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
周易
》
售價:HK$
44.6
|
內容簡介: |
刘汉波编著的《著作权司法实践中的文学观念批判--以文学剽窃的认定为中心的考察》在文学与法律的交叉视阈中,以大量的案例分析为基础,从文学剽窃的认定角度切入,试图对著作权司法实践中的文学观念做出研究,探索调整完善这种文学观念的可能路径。本书不拘囿于法学界对剽窃认定方法和标准的探讨,在文学观念层面对文学剽窃的认定方法进行“批判武器的批判”,展示了文学与法律跨学科研究的一种进路,为文学法律学和法律文艺学的建构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
關於作者: |
刘汉波,男,1970年12月生,江西兴国人。1995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赣南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学的教学与研究。主编教材一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一项、省级课题六项,在《光明日报》《文艺理论研究》《江西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
目錄:
|
序
导论
一 从道德谴责到法律规制
二 观念的调整与学科的渗透
三 经验研究的进路与个案选择的标准
第一章 剽窃认定的司法实践及其实体化文学观
一 剽窃的界定与新时期的文学抄袭纠纷
一剽窃、复制与合理使用的边界
二文学剽窃与学术剽窃的区别
三新时期的文学抄袭纠纷及其特点
二 美国的侵权认定法及其对中国著作权司法实践的渗透
一美国的“两步法”与实质性相似的判断
二西方的侵权认定方法在中国的运用及其问题
三 部分比较法的局限与实体化文学观的制约
一部分比较法的两大局限
二“思想与表达二分原则”的误读与实体化
文学观的影响
第二章 实体化文学观影响下的著作权司法实践
一 实体论思维:实体化文学观的哲学根据
一本体论阶段的实体概念
二认识论阶段的实体概念
三实体论思维的基本特征
二 实体化文学观的基本内涵
一文学本质实体化
二文学作品孤立化
三文学意义现成化
三 实体化文学观影响下著作权司法实践的三重混淆
一将有机的文学作品与无机的元素组合相混淆
二将文学世界与文学媒介相混淆
三将意义的生成与现成的意义相混淆
第三章 从文学抄袭之争看原创性文学观与渐创性文学观的冲突
一 抄袭与巧合之争:以《两情若是久长时》案为例
二 借鉴与抄袭之争:以《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案为例
三 合理引用与非法抄袭之争:以《我是太阳》案为例
四 模仿、抄袭与独创之争:以《马桥词典》案为例
五 文学抄袭之争的实质在于原创性文学观与渐创性文学观的冲突
第四章 创造性概念的演变及原创性文学观对著作权法的渗透
一 艺术:从模仿到创造性模仿再到独创
一古希腊:艺术即模仿
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即创造性模仿
三近代:艺术即独创
二 创造性概念内涵的演变
一由神到人:创造性概念的第一次转变
二从精英到大众:创造性概念的第二次转变
三从主体到交互主体:创造性概念的第三次转变
三 原创性文学观对著作权法的渗透
第五章 原创性文学观影响下的著作权理论和司法实践
一 原创性文学观影响下的著作权理论及其局限
一模糊的独创性概念
二笼统的实质性相似
二 原创性文学观影响下的著作权司法实践及其尴尬
一如何面对“创造性添加”?——著作权司法实践的第一重尴尬
二如何面对“创造性复制”?——著作权司法实践的第二重尴尬
三如何面对核心相似?——著作权司法实践的第三重尴尬
三 后现代文学理论与艺术实践对著作权法的挑战
一后现代作者理论对著作权法的挑战
二后现代文本理论对著作权法的挑战
三后现代艺术实践对著作权法的挑战
第六章 文学观念的调整与著作权司法实践的新景观一
一 实体化文学观向活动论文学观的调整
一实体化文学观调整为活动论文学观的必要性
二活动论文学观的形成及其优越性
二 活动论文学观对著作权司法实践的启示
一在整体中把握实质性相似的判断
二在语境中把握实质性相似的判断
三在阐释中把握实质性相似的判断
第七章 文学观念的调整与著作权司法实践的新景观二
一 原创性文学观向渐创性文学观的调整
一渐创性文学观的优越性
二相对的创造与穿越标准的提出
二 渐创性文学观对著作权司法实践的启示
一看涉案文本是否存在互文现象
二看后续作品是否形成新的作品
三看借用部分是否属于合理引用
结语 走向文学法律学
附录一 文学法律学研究述评与理论建构
附录二 文学与法律的跨学科研究宜多向拓展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