—1794)
德国狂飙突进时期著名诗人,生活贫困,但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学创作。1773年出版的歌谣集《莱诺勒》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早期浪漫主义作家。毕尔格生前没有因《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畅销书获利,他无偿地把书交给了出版者,只为感谢对方在他生活拮据时施与的帮助。
屈佩尔兄弟
德国儿童文学家,具体资料不详,以《吹牛大王历险记》闻名于世。
【译者简介】
曹乃云
196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德语专业,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1年受中国翻译协会表彰为“资深翻译家”(德语)。编、著、译《外国象征典故辞典》《希腊古典神话》《德意志童话》等作品50余部。
肖声
德语翻译家,资深文学编辑。译有西格弗里德·伦茨的《灯塔船》,儿童文学《豪夫童话全集》《飞翔的教室》《两个小洛特》等。
|
目錄:
|
闵希豪森男爵奇妙的旅行出征和有趣的冒险
?? 到俄国去旅行
?? 打猎的故事
?? 猎狗和骏马的故事
?? 在土耳其战争中的奇遇
?? 当了土耳其人的俘虏,后被释放回国
?? 第一次海上历险
?? 第二次海上历险
?? 第三次海上历险
?? 第四次海上历险
?? 第五次海上历险
?? 第六次海上历险
?? 第七次海上历险
?? 男爵继续讲的故事
?? 第八次海上历险
?? 第九次海上历险
?? 第十次海上历险
?? 周游世界
闵希豪森男爵水陆历险记
?? 导言
?? 男爵亲身经历的故事
?? 男爵的墓志铭
闵希豪森男爵的水陆旅行和最后命运
?? 导言:男爵的嘱托
?? 男爵的现身说法
?? 祖父与家传秘宝
?? 婚恋始末
?? 临终时刻和丧葬奇迹
|
內容試閱:
|
译者前言
翻译《吹牛大王历险记》是我们多年的愿望。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欢乐的吹牛大王闵希豪森又以崭新的面貌和活泼的姿态来到广大读者面前。从全书内容上看,我们的译本包括了毕尔格和屈佩尔兄弟创作的故事。前者为肖声同志译,后者为曹乃云同志译。其中屈佩尔兄弟所著的闵希豪森历险记在国内尚属首次介绍,它几乎占全书的一半分量。
中国读者对闵希豪森并不感到陌生。他们已从多种译本中读到了许多关于闵希豪森的奇特故事。问题在于,那么多借闵希豪森的口编造出来的故事是否真的由他本人讲述?其实,恐怕德国人直到今天都不能肯定闵希豪森在“高朋满座”的时候有没有讲过一个故事,虽然这些故事已经为闵希豪森赢得了世界性的巨大荣誉。人们知道这是一本特殊的吹牛故事。不过,发表和出版这类故事并没有得到他本人的首肯和支持,闵希豪森并没有为之感到高兴,相反却为之非常懊恼和痛苦。
希罗尼摩斯?·?卡尔?·?费里特利希?·?封?·?闵希豪森男爵实有其人,他是18世纪德国汉诺威地区的庄园主,出身于名门望族。在他生前,这一族第中最有权威的人物并不是我们熟悉的这个闵希豪森,而是盖尔拉赫?·?阿道夫?·?封?·?闵希豪森(1688—1770)。他是一位政治家,在乔治二世时建造了哥廷根大学,官拜汉诺威选帝侯的首相。他任用阿尔勃莱希特?·?封?·?哈勒前往哥廷根大学任职,又招聘有名的伯尔纳去故乡谋事。
作为庄园主的希罗尼摩斯?·?封?·?闵希豪森,他的生平和事业并不曾轰动一时。人们只是以作品中的名字为依据,知道他似乎参加过俄国战争,忙于打猎,擅长讲故事等等。1720年5月10日,他出生于菩登魏尔特的闵希豪森庄园,故乡坐落在威塞尔河畔。菩登魏尔特是汉诺威在不伦瑞克州的一块飞地。希罗尼摩斯在十三岁时被送往沃尔芬比特尔,作为宫廷侍童服务于不伦瑞克的伯爵。十八岁那年他随不伦瑞克王子安东?·?乌尔利希前往里加,担任号手和旗手,参加俄国骑兵营。1740年,安娜女王任命他为少尉,1750年再由伊丽莎白女王提升为骑兵上尉。1740至1741年间,闵希豪森两度参加土耳其战争。1750年,闵希豪森在而立之年荣归故里,回到菩登魏尔特安度春秋。他以游猎为乐,终日与“朋友、猎狗、骏马厮守”,俨然是一位地方贵族。
闵希豪森擅长言谈,生性幽默。他慷慨大方,深得朋友敬重。在18世纪末期,德国人又有意无意地把许多笑话和滑稽故事通通移植在他的名下,使他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笛福的“鲁滨孙”鼎足三分,共娱欧洲,明显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文的发展。
1744年以后,闵希豪森开始了甜蜜的婚姻生活,然而未能采摘爱情的果实。他膝下荒凉,未有子女。妻子是一位颇具家势财产的女人,可怜先他而去。妻子死后四年,闵希豪森难耐寂寞,又与一位十八岁的妙龄女郎婚配。这位女子要求强烈,生性轻佻,因此第二次婚姻一开始就表现出许多灾难。年近古稀的闵希豪森后来纠缠于一场旷日持久、耗费巨大而又绞尽脑汁的离婚案。1787年2月22日,作为德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位天才笑星闵希豪森受尽感情的煎熬,坦然地长眠在“荣誉的床上”。
1781年,奥古斯特?·?弥里沃斯在德国柏林出版的杂志《快乐人指南》里刊登《闵希豪森故事》,共有十六则“趣闻笑话”和“滑稽幽默”。作者隐姓埋名。两年以后,该杂志又摘录《闵氏牛皮两则》。这些故事排列松散,均以第一人称作为故事叙述人,即“我的故事”。这样的艺术风格恰好反映了杂志以及洛可可文艺时期的特征。人们希望尽可能把故事叙述得风趣优雅,起伏跌宕。《快乐人指南》中收集的故事为后来闻名世界的《吹牛大王历险记》奠定了基础。直到今天,人们其实并不知道《快乐人指南》中有关闵氏故事的作者到底是谁。从前,人们普遍认为是诗人毕尔格,现在则更多地看作是拉斯伯教授。
鲁道尔夫?·?埃里希?·?拉斯伯,1737年出生于汉诺威贵族家庭。这是一位难以安宁的人物。他学识渊博,智慧过人,先后学习过矿物、地质、火山和语言学等。1767年,拉斯伯担任图书管理员和黑森州加塞尔古代艺术文物保管员,同时兼任大学教授。他生活挥霍,可是身处逆境而又薪金微薄,不知不觉竟落得债台高筑,最后不惜铤而走险,盗窃和变卖许多宝贵的文物金币。人们从他细心制造的单据上发现了他的劣迹。1775年,拉斯伯畏罪潜逃,前往英国。在英国,他经历了各式各样的遭遇。1794年春,拉斯伯受命在爱尔兰西南部地区建造一座煤矿或铜矿采掘场。他的思想里曾经充满了许多新型的计划和希望,不料一场猩红热最后夺去了他的生命。
拉斯伯是一位闪烁着文艺天才的杰出人物。他学习过多门外语,把莱辛的《智者纳旦》译成英语,并热情地向德国读者介绍托马斯?·?珀西(1729—1811)。珀西是著名的英国诗人、古物收藏家、主教、《英诗辑古》的编集者,开创了18世纪民谣复兴运动,对德国和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产生巨大的影响。拉斯伯的功绩受到赫尔德(1744—1803)的赞赏。此外,他还发现了莱布尼茨(1646—1716)生前的文章,发表过一系列有关自然科学和古币学方面的论文。拉斯伯的学术论文给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768年,英国皇家学会任命他为学会委员。1775年,皇家学会由于获悉他盗窃古币的罪行,又将他开除出学会。
拉斯伯通过刻苦而又不懈的努力,以翻译和研究成就在英国获得了新的荣誉,当然也蒙受了新的耻辱:1788年,大不列颠五百名优秀作家榜上称他为“享有极高荣誉的卓越的语文学家”,可是他却在同时不得不忍受饥寒威胁。因为还不起欠债,他只好与裁缝对簿公堂,最后被拘留收审。而另一位雇主因为他说谎话骗人,干脆将他驱逐了之。德国的学术界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和考证,断定在1786年(也许在1785年底)匿名发表的《吹牛大王历险记》的作者除拉斯伯以外别无旁人。该书到1789年在英国至少再版了七次,并经部分增加、扩大。其中有几则故事的标题为《格利佛还魂记》,有一则故事附设的副标题为《说谎恶习》。这本小书在1786年的原版共有五十六页,书中称印刷地点为牛津,全书的副标题为“闵希豪森男爵在俄罗斯的旅行、战斗奇遇记”。该书的前言里提到了新格利佛,这是为了让书中的闵希豪森男爵更加适合英国人的读书趣味。1786年,书出第三版时明显地增加了吹牛说谎的内容。这里除了俄罗斯陆地上的险遇以外又增加了五篇海上奇遇。显然,这些内容已经不再是拉斯伯的手笔。它们构成了全书的第二部分,也许为了迎合英人岛国的特殊兴趣。以后的版本不断增加海上的险遇故事,然而都保留全书两个大部分的总结构。G.A.毕尔格在1786年匿名出版的德文译本也保持着原书特色,虽然他也为之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继英文版以后,德译版很快取得了成功,寻得了销路。(而译者毕尔格和作者拉斯伯却一如以往,仍然保持着贫穷。)这说明拉斯伯的作品迎合了时代的风尚。闵希豪森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世界上亿万读者的热烈欢迎,它反映了民间生活需要欢乐。这是人类的天然情趣。
戈特弗里特?·?奥古斯特?·?毕尔格(1747—1794),是德国狂飙突进时期著名的叙事诗诗人。如同歌德一样,他拥有文艺创作的多种表达方式。他的叙事诗显得凝练而又宏伟,于情于理,入木三分。有时候,他在诗中编造的情节十分阴森可怕。不过,他的闵希豪森故事却是优雅、精美、活泼、漂亮,语言欢快、明朗、简洁、诙谐,充满幽默感。它生动地体现了洛可可的文艺思潮,跟“厄伦斯史皮格尔”和“希尔德市民”共同组成了德国19和20世纪精彩的民间故事丛书。从这层意义上讲,《吹牛大王历险记》不仅是一本生动的儿童读物,还是一本有趣的社会读物,它面向社会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
综观毕尔格的一生,人们不难发现他其实并不比拉斯伯幸运。他生活拮据,债台高筑,是一位薪水微薄的中级地方官员,是没有固定收入的哥廷根大学教师。毕尔格玩弄奖券,倒赔不少资本,后来久病在床,晚年又可怜巴巴地遇上了第三场婚姻,惹得一堆丑闻、笑话,最终离婚了事。1791年,德国伟大的诗人席勒匿名评论他的诗文,将他说得一无是处。毕尔格羞愧难当,终于贫病交加,死于肺痨。当年47岁,可怜英年早逝。
拉斯伯匿名出版“闵希豪森”的书,那是因为他担心这本大胆的滑稽故事会影响他的严肃而又科学的声名和抱负。当然,他或许还存心想作弄闵希豪森一族和德国的富豪。因为盖尔拉赫?·?阿道夫?·?封?·?闵希豪森曾经试图阻止他出版有关莱布尼茨的文章,所以他耿耿于怀,用称号加封“牛皮男爵”,这里明显跟希罗尼摩斯有关。
然而,毕尔格之所以隐瞒自己的姓名,原因也许在于他必须照顾自己的教授名声,看来他还是隐之有理。他的“闵希豪森”当时就被报刊杂志说成是“拙劣的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可是毕尔格却是在其死后才终于被确认为德文版“闵希豪森”小书的译者或作者。他在生前既没有因为这本卓有成效的书得名,也没有因为这本颇具销路的书得利。毕尔格无偿地把书交给了出版者,只是感谢出版者在他生活拮据时曾向他施予多方面的帮助。
毕尔格的版本保持着某种古典形式。当前世界上许多译本都注意到了这种现象。长期以来,欧洲各地流行民间故事。它们除了给《吹牛大王历险记》增加了新的故事以外,还显著地扩大了全书中广泛出现的民间的口头语言,因为有一部分冒险故事是讲故事人虚构或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采掘撰写的。不过,几乎所有的闵希豪森故事在16世纪的欧洲滑稽笑话中都有先例可循。因此,《吹牛大王历险记》实际上是散落民间的故事新编。童话、笑话、滑稽故事等等民间传说为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G.A.毕尔格把拉斯伯的故事一部分逐字逐句地翻译,另一部分则自由发挥,有意识地增添并扩大,形成一本新的“谎话大全”。需要申明并指出的是,这里所涉及的术语“谎话”“牛皮”“吹牛”“说谎”都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是德语中lügen一词多种意义的翻译。现在的问题却在于,《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特点?
单从表面看,这是一本有关狩猎、战争和旅游的故事集。故事含有夸张和说大话、吹牛皮的浓厚色彩。其实,这类文艺体裁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欧洲古代的一些游记故事里写有许多难以置信的内容。而作者却往往再三起誓,声明所讲的故事全是真话。公元2世纪时,希腊人卢奇安(120—180)著有《神的对话》、《冥府对话》等。在这些讽刺作品中,他把那些露骨的讽刺称作“真实的故事”。正是这些“真实的故事”给诗人虚构海上和月上游记添加了可靠的蓝本。《吹牛大王历险记》自然也不会脱离这一范围。拉斯伯让男爵扮演遭受谎话惩罚的角色。他通过陆海空游记的一系列连续夸张性的描述和天真烂漫的谎话使得最圆滑的吹牛大王也相形见绌,自叹弗如。
当然,拉斯伯和毕尔格塑造的闵希豪森故事令读者神往的并不是因为讽刺,而是大胆的想象,它们培植并完善了文艺作品中的吹牛艺术,把海阔天空的神吹胡聊提高为一种完美的文艺形式。有趣的是,它们一方面破绽百出地编造开心的谎话,另一方面却又按照古老的习俗,反复强调自己讲的故事句句是真。这在中国叫作不打自招,说得文雅一点,谓之“此地无银三百两”,不失老来天真的滑稽面貌。
从闵希豪森故事的核心内容看,它们比较多地倾向于使用故事中“我”的形式,让“我”讲“我的故事”。全书第一部分陆地冒险故事以及内容简洁的海上险遇主要以“我的故事”为特征,而在第二部分的少数内容上安插一些“他的故事”,借用别人的口叙述闵希豪森的历险趣闻。
闵希豪森,他在《吹牛大王历险记》中只是拉斯伯和毕尔格创造的文学角色,而历史上确有其人的闵希豪森应该给他加上固有的名字“希罗尼摩斯”,以示区别。这样的情节适宜用“我的故事”形式,闵希豪森几乎永远是单人匹马、独来独往地经历种种的危险和考验。狩猎、旅游、战争纯粹出于外表的原因,借以发展故事情节。闵希豪森以讲故事人的身份叙述一系列由他个人经历的上天入地的险遇。他是靠自身奋斗取得成功的幸运儿。丰富的想象、果断的毅力、灵巧的技术、强健的体魄帮助他成就了无与伦比的巨大成就。换一个角度看,因为夸张和吹嘘组成了闵希豪森故事的生命核心,所以“我的故事”就是便于吸引读者的合适的表现形式。有时候,为了调换方式,他才借别人的口讲述他自己的故事。这个别人看起来似乎是他的猎友、旅伴和共临战场危难的把兄弟,可实际上,他的思维却像一辆纺车,他独自一人从想象的纺车里摇纺出许多精彩的场面,终于组成了一本趣味无穷的故事集。
闵希豪森的朋友视他一半为天才,而另一半则为江湖骗子。当然,他自己却将自己沉浸在谦虚和客套的艳丽辞藻之中,强调自己是一位天才。闵希豪森不仅是精神天才,而且还是力量天才。它使人们明显地看出德国狂飙突进时期的文艺特色正朝着洛可可的艺术时期奋进。
“我的故事”形式使得闵希豪森艺术形象的两大特点结成了一对亲密无间的孪生兄弟:内心独白和夸张。
闵希豪森是一位精彩的内心独白家。有时候,书中标题上印有“高朋满座,杯酒在手”等等字样,这实在带有不少的嘲讽。这个团聚一堂的酒社会里从来没有人讲话。他们没有一句欢呼,没有一个疑问,这跟人间社会似乎有点不一般。全书给人们总的印象是:闵希豪森坐在高耸弹跳、舒服无比的沙发椅上,他给一批沉默无言的人读书或者讲故事。“大家一声不吭,安静地倾听,甚至连眼睛也不眨一下。”他讲的故事跟童话很不相同,这里没有对话。而在长篇大论的内心独白里,人们几乎听不到一句直接引语。在童话、传说和滑稽故事里,对话是一个至关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故事成分。它在闵希豪森的故事集里却完全不起作用。这除了是一类文艺作品的形式以外,还主要跟讲故事的方式、场合、时间以及听众对象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热烈而又欢闹的场合,一群酒足饭饱的乡村听众需要抑制不住地哈哈大笑。他们腾不出精力和心绪去欣赏许多细腻的心理描述,他们对此不习惯。于是,标志男爵生活寂寞以及独特的景物描述在全书一开始就别具风格:闵希豪森衣衫单薄,他骑着马,穿过寒风凛烈的北国大地。白雪皑皑,眼前分不清河流、房屋和道路。闵希豪森独自一人急匆匆地昼夜兼程。真是寂寞而又不失人间生气。
夸张也是“我的故事”形式中的常见内容。闵希豪森是一个夸海口、吹大牛的典型人物。他把本该由七八个团的兵力才能完成的任务统统地揽在自己名下,同时还强调自己是个谦逊而又热爱真实的人。他的故事反映了一幅人生空间的讽刺漫画,揭示了人生总是渴望着独立而又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闵希豪森犹如一架物理学家憧憬着的永动机,他一手抓住自己的发辫,拼命往上一拉,脱离了沼泽,摆脱了困境。
荒诞和现实的因素掺杂一道,在完全没有可能的主要情节里添加一丁点儿可能性,在无可置信的现实中安上逻辑性,这是笑话和滑稽故事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闵希豪森的故事集让多门文艺特征综合性地起着作用,它促使主人公迅速获得有利的偶然条件,从容不迫地摆脱逆境,取得胜利的结局。闵希豪森在任何场合下都保持着镇定、沉着,做出对事物的灵敏反应。在《吹牛大王历险记》中,不仅闵希豪森和他的牲口“难以置信的快速”,即便是故事情节也在飞速地发展,让人目不暇接。
尽管闵希豪森基本上不需要朋友的建议,不需要帮助,也不求助于上帝、神仙之类的恩赐,可是他却跟命运结下了友好的联盟。幸福始终朝着他微笑,从来不会厌弃他。它从四面八方向闵希豪森伸出了援助之手。当然,闵希豪森也是他自身幸福的缔造人:情急之中,他跟大门对撞一下,痛得眼睛直冒金星。这一寻常的生活现象却给吹牛大王很多思想的契机。当他后来为击发猎枪需要火苗时,他急中生智,用拳头朝眼睛连连猛击,眼里冒出的火花终于帮助他取得了胜利。“偶然和幸福常能弥补生活中的许多缺陷”,不仅18世纪时的时代精神,就是各个历史时期所产生的童话也都在尝试这一转化,使善男善女们化险为夷,寻得属于自身的幸福。《睡美人》是这样,《灰姑娘》也是这样。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摔断的腿经治愈以后有时比以前还要硬朗。这里反映出人们正是从剧毒之中提炼出济世良药。人们在这里奇怪地发现,闵希豪森故事里竟然隐藏着许多超越时空的经验和观念,不过它们都掩盖在荒诞的外衣下面。有些故事看起来好似连篇谎话,实际上却反映了真正的现实和未来。它们帮助闵希豪森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因此,文学的这类现象除了是《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的生命力以外,也深刻地揭示了文艺作品的目的和旨趣。
在高雅文学和民间文学中还有一种熟悉的倒置现象,例如兔子追赶着手执火器的猎人;16世纪的滑稽故事中轻浮的骑士把脚下的路捡拾起来,挟在腋下,而把长矛放在马蹄下;幽默的骑士在出生以前就经历了几个皇朝的政治生涯,等等。这类意识和表现手法让闵希豪森有了进一步继承、模仿和发展的依据。《吹牛大王历险记》的确如同欧洲的童话故事,吹牛说谎在书中属于某种轻松的艺术。它希望把听众或者读者带入牛皮的大气层,那里飘浮着人类的渴望,希望超越一切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夸张和欢乐的大话只不过是一件令人醒目而又时而变换色泽的外衣。
吹牛、撒谎、说大话、开玩笑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在文学中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荷马叙事诗中的奥德赛就是一位吹牛大王,尽管他跟闵希豪森有许多的不同之处。例如吹牛书《阴谋王国》中只有一部分内容出于他的吹牛爱好,而另外的许多谎话则全是一种有意识的虚构。那里的人物角色,如满口大话的士兵等等都跟闵希豪森男爵有着惊人的相像之处。海员历来喜欢滔滔不绝地吹大牛,猎人直到今天都还保持着说拉丁文的古风。因此,希罗尼摩斯?·?封?·?闵希豪森、拉斯伯和毕尔格并不都是依靠自身丰富的想象力。这样的例子在文学史上真是不胜枚举:
《快乐人指南》杂志中收集的闵希豪森故事中有“封冻了的声音”题材。拉斯伯和毕尔格把这则故事放在全书的最末,当作精彩的压轴戏,可见其受重视程度。
公元1世纪末期,古希腊传奇作家普鲁塔克(46—120)在他的名篇《摩阿尼亚》一书中说到,有一位柏拉图的弟子或批评家引用安迪法纳斯的讲话。原来安迪法纳斯曾经开玩笑地说过,从前在某一个城市,天寒地冻,人们所讲的话,有时候话音刚落就被冰冻住了,冻得结结实实。直到夏天,冻结的话团才开始融化。因此,人们在夏天常能听到冬天时的讲话。可是时过境迁,这个有趣的意识和语言题材后来就被人束之高阁,遗忘了。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又把普鲁塔克的“封冻语言”的题材重新解冻。法国作家拉伯雷(1494—1553)强调安迪法纳斯—普鲁塔克的话题。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夸张地描述生活历险。在《巨人传》一书中,拉伯雷叙述了一艘在冰冻洋面上航行的海船。海面上风浪迭起,大船眼看就要沉没了。突然,船上的旅客听到一片嘈杂的声音。声音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中间还夹杂着战争的喧嚣。号角森森,战马嘶鸣,可是旅客们在眼前却什么也没有看到。胆小鬼巴汝奇十分害怕,船上的舵手向他解释说:在北极,冬天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次血腥的战争,所有飘浮在空中的喧闹、语言和声音都结成了厚厚的冰块。现在到春天,冰块解冻了,这些喧闹、语言和声音全都释放出来。该书中的另一角色—庞大固埃则把尚未融解透的冰冻话团大把大把地扔在甲板上。奇怪的是这些语言冰团都按各自类别带有不同的颜色,例如下流话一律都是黄色。拉伯雷发挥了天才的想象,他把冻话加工得有声有色,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奇异无比。
闵希豪森的故事大部分都来源于欧洲古老的传说,另外有一些是G.A.毕尔格和屈氏兄弟的首创。例如闵希豪森陷于泥淖而不能自拔的时候便抓着自己的发辫把自己拎了起来。这就是典型的牛皮或谎话题材。类似的意识和题材在北欧诸国的童话中也屡屡可见。
闵希豪森的故事里充满了笑话和疯话,然而透过重重的荒诞,人们却看到了些微的真理。正如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所强调指出的,任何的祸害或不幸都会带来益处。这是《老子?·?五十八章》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意识的西洋注释。闵希豪森把生活中的许多不利条件变成了有利条件,他同时又把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隐藏在一系列的无聊玩笑和牛皮大话之中,这就是他拎着自己的发辫希望跳离泥淖的真理所在。也许,这里真正孕育着《吹牛大王历险记》的文学价值。
曹乃云
1994.2.10.三余故里
到俄国去旅行
在一个冬天,我从家里出发,到俄国去旅行。在所有旅行者的笔下,穿过德国、波兰、库尔兰和利夫兰等北部地区的路,比攀登道德神殿的路还要坑坑洼洼,然而我完全可以断定:在寒冬季节,去那儿的路准被冰雪铺平了。这可就用不着沿途那些声誉极高的各州政府,说是为民造福,花费巨款去铺路了。
我骑着马儿上路了。要是搭邮政马车,沿途经过德国邮局,任何一位局长都会彬彬有礼地要求你为他办件光荣的事务;他手下那些嗜酒的车夫也会把你拖到每家酒店要酒喝。因此,一般来说,只要马和骑手身体都挺棒,骑马旅行就是最舒服的旅行方式了。只不过,我身上的衣服单薄,顶着东北风走得越远,我越感到受不了。
到了波兰,在一片荒凉的田野上,刺骨的东北风呼啸而过。一个可怜的老人,衣不蔽体,打着寒噤,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在这样严寒的天气里,在云团翻滚的天空下,一个人见到这样可怜的老人,会是怎样的心情,这是可想而知的。
我从心底里同情这个可怜的人。虽然我浑身冷得要命,但我还是把我的披风扔到他的身上。这时,突然响起一个声音,特别赞美我的善行,还对我大声说:“让我去见魔鬼吧,我的孩子,你的好心会得到报答的!”
我不去理会这些话,继续骑马赶路,直到夜幕降临。四周黑乎乎的,听不到一点人声,见不到一个村庄。雪覆盖了整个大地,我根本认不出哪儿是大路,哪儿是小路了。
我骑马走得困倦,于是下了马。雪地上露出一个尖树桩似的东西,我随手把马拴在上面。为安全起见,我把手枪夹在腋下,在离马不远的雪地上躺了下来,美美地睡了一觉。等我张开眼睛的时候,天早已大亮了。我发现自己躺在一个村庄的教堂墓地里,着实吃了一惊!我四处张望,也见不到马的影子。不一会儿,我听到上方传来马的嘶叫声,抬头一看,发现我的马吊在教堂尖塔的风信鸡上。我很快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原来昨夜整个村庄都被大雪埋没了,后来天气突然变暖,就在我睡觉的时候,雪融化了,我就不知不觉地降到地面上。那个露出雪地的东西,我在黑暗中还以为是尖树桩呢,便把马拴在上面,其实这是教堂尖塔的十字架,也可能是风信鸡。
我没有多加考虑,便抓起手枪,击中了马笼头上的缰绳。很幸运,我用这种方法,又回到了马的身边,我骑上马继续我的旅行。
此后,一帆风顺,我进入了俄国境内。在俄国不时兴冬天骑马旅行。我按照“入乡随俗”的一贯原则行事,在那儿买了一架小雪橇,套上我的马,兴冲冲地朝圣彼得堡驶去。现在我记不清是在爱沙尼亚还是在因格曼兰特,但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是在一座阴森可怕的树林里,我看见一头可怕的饿狼,张着血盆大口,飞快地朝我的雪橇追来。很快它就追上了。最糟糕的是,我无法把它甩掉,只好机械地躺在雪橇上,让我的马为我们双方的利益单独行事。我预料要发生但不希望发生的事,终于发生了。那头狼对我瘦小的身子根本看不上眼,一下子从我头上窜了过去,疯狂地扑到马身上,把它撕开,一口就把整个马屁股吞了下去。那可怜的马,由于惊恐和疼痛,跑得更快了。我总算保住了性命,偷偷地抬起头来一看,不禁大吃一惊,那头狼几乎把整个身子钻进马肚里,在吞食马的内脏。等它勉勉强强把整个身子钻进了马肚,我就飞快地挺起身,扬起鞭子,狠狠地朝它抽去。钻在马肚里的狼,遇到这种意外的的袭击,吓得非同小可,它竭尽全力向前冲去。这一来,马的尸骨被撞倒在地上。瞧,狼到了马原来的位置上,代替了马,套上了马具。我仍然不停地用鞭子使劲抽它,它拉着雪橇往前飞跑。我们精神饱满、相安无事地到了圣彼得堡。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市民见了一个个惊讶得不得了。
先生们,圣彼得堡是俄国雄伟壮丽的首都,我不想只唠叨它的宪法、艺术、科学和名胜古迹而使你们感到无聊;更不想只聊上流社会的种种阴谋诡计和有趣的风流韵事,诸如一位夫人经常在家里用烧酒和响吻接待客人之类。我宁可把话题放到更伟大、更高贵的动物上,以此来吸引你们的注意力,比如,讲讲马和狗,我一直是它们的一位举足轻重的朋友;另外,再讲讲狐狸、狼和熊。像其他野兽一样,这些野兽在俄国多的是,在野兽的数量上,俄国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多。最后,我还想讲讲娱乐聚会、骑士训练和英雄业绩等等,讲这些
要比讲一些陈腐的希腊语和拉丁语,要比讲什么小香袋、缨子、法国艺人的闹剧以及理发匠等等,更适合高尚的人的口味。
我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到军队任职,因此,一连好几个月,我总是那么悠闲自在,把我的时间和金钱,以最高尚的方式,花在过去贵族地主的生活上。有的晚上我是在赌博中度过的,还有许多晚上是在酒杯的叮当声中挨过的。北国的严寒和民族习俗,决定了在俄国社交聚会中,喝酒要比在我们枯燥无味的德国厉害得多。我在那儿经常可以发现一些被称为海量的喝酒能手。但这些人同一位灰白胡子、古铜色皮肤的将军相比,都成了不中用的可怜虫。这位老先生在公开场合同我们一起用餐。他在一次同土耳其人的战争中,失去了头顶上的一块头盖骨。因此,每当有个陌生人进来入席时,他总是彬彬有礼、真心实意地表示抱歉,说他在餐桌上不得不戴上帽子。就餐时,他总是习惯先把几瓶葡萄酒喝光,接着照例喝光一瓶烧酒,以告结束,或者根据情况再重新反复几次。可是他从来也没有露出一点醉意。这件事超过了你们的理解力,先生们,请原谅我这么说。当然,这也超过了我的理解力。我好长时间不知该怎样对自己来解释这件事,后来我完全偶然地找到了搞清这件事的钥匙。这位将军有时习惯微微举起他的帽子。我常常发现他举帽子,并没有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他感到前额发热,是自然的;他让脑袋凉一凉,也同样是自然的。然而,我终于发现他在举起帽子的同时,也举起了固定在帽子里的一块银片,想必这块银片是当头盖骨用的;银片一举起,他喝下去的酒就化作酒精气,像一团轻轻的云烟从头顶冒了出来。谜一下子揭开了。我把这事告诉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当时正好是晚上,我自告奋勇地表示马上做一个试验,来证明我的看法是对的。于是,我拿着烟斗,走到将军的身后,当他正要扣上帽子时,立即用燃着的点烟纸点着了冒出的酒精气。这时我们看到了一出新鲜的好戏。这位老英雄头上的酒精气立刻变成了火柱,残留在头发间的那部分酒精气,变成了无比美丽的蓝色火焰,像圣光一样,比最伟大的神仙头上的圣光还要壮丽。我的试验使将军无法保守秘密了,但他并没有怎么气恼,反而还允许我们再试一下,好让他的形象变得格外崇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