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蒙台梭利养育1岁孩子

書城自編碼: 271882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育兒/早教育儿百科
作者: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 著 刘妍 编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12712256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8/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39.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HK$ 188.2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6.2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69.4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4.1
《宝宝来了:0~1岁/每周必读/边读边记》
+

HK$ 56.6
《育儿一日一页》
+

HK$ 57.0
《来自全世界的育儿经》
+

HK$ 117.0
《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分段育(1~3岁)》
+

HK$ 29.7
《蒙台梭利早教游戏训练1:0~5岁儿童感觉能力训练》
+

HK$ 39.0
《蒙台梭利养育4岁孩子》
編輯推薦:
在让儿童敏感于世界的美,以及唤醒对生命之谜的好奇方面,没有比蒙氏教育更好的方法。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作者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蒙台梭利教育描述出孩子每个阶段的敏感期,提供适合个性的教育,这正是孩子需要的。

——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我们的成功不应该归功于斯坦福大学,而应归功于蒙台梭利学校。

——Google(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


蒙台梭利是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西方教育史》
內容簡介:
0-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如何科学、适当地对孩子开展早期教育是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为我们揭开了儿童成长的神秘面纱。她一生致力于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并首次提出“儿童拥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 ”“婴儿要经历生理和精神两个胚胎期”“儿童的心灵具有吸收力”等理念。这些极富革命性的教育理念,在20世纪的欧洲、美国引发了一场幼儿教育革命。其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更是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教育。


本套图书首次提出”蒙台梭利分段育”的概念,以年龄为线索队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重新解读,推出:

《蒙台梭利养育1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2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3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4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5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6岁孩子》


帮助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需要学习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自己的养育,同时,也让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完善地成长。
關於作者: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十分关注儿童的早期教育,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她提出的“有吸收力的心灵”“捕捉儿童铭敏感期”等富有革命性的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教育。近年来,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对我国幼儿教育界亦有深刻的影响,深受父母们喜爱的知名教育专家、著名作者孙瑞雪、李跃儿等,其所提倡和传播的教育理念均来自蒙氏教育。

蒙台梭利将自己的教育经验撰写成书,并在美国出版,它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引入100 多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编译:

刘妍: 教育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现就职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教育研究工作。
目錄
第1章?从胚胎到降生

1. 婴儿的诞生—神奇的胚胎发育 2

2. 出生难关 8

3. 回归子宫的倾向 17

4. 儿童的独立历程 22

本章小结 32





第2章?有吸收力的心灵

1. 心灵胚胎 36

2. 有吸收力的心灵 40

3. 星云式思维 48

4. 记忆基质 52

5. 儿童成长的内部力量 58

本章小结 64





第3章?捕捉儿童敏感期

1. 婴儿成长的奥秘 68

2. 儿童敏感期的发展 79

3. 视?觉 93

4. 听?觉 96

5. 运?动 99

6. 给父母的实操建议 104

本章小结 108

第4章?卫生学方面的建议

1. 新生儿的力量和需求 112

2. 新生儿需要关怀 118

3. 适宜新生儿的环境 122

4. 婴幼儿的养育原则 127

本章小结 134





第5章?学会爱你的1岁的孩子

1. 母性的天赋本能 138

2. 哺乳是母亲的责任 146

3. 爱孩子的原则 151

4. 呵护婴儿的心灵胚胎 156

5. 帮助婴儿适应周围的环境 165

6. 给孩子成长的自由 170

本章小结 176





附?录

视觉激发训练 180

触觉激发训练 182

腿部大肌肉训练 183
內容試閱
1

婴儿的诞生—神奇的胚胎发育

18世纪之前,哲学家们普遍认为:受精卵内住着一个按比例缩小的人。尽管他还不完善,但只要被置于适当的环境中,就会最终发展成熟起来。这一结论是由莱布尼兹和斯帕拉捷等人根据对植物种子生长的研究推导出的。他们研究发现:

植物种子就是一株藏有根、茎、叶的幼小植物,如果把种子埋在土地里,它将会生长并发育成熟。

哲学家们将这个观察结论“移植”到了动物和人身上。

当沃尔夫将他关于生殖细胞分裂的发现公之于众时,他向人们展示了生命体是如何发育成熟的。沃尔夫通过大量实验,彻底推翻了莱布尼兹和斯帕拉捷等人提出的“受精卵就是成人的雏形”这一生物学观点。同时,这一发现也提供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例子,它揭示了生物体内蕴含的内在力量是如何根据既定目标生长并最终实现发展完善的。

细胞(受精卵)的发育

显微镜的发明使观察生命的发展过程变得可能。沃尔夫先观察了鸟类的胚胎—鸟蛋。他发现胚胎起源于单个受精卵细胞。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表明,鸟蛋并不像人们之前所想的那样具有成鸟的外形,它与其他任何一个细胞一样,都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组成。所有生物—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由这个几乎没有差异的最基本的细胞孕育而来。事实上,人们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从种子中观察到的幼小植株只是一个胚胎,它是由果实中最基本的生殖细胞发育而来,一旦它被栽种,就会继续发育。

这个生殖细胞能够根据既定的生长模式进行快速分裂。这显示出它与其他细胞的不同,但是在这个最基本的生殖细胞内,并不存在揭示它分裂趋势的迹象,尽管在这个细胞里还蕴藏了一个极小的物质—染色体,它将决定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桑葚期的细胞分裂

如果我们对一个动物胚胎的早期发展进行跟踪观察,就可以看到这个细胞将以2个、4个……的进程进行分裂,并一直持续到它成为一个内空的球形体。生物学家将这个时期称为“桑葚期”。这个内空的球形体随着成长,会持续向内部交叠,形成一个有双层细胞壁、向外张口的球形体—原肠胚。

之后,这个细胞会再经历一整套繁复的分裂和变化,成为具有复杂结构的各种器官和肌肉。当这种活动停止的时候,器官就产生了。发现这种现象的人对此这样解释:器官产生的区域涵盖着许多敏感点。器官起先各自独立发展,似乎每个器官只是以自己为发展目的。当它们进行密集活动时,会围绕着一个中心,显得非常团结,仿佛充满着理想。它们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周围其他细胞越来越不一样,呈现出预定中要形成器官的模样。等到不同的器官各自独立地形成之后,就会出现一种力量让它们联系、结合在一起,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婴儿就在这个时期诞生了。



循环系统联结全身的器官


神经系统会完成整个联结

所有的建构计划都基于一个点

从这个点出发完成每一项创造工作


当器官建构完成,它们就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呈现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所有的高等动物都遵循着这个计划来建构,这是自然界唯一一种建构计划。

器官的发展

所有哺乳动物的胚胎—当然也包括人类的胚胎—最早出现的器官都是一个小胚囊,它将长成心脏,会以规律的节奏搏动,其搏动的频率是母亲心脏搏动频率的两倍。它要为正处于孕育阶段的其他组织和器官提供必要的“养料”,并不知疲倦地一直这样工作下去。

胚胎的发育实在可以称为“上帝的奇迹”,它是以如此不可思议又独立隐秘的方式完成所有使命的。这些细胞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各种转化,有的变成骨骼,有的变成神经,有的变成皮肤……而且这些器官也具有各自的独立功能。但是,这个上帝的奇迹却被精心掩藏了起来,大自然用一种神奇的物质将胚胎包裹好,只有大自然才能在恰当的时机将各种胚胎打开,将一个个新生命带到世上。

新生命诞生

刚刚降生的小生命并不仅是一个物质有机体,它就像一个生殖细胞一样会按照既定法则生长发育。这个有机体的功能不仅会通过各种器官得以发挥,它还具有一种本能,但我们是无法通过观察单个细胞来发现这种本能的。正如每一个受精卵都蕴含着整个有机体的发展蓝图一样。这个新诞生的小生命,不管它属于什么物种,本身都拥有一种精神本能,让自己能够适应环境。每一种生物—包括最低等的昆虫—都是这样。蜜蜂具有惊人的本能,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但我们是无法在虫卵或幼虫中发现这种本能的,只有成熟的蜜蜂才具备这种本能。同样,鸟蛋也只有在孵化成鸟后才具有飞行的能力。




2

出生难关

对新生儿的盲目无知

有人认为,自然界一定会在必要的时候为它的子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当文明使人类可以超越和控制自然时,我们可能就会对观察其他动物的自然发展失去兴趣。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动物的习性,就会发现:

动物妈妈会把它的孩子藏起来,使孩子们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避开光线;动物妈妈会用自己的身体为小幼兽保暖;动物妈妈还会极其警觉地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让其他动物靠近、触碰幼小的宝宝,甚至连看一下都不行。

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

反过来看看我们人类的新生儿吧!不管是面对自然环境还是人类文明的社会环境,都没有人帮助他们减轻适应环境所要面对的负担。我们本来应该让婴儿在刚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继续保持在妈妈肚子里的姿势。可实际情况却是,新生儿往往一出生就马上被穿好衣服,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还被紧紧地包起来,让他们柔弱的四肢承受强力的束缚。

对婴儿抱持这种态度会危害婴儿的心理生活,会使人们误认为婴儿不仅肌肉不活跃,而且他们本身也是弱小而迟缓的,甚至根本没有心理生活。由此,成人便刚愎自用地认定,婴儿是在他们的照顾和帮助下才神奇地成长起来的。他们把对婴儿的“帮助”视为一种责任,并认为是自己塑造了儿童,并创造了他们的心理生活。成人希望通过对儿童进行教导和劝告来发展他们的情感、智能和意志力,却不知道在这项创造性的工作中,成人所做的仅是“表面文章”。

在这样做的时候,成人声称自己拥有一种神圣的力量,他们是儿童的守护者,并且是遵照《圣经创世记》中的箴言行事的:“我将按我的意愿来造人。”由此可见,骄傲真是人类最致命的一种罪恶,妄想扮演上帝的角色正是导致我们子孙后代痛苦的根源。

过度放养的养育方式

有这样一种观点:

健康的孩子完全具备抵抗能力,他们能适应环境。

还有人说,只要孩子能活下来就行了。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判断孩子是否能够适应环境的标准就是孩子是否能平安地活着。自然界的万物不都是这样吗?如果人类真有这么强壮,为什么不干脆在树林里自在地居住呢?为什么还要在冬天拼命去保暖,将全身都裹上柔软的毛毯,然后坐在安乐椅上,享受那种安闲舒服的生活呢?难道我们比刚出生的婴儿还脆弱吗?

总之,人的内心有一种没有道理可讲的无知,一种已经深入个人心灵甚至整个文明的盲目。这就如同视觉上的盲点一般,人们对新生儿的盲目无知,就是人类对生命的一个盲点。

新生儿的“出生难关”

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已经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一个人在婴儿时期所遭遇的不良经历,将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可以说,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以及他出生后在儿童期的成长,都对一个人日后的发展具有关键的、决定性的影响。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都指出,胚胎期和儿童期的成长发育,不仅对一个人成年之后的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还对全人类社会的延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人们只是觉得生产—人类整个生命过程中的这个最艰难时刻对产妇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却没有人意识到它对于新生儿来说更是一道难关。

为什么说生产对新生儿来说是一道难关呢?因为经过生产,新生儿完全脱离了他之前赖以生存的母体,必须马上依靠自身还未发育完全的器官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在没出生之前,胎儿是在母体内为胎儿特别提供的温暖羊水中生长,母体保护着胎儿,不让他受到一丝一毫的躁动和温度差异的影响,甚至连特别微弱的光线和十分轻柔的声响,都被母体隔离在外面。但是,通过生产,新生儿从母体温暖的羊水里来到空气中。原来一直在妈妈肚子里安静成长的胎儿,不得不经历一次辛苦而艰难的生产战斗,而且没有任何适应时间,他那瘦弱的身躯要受到像来自两块重石一样的挤压降临到我们怀中,就像是历经了长途跋涉的朝圣者一样。

对于新生儿的降生,我们又做了些什么事情来帮助他呢?我们是怎样迎接他的到来的呢?

在生产的过程中,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妈妈身上,而新生儿仅仅被粗略地检查一下,确定他能够健康地活下去就算大功告成了。刚刚成为爸爸妈妈的成人,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他们作为大人的自我,正因为这个健全婴孩的诞生而得到满足。因为孩子的出生,实现了他们期盼已久的一种渴望—他们共同拥有了一个孩子,将会令他们的家庭紧密交融于一种爱的感觉之中。

新生儿的出生创伤

实际上,有一部分人关注到了婴儿出生的问题。这种关注不仅体现在心理学的研究上,也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心理学家们经常借用文学作品中“出生是一个痛苦之旅”这句话来描述出生。这句话不是针对母亲而是针对婴儿来讲的。新生儿遭受痛苦却无法说出来,只能在出生后通过哭泣来宣泄曾经经历的苦难。

婴儿是突然地、非自愿地降生到这个陌生世界的。这里的环境与他们之前在子宫中生活的环境完全不同。婴儿必须适应新的环境,却又无法用语言表达适应过程中的辛苦。现代心理学家用“出生恐惧”一词来描述婴儿在这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时刻的心理生命。

在这里,我们所要探讨的是一种无意识的恐惧。


如果新生儿会说话,他们会问我们:

你为什么要把我带到这个可怕的世界?

我该做什么?

我该如何在这个新环境中生活?

我该怎么忍受这些可怕的噪声?

我怎样才能完成原来由母亲的器官完成的功能呢?

我该如何学会呼吸和消化?

我该如何忍受无常的天气变化呢?

你知道子宫内的环境是温暖而稳定的吗?


儿童对所经历的事情都处于无意识状态。虽然他们并不明确知晓出生的痛苦,但这种痛苦肯定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他们的潜意识肯定对此产生了感觉,并通过哭的方式来排解这种痛苦。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结论是:

成人必须帮助婴儿适应这个世界。

我们不要忘记,刚刚出生的婴儿也会产生恐惧感。如果我们把刚出生的婴儿放入水中,他们就会做一些抓的动作,就像害怕自己掉到地上似的。这是一种典型的恐惧反应。

那么大自然又是如何帮助新生儿的呢?当然有一些措施,比如,母亲会本能地将孩子抱在自己的胸前,这样可以防止阳光直射婴儿。所有这些事情都表明:母亲好像已经在潜意识里意识到了外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母亲紧紧抱住孩子,给他温暖,便可防止他受到伤害。

在自然界,动物对幼崽采取的保护措施好像比人类保护自己的后代更为积极。比如,我们可以看到:母猫会把刚生下的小猫放到黑暗的角落,如果有人想接近小猫,母猫就会变得异常凶恶。

在人类社会,母亲的保护天性似乎没有这么强烈,并且也很容易消失。婴儿在出生后很少会出现被抢走的情况,我们可以给他们洗澡穿衣,把他们抱到阳光下观察他们眼睛的颜色。我们似乎更愿意把婴儿看作一件有趣的东西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既是因为理性对我们的控制超过了天性,也是因为我们习惯于认为儿童没有心理生命。

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对这一重要阶段作出以下解释:动物的种族本能是在刚刚出生时被唤醒的,而不是被艰难的环境刺激产生的,是动物的行动促进了其本能的发展。

这一现象发生在动物身上,也适用于人类。我们所讨论的并不只是一个艰难的时刻,而是一个对未来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时刻。这时,一种潜在的力量—心灵胚胎被唤醒,它会帮助婴儿完成许多极具创造性的工作。在每一个身体发生关键性变化的阶段,我们都能看到一些明显的标志,如婴儿出生后被剪断脐带与母体分离就是标志之一。这些阶段非常重要,心灵胚胎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觉醒的。

因此,我们不但必须注意婴儿的出生创伤,还要注意出生创伤所带来的各种表现。虽然儿童不像动物那样有一些先天能力,但是他们必须具备一种可以促进行为产生的潜在力量。在儿童的记忆里,没有所谓遗传的东西,但儿童一定会经历一个由潜在能量产生的迫切需求阶段。这时,潜在力量可以帮助儿童成长,帮助他们依靠周围的环境形成自己的个性。我们把这种无形的要求称为“星云”。动物在出生之后就遗传了这种能力。它们一生下来就能够自然地活动和控制自己,还具有进食和防御等先天能力。




3

回归子宫的倾向

现在,医学心理学提出:

“出生时”是一个短暂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时间点。

这一观点是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依据提出的,并在具体的研究中找到了论据。这个时间点在婴儿由于出生创伤导致的回归症状之后,在儿童由于成长环境受到干扰而产生的压抑症状之前。但是,回归并不等同于压抑,婴儿在经历了出生创伤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都表明,他们具有一种无意识的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回到母体(子宫)中,而不是继续成长。

长时间的睡眠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出生创伤不仅会让婴儿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对曾经经历的出生之痛的抗议,还会让婴儿以一种非正常的方式发展。这会导致婴儿产生一种心理变化,从而背离心理发展本能。处于这种状态的儿童,会朝着一个与正常发展方向不同的异常方向发展。

回归倾向的主要表现就是新生儿还留恋于出生前的状态,拒绝进行发展。所有婴儿都会出现一些类似的回归倾向。婴儿会在出生时感觉到不适应,他们似乎在内心深处说:

我要回到母体中去。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需要很长的睡眠时间,但如果时间过长就不正常了。弗洛伊德就把婴儿的这种回归倾向看作逃避的一种形式。这源自婴儿对其所面临的生命和环境产生了一种畏惧的情绪。

另外,睡觉也促进了潜意识的开发。当遇到重大的困难时,我们就会很想睡觉,因为睡眠可以让我们面对梦境,远离现实世界,不用再为生活苦苦挣扎。睡眠是我们逃离现实世界的避难所。

同时,我们也要对睡眠姿势加以注意。婴儿的自然睡眠姿势是把手放在脸的附近,并且将腿弯曲。很多成人也会采用这个姿势睡觉。这是胎儿在子宫中的姿势。这一现象同样说明人有回归子宫的倾向。

对他人的依赖

另一个回归子宫倾向的表现是婴儿在醒来之后的啼哭—他们为要面对这个令人不愉快的世界而感到恐惧。

在婴儿长大成人之后,这种回归倾向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依赖—很多人都害怕独处。这种依赖倾向并非因为喜爱,而是因为害怕。胆小的孩子总是喜欢待在别人的附近,尤其是待在母亲的附近。有些孩子不喜欢外出,而更喜欢待在家里过与世隔绝的生活。那些原本应该引起他们兴趣的外界事物,对他们来说却充满了恐惧。他们对新环境感到非常陌生,不但不觉得周围的环境具有吸引力,而且感到自己被排斥在外。

回归倾向的负面影响

如果在出生早期,婴儿就对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一种畏惧感,他们以后的健康成长必将受到影响。这样的孩子将来就可能会形成桀骜不驯的性格,与社会格格不入。对于他们来说,从周围环境中学习、吸收经验永远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使命。人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这样的人:“生而痛苦。”他们对所有的东西都感到厌烦,呼吸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件麻烦事。

这些人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有悖常理的。这种类型的人还比其他人需要更多的休息和睡眠,他们的消化功能通常也很脆弱。

我们可以想象这些儿童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而且这种症状还是很难改变的,将会伴随他们一生。这种类型的儿童大多表现为:爱哭、常常求助于他人、懒惰、压抑。长大后,他们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不愿接触陌生人,胆子很小。这种人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很弱,他们需要鼓励和帮助。

这是一种无意识心理产生的巨大负面作用。它不存在于人们的有意记忆中,而是存在于潜意识中。虽然人们看起来好像已经不记得曾经发生的事情了,但这些记忆根深蒂固地存留在我们的记忆基质中,已经成了性格的一部分。

无知地对待儿童所造成的后果,比无知地对待成人所造成的后果要可怕得多。这会在婴儿的心中产生巨大的障碍,进而形成一种阻碍世界发展的个性。

唤醒孩子的潜在本能

心理专家们强调“出生时”这一关键时刻对人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上文中,我们仅仅对婴儿早期回归倾向的危险性进行了讨论。同样地,我们也必须思考一下哺乳动物对幼崽采取的保护措施。自然主义者认为:在刚刚出生的几天内,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会唤醒动物体内的天赋本能。我们也可以以此为基础,对婴儿的心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我们在重视新生儿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时,必须重视出生带给他们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对新生儿给予特殊的帮助。在出生那一刻,母亲和婴儿要面临不同的危险,但他们却同样面临困境。对于婴儿来说,虽然他们身体上也要面临很大的危险,但心理上所要面临的危险比身体上的要严重得多。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