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59.8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58.9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2.7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4.2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編輯推薦: |
李渔说,睡有睡之乐,坐有坐之乐,行有行之乐,立有立之乐,饮有饮食之乐。而行路之苦,居家之乐,此等况味都要一一去品尝;要是能见景生情,逢场作戏,即使是可悲的事,亦成乐事。于是他寻欢作乐,一生都在追求美、追求标新立异。这些热爱生活的主张,都可以在他对园林建筑设计、小说戏曲创作,以及女性容姿的要求上,一一找到线索。
|
內容簡介: |
《闲情偶寄》是中国清代一部关于艺术生活和审美现象的内容驳杂的著作。刊行于康熙十年1671。《闲情偶寄》一书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部,其中相当大篇的幅论述了戏曲、歌舞、园林、建筑、花卉、器玩等艺术和生活中的各种审美现象。书中有关戏剧美学的部分,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导读者汉宝德却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他是以明末清初的读书人其精神和美学观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怎么样去游戏人间,寻求生活中的情趣,如何过得愉快,活得痛快,寻求的是感官的满足。汉先生的着眼点在于李渔谈居屋的设计,并归纳出三个美学原则:用人情来表达王道。第一是不要儒家的伦理思想与中庸之道,要找到一条新路。如果每个事情还是要回复到中庸之道,那就没有情趣可言,所以求新求变是很重要的原则。第二点是既要风雅,亦谈庄论,实质上是情理兼备,在追求风雅生活时不忘的礼制,而礼制实际上是知性的基本。第三点是李渔认为非常重要、一再强调的观念,就是要节俭。把这些原则运用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经营出富于情致的居住空间。
|
關於作者: |
知名建筑师和建筑学者。曾任东海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1967~1977、美国加州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1974~1975、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1977~1982、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筹备处主任1981~1987、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
1987~1995、国立台南艺术学院筹备处主任1993~1996、国立台南艺术学院校长1996~2000、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
2001、总统府国策顾问2000~2004、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2002~2008。
现职担任总统府资政、汉光建筑事务所主持人、世界宗教博物馆荣誉馆长、帝门艺术教育基金会董事长、信义基金会董事、台北市文化局顾问、台北市古物审议委员、台北市文化资产审议委员、台北市文献委员、宜兰县公共艺术审议委员等。
[绘者简介]
游峻轩
第一次会拿笔时,就把眼前的黄色挖土机给画了下来,彷佛那台黄黄的挖土机也为眼前挖出了一条画之路;画之路有了起点,沿路的风景,都要一一画上。插画作品有《夏之绝句》、《小叶的外星兔》等。
|
目錄:
|
他们这么说这本书
和作者相关的一些人
这本书的历史背景
这位作者的事情
这本书要你去旅行的地方
导读 汉宝德
图解江南园林 游峻轩
原典选读 李渔原著
这本书的谱系
延伸的书、音乐、影像
|
內容試閱:
|
研究《闲情偶寄》的专家大都是戏剧的学者,因为这本书在学术上的主要内容是词曲跟它的表演。但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多年前我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看书,自然先找与建筑有关的古书,就觉得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几乎没有人谈到建筑;而且认定以著有《营造法式》的李诫等为典型的建筑学者好像就只是盖房子的。难道中国知识分子只把建筑完全当成匠人之事吗?所以在偶然的机会里,看到有一篇文章提到《闲情偶寄》讨论有关建筑与生活的问题,我便开始注意这段生动活泼的历史。
我发现,确实有一段时间文人思想是很活泼的,那就是在明清之交。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人对建筑发生兴趣呢?世上没有一个文化对建筑的文明忽视到这个程度。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观念问题。知识分子──主要就是统治阶级──利用传统文化来建立社会秩序,作为统治广大民众的一个工具,所以过去的文人读圣贤书很乐于被当权者所驱使。他们几乎生来的使命就在做这件事情,说得好听是治国平天下,但老实说,轮得到他们治国平天下吗?可是每一个有使命感的知识分子都认为自己要努力做点事情,那就是做官以便为国为民服务,到今天还是这样。
美其实不是美
过去的读书人,真的有点可怜。在理想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他们的精神生活怎么办呢?所以他们几乎一致以陶渊明为崇敬的楷模,因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主动弃官不做了,下乡种田去,而且认为做官是很糟糕的事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出路,被后世视为高风亮节。从这个观点结合道家的观念,然后多少加上一点出世的思想,去欣赏自然风景中的山水之美,创造出中国人独特的一套艺术来。中国山水诗与山水画都是在这种心灵状态下产生的。这其实不是我们传统读书人主要的理想,而是一种心理的补偿,因为读书人没有几个人可以真正发挥自己所长,多半终其一生“怀才不遇”。
中国古代诗人事实上只写了一首诗,无论谁作的诗,无论诗的好坏,意思都差不多。大意是这样:山光水色非常动人,自然美不胜收,可是国家事一团糟,我却帮不上忙。每一首诗都是怀才不遇的感叹。像这样的知识分子,要他们去关心建筑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建筑对于他们是太小的一件事情,是匠人之事。
我们的民族是很不重视美感的,因为美感无关于国家大事。圣贤之道不谈美,要是看到古书上面有“美”字,绝对不要以为那是美的意思,那其实是“好”。古书上面的美字全部改成“好”,或是改成“善”,都通。我们这个民族不在乎美,所以我们没有美学。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德行,而德行中要以伦理为骨干。伦理是什么意思?是这个社会井然有序的人际关系与维持这种秩序的行为,这才是我们文人首要的工作。中国的传统文人和生活美学的关系,其实是非常遥远的。通常他们做不了官只好回到家里来,然后再想到怎么排遣岁月。但是排遣方法的第一件选择先是诗文,诗文可以发牢骚,可以留下来给后世的人颂赞,然后替他打抱不平。而诗文之外,才是生活的情趣,谈到情趣就是枝微末节,人生谈到那里已经绝望,基本上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已。
一个苦闷的年代
所以什么叫做“闲情”?其实听“闲情”这两个字意思就知道了。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根本就不把他想的这些事情当作正事,或最重要的事。他写这本书不太好意思,所以告诉你:抱歉,这是我的闲情啦,不是什么真正的人生大事。为什么在明清之交的时候突然出现这么一个著作呢?其实《闲情偶寄》只是当时其中的一本书而已。明朝中叶以后,有好几位重要的作者写过类似的书,像文震亨写了一本《长物志》,可以说是谈生活谈得最多的,还有计成的《园冶》等,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人抱着同样心情的著作。那个时代的特别之处在哪里呢?其实整体说起来,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改变有关。
明朝知识分子心情的苦闷特别加剧,比宋代以前严重得多。宋代的皇帝对于读书人大概还有某种尊重,可是到了明朝,皇帝看不起文人,尤其到中期以后,每一个都是昏君,动不动就责罚这些读书人,不满意就拿棍子打,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心情真是苦不堪言。他们还是想治国平天下,还是想努力考试做官,可是谁都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遭遇。所谓“伴君如伴虎”,特别是明朝末年宦官当道,随便一个太监就可以颠覆朝政、欺压官员,你的意见皇帝根本不放在眼里。当时还有掌管东厂的太监,他们就像现代的秘密警察那般可怕。在那种政治情况下,一些真正有脑筋的读书人说不定就萌生放弃为国家做事的念头。
在过去读书人要是放弃做官这个念头也没有用,因为他们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可是在这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情况出现了,那就是江南地区这个鱼米之乡的经济快速发展。南宋时江南的经济就开始发达,到了明朝,便成为国家主要的税收来源。许多人开始经商,赚很多钱,于是便变成一个非常富庶的地区。这是一个很重大的转变,因为过去中国是农业社会,人们主要靠种田维生。但现在不一样了,赚钱的人不一定是地主,而是从事工商业的人,文人原本不放在眼里的生意人变成了有钱人。这个现象反映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社会开始多元化,读书人的知能所供应与服务的对象不一定是政府了,也不一定是皇帝了,而也可以是这些有钱的商人。这些富商虽然是暴发户,可是因为传统上尊重读书人,所以他现在虽然有钱,还是自觉不如这些穷书生,因此对他们有一种尊重。江南的读书人开始觉得这种新的经济来源是比较愉快的,生活也可以因而改善,各方面都有很多选择。这个经济来源对文人们产生了刺激,他的诗文书画开始值钱。过去的诗文都光是发牢骚,现在的诗文可以换钱了,有些商人愿意买他们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在过去,书画都是用来送礼,或者自己在家里做消遣之用,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人开始喜欢艺术,你说他附庸风雅也好,说他品味提升也好,总之一个新兴的中产阶级产生出来了。艺术品开始有市场,促使很多艺术家以创作为生,读书人开始转变成艺术家的角色。这是一个很新的出路,整个社会环境已经准备起来,文人可以思考新的生活方式。
还有一点,就是江南的环境。过去的文化重心一直在北方。北方大致都是平原,当你要到山林去的时候,就要到华山泰山这种地方,而北方的名山秀丽不足峻峭有余,只是一些大石头而已。可是江南不一样:江南是丘陵地带,有山水之盛,这样的环境,如果说不想到京城去争取名利那么痛苦,退回到乡间的时候,你可以悠游其间过文雅的生活,享受山林之乐。这是一个新环境,这些环境条件优越,在明清之交,改变了江南读书人的志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