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改革:新经济政策向何处去(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向何处去?最全面、最权威、最易读的改革必读书,集国内外政、商、学界30位顶尖专家,罗伯特?希勒、吴敬琏、青木昌彦、刘世锦等,联袂为你解读中国经济必经之路)

書城自編碼: 215332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作者: 王尔德
國際書號(ISBN): 9787564217822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3-11-18
版次: 1
頁數/字數: /240000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119.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7.3
《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速度、结构与动力》
+

HK$ 13422.6
《中国传统手工艺全集(套装12卷)》
+

HK$ 98.8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

HK$ 95.4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宣示习李新政,吴敬琏、高尚全、张卓》
+

HK$ 127.2
《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厉以宁教授最新力作,国内首部深度解读十》
+

HK$ 97.5
《改革:中国关键十年(实现“中国梦”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目前面临》
編輯推薦:
改革早已是全民共识
上一轮改革遗留的老毛病,经济高速扩张积累的新问题,逐渐成为阻碍中国再度复兴的顽疾。革除病灶,中国才能有更健康的身躯在崛起之路上狂奔。越来越高不可攀的房价,始终无法驱散重度雾霾,几亿人为之苦恼的户籍制度。。。。。。中国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
改革关乎每一个人!
上一次体制变革所释放的巨大力量,引发整个社会的强烈震颤,有人把握住了黄金良机,迅速崛起,更多人则在轻微眩晕中不知所措。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度拉开改革大幕,这一次你准备好了嘛!
最热点
三中全会再度触发改革的按钮,中国全面进入改革第二季。电视、纸媒、网络全方位、多渠道引发改革话题热议。
最全面
吴敬琏,郑永年热情推荐!一本书让你彻底了解改革大势。集结政、商、学30余位各界人士,为你深入剖析中国经济的现状与未来。
最权威
全球最知名学者聚集,会诊中国经济
罗伯特?希勒: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非理性繁荣》作者
吴敬琏:中国经济界的泰斗级人物
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杰里米?里
內容簡介: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过去30多年年均10%的高速增长之后,再次站到一个历史关口,过去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维持。2011年以来的诸多事实表明潜在经济增长率正在出现下降,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增长阶段的转换期,将由过去的高速增长变为未来的中速增长阶段。
无论是过去的高速增长还是未来的中速增长,都离不开改革的红利的推动。重启改革议程,释放新的制度红利,是确保这一转换平稳着陆的关键。长期从事中国经济改革报道的王尔德先生,近三年采访了多位国内外从事改革的一线官员和参与改革的重要学者,共议中国改革大计,为中国改革下一步怎么走提供了很多真知灼见。
目錄
序一:“幸福”竟如此简单  001
序二:以智识参与改革进程  005
序三:一窥改革之艰难  007
第一章 名家论改革  001
罗伯特?希勒:中国应制定应对贫富差距的长期规划  002
金融民主化可以降低社会不平等  003
金融创新并非过度,而是不足  004
建议中国政府编制不平等指数  006
吴敬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和
政治制度  008
上篇:回顾  010
捅破市场经济这层纸很不容易  010
1991年中央召开11次座谈会是大讨论的高潮  011
致信中央建议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  013
“十四大”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014
下篇:方向  016
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016
新改革共识可以形成  019
郑永年:不改革,就被改革  021
改革不是简单地打倒既得利益者  021
现阶段主体改革应是社会改革  024
社会改革存在战略机遇期  026
集体“南巡”面对未来  028
国有企业的边界亟待厘定  029
城市化不应当只是土地的城市化  034
何怀宏:正义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健康良序的最重要标准  035
正义是衡量一个社会优劣最优先、最重要的标准  036
通过公开讨论去影响旁观者  037
期待“三纵三横”合流  039
青木昌彦:日本城镇化启示录  041
农业人口占比低于20%,增长将放缓  042
日本如何克服城市公害  044
应把土地改革和户籍改革联系起来  045
杰里米?里夫金: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048
不同意《经济学人》的看法  048
中国应吸取美国的教训  051
助力亚洲政治联盟的形成  052
第二章 改革进程  055
江春泽:市场经济体制是通往经济繁荣发达的必由之路  056
“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057
“从沉重的教条禁锢中解脱出来”  058
与“南方讲话”精神一致  060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需进一步合理化  060
涂俏:袁庚——改革开放马前卒  065
每挪动一步,都十分艰难  068
“没有纯粹的经济问题”  070
先默默地干,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谈  071
第三章 全面改革  075
姚洋:政府应从生产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076
下一步改革应从户籍改革入手  077
提高教育水平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079
从生产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政府  080
杨伟民: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再造河山  082
提供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四个平台  083
空间管制并不违反市场原则  085
“生态产品”为解决生态补偿提供依据  087
陶然:经济改革的突破口是土地制度改革   091
经济下行是长期矛盾和短期矛盾的集中爆发  092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风险加大  093
改革的时机与顺序问题  095
范剑平:新型城镇化首先是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101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  102
新型城镇化的两大挑战  104
农民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最大受益者  106
侯永志: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权责的构想  108
政府间关系存在五个问题  109
优化中央与地方权责关系的具体构想  110
增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自主性平衡能力  111
研究制定有关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专门法案  113
李毅中:工业改革需要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115
中国工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不够  116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进行机制改革  117
引入主体功能区破解地方重复布局问题  119
中国制造业应向高端发展  121
林喆:社会管理创新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123
改变“大国家、小社会”的格局  124
建立社会协商对话机制  125
朱光耀:税收政策对于改革的参与  129
税收授权法案只限于个案  129
研究新税制是最重大的课题  130
支持开征碳税  132
张国宝:能源改革,需要更多勇气  134
水电还应发展,但要有序  135
能源发展缺口主要还得靠核电  137
风电多上网在于电网扭转做法  139
内蒙古窝电如何破解?  141
拆分电网无助于电网监管  142
我是赞成上特高压的  144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难题  147
改良还是改革?任凭后人评说  149
杨朝飞:必须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建议“按日计罚”  151
治理大气污染不应靠运动  152
建议修法“按日计罚”  153
增加市场化治理手段  155
鼓励信息公开和民众参与  156
骆建华:2040年中国生态可能实现良性循环  159
中国所面临的环境挑战前所未有  159
提出污染物总量减排时间表  161
第四章 道与术  165
刘民权:未来十年应以公平促发展  166
公平与发展并不对立  166
大国效应及其影响  167
发展应与公平并进  169
马丁?雅克:历史发展不存在“看得见的手”  171
中国选择在经济上先行是对的  171
中国未来发展需解决分配公平问题  173
中国的软实力还很有限  174
黄群慧:应对国企分三类进行改革治理  176
“盈利性使命”与“公共政策性使命”冲突  177
将115家央企分为三类监管  178
国企领导人应“分层分类管理”  181
丁耘:希望2049年的中国有盛世气象  184
文化的辉煌仍需百年  185
“中道”或者“时中”  186
如何理解传统  189
新的传统的独立性   193
第五章 速度与质量  195
马丁?李:经济增长质量是未来中国最大的挑战  196
未来不仅仅要解决温饱  197
小康社会是提高增长质量的探索  198
刘世锦:中国未来几年将进入6%~7%的中速增长期  201
6%~7%的中速增长仍是不低的速度  202
高度重视抑制泡沫和打破垄断  203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要素组合优势  205
“技术中立”是政府的明智之举  207
政府应致力于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  208
刘树成:巩固和发展好当前经济适度回升的态势  211
未来五年潜在经济增长率在8%~9%之间  212
经济增长率下移渐变,而非突变  213
20年来第三次回升  216
2013年GDP增速可望达8.2%左右  218
经济增速偏低也不利于转型  219
以城镇化为基点的新型回升  220
第六章 亚洲复兴时代即将到来  223
马凯硕:亚洲复兴的时代即将到来  224
“全世界都应该学习中国”  225
腐败和领土争端是亚洲复兴的主要不确定性  226
中印两国在文化上强调亚洲的独特之处  228
亚洲的崛起存在悖论  229
“亚洲复兴是大势所趋”  231
亚洲梦在文化上不同于美国梦  232
李侃如:美国在亚洲最大的挑战是能否解决国内问题  234
尽可能地整合外交、经济和军事元素  235
美国眼下最大的问题显然是财政赤字问题  237
单是GDP不足以让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238
亚洲一体化应更多着眼于政治与安全  240
张宇燕:全球新格局下的中国战略  241
“2012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241
中美能否带头做一些大事?  243
全球新格局下的中国战略  245
亚洲最大的利益冲突是由谁来主导区域的发展  246
中国可在包容性发展问题上多做文章  249
萨米尔?阿明:中国需要在发展中国家中寻找盟友  253
2008年的欧美金融危机无法消除  254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演变和未来  254
为什么中国比巴西成功  257
建议中国永远不要参与金融全球化  258
內容試閱
金融创新并非过度,而是不足
王尔德:在金融民主化的过程中,您认为应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但金融创新越来越复杂,即使专业人员也无法看懂,这种大众参与是否会沦为形式?
罗伯特·希勒:我觉得需要一个领导者,这样一个角色由政府或者执法部门来担任就显得特别有效。通过领导者,我们对金融体系进行扩大化、民主化和人性化的改造,让金融更广泛地渗入到民众的生活中去。这就意味着,赋予普通民众平等地参与金融体系改造的权力。
目前,大多数人很少或者甚至无法获得可靠的信息,他们经常遇到的是推销金融产品的人,而这些销售人员则没有动力把本应告诉民众的知识全盘托出。我所号召的金融民主化包括加深人们对金融运作知识的了解,提供给公众更为可靠的信息,而可靠的信息只会来源于金融顾问、法律代表或者教育工作者,而目前只有少数人能获得这些专业人员的信息。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更为完整和开明的金融体系。
我也建议,让大众能够全面获取相关金融信息,能够通过人工及电子的方式积极且理性地把握机会,从而保证民众是当代金融体系的参与者,而非各种金融机构推出的各种产品的受害者。
我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至于大众的参与,我并不认为金融创新会来自那种一直待在一个地方,不学外语,一生没有出去过、只待在当地的人(Local People),他们应该是来自于那些会外语,奔走在世界各个角落,并且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世界主义者(Cosmopolitan)。
同时,为了避免你提到的那种沦为形式的参与,我们应该加强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要求,因为这两门学科能够深入研究人性的局限,从而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使人无法做出理性且人性化的决策,创造并推行这些金融创新是应对经济不平等的最佳策略。
王尔德:您刚才提到金融创新,那么您认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过度的金融创新造成的吗?为什么?
罗伯特·希勒:金融创新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金融创新可能会导致这种危机的出现,但这并不表示金融创新本身不好。就金融创新而言,并非过度,而是不足。因此,化解金融风险的出路,还在于金融创新。这看起来像一个悖论。
不过,金融危机提醒我们,进行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服务于保护整个社会资产这个最根本的目标。为了保证目标得以实现,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华尔街培养并监管不同的从业者——首席执行官、交易员、会计、投资银行家、律师和慈善家,通过倡导他们心存良善的从业行为,进而影响整个华尔街的文化。
王尔德:您在书中提到,中国应该改善金融制度,以改善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您有哪些具体的改革建议?
罗伯特·希勒:我认为中国政府应制订一个长远规划来迎接可能更大的贫富差距的来临。这是极其重要的。中国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人们不喜欢不平等。但是现如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真正好好讨论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希望在中国,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看到有一个非常长远的计划,比如30年的计划,这和目前通行的五年计划不同。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法国的例子。当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提出的最高75%税法议案获得法国议会通过时,人们都震惊了。这个议案指出,要对个人所得超过100万欧元的人征收75% 个人所得税。该议案可能会在2013年开始实施,为期两年。但是普遍的反应是,这个比例太大了。但是我认为,如果不平等程度变得那么可怕,这是政府必须采取的措施,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是如此。
类似于法国,如果中国政府现在可以出一份报告,比如20年之后会对个人所得超过1亿元的人征收最高多少比例的税收时,人们就可以开始面对现实并讨论这些问题,并最终获得一个比较统一的观点。
我建议,中国政府应该根据社会不平等程度编制税务系统用于参照的指数。在不平等现象指数(我也曾将其称为不平等现象保险)的指导下,政府不应该通过立法为每个不同的税收等级强制规定一个固定的所得税税率,他们反而应该提前拟定一个公式,根据税前收入的不平等状况,以其统计学测量手段规定不同程度的税率。如果个人收入不平等状况加剧,那么这种税收制度会自动调节不同税级之间的差额。在我们知道收入差距将要扩大之前,在人们知悉实际上谁会被征收更高税金之前,强制推行这种指数系统解决不平等问题,这就是一种金融的解决方案。所以编制这一类指数的意义在于管控风险,也就是在不平等现象加剧的情况出现之前就做好准备,这与保险合同十分类似。实际上,不平等现象指数可以被视为一种保险——针对不平等程度的保险。
不平等指数可以有两种编制方法,一种能够逐渐使不平等差距缩小,直到其程度回归到人们可以接受的水平,另一种则是简单地将不平等程度封冻在当前的水平,使其不再恶化。后一种方式可能是从政治角度考虑最容易被接受的一种,这种方式编制出的指数在很大程度上使显著的收入不平等现象长期存在,其目标就是单纯地防止收入不平等现象严重恶化。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