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102.4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80.3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7.4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73.7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5.2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2.8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9.7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7.9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新形态教材之一,教材修订遵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非零起点与学历需求性,职业需求性与模式多样性特征,坚持“三基、五性、三特点”原则,在保持上版教材的主要框架和基本结构的基础上,优化知识体系,挖掘思政元素,融入科研实践
|
內容簡介: |
1.第四轮修订概况 自2018年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科起点升本科、专科)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出版以来,为整体提升我国医疗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的评选中,有12种获得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教材建设奖(1种荣获特等奖),从众多参评教材中脱颖而出,得到了专家的广泛认可。第五轮修订再接再厉,争取再创佳绩。
2.第五轮修订简介 本次修订包含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专科起点升本科层次,共44种。本套教材将继续采用涵盖纸质教材、数字资源以及平台功能融为一体的“融合教材”编写模式,坚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同时注重内容安排合理,深浅适宜,适应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的需求。注重遵循医药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规律,体现医药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特点。在继承和发扬上一版教材基本精神的同时,旨在提高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材的实用性,使更多的医疗工作人员从中受益。
|
關於作者: |
川北医学院教师,系主任,副教授。发表了多篇本学科论文,做了一些研究。在教学方面很有见解,并主持了教学改革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目錄:
|
基础化学
第一章分散系/001
第一节 分散系及其种类 / 001
第二节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 002
一、物质的量 / 002
二、摩尔质量 / 003
三、物质的量的计算 / 003
第三节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 004
一、物质的量浓度 / 004
二、质量浓度 / 004
三、质量摩尔浓度 / 005
四、物质的量分数 / 005
五、质量分数 / 006
六、体积分数 / 006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 006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 006
二、渗透压与温度、浓度的关系 / 008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 008
第五节 溶胶和高分子溶液 / 012
一、溶胶的性质 / 012
二、高分子溶液 / 016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020
第一节 电解质的基本概念 / 020
第二节 酸碱理论 / 021
一、酸碱质子理论 / 021
二、酸碱电子理论 / 023
第三节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 025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 025
二、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 025
三、共轭酸碱解离平衡常数的关系 / 027
四、酸碱平衡移动 / 027
第四节 溶液的pH / 028
一、H3O 浓度和pH / 028
二、酸碱溶液pH的计算 / 029
第五节 缓冲溶液 / 031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原理 / 031
二、缓冲溶液pH的计算 / 032
三、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 034
四、缓冲溶液的配制 / 035
五、缓冲溶液在医学中的应用 / 037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041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 / 041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 043
一、碰撞理论和活化能 / 043
二、过渡态理论 / 044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045
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045
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049
三、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050
第四节 化学平衡 / 052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 052
二、化学平衡常数 / 053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 055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059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 059
一、氧化值与氧化还原反应 / 059
二、氧化还原电对 / 060
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 061
第二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 062
一、原电池的概念 / 062
二、电极电势的产生及电池电动势 / 063
三、标准氢电极和标准电极电势 / 064
第三节 能斯特方程式及影响非标态
电极电势的因素 / 066
一、能斯特方程式 / 066
二、影响非标态电极电势的因素 / 067
第四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 068
一、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 068
二、计算电池电动势 / 068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 069
第五节 电势法测定溶液的pH / 070
一、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 / 070
二、复合电极 / 072
三、电势法测定溶液的pH / 072
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075
第一节 原子结构 / 075
一、核外电子的运动 / 075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 081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 083
一、元素周期表 / 083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 084
第三节 分子结构理论 / 085
一、现代价键理论 / 086
二、杂化轨道理论 / 088
第四节 分子间力 / 092
一、分子的极性与极化 / 092
二、范德瓦尔斯力 / 093
三、氢键 / 094
第六章配位化合物/097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及命名 / 097
一、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 097
二、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 098
三、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 100
第二节 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简介 / 101
一、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 101
二、内轨配合物和外轨配合物 / 102
第三节 配位平衡 / 103
一、配位平衡常数 / 103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 / 104
第四节 螯合物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 106
一、螯合物与螯合效应 / 106
二、螯合剂EDTA及其应用 / 107
三、生物配体与配合物药物 / 107
第七章酸碱滴定分析/111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概论 / 111
一、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 111
二、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配制 / 112
三、滴定分析的相关计算 / 112
第二节 误差、偏差和有效数字 / 113
一、误差的分类 / 113
二、减小误差的方法 / 114
三、误差与偏差 / 114
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 116
第三节 酸碱滴定法 / 117
一、酸碱指示剂 / 117
二、酸碱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 118
三、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121
四、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 121
第八章分光光度法简介/124
第一节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 124
一、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 124
二、光吸收定律 / 126
第二节 分光光度计及定量分析方法 / 127
一、分光光度计 / 127
二、定量分析方法 / 128
第三节 分光光度法的误差和测定条件的
选择 / 129
一、分光光度法的误差 / 129
二、测定条件的选择 / 130
有机化学
第九章有机化学概述/135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 / 135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概念 / 135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 135
三、学习有机化学的意义 / 136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 137
一、碳原子的杂化 / 137
二、共价键的属性 / 137
三、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表示 / 139
四、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 141
第三节 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 141
一、自由基反应 / 141
二、离子反应 / 142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142
一、按碳架分类 / 142
二、按官能团分类 / 143
第十章烷烃/147
第一节 烷烃的结构与同分异构现象 / 147
一、烷烃的结构 / 147
二、碳原子类型 / 149
三、同分异构现象 / 149
第二节 烷烃的命名 / 151
一、普通命名法 / 151
二、系统命名法 / 152
第三节 烷烃的性质 / 154
一、烷烃的物理性质 / 154
二、烷烃的化学性质 / 155
第四节 与医学有关的重要化合物 / 157
一、石油醚 / 157
二、液体石蜡 / 157
三、石蜡 / 157
四、凡士林 / 157
五、甲烷的氯代物 / 158
第十一章烯烃和炔烃/160
第一节 烯烃 / 160
一、乙烯的结构 / 160
二、烯烃的异构现象 / 161
三、烯烃的命名 / 161
四、烯烃的物理性质 / 163
五、烯烃的化学性质 / 163
六、二烯烃 / 167
第二节 炔烃 / 169
一、炔烃的结构和命名 / 169
二、炔烃的理化性质 / 170
第三节 与医学有关的重要化合物 / 171
一、乙烯 / 171
二、聚乙烯 / 172
三、丁-1,3-二烯 / 172
四、β胡萝卜素 / 172
五、乙炔 / 173
第十二章环烃/176
第一节 环烷烃 / 176
一、分类和命名 / 176
二、结构 / 177
三、异构现象 / 177
四、物理性质 / 179
五、 化学性质 / 179
第二节 芳香烃 / 180
一、苯分子的结构 / 180
二、芳香烃的分类与命名 / 182
三、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 184
四、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 185
五、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 187
第十三章醇、酚、醚/191
第一节 醇 / 191
一、醇的分类和命名 / 191
二、甲醇的结构 / 193
三、醇的物理性质 / 193
四、醇的化学性质 / 194
第二节 酚 / 197
一、酚的分类和命名 / 197
二、苯酚的结构 / 198
三、酚的物理性质 / 198
四、酚的化学性质 / 198
第三节 醚 / 200
一、醚的分类和命名 / 200
二、醚的结构 / 201
三、醚的物理性质 / 201
四、醚的化学性质 / 201
第四节 硫醇、硫酚和硫醚 / 202
一、命名 / 202
二、化学性质 / 203
第五节 与医学有关的重要化合物 / 204
一、乙醇 / 204
二、苯酚 / 204
三、甲苯酚 / 204
四、乙醚 / 204
五、龙脑 / 205
第十四章醛、酮、醌/208
第一节 醛和酮 / 208
一、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 208
二、醛、酮的结构 / 209
三、醛、酮的物理性质 / 209
四、醛、酮的化学性质 / 210
第二节 醌 / 215
一、醌的结构和命名 / 215
二、醌的化学性质 / 215
第三节 与医学有关的重要化合物 / 216
一、甲醛 / 216
二、丙酮 / 216
三、樟脑 / 216
四、维生素 / 216
五、戊二醛 / 217
第十五章羧酸、取代羧酸及羧酸衍生物/220
第一节 羧酸 / 220
一、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 220
二、 羧酸的结构 / 221
三、羧酸的物理性质 / 222
四、羧酸的化学性质 / 223
第二节 取代羧酸 / 225
一、羟基酸 / 225
二、酮酸 / 227
第三节 羧酸衍生物 / 228
一、羧酸衍生物的命名 / 229
二、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 230
三、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 230
第四节 与医学有关的重要化合物 / 235
一、羧酸 / 235
二、羟基酸 / 235
三、羧酸衍生物 / 236
第十六章对映异构/242
第一节 手性 / 242
一、手性和对映异构体 / 242
二、手性分子的判断 / 243
第二节 对映异构体的旋光性 / 244
一、偏振光和旋光性 / 244
二、旋光度和比旋光度 / 245
第三节 构型的标记法 / 246
一、D/L相对构型标记法 / 247
二、R/S 绝对构型标记法 / 248
第四节 手性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 249
第五节 对映异构体的生物活性 / 250
第十七章胺和杂环化合物/254
第一节 胺 / 254
一、胺的分类、命名 / 254
二、胺的结构 / 256
三、胺的物理性质 / 256
四、胺的化学性质 / 257
第二节 杂环化合物 / 260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 260
二、五元杂环化合物 / 262
三、六元杂环化合物 / 263
第三节 与医学有关的重要化合物 / 264
一、生源胺 / 264
二、生物碱 / 265
三、吡咯和吡啶的衍生物 / 266
第十八章生物分子/270
第一节 糖类 / 270
一、糖类的定义和分类 / 270
二、单糖的结构和性质 / 271
三、二糖 / 274
四、多糖 / 276
第二节 脂类 / 278
一、油脂 / 278
二、磷脂 / 281
三、甾族化合物 / 282
第三节 氨基酸和蛋白质 / 284
一、氨基酸 / 284
二、蛋白质 / 287
推荐阅读文献/294
附 录/295
附录一 法定计量单位 / 295
附录二 平衡常数表 / 297
附录三 常见半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 300
索 引/303
复习参考题
参考答案/311
元素周期表
|
內容試閱:
|
医药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规划教材第五轮修订主编人会议精神,按照教材的编写思想和要求,在第三版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对教材进行了修订。
医用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本次修订紧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培养目标,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要求,调整教材内容的深度和难度,篇幅更为适中,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医用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为后续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次修订在各章内容中增加了“拓展材料”“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选择题”,增加了课程思政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培养科学精神。本次修订更注重知识条目化,层次更分明;为适应教育教学的学时要求,内容更加简化,突出重点;注重化学原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化学基础对高科技领域的推动应用;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在教材中增加了更多成熟的医学案例,力求做到“为医所用”,在学生受教育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本教材共18章,理论课参考学时为54~72学时(本科学生54学时,专科学生72学时)。
本教材采用纸数一体的新形态教材编写模式,在编写中融入数字内容,具体包括PPT、同步练习题和在线课程。PPT对知识进行系统性梳理、总结,便于学生自学及教师授课;同步练习题用于学生课前预习、随堂检测及课后检测学习效果;在线课程是对章节中重点或难点知识的讲解,方便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把握重点知识。
参加本版教材编写的编者均为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各编者所在学校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感谢。由于编者水平和编写时间所限,错误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陈莲惠
2024 年6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