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0.5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88.5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編輯推薦: |
本书适合公共卫生、医学、中医药、保健等专业人士参考和阅读。
|
內容簡介: |
该书内容主要包括健康和健康观、疾病与疾病观。在健康和健康观部分主要阐述了中西医对健康的认识、健康的认识调查、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管理和大健康产业等;在疾病与疾病观部分主要阐述了中西医对疾病的认识、疾病相关认知的调查、中西医关于疾病的防控理论和应用、常见疾病的干预策略、如何树立正确的疾病观等。本书内容全面、系统、理论与调查数据相结合,实用性和参考性强,适合公共卫生、医学、中医药等专业人士参考和阅读。
|
目錄:
|
章健康和健康观/1
节健康的认识及其定义/2
一、中医对健康的认识/2
(一)从“健康”一词的形与意认识健康/2
(二)中国古代健康思想的发展/3
(三)从身、心养护的角度认识健康/5
二、西医对健康的认识/8
(一)用体液平衡说明健康/8
(二)从人体结构及其相互关系阐释健康/11
(三)从导致疾病的因素认识健康/13
三、不同医学模式对健康的定义/14
(一)医学模式的含义及其意义/15
(二)不同医学模式下健康的定义及发展/15
(三)当今健康的定义与标准/19
第二节健康的认识调查/20
第三节影响健康的因素/28
一、生活方式/28
(一)饮食与健康/29
(二)运动与健康/31
(三)睡眠与健康/39
(四)饮酒与健康/42
(五)吸烟与健康/45
(六)其他不良生活方式与健康/50
二、心理因素/51
(一)个性特征与健康/51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外界因素/53
三、环境因素/56
(一)环境的内涵与分类/57
(二)自然环境与健康/58
(三)居住环境与健康/62
(四)社会环境与健康/63
(五)健康环境建设/67
四、其他因素/72
(一)性别因素/72
(二)遗传因素/76
(三)年龄因素/79
第四节健康管理与大健康产业/82
一、健康观及其理解/82
(一)从状态的角度理解健康/82
(二)从动态变化的角度理解健康/84
(三)从整体的角度理解健康/90
(四)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理解健康/92
二、个体化的健康维护与促进/97
(一)个体化健康管理/97
(二)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98
三、大健康理念及大健康产业/100
(一)大健康理念产生背景/100
(二)大健康的内涵与外延/102
(三)大健康产业及其发展趋势/103
参考文献/106
第二章疾病与疾病观/110
节疾病的认知/111
一、中医对疾病的认识/111
(一)说文解字话疾病/111
(二)疾病相关的中医用语/112
(三)中医对疾病变化规律的阐释方式/115
二、西医对疾病的认识/116
(一)疾病相关的西医术语/117
(二)西医认识疾病的不同角度/118
第二节疾病相关认知的调查/121
第三节疾病的预防/130
一、中医防病理论及应用/130
(一)“治未病”思想的起源/130
(二)“治未病”思想的发展演变/131
(三)“治未病”的基本原则/132
(四)中医防病理论与经验的传承和发展/134
二、西医疾病防控理论及应用/135
(一)预防医学的起源与发展/136
(二)免疫学与疾病防控/140
(三)公共卫生学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143
(四)中西医疾病防控思想的契合/145
三、卫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46
(一)卫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147
(二)我国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148
(三)我国卫生经济发展的现状/149
(四)居民健康的社会经济指标/150
四、我国疾病防控体系建设/152
(一)疾病防控体系含义/152
(二)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内容/153
(三)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目标/153
第四节常见疾病的干预策略/155
一、常见慢性病的防治策略/156
(一)高血压病防治策略/156
(二)糖尿病防治策略/158
(三)颈椎病防治策略/159
(四)慢性疲劳综合征防治策略/160
(五)血脂异常防治策略/162
(六)冠心病防治策略/163
(七)脑卒中防治策略/164
(八)慢性支气管炎防治策略/165
(九)肥胖症的防治策略/166
二、传染病的防治策略/167
(一)传染病知识简介/167
(二)传染病的防治策略/174
第五节树立正确的疾病观/178
一、疾病具有两面性/179
(一)疾病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179
(二)疾病会给人带来痛苦/180
(三)生病也不完全是坏事/182
二、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183
(一)要重视亚健康问题/183
(二)正确面对疾病/185
(三)直面衰与老/191
三、学会有技巧的就诊/193
(一)挑医院/195
(二)挑医生/197
(三)就诊准备/198
(四)与医生“结盟”/200
四、防止过度医疗/201
(一)过度医疗的定义及其危害/202
(二)过度医疗的研判/204
(三)过度医疗的原因与对策/209
参考文献/214
附件相关公民健康的政策法规/217
附件1《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218
附件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27
附件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256
|
內容試閱:
|
生与死,是生命过程的两极,健康与疾病是生命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疾病给人带来生理、心理的痛苦,严重的可导致生命的终结。不同的健康观、疾病观和生死观直接影响着人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而对社会也产生深刻影响。
人们在生活的压力下无暇思考生命的意义,以至于当面对疾病和生死的时候显得迷茫和无措。历史上“讳疾忌医”的故事,从医生的角度看是疾病有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提示人们预防疾病和及时治疗疾病的重要性。从患者的角度看,则说明人们如果自己不重视自己的健康,任意地放纵自己而不进行自我健康的管理,就会导致疾病发展甚至失去生命的严重后果。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复杂的现代化社会,“讳疾忌医”的现象仍然存在。显然,只有对健康、疾病和生命有着更深刻地理解和更清醒地认识,拥有正确的健康观、疾病观和生命观,才有助于个体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及合理的医疗措施,才能更珍惜自己的健康,更珍视自己的生命。这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更能提高医疗的公平和效率,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疾病和死亡的认知也在不断地改变。什么样的状态是健康的状态?我们如何认知疾病?东、西方对生命的看法有什么区别?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足以让人更从容地面对死亡吗?……要解答这些问题,就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认知健康与疾病,不断探索人类对生命的理解。这也是我们编撰这本书的初心。
在该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几易书稿,但由于有些是新概念、新提法,难免有些定义或说法不准确,加之作者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予以斧正。
编著者
2020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