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09.8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內容簡介: |
放开价格由市场调节,从行政定价体制转向市场定价体制,是中国价格体制改革的主题。解放生产力,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这也是使社会经济运行从计划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主导型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进展比较顺利,常常走在
经济体制改革前面,对提高各类微观主体活力、带动市场繁荣、
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
關於作者: |
张卓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中国经济学界“稳健改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所所长,兼任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荣誉理事长。研究领域包括价格改革、国企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等。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论文奖、著作奖,薛暮桥价格研究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程锦锥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价格理论和上市公司研究。
|
目錄:
|
总论 从行政定价体制转变为市场定价体制
第一部分
历程篇
目录
第一章 1978—1984年以调整价格为主的改革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价格体制的弊端和价格结构的扭曲
第二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提高农产品价格
第三节 以调整价格为主的具体改革办法
第二章 1985年后以放开价格为主的改革
第一节 工农业产品以放开价格为主的举措
第二节 1988年“价格闯关”
第三节 价格双轨制的并轨
第三章 新世纪以资源及其产品的价格
第一节 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原因
第二节 着力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
第四章 党的十八大后价格改革进一步加快
第一节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第二节 深化重点领域价格改革
第三节 健全政府定价制度
第四节 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价格改革理论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价格改革目标的讨论
第二节 推进价格改革方式与经济改革主线的争论
第三节 市场单轨制还是计划单轨制及排除通胀干扰的争论
第四节 对价格改革规律性和基本经验的探索与总结
主要参考资料
|
內容試閱:
|
一、中国价格改革的阶段划分
中国价格改革,如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摸着石头过河”,逐步推进和深化的。从1978 年底迄今,中国价格改革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978—1984 年以调整价格为主
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就高度重视价格改革,采取调放结合的方针,不断出台价格改革举措,动作既早又快。其中,1978—1984 年以调为主,又调又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引入市场机制、尊重价值规律开始启动的。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的1979 年,国家就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提价的有18 种主要农产品,提价幅度达24.8%,初步纠正工农业产品价格结构严重扭曲状态。提价刺激了农产品增产和农民收入增加,1979 年农民由于农产品提价增加收益108 亿元。b 这一举措,同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起,大大刺激了农产品增产。全国还陆续恢复了农村集市贸易,农民可以拿出一部分产品按市场价格在集市出售。
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后,国务院从1979 年11 月1 日起,调整了猪肉、牛肉、羊肉、禽、蛋、蔬菜、水产品、牛奶八类主要副食品的销售价格,提价总金额达42 亿元,提高幅度为30%左右,同时给职工发放副食品价格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 元。为了稳定城市居民生活,对于定量供应的粮食、食用油的销售价格保持不变,国家财政同时增加了对经营部门的补贴。
在这一期间,国家对一些重要工业品价格也进行了调整。调高了煤炭、生铁、钢材等产品价格和交通运输价格,如自1983年10月起,铁路货运提价21.6%,同时降低农用薄膜、农用柴油、电子产品、农机产品价格。国家还调整了纺织品价格,主要是1981年11 月和1983 年初两次调整涤棉布和纯棉布的比价,大幅度降低了涤棉布的价格,适当提高纯棉布的价格,涤棉布和纯棉布的比价从3∶1 调整到1.4∶1。
国家以调整价格为主的同时,也择机放开了一些商品的价格。1982 年、1983 年、1984 年,国家分三批放开工业品中的小商品价格。产品价格一放开,基本都会有所上涨,这样,刺激生产者增产,市场供应迅速增加,价格也会逐渐稳定下来,各种票证跟着就会逐次取消,充分显示出市场机制神奇的力量。a 全国其他城市,都先后效法广州市的做法,整个经济开始活跃起来,市场日益繁荣,百姓得到实惠。
(二)1985 年后以放开价格为主
1.从以放开价格为主到确立市场价格改革目标模式
党和政府及时总结调整价格和放开价格的经验。1984 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b 。把价格改革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决定作出后,价格改革步伐加快。1985 年1 月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从当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收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订购。除此以外,生猪、水产品和大中城市、工矿区的蔬菜,也逐步取消派购。这样,就把多年来对粮油实行的统购加价和超购加价这两种国家定价模式,改为国家定价和市场价格并存。a
1986 年,国家全部放开小商品价格,并放开自行车、电冰箱、洗衣机、黑白电视机等七种主要工业消费品价格,扩大了消费品市场调节价的范围。
1987 年10 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其他大量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市场调节的制度”。这实质上是要建立市场价格制度,并以党的文件明确中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模式。1987 年市场价格改革目标的确立,比1992 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整整早了5 年。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价格改革常常走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前面的主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