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7.3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2.2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52.0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9.7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7.2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101.2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93.2
|
編輯推薦: |
《徐向前传》是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首批编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期的开国元勋和各方面的最杰出的人士的传记。这套传记丛书,是当代中国千百万爱国志士、革命先驱的杰出代表用毕生的血和汗谱写出的挽救祖国、振兴中华的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它将是永远矗立于世世代代人民心中的革命丰碑。《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中的每一部传记,都可读作当代中国的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史、建国史;每一部传记都可读作结束中国苦难危亡命运的革命史,披荆斩棘建设社会主义的奠基史、创业史。希望读者通过这部丛书,以这些历史人物的光辉业绩为典范,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伟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內容簡介: |
《徐向前传》由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提出并批准立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组织编写。编写组倾十年之功,在查阅大量历史档案和文献的同时,先后访问了二百多位革命老战士,并走访了传主当年战斗过的革命遗址,遵循“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传如其人”的指导思想,再现了徐向前元帅戎马一生的光辉业绩。书稿经国防大学审定。邓小平为本书题写书名。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章 生在平凡之家 001
第一节 家世 001
第二节 在母亲身边长大 003
第三节 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 005
第二章 曲折的路 008
第一节 入学、失学 008
第二节 学徒 011
第三节 就读于国民师范 013
第四节 立志救国救民 016
第三章 踏上革命的征程 020
第一节 投考黄埔军校 020
第二节 加入中国共产党 027
第三节 严峻的关头 030
第四章 从广州到东江 033
第一节 重返羊城 033
第二节 参加广州起义 036
第三节 崭露头角的党代表 040
第四节 在海陆丰的岁月 042
第五章 初到大别山 048
第一节 粉碎三次“会剿” 048
第二节 三战三捷三扩编 054
第三节 活捉岳维峻 058
第六章 威震中原 063
第一节 面临的考验 063
第二节 围困黄安城 069
第三节 苏家埠大捷 074
第七章 反“围剿”失败与西征 080
第一节 大兵压境 080
第二节 突破重围 086
第三节 跨秦岭越巴山 091
第八章 “巴山来了徐向前” 095
第一节 分兵直下通南巴 095
第二节 田颂尧的“三路围攻”破产 100
第三节 三次进攻战役 103
第九章 粉碎六路围攻 109
第一节 刘湘的一枕黄粱 109
第二节 收紧阵地屡挫重兵 113
第三节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116
第十章 川西会师 120
第一节 冲破“川陕会剿” 120
第二节 两军会师前后 125
第三节 以团结为重 135
第十一章 南下和北上的岁月 139
第一节 困惑与磨难 139
第二节 心中升起新的希望 144
第三节 甘南的风波 146
第四节 会宁会师 150
第十二章 悲壮的征程 154
第一节 奉命西渡黄河 154
第二节 一条山激战 160
第三节 孤军苦战河西走廊 164
第十三章 走上抗日前线 177
第一节 奔赴延安 177
第二节 出席洛川会议 182
第三节 随同周恩来进山西 185
第四节 故乡之行 192
第十四章 转战晋东南 195
第一节 从晋北南下 195
第二节 分兵发动群众 197
第三节 反六路围攻和长生口战斗 200
第四节 响堂铺伏击战 202
第五节 在反九路围攻作战中 206
第十五章 平原造“人山” 210
第一节 进入冀南 210
第二节 平原地的“人山”战略 213
第三节 再度会晤卡尔逊 218
第四节 和鹿钟麟的较量 221
第五节 粉碎日寇的“大扫荡” 223
第十六章 山东一年 226
第一节 第一纵队司令员 226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 229
第三节 打击顽固派 231
第四节 新“扫荡”的破产 233
第十七章 在陕北 237
第一节 回到延安 237
第二节 任联防军副司令员 239
第三节 出任抗大校长 242
第四节 参加整风 246
第五节 身在病床,心系战场 248
第十八章 降伏“卧牛” 253
第一节 要“打鼠如虎” 253
第二节 “不痛快的艰苦战斗” 259
第三节 “坚持最后五分钟” 262
第四节 临汾告捷 264
第十九章 横扫晋中 270
第一节 成竹在胸的计划 270
第二节 “亲训师”的覆灭 272
第三节 生擒赵承绶 276
第二十章 攻克太原 286
第一节 “九月会议”前后 286
第二节 夺取“四大要塞” 291
第三节 任务重于生命 296
第四节 太原的春天 298
第二十一章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岁月里 306
第一节 从青岛到北京 306
第二节 莫斯科之行 310
第三节 为军队建设呕心沥血 314
第四节 “兵民是胜利之本” 318
第二十二章 在十年动乱中 323
第一节 被推进历史的漩涡 323
第二节 在逆流中勇进 330
第三节 历史是公正的审判官 335
第二十三章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341
第一节 德高望重的国防部长 341
第二节 深谋远虑 345
第三节 心里装着人民和战士 353
第二十四章 帅星陨落 风范长存 359
第一节 在最后的日子里 359
第二节 光照千秋 361
生平大事年表(1901—1990) 366
后记 382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生在平凡之家
第一节 家 世
农历辛丑年九月二十八日(1901 年 11 月 8 日),一个新生命降生在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他就是徐向前。
永安村,在五台县西南,滹沱河北岸,原名“薄家村”。早在魏晋时期,这里曾是官府的粮地,有“仓城”之说,后来废弃了。老百姓希望永远过安定的日子,忌讳“薄家”这两个字,于是就改为“永安村”。
徐向前出生时,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1900 年仲秋,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进攻北京。德国元帅瓦德西统领的八国侵略军,在京城烧杀抢掠,颐和园遭洗劫,慈禧太后的住所也被焚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先逃到大同。没过几天,转驾太原,德国军队打到五台县附近的龙泉关,清军在五台山一线设防保驾。太后和皇帝又仓皇逃往西安,授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拜倒在侵略者的脚下。
《辛丑条约》就是这耻辱的记录。腐败无能的清王朝风雨飘摇,走向崩溃,人民处在极度苦难之中,这在徐向前出生时仍然保持着古老生活方式的山村中,人们通过不断增长的纳税、纳粮、抽丁、派捐,明显地感受到了。
徐向前的出生,和中国当时同一个时辰出生的成千上万个婴儿一样,使在世的中华儿女又增加了一员。要说在他的家里他还有点地位的话,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男性。“重男轻女”的封建习俗,毫不例外地影响着他的长辈。母亲一辈子生养 7 个儿女,活下来的有 5 个。第一胎生的是女孩,起名先月。奶奶很不高兴,说:“进门就生这多超余。”她盼孙子心切,连孙女的名字都不愿叫,多是叫“妮子”。第二个生的是男孩,奶奶高兴极了,起了一个多财多福的名字,叫银仓。但很不幸,他 12 岁夭亡了。第三胎是女孩,叫春月。第四胎出生后即亡,没有留下名字。第五个是男孩,名唤银福。按出生顺序,徐向前是第六,按兄弟排行,是老三。他的老妹称他“二哥”,是因为他大哥过早离开人世的缘故。
银仓早逝,使徐家遭受很大的打击。尤其是母亲,悲痛欲绝。为了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她坚持要给死去的儿子“娶妻成家”。其实是两具少年男女尸骨合葬, 俗称“阴婚”“鬼妻”,这在当时是平常的事。
徐向前来到人世间没多久,父亲便郑重其事地把他的名字填写到宗谱第十九代世孙的位置上。他的姐妹们都没有这个资格。她们虽然都出生在徐门,但不能上徐家的宗谱。老人们说:“闺女早晚是人家的人。”能上徐氏宗谱的女人,是徐门的媳妇。她们在拜堂成亲后,名字便写到宗谱上。
徐向前的乳名叫银存,表字子敬,号象谦。直到他在黄埔军校毕业后还用着“象谦”这个名字。大革命失败后,根据这个名字的谐音,改成“向前”。这可能也是他对革命忠贞不贰、永不回头的一个标志吧。
家庭,是人生立足的基地,制约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徐向前出生时,家境处于小康水平。表面看上去,这个家是不余不欠,不丰不累。但家里人都懂得,这个境况,全家人都要尽自食其力的义务才能维持。
徐氏家族曾有过一段不平常的历史。徐向前听长辈们说,徐家祖上是三兄弟,家境贫寒,人丁也不旺。老大生一子,老二、老三都无后;第三代是兄弟俩;到第四代,又是三兄弟。徐向前是这三兄弟的第三分支的后代。这一分支, 一代接一代地奋斗,传到第六代,才积攒了相当数量的土地与家产,开始富裕起来,“丁既昌矣,门户张矣,或文或武,衣冠光矣”。七、八两世“书香兆瑞”。到第十代,有人踏入官门。清朝顺治初年至光绪末期,徐门都有做官的人。250年间,任七品官职以上的有50人之多,得诰封、诰授的15人以上。任最高官职的,是徐向前十五世祖徐松龛,官至钦差,头品顶戴。他是道光年间钦点朝元,翰林院编修,任过福建巡抚、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所著《瀛寰志略》是一部中国较早研究世界地理的著作。
一个家族,几百年间,繁衍再繁衍,分支又分支,除了徐氏近支以外,其他的联系已经很少很少。在徐向前这个小小分支里,父亲、祖父,乃至曾祖一代,都没有做官的人,学业的最大成就者,有一个举人、三个秀才,他父亲是这小小分支中最后一个考中秀才的。
在徐向前的曾祖父以前,家庭经济状况还好。从祖父开始就逆转了。爷爷徐鹤龄,想振兴一下家业。他从务农转为经商,奢望带来转机,再耀徐门。出乎意外,生意欠佳。不仅没有赢利,反而赔了本。一蹶不振,债台高筑。没有等到儿子成年他就离开了人世。爷爷死后,家里由奶奶掌管,典当变卖了土地、房屋等家产,办完丧事,偿还债务。这时,徐向前的父亲只有 13 岁。到徐向前降生时,家里有十几亩瘠薄的旱地,还有两亩水浇地,算是良田。
家业衰败了,门面还得支撑着。村里人照旧叫他们“楼院徐家”。不过,大家也知道,徐家不比从前了。只是院门门楣上表明这个家庭身份的“礼门也”三个字依稀可见,院内的小路已经破坏。五间对称的东西厢房,由于住人的缘故, 年年整修,状况稍好一些,然而也不像当年有生气了。上房是二层楼,这是永安村唯一的楼房,“楼院徐家”即由此得名。
在这个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里,徐向前没有娇生惯养的条件,也没有饥寒交迫的遭遇,但是,他必须劳动。从七八岁开始,家里就要求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担子也越来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