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7.3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編輯推薦: |
《熊十力评传》推荐语
他被《大英百科全书》称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哲学家”。
他师从唯识宗大师欧阳竟无,却“叛出师门”,开创了全新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
《熊十力评传》,为你还原一位狂放落拓的大儒原貌。
|
內容簡介: |
《熊十力评传》内容简介
熊十力先生是一位富有独创精神,不喜好傍门户的哲学家、思想家,并非株守任何一部古典著作的专门家或某一学派的“经师”,更不是那种只会咬文嚼字的所谓“学究”。他很有抱负,很有气魄,非常自信,但并不是通常所说的“骄傲”,作学问的态度又非常严肃认真。
本书以流畅、凝炼的笔调叙写评述了“新儒学”的主将——熊十力先生的人生道路、思想体系,学术传承。其资料详实,持论公允,使读者能充分领略熊氏精神风貌及其独创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的精要,堪称传神之作。
|
目錄:
|
熊十力评传
总 序 张岱年/001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 钱宏(执笔)/004
序 石 峻/001
英文提要/001
第1章 无悔的人生/001
1.1 初涉人世/001
1.2 戎马青春/005
1.3 中年转轨/011
1.4 执教北大/015
1.5 自创新唯识论/020
第2章 入佛与出佛/029
2.1 佛学的浸润/029
2.2 评点大乘空宗/035
2.3 评点大乘有宗/037
2.4 佛门的抗议/041
2.5 答辩与申诉/042
第3章 对治西学/046
3.1 大潮后的思考/046
3.2 西学的误区/050
3.3 西学的启迪/054
3.4 滋植固有根荄/057
第4章 国学发微/060
4.1 诸子同源于儒/060
4.2 儒学的演变/071
4.3 六经新证/084
4.4 原外王/094
4.5 原内圣/097
第5章 体用不二/101
5.1 立 宗/101
5.2 扫 相/106
5.3 显 体/111
5.4 释 用/118
5.5 余 论/123
第6章 翕辟成变/128
6.1 辩证法溯源/128
6.2 辩证法述要/131
6.3 范畴的辩证法/138
6.4 由辩证法走向相对主义/143
第7章 性量分途/147
7.1 量论和境论/147
7.2 性智证体/149
7.3 量智求知/156
7.4 思修交尽/159
第8章 成己成物/163
8.1 立大本开大源/163
8.2 重外王求致用/168
8.3 去染污修净习/171
第9章 桑榆暮景/177
9.1 暮年承新运/177
9.2 上书议政/181
9.3 玄圃耕耘/186
9.4 文革罹难/190
第10章 薪火传承/193
10.1 流芳泽被/193
10.2 学界的评说/196
10.3 薪尽火传/209
附录 熊十力学术行年简表/213
后 记/225
|
內容試閱:
|
熊十力之所以热衷于寻求“为己之学”,固然同他本人的经历、际遇、兴趣、爱好等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应该在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去找。从宏观的角度看,他走上这条学术道路乃是对汹涌而来的“西化思潮”的回应。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这一“天朝大国”紧闭的大门,使中国社会开始了从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演化的历史。随着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迅速涌入中国,并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之后,西方文化逐渐在器物、制度乃至观念层面上占了上风。中国固有文化受到沉重打击,日益式微。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封建王朝的腐败性暴露无余,清廷统治者甚至打出“宁赠友邦,勿予家奴”的旗号,早已堕落成“洋人的朝廷”(陈天华语)。清政府的腐朽败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名声,甚至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丧失了信心。这种来自内部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打击比西学从外面的撞击威胁更大。
自从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便形成“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心态,涌现出康有为、严复、洪秀全、孙中山等大批仁人志士。他们从西方的思想武器库中搬来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发动过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在改造中国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绩,推翻了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然而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辛亥革命以后,中西新旧之争更加激烈。争论的焦点从制度层面转向观念层面,形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等人,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呼喊着“打倒孔家店”的激进口号,向旧学营垒发起总攻击。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思想界一次伟大的变革,它标志着世界哲学开始走入中国,中国哲学开始走入世界。在中外哲学的交流、冲突、融会的过程中,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引起空前的心灵激荡。“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摒弃旧思想、旧观念,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对于人们“思想现代化”的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留下光彩夺目的一页。这样一个堪与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相媲美的思想解放运动,成绩无疑是主要的,但也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熊十力作为“五四”新文化的目击者,拥护科学与民主,欢迎新思想、新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一翼。应该指出的是,他作为“五四”运动以后活跃在论坛上的思想家,比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又多了几分清醒。他冷静地思考这一大潮的全过程,对于其中的缺点看得相当清楚,批评得相当中肯。
第一个缺点是全盘西化倾向。“五四”时期的一些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与封建主义对立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理想化,满足于搬用西方的学术观点,不愿意加以鉴别和分析,存在着“食洋不化”的缺陷。例如,胡适毫不掩饰地宣称,他是“实验主义的信徒”,认为东西方文明的区别只不过是“人力车文明与摩托车文明的界线”,相比之下,东方文化几乎一无可取之处。胡适声称:“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①在他的眼里,中国人是“九分像鬼一分像人”的民族,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弃所有,全盘西化,彻底地改弦更张。
熊十力不能容忍这种“全盘西化”的论调,针锋相对地指出:西方文化并不像某些人吹嘘得那么美妙,西方世界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天堂。西方文化本身也有严重缺陷,未必事事皆可以效法。例如,“晚世西人便不识性,就认食色等欲,为本来的事”①。足见其价值观念并不怎么高雅。这种价值观念造成个人主义泛滥成灾,造成一系列社会弊病,这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全盘西化论者囿于形式主义的思想方法,在他们看来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不懂得辩证地分析,对西方文化一味盲目崇拜,不肯采取分析、批判和选择的态度,这是熊十力所坚决反对的。但他并不反对学习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尤其是西方的科学技术、民主政治,只是反对生吞活剥、照搬照抄。他不无忧虑地说:“‘五四’运动以后,菲薄固有,完全西化之倾向,窃有所未安焉。”②为国人敲起警钟。
第二个缺点是科学主义倾向。科学和民主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两面最鲜明的旗帜。“五四”时期的思想家把科学视为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之所在,号召青年们学习科学,掌握科学方法,这无疑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这是应当予以肯定的,但是在一片对科学的颂扬声中,也掩盖着科学主义倾向。一些思想家错误地把科学与哲学对立起来,否认真理的存在价值,试图用自然科学解决包括人生观在内的一切问题。在1922年发生的科学与玄学论战中,科学派的主将丁文汇盛称“科学万能”。他说:“科学的万能,不是在他的结果,是在他的方法”,“在知识界,科学方法是万能”。③他所说的科学方法就是指经验观察、逻辑归纳的方法。他说:“我们所谓科学方法,不外将世界上的事实分起类来,求他们的秩序,等到分类秩序弄明白了,我们再想出一句最简单明白的话来,概括这许多事实,这叫做科学的公例。”④他大张科学主义之帜,对“玄学鬼”大加鞭挞,声言科学可以解决人生观问题,主张取消本体论研究。他的观点得到胡适、吴稚晖等人的支持,在学术界有相当大的影响。
熊十力指出,科学主义者一味夸大科学方法的作用,企图用科学取代哲学的作法是行不通的。他说:“科学无论如何进步,即如近世物理学,可谓已打破物质的观念。然总承认有外在世界,他们毕竟不能证会本体,毕竟不能通内外、物我,浑然为一。他们所长的还是符号推理,还是图摹宇宙的表层,不能融宇宙人生为一,而于生活中体会宇宙的底蕴。新物理学,无法证会本体,旁的科学亦然。继今以往,各科学虽当进步,然其无法证会本体,当一如今日。科学的方法与其领域,终有所限故也。”①因此,“若乃主张科学万能,视古今哲学家皆出自主观的妄猜乱想,毫无是处,此亦莫如之何”②。熊十力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反驳科学主义者提出的“哲学无用”论和“哲学取消”论,虽不完全正确,却亦有相当深刻的道理。他认为,科学无论如何发达,也不能取代哲学,哲学也永远不能归结为科学。针对科学主义者“取消本体论研究”的论调,熊十力坚决主张,哲学必须研究本体论。他甚至认为本体论就是哲学探讨的唯一领域,哲学就是本体论,断言唯有本体论是“科学所夺不去的”。他声称,他构筑的“新唯识论”就是以本体论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实欲以东方玄学思想,对治西洋科学思想”③。
第三个缺点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倾向。“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运动。出于对封建主义思想的气愤,一些思想家说出一些过火的话,提出一些过火的、不切实际的主张,形成全盘否定传统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倾向。例如,钱玄同断言:“二千年来用汉字写的书籍,无论那一部,打开一看,不到半页,必有发昏作梦的话。”④毛子水也说:“中国的学术史,就重要的方面讲起来,不要说比不上欧洲近世的学术史,还比不上希腊罗马的……因为我们中国民族,从前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业;对于世界的文明,没有重大的贡献;所以我们的历史,亦就不见得有什么重要。有这些缘故,所以国故在今日世界学术上,占不了什么重要的位置。”①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吴稚晖声言把线装书丢到茅厕中去,而“礼教吃人”、“打倒孔家店”则成为更为流行的口号。如此激烈地抨击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恐怕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现象。
对于这种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倾向,熊十力相当反感。他指出,“清末以来,国人恒自卑,视固有学术都不成为学术”②,是十分错误的。因为这样做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有百害而无一利。他不否认传统文化中具有糟粕,但不能因其有糟粕,就全面予以否定,将其中的精华也一股脑儿地丢掉。若将洗澡水与小孩子一块倒掉,实属不智;因其糟粕而弃其精华同样也是愚蠢之举。熊十力把中国传统文化比作大蒜,吃了大蒜嘴里会发出令人讨厌的气味,但大蒜却含有丰富的营养且有防病杀菌的功效。他感慨地说:“中学精意随其末流之弊,以俱被摧残,如蒜精之美不幸随其臭气而为人唾弃,因是惶惧。”③他力辟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之谬,为中国传统文化辩诬。他表示,将以自己的努力扭转“菲薄固有”的风气,抱定“深念旧文化崩溃之势日剧,誓以身心奉先圣”④的宏愿,掉背孤行,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体系,为弘扬国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