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6.4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66.6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98.6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0.5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88.5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干国祥老师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和教学研究30多年,在课程研发和班级管理方面经验丰富。《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是干国祥老师语文教学经典案例的展示。本书分为经典小说篇、诗歌篇、散文篇、思维与说话篇、科普说明篇五个部分,将语文教学的语言美、生命之美、思辨之美,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深度语文的最佳实践。
名家评荐
干国祥,他凭借出色的思辨能力和领悟能力,凭借着他与生俱来的自由感,持一柄无形的长剑,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游走,在不同领域内游走,打开了许多门扉,刺破了许多真实的谎言。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
—— 著名教育专家 魏智渊
老干的课让人流泪,是感染,是共鸣,是激动。说得文艺点,就是“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这种课,是可以让人记一辈子的。我们常说,要把语文美好的种子留在学生心里。这其实是很难的。我甚至怀疑有的老师教一辈子,都没有这种能力。而老干的课,一堂就够了。
—— 语文教育专家 陈金铭
|
內容簡介: |
直指核心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的教学形式,沟通启发,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教学研究专家干国祥以坚实的教育理论为经,以丰富的课堂教学案例为纬,提出语文课堂是思辨的,充满诗意的。阅读本书,你会在小说的教学情境中“经过与穿越”,品味《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曲折坚定、《草船借箭》的成竹于胸;在诗歌教学的课堂中,你又能涵咏《长相思》的浪漫精致,体验“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洒脱豪迈;在散文教学的跳跃与灵动中,你会思索《生命,生命》的爱和勇敢……让我们一起走进最好的语文课堂,感受深度语文的独特魅力。本书适合广大教师和教研工作者阅读探讨。
|
關於作者: |
干国祥,全人之美课程总设计,南明教育发起人。十多年来,致力于儒道经典诠释、汉字字源研究。
曾任全国新教育实验副理事长及新教育研究中心主持人,主持新教育实验课程研发近十年,是晨诵·午读·暮省、读写绘——儿童早期读写综合课程、农历的天空下——古诗词晨诵之旅等十余个新教育原创课程的总设计。2010~2016年率团队打造库布齐沙漠之边的罕台新教育小学,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全新的全人之美课程系统。
于2004年和魏智渊(铁皮鼓)、王开东等一道提出了“深度语文”的主张,著有《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破译教育密码》等教育专著,主编《晨诵课》十二册。
|
目錄:
|
001 / 序:语文课堂——灵魂的栖息地
第一章? 经典小说篇
002 / 西游记
003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003 / 第一课时:什么是阅读
020 / 第二课时:悟空的原则
025 /《西游记》整本书共读
025 / 主题研讨
033 /PPT 线路图隐藏密码
036 / 草船借箭
036 / 利用多媒体了解背景
038 / 解读造字规律
040 / 分组朗读
043 / 谁是好人
047 / 历史背景解析
052 / 凡? 卡
053 / 一封怎样的信
057 / 用心读,用心听
064 / 凡卡的两条出路
065 / 流芳百世的杰作
069 / 巨人的花园
070 / 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071 / 从童话里学到什么
075 / 专家式阅读
087 / 让学生续写结尾
092 / 世间最美的花
第二章? 诗歌篇
096 / 望天门山
098 / 诵读·识字
103 / 前两句:水冲开山,山阻挡水
105 / 后两句:两岸青山,迎接诗人
108 / 尾声·检查
109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10 / 从检查预习开始
114 / 诗画结合的学习
116 / 朗读训练
117 / 诗背后的诗人
121 / 长相思
122 / 结合资料,学习文本
126 / 朗读的感情
134 /“乡心”中的感情
136 / 你喜欢这首词吗
138 / 尾声·我们的乡心在何处
139 / 山居秋暝
139 / 预习题·巩固和延伸
144 /“对对子”游戏
145 / 朗读中的理解
149 / 思考:空山空在哪
153 / 去留随意的美景,已入佳境的课堂
155 / 枫桥夜泊
156 / 朗读与复习
158 / 复习《向着明亮那方》
159 / 关于这首诗,你知道什么
160 / 朗读的三步:清爽、味道、神韵
162 / 用眼睛和耳朵品味
166 / 归园田居
166 / 理解诗的意境
171 / 准确领会字义
173 / 诗人态度:亲近自然
176 / 黑白的哲学思考
179 / 传授一种读书方法
第三章? 散文篇
182 / 生命,生命
182 / 检查预习:生命是什么
184 / 鱼骨图梳理脉络
187 / 了解背景资料
189 / 生命体验:脆弱或顽强
195 / 完成故事添加
198 / 珍珠鸟
199 / 前奏:晨诵《画眉鸟》
202 / 找出核心观点
204 / 读出情感来
212 / 放回大自然
217 / 天? 窗
217 / 你看到了什么
219 / 读出别样味道
224 / 对比法分析课文
233 / 培养神奇的想象力
236 / 小露珠
236 / 观察露珠? 按提示写生字
238 /PPT 回顾内容
240 / 文本细读:慢慢变大
245 / 思考题:如何归纳
248 / 写首诗吧
251 / 落花生
252 / 苹果做礼物
255 / 表格的妙用
261 / 与文本对话
264 / 内容的生发
第四章? 思维与说话篇
270 / 龟兔赛跑
270 / 龟兔赛跑的不同版本
273 / 比赛公正吗
277 / 揭示故事的寓意
278 / 第三次赛跑
281 / 努力 聪明
第五章? 科普说明篇
284 / 大瀑布的葬礼
285 / 走向一次未知
286 / 找出关键词
288 / 瀑布为什么消失
291 / 赞同 VS 反对
292 / 没有“正确的答案”
|
內容試閱:
|
序:语文课堂——灵魂的栖息地 一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是为绝大多数新教育人所认同的课堂理念;而“深度语文”,仍然只是少数人的“独特肤色”。
这些人不在乎工具性和人文性纠缠不清的争论,不恐惧于应试的压力(因他们较高的素质使得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应试上游刃有余),不满足于应试的成功和偶一为之的公开课的掌声,而希望语文课堂是自己灵魂能够有所寄托的栖息地,是自己的生命价值能够在其中像真理般自我实现的场所。
是的,无论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认同语文的工具性质,或者认识到语文知识是一个相对客观的可以训练的教学内容,他们仍然不满足于此,而愿意在此基础上,像古代的那些大师一样,在课堂上直接和人类的最高精神对话,或者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
二
在为魏智渊兄(笔名“铁皮鼓”)的《语文课》所作的序中,我讲到了魏兄的课堂,体现出一种“经由思,抵达诗”的努力。事实上,这六个字,正体现出深度语文的真正追求。一直以来,小学语文公开课上充斥着、泛滥着抒情,甚至说明文本、议论文本、寓言文本,都会被错误地当成抒情的工具。而这种从头至尾毫无来由的抒情,事实上从一开始就窒息了学生的“思”,让他们成为舞台上下头脑麻木、情感投入的观众和配角,却最终没有能从这样的课堂中,获得理解文本的钥匙。
课堂必须是“思”的。思,是一种中性的批评性思维,是一种希望聆听文本言说的开放心态,是一种渴望与文本进行真诚对话的阅读姿态。
把感情武断地从外贴到文本上,然后让学生美美地读出来的做法,早就应该停止了。由老师通过大量搜索资料,完成对文本的恶意的批判性解读,然后置文本整体于不顾,从课堂一开始就不复聆听,而只是草率地批判文本诸种不是的做法,也不应该过度泛滥。
思,是从认真地聆听开始,从同情的理解开始,进到对文本结构以及行文风格的一种整体洞察,并在此过程中,就文本的思想见解、表达技巧等,与作者开展反复的对话。
思的结果,就是一个个冷静与理性的、拥有独立精神的人,从课堂上站立起来。
三
在我们所执的教育哲学中,思和诗,是存在的两种真理状态。事实上它们必然不可分,但总有所侧重。就像数学家的创造状态中体现着更多的思,但一样也源自激情和梦想;艺术家的创造状态中便体现着更多的诗,却一样需要有漫长缜密的思虑在前面做基础。
诗的存在,就是孔子所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存在。
诗的课堂,就是师生生命因为通过对一个有意义的伟大文本的聆听,进而产生深刻的共鸣或者争鸣,最终仿佛自己就是一个语言和思想的原创者,在课堂上涌现出生命中最酣畅淋漓的时刻。这样的课堂,并非可遇而不可求,事实上,它正是通过漫长的修炼才能求索到的理想境界。
四
在整理书稿之前,新教育研究中心的同人曾开玩笑说:书出版时,不知道作者应该怎样署名。
本书中大多数课案备课加上课的时间,往往不超过半天——基本上都是在研讨现场确定课题,学生晚上或第二天用一节课预习,然后我正式授课。而整理其中任何一个课案,纵然是经验老到者,只怕也远不是半天时间所能够完成的——因为这需要对着录像反反复复地聆听、观察,并且只有充分理解了教者思路、感受到现场的氛围,一种现象学式的描述才可能得以完成。
而这些课案基本上不是我整理的,绝大多数课案是由研究中心成员马玲帮助整理的。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完全可以署上她的名字。
课堂是活生生的存在场所,师生独特的声音,现场的温度和氛围,再加之我这些课大都是“一次性的”(即事先没有上过,事后也不太可能重上),里面有许多生命遭遇时的微妙。要用文字重现这一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感谢马玲,她的文字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课堂上的那种细微的现场感,这是我所能够读到的最好的课堂记录。我们还把这种尽可能还原现场的描述,称为“现象学姿态下的课堂描述”,这同样也是我们课堂研究的一部分。
五
自 2010 年起,我工作和研究的重心暂时有所偏移,不复频繁外出培训和做教育公益,于是我的课堂实践也就基本上停滞了。
而研究中心进驻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罕台新教育学校之后,鉴于当前孩子的基础以及年级(目前只有一、二年级),又鉴于我的课堂实践事实上不是公开课式的,而是首先要用较长的时间培养学生,使他们训练有素,以及用新教育儿童课程育其根本,让他们拥有丰富的智力背景和人文底蕴,所以我还将较长时间地中止课堂研究,而把重心放在其他新教育课程的开发上。所以这些课案和《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样,事实上是对前几年课堂探索的一个总结。
我不知道几年之后当罕台的孩子们通过儿童课程成长到丰富、浪漫、灵动之后,当我们的有效教学框架让孩子们渐渐训练有素之后,以及当我对生命与教育有了更本真的理解之后,我还能拥有怎样的课堂。艺术是不能重复的,生命是不能停滞的。虽然年华已逐渐老去,我却依然期待明天。
六
一本书,是一段岁月的一个见证。但如果没有那些珍贵的名字一直支持我,我只怕早就淹没在岁月的琐碎中,而谈不上贡献这些生命的花朵了。
感谢我的妻子陈美丽和女儿干如云,几年来她们跟随我在大江南北颠沛转徙,个中甘苦已经不是语言所能表达,但她们却始终秉持着新教育的精神,不断地完善自我,积极地影响周围的人们。她们的努力为我创造了一种可以全心于教育研究的良好条件,这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感谢研究中心的同人,不仅马玲为我描述了大量的课案,而且这些课的许多思想也是在和他们的交流碰撞中形成的。我一直庆幸自己身处一个伟大的团队中,我相信,在这样的团队中,每个人早晚都将成为存在真理的见证者。
感谢我的导师朱永新先生,和在他感召下汇聚起来的新教育共同体,我这些年的成果都植根于新教育的梦想,没有这个梦,我个人的成就将会显得极其单薄。
感谢宝应新教育小学的同人,尤其是马继芬、祁华忠和周信东三位卓越的新教育人,虽然我们只有两年的共事经历,但如果没有他们训练有素的学生,我便没有灵感闪耀的某些课。
感谢在课堂上同我一起穿越的那些师生,贵州凤冈绥阳一小、土溪完小、龙泉三小,贵州威宁石门坎新中学校,山西绛县城内小学,重庆长寿一小……我几乎能够清楚地记起每一个地方曾经挥洒过的汗水,和曾经收获的欢笑,因为我的生命曾在这些地方和你们一起编织,并在这样的编织中一再地绽放。
干国祥
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罕台
2011年1月26日
西游记(节选)
时间:2008 年 4 月 10 日(新教育小学开放周)
班级:江苏省宝应县新教育小学五(3)班
教材:干国祥根据《西游记》原著改编
背景描述
新教育小学开放周,是新教育研究中心驻扎在江苏宝应县新教育小学时,向全国开放的一种公益教育培训模式。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大家共同研讨、磨课、分析课例,以及开展新教育理论学习。
这一次开放周,大家想要聚焦一个伟大文本《西游记》的教学。先由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马继芬用将近两个星期时间,用整本书共读的方式,共读了《西游记》原著。然后在这个开放周上,几位老师把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相关选段按顺序汇编,进行了语文学科的教学:马玲上《猴王出世》,陈金铭上《大闹天宫》,干国祥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最后紧承《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由干国祥上《西游记》整本书的主题探讨课。
整本书共读(包括漫长的推进课和最后的主题探讨课),是新教育儿童课程的重要项目,而经典的细读,则是“构筑理想课堂”的重要内容。所以这整个课程,以及下面的两节课,其实是把这两方面的内容做了一个整合。
文化经典的教学,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尽可能本真、深入地理解原文本,而不是把它当成某种语文知识的载体。反过来,文本中涉及的一些语文知识(如神话的象征)和与阅读行为相关的语文方法(如批注的方法),倒是理解文本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两点,在本课中都体现得较为明显。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第一课时:什么是阅读
“第一个问题,是让你来说说读《三打白骨精》,你有什么问题?”
同时,屏幕上的文字更清楚地告诉学生:“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向文章提问,并在文章里找到答案。”
“天上的神仙不是在天上看着吗,可是当唐僧说孙悟空误杀人,他们为什么不下来作证呢?”一个学生问。
“对呀,神仙明明在旁边,但为什么不来作证呢?”干老师先肯定了这是一个问题,然后又点拨道,“孙悟空是让他们来作证的吗?”
“不是的。”
“那让他们来干什么?”
“盯着白骨精。”
“所以,上次很多同学几乎都做(指预习批注)错了。”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描写这个情节的相关段落,有关悟空和众神的重点语句用着重号标出来强调,内容如下——
行者掣出棒来……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师:“这里提两个问题,为什么这次打死了妖精?原因在哪里?”
“因为神仙们在半空中,现出神光来罩住白骨精。”这一点学生从文章中都读出来了。
“嗯,这时他能不能化身逃跑?对,不能。”师又问,“刚才这个同学说这些神仙能不能出来作证,我下节课告诉你。这节课我们要说的是,孙悟空是想让众神替自己的清白作证吗?”
“不是。”
“哪里看出不是?”
生:“孙悟空说‘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哦,‘哄他一哄’,这个‘他’指的是谁?”
“唐僧。”
“孙悟空有没有想过让其他人替他作证啊,他只想着‘我’哄他一哄,就算了。”学生都被老师描述的孙悟空“自作聪明”的样子逗乐了。
“还有哪里可以看出他不想让人作证?”老师又引着学生细读课文。
“‘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这里谁替谁作什么证?”老师让学生把这句话又读了一遍。
“作证‘我’这一棒要打死他(白骨精)。看我打不打得死他。但是又奇怪了,为什么要他们来作证呢?”在这里的文本中“作证”一词与学生当下语境所理解的“作证”是有区别的,干老师就此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其实不是要他们为他在唐僧面前做出证明,孙悟空心高气傲,他不能对神仙们说,‘我’这一棒还打不死他(白骨精),你们要来帮‘我’忙,他不肯说这样示弱的话。所以他说‘你们替我作证’,可是‘众神听令,谁敢不从’,这些神仙不是傻瓜,都知道这意思,孙悟空的意思其实是:不是看他打不打得死白骨精,而是要帮他打死(因为那怪物的‘解尸法’手段着实厉害,前两次就这样被他走脱了),所以孙悟空才要他们在半空里替他作证,不许(白骨精)走了。走了他拿众神算账。所以‘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怎么个‘照应’?各显出神通来,把这个妖精的神通给罩住,不让他再遁身,直到孙悟空打倒了妖魔,才断绝了灵光。这‘断绝了灵光’是什么意思?”
“就是都收了宝贝。”
“对,收了神通,众神这才消散,走了。所以唐僧、猪八戒是看不到众神的,只能感觉到周围有神光。你看,问题重要吧?继续提问。”
“为什么孙悟空不在第一次就让这些神仙作证啊?”
“他怎么知道第一次打不死呢?”老师反问了一句,其他学生都笑了。
“我觉得是因为,刚才老师说了孙悟空心高气傲,他不可能因为自己还没做事情,就让神仙来帮他忙,这样子也很丢面子的。”一个学生补充。
“对啊,这样做还是孙悟空吗?”老师又反问道,“这样做便是你小悟空,而不是他孙悟空了。”老师让学生继续提问。
生问:“为什么唐僧相信猪八戒而不相信孙悟空呢?”
“好问题!为什么唐僧相信猪八戒而不相信孙悟空?问得好,答案等会儿揭晓。还有问题吗?”老师把这个问题先悬置起来,示意其他同学再来提问。
“唐僧不是可怜孙悟空吗,为什么还要把孙悟空勒得像亚腰儿葫芦一样?”生问。
“哦,‘亚腰儿葫芦’就是说紧箍咒把孙悟空的头勒得像个葫芦一样,中间细两头鼓起来,为什么要惩罚孙悟空呢?和上面一个问题相关,答案也等会儿见分晓。”这个问题老师也先悬置处理。没有同学再提出问题了。
尝试加批注
“其实大家还有问题,比如说在这处,文章一细读就会有问题。”大屏幕上打出了课文中的这段话。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干老师把学生在预习时做的批注也展示在相关文字旁边,他先说的是一个叫朱琪的同学针对孙悟空提出要唐僧念“松箍咒”做了批注:“孙悟空应该一心一意地保护唐僧,没有其他的念头,可是为什么还有松箍咒的念头呢?”
此批注后还显示了干老师为这个批注打的等级:三颗星。干老师说:“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好。”接着他又出示了一个叫任一舟的同学也根据这段话做的批注:“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批注:唐僧这话一定是假的,一定是想留住孙悟空。)”
“大家觉得任一舟的批注对不对?”干老师让同学们判断。
“不对。”
“怎么说不对?”
“他想让自己回老家,留点面子,省得……”一个男生却抛开这个话题,自顾自地要表达自己对悟空要松箍咒的看法。
“我们要说的不是这个评价对不对?”干老师打住了他的话。
“唐僧是去西天取经的圣僧,他是不会说谎的。”后面一个同学的发言就针对问题本身了。
“嗯,唐僧是不说谎的,他的特点之一就是诚实。所以说唐僧是说假话,这就是瞎猜了。”干老师为这个批注打的等级是一颗星。
“有一个同学这样解释。”大屏幕上又出现了一个批注:“紧箍咒让孙悟空只能一直跟着唐僧,没了自由,所以他才如此向往能松下金箍。”
于是学生们又开始对这个批注做自己的判断,一个女生说:“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孙悟空还想跟师父一起去西天取经,他知道师父不可能去掉金箍,因为如果菩萨告诉师父紧箍咒,又告诉了师父松箍咒的话,师父心慈,假如悟空做了什么好事,师父大发慈悲,就真的会把金箍给解下来了,所以师父不可能有什么松箍咒。孙悟空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师父不会有的,他还想继续跟着师父取经。”
“你们看,这位同学分析了三个人物的心理,第一个是菩萨,菩萨知道唐僧的善良,又分析了唐僧,还分析了孙悟空。”老师对这个女同学的回答表示非常肯定。对于下一个批注:“悟空利用师父没有松箍咒这一点,和师父继续去西天取经。”老师评价道:“说得好啊。这个解释,我们认为对了。所以这个松箍咒是大有学问的,就表明了孙悟空怎样啊?”
“聪明。”学生说。
“聪明?换一个词语,叫什么?”老师问。
“机智。”学生又说。
“机智?为了跟师父去取经,坚定不移地要去,那叫什么?”
“那叫忠心耿耿。”老师给这几个同学的批注打了五颗星。
最后,老师又出示了一个批注,这是这次预习中最为精妙的一个批注,同样也得到了五颗星。老师把这个榜样批注展示给大家:“悟空足智多谋,他知道只有菩萨会松,却明知故问。侧面可见他重情义——自己明明可以独自享乐,但是忍不下心……他明知师父辨不清妖怪,但仍冒着被师父误解的危险三打白骨精。”倪旭雯同学读了自己的批注之后,也收获了全班同学钦佩的掌声。“这几位同学的批注,我都给加打了五星,这就叫细读课文啊。读得认真仔细。”老师再一次称赞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