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如何阅读新诗

書城自編碼: 401497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诗歌
作者: 魏天无
國際書號(ISBN): 9787570232208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66.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近代画报大系·中国近代画报史稿
《 中国近代画报大系·中国近代画报史稿 》

售價:HK$ 181.7
思想地震:柄谷行人演讲集1995-2015(艺文志·日本思想)
《 思想地震:柄谷行人演讲集1995-2015(艺文志·日本思想) 》

售價:HK$ 66.7
大国人口
《 大国人口 》

售價:HK$ 90.9
何以中国·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 何以中国·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

售價:HK$ 112.7
文明的故事(全11卷-2024版)
《 文明的故事(全11卷-2024版) 》

售價:HK$ 2631.2
中国汽车综合测评技术研究报告 (2024)
《 中国汽车综合测评技术研究报告 (2024) 》

售價:HK$ 229.9
万有引力书系:金马 巴拿马铁路悲歌
《 万有引力书系:金马 巴拿马铁路悲歌 》

售價:HK$ 112.7
人文与社会译丛:休谟的人生智慧
《 人文与社会译丛:休谟的人生智慧 》

售價:HK$ 78.2

 

內容簡介:
◎十四堂新诗入门课。庖丁解牛地带你读懂新诗。
新诗就是分行吗?新诗与散文有什么区别?新诗要押韵吗?
本书从新诗的十四个常识问题——分行与跨行,声音与调质,节奏与韵律,标点符号,感觉与经验,物象、喻象与心象,隐喻与象征,细节与准确,结构,语境,叙事性,戏剧性场景,反讽,移情与移位——出发,力图推倒诗与读者之间的高墙,重建读者对诗的信任。

◎诗人、批评家、文学教授三重视角,既了解文本,又了解理论,更了解读者。
作者有三十年诗歌创作、诗歌研究经验,二十年高校教师经验,真正了解诗歌与读者隔膜在何处。“我教了二十年书,读了几万首诗,写了几百万字,都是为《如何阅读新诗》做准备。”

◎里尔克,W.H.奥登,杰克·吉尔伯特,昌耀,顾城,张执浩,胡弦……近百位诗人在书中作证。
既有世界范围内经典化的现代诗人,亦不回避入选课本的名家名作,更有意识地选择正在创作的当代诗人……希望尽可能扩展读者的接触面,了解现代诗歌的“真正面目”。

◎不仅在这里读懂诗歌,而且在这里找到讲述诗歌的方式。
诗不一定改变我们的生活,但一定会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感受。诗不会败坏在一个或一群诗人之手,而将毁灭于诗人与读者之间信任的消失。正因为我们这些读诗的人和诗人都是宇宙间孤僻、高傲、有尊严的生灵,声气相通,才需要彼此倾诉与倾听。倘若真诚的诗人从诗中探身来问:“是你吗?”他应当听得见一声应允:“是我。”
關於作者:
魏天无,1967年3月出生于湖北荆门,祖籍河北饶阳。1988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北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曾为美国孟菲斯大学(UM)交换学者(2012—2013)。出版学术著作《革命话语与中国新诗》等五部(含合著),评论集《同时代人:诗意的见证》等两部(含合著),随笔集《高过头顶的句子》。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学批评学、现代诗学和马克思主义文论。
目錄
引言:为什么要读诗? / 001

分行与跨行 / 019
声音与调质 / 045
节奏与韵律 / 065
标点符号 / 083
感觉与经验 / 100
物象、喻象与心象 / 128
隐喻与象征 / 155
细节与准确 / 174
结构 / 193
语境 / 211
叙事性 / 228
戏剧性场景 / 251
反讽 / 270
移情与移位 / 285

结语:诗歌将走向何方? / 302

主要参考书目 / 307

后记 / 313
內容試閱
结语:诗歌走向何方

结语中问这个问题,似乎问错了对象:应该去问写诗的人,不应该来问读诗的人。但正是这种普遍存在的意识,让诗歌日益远离了我们,我们也就一次次失去了从诗中获得情感的满足、生活的智慧、经验的增值的机会;同时也让写作者越来越看不清诗与读者的真实关系,以致丧失了对于诗的更睿智、机敏的理解。

什么时代都不缺少号称“为未来写作”的人,尤其是所谓“先锋派”,但名与利的诱惑总是让他们心不甘情不愿。同时,对诗人群体和诗歌现状的不满、咒骂,在今日发达的网络上随时可见,但从不见这些人,对自己作为读者是否应当在其中承担一点责任,做出反思:错误总在对方,真理永远在我。这种缺乏反讽的态度无助于新诗的发展,除了赚取一点文章的点击量,只会固化双方对彼此的成见乃至厌倦。

有人问:为什么中国新诗没有出现伟大的诗人?假设确乎没有出现伟大的诗人(有人肯定不同意),可以这样来回答:因为没有出现伟大的读者。

当然,像海德格尔之于荷尔德林、T.S.艾略特之于约翰·邓恩、W.H.奥登之于约翰·布罗茨基这样的伟大读者与伟大诗人的典范,实在太罕见;惺惺相惜、抱团取暖别说是在诗人与读者之间,就是在诗人之间,也似乎是个神话。然而,毋庸置疑的是,诗人与读者共处于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单个诗人的写作可以完全不考虑读者,但中国新诗不可能在摒弃读者的情况下,去想象一个未来。如果没有成熟、稳定,具有一定规模的“诗歌读者”的出现,新诗若想再登高峰只能是一种可爱的幻觉。法国哲学家、当代最重要的诠释学家之一的保罗·利科认为,文本所要表达的比作者写作时意欲表达的重要得多,作者的意向只能成为文本意义所投射出的一种维度,“与对话的处境不同——在那里面对面由话语本身处境规定着——文字话语引起了一个读者群体,这个群体潜在地延伸到任何一个会阅读的人”。也就是说,诗人写诗并将之公开,就将面临不确定的读者群体及其七嘴八舌,这是他无从拒绝也无权阻止的;拒绝与阻止只是“表演”而已。而读者若只是盯着那些末流甚或不入流的文本,说三道四,只能说这个人的嗜好有异于常人,惊世哗众。

诗不会灭亡,只要这世上还有一位诗歌读者。诗不会败坏在一个或一群诗人之手,而将毁灭于诗人与读者之间信任的消失。

现代诗人有一万个理由说明现代诗的复杂、艰深、晦涩,不是他存心为之,有意刁难读者。对此,作为伟大读者之一的,美国当代学者、翻译理论家、批评家乔治·斯坦纳也有了解之同情。他说,像兰波、马拉美等诗人要起到作用,“新的私人语言背后必须有天才的压力;仅仅才能,一种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是办不到的。……现代诗人利用语词作为私人记号,普通的读者要进入其中变得日益困难”。但即便艰深、晦涩如T.S.艾略特这样的伟大诗人,也倡导重视口语,注重从日常语言中获取诗的音乐性,更不用说那些把目光投向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诗人,他们把日常语言作为诗的语言宝库。从读者一面来说,每个时代伟大、杰出的诗人总是极少数,平庸的诗人遍地皆是;伟大的、理想的或“超级”的读者总是屈指可数,缺少自知之明的读者摩肩接踵——我们要做的,是努力把自己从后者中超拔出去,向前者一步步靠拢。正因为我们这些读诗的人和诗人都是宇宙间孤僻、高傲、有尊严的生灵,声气相通,才需要彼此倾诉与倾听——

我曾是宇宙深处的一团孤僻
我写诗,是为了更好地保持孤僻
我做到了
更好地保持厌倦
我听着雨声,一滴,一滴,一滴

我害怕雨点不再飘落
潮湿不能使我成为诗人
但能使我无助——是你吗
我听见它说
“是我”(王天武《雨》)

孤僻的诗人写下/敲下的每一个字词,都像是一滴一滴的雨点,滋润着自己也飘零到他人干燥焦渴的心田。倘若真诚的诗人从诗中探身来问:“是你吗?”他应当听得见一声应允:“是我。”

本书各节所谈问题,只是笔者认为的、进入新诗需要了解的基本常识。一方面,还有更多、更具体的知识点有待讨论;另一方面,并不是说只要掌握、理解了这些知识,就可以无障碍地走进新诗世界。源自西方浪漫主义文论和美学的“有机整体”观念,仍然是我们阅读、解释文学文本时先验的假设,无须再去证明。从这一观念出发,任何对一首诗的条分缕析的“肢解”,都是不少诗人、也是相当多的读者所不能容忍的。因此,这种做法只是权宜之计,但却是必需的。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说到如何读诗,前人留下来的最重要的经验之一,是在会心中会意。陆机《文赋》中说:“余每观才士之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则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现代学者徐复观认为,文学欣赏乃是“追体验”的过程,“体验是指作者创作时的心灵活动状态。读者对作品要一步一步地追到作者这种心灵活动状态,才算真正说得上欣赏”。顾随谈及阅读体会时说:

读诗必须以心眼见……如读老杜之《对雪》:“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亦须心眼见,虽夏日读之亦觉见雪,始真懂此诗。用心眼见,亦可说用诗眼见。作者不能使人见是作者之责,写得能见而读者不能见是读者对不起作者。

作为读诗者,我们可以做到的是远离“不能使人见”的诗人,尽可能不辜负“写得能见”的诗人。我们可以避免的是意气之争,不去为自己没能在阅读上的增广见闻而找各种理由,以致诗人说:“既然你不读我,那我相信是你没有能力读我。”(汉娜·阿伦特引马拉美的话)
古诗虽然与新诗有很多、很大的不同,但不管怎么说,古往今来的诗都是游弋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都是人类心灵、情感的创造物。这就是为什么数千年前的古诗,仍能让今人怦然心动。在初步了解新诗亦古亦新、亦传统亦现代的技法之后,去接近它们,慢慢寻找属于你自己的“经典”。中国新诗发展到今天,不过百年,是诗歌长河中的一瓢水。在诗的面前,今日诗人和读诗人其实都是孩子,都需要像里尔克笔下的孩子那样,去努力学习,获得人生的又一次奖赏——

春天又来了。大地就像
一位背下很多诗篇的
小姑娘……由于长期
艰苦的学习,她获得奖赏。

她的老师很严格。
我们喜欢那老人胡须和眉毛中的白色。
而现在我们也许要问绿色和蓝色叫什么:
她知道,她知道!

大地,狂喜于放假的大地,现在
与孩子们一起游戏。我们要抓住你,
快乐的大地。最幸福的将会成功。

啊,从她的老师教她的万事万物,
到隐藏于长茎和深根之中的
一切,她都歌唱,她都歌唱!
(里尔克《献给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之一,黄灿然译)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