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HK$
69.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80.5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8.8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8.2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91.9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9.8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9.7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8.2
|
編輯推薦: |
本书在主要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和重要问题的基础上,遴选相关案例,展现国际关系理论知识和重要问题在案例中的具体呈现形态,并利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的结合,进而实现理解理论知识,认识真实世界,提升综合实力的目的。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为国际政治学、外交学等专业教学而编写的案例型教材,旨在从影像角度探讨国际关系理论,并逐步形成规范的教学案例体系。书中遴选国内外公映的经典影像作为案例,如《风声》《逃离德黑兰》《猎杀本·拉登》《黑鹰坠落》《湄公河大案》《阿拉伯的劳伦斯》等,为每个案例设置“案例正文”和“案例使用说明”两大板块,既具体介绍影像的基本信息、剧情发展、人物关系等,又结合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实际设计教学环节,将国际关系理论融入剧情之中,再让学生总结印证,以加深理论认识。本书从流行影像介入严肃的国际关系理论教学,以生动的案例讲解替代枯燥的理论灌输,在相关课程教学中自成一体,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不仅可为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为一般读者参阅。
|
目錄:
|
前言
1 《风声》:现实主义主导下的家国冲突 / 001
2 《黑鹰坠落》:霸权主义主导下的国际维和行动 / 016
3 《钓鱼岛真相》:新古典现实主义下的战争与冲突 / 032
4 《湄公河大案》:缉拿毒贩过程中的国际警务合作 / 050
5 《逃离德黑兰》:自由主义视野下的跨国营救 / 064
6 《阿拉伯的劳伦斯》:新自由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冲突与合作 / 079
7 《鸟鸣》:战争中的秩序与正义 / 094
8 《战前37天》: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碰撞下的大国博弈 / 107
9 《纽伦堡大审判》:不同身份观念塑造下的正义之争 / 122
10 《上帝也疯狂》:心之所想,行之所动 / 134
11 《颠倒乾坤》:国际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博弈关系 / 148
12 《监守自盗》:缺乏政府监管下的经济危机 / 163
13 《魔鬼营业员》:自由经济主义视角下的非诚信交易 / 178
14 《惊爆十三天》:核危机下的外交决策 / 189 15 《猎杀本·拉登》:反恐十年中的官僚体制及心理认知 / 207
16 《危机13小时》:美国的全球战略与战略误判 / 221
17 《恐怖直播》:现实主义视角下的个人与政府冲突 / 236
18 《赤道》:恐怖主义引发的国际反恐行动 / 250
19 《慕尼黑惨案》:文明冲突影响下的恐怖袭击 / 265
后记 / 279
|
內容試閱:
|
在《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影片中共有八个主要人物,按其国籍来分可分为:属于英国的主角劳伦斯,贾斯金·布赖顿,德莱登和艾伦比将军;属于阿拉伯民族的费萨尔亲王,奥达· 阿布·塔耶和阿里·伊本·艾卡利希;属于美国的记者J·E·班特利。
1.英国
劳伦斯:他是一名英国军官,代表着英雄的形象。在人物构建上,他是一个真实人物——T·E·劳伦斯,在阿拉伯大起义中作为英国联络官并协助费萨尔等人争取阿拉伯国家的独立。
贾斯金·布赖顿:他是一名英国军官,劳伦斯的同事,代表着所有在中东与劳伦斯一起工作的英国官员的综合体。
德莱顿:他是英国阿拉伯局的一名官员,代表着英国利益的政治派别,是一个典型的政客。
艾伦比:他是一名英国指挥官,是劳伦斯的上司,代表着英国军方。
2.阿拉伯
费萨尔亲王:他是哈希姆家族的族长,代表着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在人物构建上,他是一个真实人物——费萨尔·伊本·侯赛因,领导了阿拉伯大起义,后成为大叙利亚的国王和伊拉克国王;在电影中,他同样也是阿拉伯大起义的领导者,为了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而努力,同样,他又是一个冷酷的政客,在电影最后,可以看到为了阿拉伯的利益,他抛弃了劳伦斯。
奥达·阿布·塔耶:他是哈威塔特的族长,代表着传统的阿拉伯人。在人物构建上:他是一个真实人物——奥达·阿布·塔耶,是阿拉伯独立运动的狂热支持者;在电影中,被加工成一个只对战利品和利益感兴趣的人可以为了获取更多的黄金而跟随劳伦斯一起攻打亚喀巴。同时也被塑造为一个对其部族负责的族长和沙漠里的掠夺者。
阿里·伊布·艾卡利希:他是哈里斯的族长,代表着新兴阿拉伯民族主义者。
3.美国
J·E·班特利:他是一个美国记者,代表着大众媒体,同时又代表着那些对劳伦斯的诋毁者。在人物构建上,他是一个虚构人物,以著名的美国记者劳维尔·托马斯(Lowell Thomas)为原型。在电影中,他被塑造成一个为《芝加哥信使报》(Chicago Courier)工作的中年记者形象,在电影后半部分出场以后,他便一直跟随在劳伦斯身边记录素材,致力于将劳伦斯塑造成一个传奇英雄;在电影开场劳伦斯的葬礼上,他是这样形容他的“他是一位诗人,学者及英勇的战士;还是自从巴纳姆和贝利之后最无耻的爱现狂”。
二、剧情介绍
(一)起因:千里走单骑,受命赴黄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盟友土耳其趁机侵入阿拉伯半岛。领导阿拉伯革命的费萨尔有一支由贝都因游牧民组成的“军队”,但这支原始军队却即将被土耳其人的飞机大炮炸出地图。劳伦斯中尉是开罗英军司令部服役的一名不修边幅的战士,他对沙漠的热爱和对阿拉伯事务的丰富知识引起了阿拉伯司司长的注意,随即被派往菲萨尔王子身旁以缓和阿拉伯部落之间的倾轧,为取得菲萨尔王子的信任他穿起了阿拉伯酋长的服装,采纳了本地人的习俗。当他把同伴救出沙漠的那一刻,他真正地成为了“阿拉伯的劳伦斯”,阿拉伯人真正地接纳、信任他。随后在他的带领下奇袭阿卡巴,并运用游击战术,袭击铁路,大大牵制了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力量,并且凭借高超的外交能力,斡旋于阿拉伯各部落间,使得阿拉伯人空前的团结起来。看到四分五裂、愚昧落后的阿拉伯世界的时候,他很自然地生出统一阿拉伯世界,还阿拉伯人民自由之身的伟大梦境、决心帮助一个弱小的民族抵抗强争取自由。
(二)发展:星夜苦行军奇袭阿卡巴
劳伦斯在去麦地那会见部族首领费萨尔王子的途中,遇见了哈里斯部族的首领阿里,费萨尔采纳了劳伦斯的意见,从陆路攻打阿卡巴,为占领大马士革铺平道路。劳伦斯则与阿里率领突击队穿过沙漠,冒着炎热与风沙。日夜兼程,很快攻下该城。
劳伦斯出奇的坚毅为他赢来了贝都因人的尊敬,他悄悄领着费萨尔的50名贝都因人穿越“不可穿越”的内夫德沙漠,联合沙漠另一端的哈维塔特部族,用一支小型游击队的力量从背后奇袭土耳其的海港重镇阿卡巴抓捕土耳其驻军。奇袭阿卡巴的成功不但挽救了阿拉伯大革命,并使他受到了阿拉伯各个部族的拥护。
(三)高潮:夺大马士革,解放阿拉伯
劳伦斯以阿卡巴作为基地,并获得英军武器与设备的供给,领着贝都因部族出没于大沙漠之间,捣毁土耳其人的铁路,切断对方的供给,逼迫在沙漠中断粮的土耳其军不战而退。阿卡巴给了阿拉伯革命一个立足之地;其后劳伦斯游击式地破坏铁路让阿拉伯军队逐步北上,同时保证了交战中的双方都只有最少的伤亡人数。通过游击战术,袭击铁路,大大牵制了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力量,并且凭借高超的外交能力,斡旋于阿拉伯各部落间,使得阿拉伯人空前的团结起来
英国在阿拉伯半岛的意图是给阿拉伯人有限的枪支弹药,叫他们牵制土耳其的兵力,同时将阿拉伯各部族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劳伦斯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战略采取行动的,但做法上比较讲究策略。他换上阿拉伯人的服装,尽量在生活上接近阿拉伯人,由于突击队屡建战功,威震中东,劳伦斯被誉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
(四)结局:政治难左右,英雄不得志
劳伦斯认为,让英法舍弃殖民地和战利品靠自己一己之力办不到。因此想要阿拉伯部队率先攻下大马士革。在对大马士革发动的总攻势中,劳伦斯与阿里率领的阿拉伯军队骁勇善战,长驱直入,比英军提前一天攻入。但战后,英阿双方在管辖大马士革这个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英国背信弃义地拒绝了阿拉伯人的独立请求,劳伦斯把艾伦比远远甩在了后面;这是500年来阿拉伯人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夺回了自己的首都。然而劳伦斯火速建立起来的阿拉伯临时政府根本无法发挥职能,他的临时议会就像是一个集贸市场。生活在远离文明的世界里的贝都因人完全不能理解政府职能和现代科技,他们是一群居无定所的游牧人,他们跟着劳伦斯来到大马士革,像观光客一般在议会大厅里吵闹,当晚便继续回到沙漠与群星和旷野为伍。他们来了,他们征服了,于是他们便可以离开了。他败在祖国狡猾将军手中,更败在他殚精竭虑想要解放的人民手里——阿拉伯人的不团结,毁了他们的自由。而劳伦斯困于复杂的政治外交斗争之中,仕途失意,不得已退役。他回到英国后,忧郁不得志,不久后劳伦斯骑着摩托车出行,在路上因躲避两个儿童摔倒不幸身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