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2.7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4.2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6.4
|
編輯推薦: |
1.文字描写通俗,易于理解。本书以故事的形式、漫谈的风格,系统地介绍加拿大大学的治理文化,内容较为通俗,没有太多理论赘述,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2.国际化的行文视角。本书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大学治理文化进行比较,带领读者立体地了解加拿大大学的运行,同时思考中国大学的管理和实践。
|
內容簡介: |
大学治理是一个系统的文化问题,本书所涉猎的是中加两国大学治理文化的比较。大学治理比较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的政策借鉴,而是比较之后的深入理解。本书以故事的形式、漫谈的风格,系统介绍加拿大大学的治理文化。作者努力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突出第一手观察,没有太多理论赘述。各个方面的介绍,都包含和中国大学的对比分析,并希望通过比较,实现对两个体系的深入理解。本书适合的读者群体是中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干部、比较高等教育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希望留学加拿大的学生和家长朋友,以及其他对加拿大大学治理感兴趣的社会读者。
|
關於作者: |
柳伟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国际部国际项目专员。黄超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讲师。
|
目錄:
|
第一章 加拿大这个国家 第二章 加拿大三级政府 第三章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 第四章 加拿大大学的排名 第五章 质量保障体系 第六章 双院治理结构 第七章 中加大学治理的比较 第八章 加拿大大学行政结构 第九章 学院二级管理 第十章 教师的学术自由 第十一章 大学发展规划 第十二章 工会与学生会 第十三章 人才培养文化——学习篇 第十四章 人才培养文化——生活篇 第十五章 可持续发展 结语
|
內容試閱:
|
自序我(第一作者)从北京师范大学的外文学院博士毕业,研究领域是外语教育和教师教育,师从外语教学专家王蔷教授。读博士以前,我总以为量化研究才是真正的研究,而且只有特懂统计学的人才能做研究。在读博士期间,我开始接触质性研究方法,*喜欢的一本书是 John W. Creswell 的《质性探究和研究设计:五个范式》(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Approaches》)[1],它介绍了质性研究的五个不同具体方法,包括叙事研究、田野研究、现象学研究、扎根研究,还有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案例研究。虽然介绍得有些过于简单,但一目了然,是一本好的入门书。我采用田野研究的方法完成了博士论文,另外对叙事研究也十分感兴趣。自然科学的研究,讲究解剖分析,观察一个因素,控制其他因素;但人文学科的研究,研究对象是社会和人,因素太多,无法控制,只能整体观察。故事的形式最好地保留了现象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再说,一边听故事,以故事为数据;一边讲故事,以故事呈现数据,可读性强,何乐而不为呢? 北京是个搞科研的好地方。读博士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Michael Connelly 教授的教育叙事学工作坊。Michael Connelly 是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我认为他是在教育学里面*早引入叙事学研究的学者,他和他的博士生 Jean Clandinin 在 2000 年出了一本书——《叙事研究:质性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1],系统介绍了叙事学研究如何开展。Jean Clandinin 是该书的第一作者。读博士期间,我仔细看了这本书,博士论文也引用了它。2011 年春天,我博士毕业在即,考虑应该做博士后研究,最好是外国的,也想给自己增长阅历,当个海归。毕竟学外语那么多年,也该出去看看。我在网上搜索,看到一个博士后的招聘广告,仔细一看,是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大学,研究领域是教师教育与职业发展,导师正是 Jean Clandinin。 以前没听说过阿尔伯塔大学,也没有听说过阿尔伯塔(Alberta)这个地方,但我对 Clandinin 教授心生好感,而且对方提供奖学金,应该试一试,没敢奢望成功。很高兴,她给了我面试机会。面试是在网上用 Skype 进行的,傍晚正是北师大校园网的使用高峰期,面试断断续续进行,但之后 Clandinin 教授真的同意要我了。我感觉特别荣幸! 2011 年 6 月,我论文答辩,7 月末就来到了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阿尔伯塔大学。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利用一年的时间,好好了解叙事研究的方法,包括它的理论基础、研究过程、优劣势,以及如何把它用于我的外语教学与教师教育研究。我的原计划是做完博士后研究,回国当老师,但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我爱人申请了阿尔伯塔大学的博士,我就不得不留下来找工作,养家糊口。当地教职很少,但我幸运地得到了阿尔伯塔大学国际部的一个行政职位。我的顶头上司是一个华裔,叫黄岑,北师大本科毕业,和我是校友。她 20 世纪 80 年代出国,在加拿大读了比较教育学的博士,在欧洲做的博士后研究,有多年的研究和行政经验,深谙中加两国高等教育体系;做事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我十分敬重她。 中国大学重视国际化工作,尤其是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一方面招聘了很多海归博士,另一方面也资助老师出国访学。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很快,但行政干部队伍的国际化程度比较低,是块短板。2011 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阿尔伯塔大学达成协议,要派中国大学的处级干部成班到阿尔伯塔大学学习行政管理,每个班为期三个月。黄岑博士当时负责国际关系,牵头签署协议,也牵头组织项目。2012 年春季,阿尔伯塔大学迎来了第一批来自中国多所高校的 25 名学员。国际部聘请了一个白人小伙子具体实施这个项目。也许是因为他不说汉语,也许是因为他对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不了解,总之,干了一期他选择了离开,国际部就把我招进来,接替他的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这个项目在阿尔伯塔大学*早取名为大学管理项目(university management program,UMP), 但感觉 management 一词不够“高大上”,之后改为 global academic leadership development(GALD)program,即国际学术领导力发展项目。我们的学员大部分是处级干部,在加拿大的大学里,正处级干部都叫 associate vicepresident(协理副校长),或者叫 vice-provost(副教务长)。他们不是 manager,是 leader。manager 的工作更多是实施,leader的工作更多是决策。他们的培训在国外进行,旨在通过国际比较学习,扩展他们的国际视野,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所以 global academic leadership development(GALD)program 这个名字是有道理的。这个项目挺受欢迎,从 2011 年春季到 2020 年春季,我们这个项目一共举办了二十几期,国内参与的大学有 200 多所,参加学习的行政干部有 800 多人。 我在中国大学待了很多年,先当学生,后做老师,耳濡目染之下对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有了一些感性的了解。但在加拿大做博士后研究的一年,整天待在图书馆看文献,参加系里的学术讨论,只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大学的运作和管理毫不知情。好在有黄岑博士,遇到不了解的情况,我总跑去问她。这个项目的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每批老师在到加拿大之前,我会对他们的工作背景做归类分析,然后决定请哪些人给他们上课。我有一个原则,就是请他们对口单位的同行跟他们交流。来的是科研处的人,我就找科研副校长、科研处处长给他们上课;来的是人事处的人,我就找人事处处长和他们交流;来的是学生处的人,我就去请学生处的同事和他们交流;学院来的人,我就找各个学院的院长或者副院长和他们交流。阿尔伯塔大学十分重视这个项目,很多行政领导都给我们这个项目上过课。课程需要提供全程翻译,重要的我自己做,不太重要的,我就找中国来的博士生帮忙。参加这个项目的行政干部,非常珍惜这个出国学习的机会,问问题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每批过来的学员,要问成千上万个问题。为了提高项目的质量,满足学员的需求,我开始着手研究中加高等教育比较,把高等教育领导力发展作为我新的研究领域。关于加拿大大学治理的英语文献不多,大部分是多伦多大学教授发表的,我都查阅过。多伦多大学有个教授叫 Glen Jones,专门研究加拿大大学的治理问题。运作这个项目给了我大量直接了解加拿大大学管理和运营的机会。我在过去几年还发表了好几篇这方面的英语论文,其中两篇研究的是这个项目对高等教育领导力发展的理论贡献 [1],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参考。 2020 年 2 月底,我们送走了*后一批学员。3 月,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在加拿大暴发,大学开始网上授课,我们学校的行政人员开始居家办公。两国旅行受阻,我们的项目也不得不暂停。我们以为加拿大的疫情会马上过去,到夏季或者秋季,项目就会重新开始,然而天不遂人愿。2020 年秋季,天气乍冷,我还在居家办公,偶与黄岑博士交流,提到一直想写一本关于加拿大大学治理文化的书,作为过去十余年项目运行的总结,也为未来项目的进行提供参考资料,但觉得工程太大,没敢动手。黄岑博士此时已升职为国际部部长,英语叫 vice-provost and associate vicepresident(international), 即副教务长/协理副校长(国际事务),全面主持大学的国际化工作,十分繁忙。她鼓励我写,并说可以给我提建议、出点子、看稿子,帮助我完成书稿。受黄岑博士的鼓励,我开始着手写这本书。年轻人做事,有时候没信心,需要前辈的鼓励和鞭策。 这本书写的是我在加拿大大学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我的经历、我的故事。我希望以叙事的方式、漫谈的风格,描述真实体验,总结真实感受。质性研究讲究对研究环境和研究过程的厚重描写,为的是让读者根据厚重描写得出结论。本书强调实践性介绍,稍微做些理论升华,目标是详细介绍加拿大大学的运行机制,并和中国大学的运行机制做系统的对比。黄岑博士每次给我们 GALD 项目学员做报告,都强调比较学习的真正目的是更好地了解自己。想弄清楚国外大学的运行体系不容易,原因是任何体系都很复杂。我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年,深入体系内部,天天观察思考这点事情,天天看相关的文献,天天和同事聊这个问题,才敢说有相对全面的了解。长期在国外,读英语文献,发英语文章,汉语能力下降得比较厉害,希望本书能够清晰明了,读来顺畅。 叙事漫谈的写作方式,旨在提高阅读兴趣,不枯燥、不晦涩,希望我的这一目的能够实现。 我们经常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之快,这当然也包括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我在前文提到,我对中国大学治理的理解,都来自作为学生和教师的感性体验,而且这些体验也是十来年以前的事了。过去十多年,每年来访的中国教育工作者都会告诉我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政策和新趋势。这是我掌握中国高等教育新发展的好机会。 十分感谢华中科技大学的黄超博士加盟本书的写作,成为本书的第二作者。2023 年春季,阿尔伯塔的天气暖得格外早,雪化得格外快,肆虐三年的疫情开始稳定,国际航班开始恢复,我们和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合作项目部主任杨光老师开会,开始着手项目的恢复工作。6 月,我们迎来了疫情之后的第一批GALD 学员,他们是来自中国 26 所大学的 26 位管理干部,我们这本书的书稿也开始成为这个项目的参考资料。这个班的班长正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黄超博士。黄超博士为人聪明爽快,做事麻利认真。3 个月时间,我俩每周喝咖啡,讨论本书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的内容。我邀请黄超博士加盟本书的写作,以加强本书的质量,一方面确保中国高等教育信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请他在中加大学治理比较的各个方面提意见,增加中加大学治理比较的深度和广度。黄超博士 2023 年 9 月因项目结束回国,他建议我联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争取让更多中国的大学行政干部看到这本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