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明清野史丛书(第一辑)甲申传信录(外四种)

書城自編碼: 354646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明]钱士馨等 著,李鹏飞 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805546988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6.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们好好聊聊
《 我们好好聊聊 》

售價:HK$ 103.8
孤星之旅:苏东坡传
《 孤星之旅:苏东坡传 》

售價:HK$ 151.0
平成时代
《 平成时代 》

售價:HK$ 54.3
威士忌工艺学
《 威士忌工艺学 》

售價:HK$ 332.0
 HR+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升级与实践创新(新版)
《 HR+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升级与实践创新(新版) 》

售價:HK$ 81.4
体育运动中的筋膜松解术 第2版
《 体育运动中的筋膜松解术 第2版 》

售價:HK$ 147.2
中国文明简史
《 中国文明简史 》

售價:HK$ 132.3
现代本草精编
《 现代本草精编 》

售價:HK$ 1127.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6.6
《 明清野史丛书(第一辑)东林本末(外七种) 》
+

HK$ 76.6
《 明清野史丛书(第一辑) 三朝野记(外四种) 》
+

HK$ 76.6
《 明清野史丛书(第一辑) 虎口余生记(外十种) 》
+

HK$ 76.6
《 明清野史丛书(第一辑) 烈皇小识(外一种) 》
+

HK$ 76.6
《 明清野史丛书(第一辑)明太祖平胡录(外七种) 》
+

HK$ 76.6
《 明清野史丛书(第一辑)三湘从事录(外二种) 》
編輯推薦:
从野史文献看明清易代,比正史更加真切翔实。
內容簡介:
《甲申传信录》是作者搜集见闻及有关著述,于清顺治十年撰成的。全书十篇,按时间顺序叙述甲申事变始末,各篇按日排比史事,间亦附有史论,是研究明末农民战争的重要史籍。《弘光实录钞》与《永历纪事》载南明弘光、永历二朝事,前者出黄宗羲之手而署名古藏室史臣,后者为丁大任著。《四王合传》不知何人所作,是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四人合传,记诸人降清经过与后来三藩之变始末。《孙恺阳先生殉城论》为蔡鼎所作,为篇幅短小之史论。书中所收录的五种文献篇幅不一,体裁、角度亦不相同,唯内容皆为明清鼎革之际的史实与人物,对于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南明史与明清鼎革之际的相关问题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關於作者:
钱士馨,字稚拙,又字稚农,浙江平湖人,崇祯十五年(1642)贡生,甲申三月李自成攻克北京时在京。晚年浪游河朔,尽交当地豪杰,曾射虎于庆阳。有劝之仕清者,不应,遂还故乡,穷老以终。生平工古文词,兼精书画,学究经史,特精于《周礼》,著述甚多,诗文结集为《赓笳集》。古藏室史臣,即黄宗羲,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生平著述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丁大任,字三余,明诸生,入清后曾为偏沅巡抚袁廓宇幕僚,因久在湖南,故熟知南明事迹。蔡鼎15881655),字可挹,号无能,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天启中,孙承宗督师蓟辽,聘蔡鼎入其幕,后以疏劾魏忠贤之奸遭危,弃职遁去。明亡后,隐居厦门,日与纪许国等游虎溪、仙洞诸胜景。南明永历九年(1655,清顺治十二年)秋,自知死期,洁身而卒。著有《易蔡集解》《万远堂稿》。
目錄
甲申传信录 [明]钱士馨(001)
弘光实录钞 [明]黄宗羲(153)
四王合传[清]无名氏(277)
永历纪事[清]丁大任(309)
孙恺阳先生殉城论 [明]蔡鼎(315)
前言1925年12月10日、12日、25日,鲁迅在北京的《国民新报副刊》上分三次发表了《这个与那个》(后收入《华盖集》),在第一节《读经与读史》中,鲁迅说:
我以为伏案还未功深的朋友,现在正不必埋头来哼线装书。倘其咿唔日久,对于旧书有些上瘾了,那么,倒不如去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须是野史;或者看杂说。
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
1935年2月,鲁迅在《文学》月刊第四卷第二号上又发表了《病后杂谈》(发表时被删去第二、三、四节,后全文收入《且介亭杂文》),文末也提到野史:
我想在这里趁便拜托我的相识的朋友,将来我死掉之后,即使在中国还有追悼的可能,也千万不要给我开追悼会或者出什么记念册。
现在的意见,我以为倘有购买那些纸墨白布的闲钱,还不如选几部明人、清人或今人的野史或笔记来印印,倒是于大家很有益处的。1925年12月10日、12日、25日,鲁迅在北京的《国民新报副刊》上分三次发表了《这个与那个》(后收入《华盖集》),在第一节《读经与读史》中,鲁迅说:
我以为伏案还未功深的朋友,现在正不必埋头来哼线装书。倘其咿唔日久,对于旧书有些上瘾了,那么,倒不如去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须是野史;或者看杂说。
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
1935年2月,鲁迅在《文学》月刊第四卷第二号上又发表了《病后杂谈》(发表时被删去第二、三、四节,后全文收入《且介亭杂文》),文末也提到野史:
我想在这里趁便拜托我的相识的朋友,将来我死掉之后,即使在中国还有追悼的可能,也千万不要给我开追悼会或者出什么记念册。
现在的意见,我以为倘有购买那些纸墨白布的闲钱,还不如选几部明人、清人或今人的野史或笔记来印印,倒是于大家很有益处的。
鲁迅一向看重野史、笔记之类非官书的史籍,盖因官修正史常是里面也不敢说什么的,而通过野史的记载,却往往能提供官书有意无意漏略不言的细节,也就是前引文中所说的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而明清两代的野史记述了大量官书所不载的人物和事迹,其中还有不少是时人亲见、亲闻,乃至亲历的,其重要性不言可知。这些史料早已为学界所利用,但对大众读者来说,往往还是陌生的。编纂出版《明清野史丛书》,想来还是于大家很有益处的。
当然,作为史料,野史杂说也有其不足之处。鲁迅说它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这在明末清初的一些史料中尤其明显。例如,《蜀碧》等书将明末清初四川人民遭遇的兵燹之灾一概归罪于张献忠,《汴围湿襟录》将决河淹没开封的责任推在李自成头上,《三湘从事录》作者蒙正发粉饰自己和恩主章旷、李元胤的所作所为,敌视由大顺军余部改编而成的忠贞营等,经过现当代学者的研究,都证明是不可靠的。由于本系列主要面向大众读者,我们不可能对书中记载一一进行核实和考辩,只能提请读者注意: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明清时期的野史,成书之后多通过抄录流传,不但鲁鱼亥豕在所难免,即残损佚亡,也不在少数。我们在编辑本丛书的过程中,尽量依据不同版本进行校勘,纠正了书中一些错字,特别是错误的人名、地名。但是,有一些人物在不同历史记载中的名字、行迹甚至最终下落都有不同,无法强求一致。如南明武将陈邦傅,一些史料写作陈邦传,由于没有第一手史料可供确认,在编辑本系列所收野史时,也只能各从其原书写法。至于明显由于避讳改写的字,如改丘为邱、易胤为允、书弘为宏,则径自回改,以存历史原貌。
內容試閱
1925年12月10日、12日、25日,鲁迅在北京的《国民新报副刊》上分三次发表了《这个与那个》(后收入《华盖集》),在第一节《读经与读史》中,鲁迅说:
我以为伏案还未功深的朋友,现在正不必埋头来哼线装书。倘其咿唔日久,对于旧书有些上瘾了,那么,倒不如去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须是野史;或者看杂说。
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
1935年2月,鲁迅在《文学》月刊第四卷第二号上又发表了《病后杂谈》(发表时被删去第二、三、四节,后全文收入《且介亭杂文》),文末也提到野史:
我想在这里趁便拜托我的相识的朋友,将来我死掉之后,即使在中国还有追悼的可能,也千万不要给我开追悼会或者出什么记念册。
现在的意见,我以为倘有购买那些纸墨白布的闲钱,还不如选几部明人、清人或今人的野史或笔记来印印,倒是于大家很有益处的。
鲁迅一向看重野史、笔记之类非官书的史籍,盖因官修正史常是里面也不敢说什么的,而通过野史的记载,却往往能提供官书有意无意漏略不言的细节,也就是前引文中所说的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而明清两代的野史记述了大量官书所不载的人物和事迹,其中还有不少是时人亲见、亲闻,乃至亲历的,其重要性不言可知。这些史料早已为学界所利用,但对大众读者来说,往往还是陌生的。编纂出版《明清野史丛书》,想来还是于大家很有益处的。
当然,作为史料,野史杂说也有其不足之处。鲁迅说它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这在明末清初的一些史料中尤其明显。例如,《蜀碧》等书将明末清初四川人民遭遇的兵燹之灾一概归罪于张献忠,《汴围湿襟录》将决河淹没开封的责任推在李自成头上,《三湘从事录》作者蒙正发粉饰自己和恩主章旷、李元胤的所作所为,敌视由大顺军余部改编而成的忠贞营等,经过现当代学者的研究,都证明是不可靠的。由于本系列主要面向大众读者,我们不可能对书中记载一一进行核实和考辩,只能提请读者注意: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明清时期的野史,成书之后多通过抄录流传,不但鲁鱼亥豕在所难免,即残损佚亡,也不在少数。我们在编辑本丛书的过程中,尽量依据不同版本进行校勘,纠正了书中一些错字,特别是错误的人名、地名。但是,有一些人物在不同历史记载中的名字、行迹甚至最终下落都有不同,无法强求一致。如南明武将陈邦傅,一些史料写作陈邦传,由于没有第一手史料可供确认,在编辑本系列所收野史时,也只能各从其原书写法。至于明显由于避讳改写的字,如改丘为邱、易胤为允、书弘为宏,则径自回改,以存历史原貌。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