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50.7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81.7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3.3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7.7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HK$
44.9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58.7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本书作者供职于科学技术部下属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长期从事国家、部门及地方科技创新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以及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国际科技合作等多项重要文件和政策的研究起草工作,具有较高的站位,对科技创新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激发创新人才活力,打造完善的创新环境和创新制度具有深刻的洞见。本书是作者团队多年研究成果的汇总与升华,对于全社会深入认识、培育、激发新质生产力,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最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
內容簡介: |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演进逻辑和大国博弈的底层逻辑。
本书揭示了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科技赋能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和引领未来科技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需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面向未来,我们要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坚持系统布局,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促进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科技创新力的耦合关联,为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经济发展新引擎、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支撑和引领。
|
關於作者: |
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国际科技关系与创新合作。近十年,参与了国家、部门及地方科技创新规划的研究编制,《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以及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国际科技合作等多项重要文件和政策的研究起草工作。 管理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人员,长期从事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发展规划制定等工作,多次参与重要文件起草。主要研究领域:科技强国、科教融合、科研范式变革、创新文化建设等。 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曾任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室主任、腾讯公司数据安全部高级经理,主要研究领域:科技管理与产业规划、数字经济。参与多项人工智能、车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国家相关政策研究和文件编制工作。
|
目錄:
|
前? 言 / 01
第一篇? 认识新质生产力 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
第一章? 认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逻辑 / 0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逻辑 / 003
国家走向强盛的历史逻辑 / 006
科学技术发展的演进逻辑 / 008
大国战略博弈的底层逻辑 / 012
第二章? 以科技创新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 020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 020
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 / 023
系统谋划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 028
第二篇? 培育新质生产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第三章?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041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涵 / 041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标志 / 047
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 / 055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思路和举措 / 063
第四章?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067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 / 067
打造三类“新”产业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 / 072
以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产业创新发展 / 085
第五章? 以新技术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 093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发力点在新技术 / 093
加快新兴技术识别和培育 / 100
探索新兴技术包容审慎的治理机制 / 110
加快新兴技术转化形成经济价值 / 119
第六章?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 124
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 124
以前瞻性制度设计全面释放创新活力 / 131
第三篇? 激发新质生产力 开拓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第七章? 以科技创新支撑扩大国内需求 / 137
扩大内需有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 / 137
扩大内需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 141
科技创新支撑扩大内需的机制 / 145
科技创新推动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 / 151
第八章? 推动科研范式及组织方式变革 / 159
历次技术革命都会形成新质生产力 / 159
范式变革是推动技术革命的根本力量 / 169
当前科研范式已进入新一轮变革周期 / 175
多措并举推动科研范式和组织方式变革 / 182
第九章? 实现更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 / 187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扩大开放合作 / 187
加强国际开放合作的制度设计 / 189
扩大国际开放合作的重点领域 / 191
加强开放合作的科技外交策略 / 193
第十章? 推动科技向善和人的全面发展 / 195
人是目的:科技永远服务于“人” / 195
新质生产力是解放思想的生产力 / 207
在文化传承中发展新质生产力 / 214
|
內容試閱:
|
前? 言
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第一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既是 2024 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长期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任务。在 2024 年 1 月 31 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做出了全面阐述,提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4 年 3 月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的生产力,科学地揭示了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从“新发展阶段”到“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再到“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促进科技创新力、社会生产力、国家
战略竞争力的耦合关联。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演进逻辑和大国博弈的底层逻辑。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交织跌宕,中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复杂度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是我国百年不遇的重大机遇,国际局势的变革是我们乘势而上的重要时机,创新型国家建设也为我国科技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迈向更高目标的新征途。要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增强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增强应对外部重大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以自立自强的能力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石。
着眼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要把国家发展建立在科技自立自强的牢固根基之上,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科学中心和技术发源地,产生影响世界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经济和富有活力的知识型社会。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必须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着眼于科学把握和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支撑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根本动力,以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为基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着力构建高效能国家创新体系、打造全球人才高地、完善创新文化环境、提升中华民族创新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实现智能、绿色、健康、普惠、可持续发展,既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又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奋斗。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体现了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创新驱动一脉相承的发展内涵,也体现了充分发挥我国科技创新已有的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本书进一步围绕激发新质生产力、开拓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系统谋划向更深层次拓展新质生产力的理念思路、战略路径,并就支撑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研范式组织方式变革、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合作、推动科技向善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