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內容簡介: |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对提高人民 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 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 定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稳中求变的发展历程,实施了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教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改革史,是中国教育不断变革和发展的奋进史,铸就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壮丽篇章。
|
關於作者: |
于发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博士,研究员。兼任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理事。研究领域为教师教育、教育政策与管理、区域教育等, 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著作2部。主持参与“县
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2011年,专著《通向教育理想之路: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年荣获教 育 部“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18年荣获教 育 部“党员先锋岗”称号。
|
目錄:
|
第一部分
历程篇
总?论 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第一章 教育体制改革起步(1978—1989年)
第一节 拨乱反正,消除“错误”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恢复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和教育督导制度
第三节 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探索
第四节 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第五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第六节 开展农村教育等综合教育改革
第七节 全面推进成人教育和扫盲教育
第八节 开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 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1989—2002年)
第一节 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
第三节 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第四节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制
第五节 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规模扩张
第六节 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第七节 建立缴费上学和自主择业的招生就业制度
第八节 探索建立新的教育投入体制
第九节 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十节 加快教育法治建设
第三章 教育体制改革整体推进(2002—2012年)
第一节 确立“两为”、“两结合”的教育方针
第二节 全面深化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基础教育改革
第三节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四节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五节 不断深化继续教育改革
第六节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第七节 健全“管办评”分离的教育管理体制
第八节 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第九节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十节 健全办学体制
第十一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第四章 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深化(2012—2022年)
第一节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
第二节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第三节 构建基础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四节 建设适应新发展格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第五节 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第六节 建立服务全民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
第七节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第八节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综合改革
第九节 构建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
第十节 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
第十一节 “互利共赢 以我为主”扩大教育开放
第十二节 健全教育脱贫攻坚领导体制
第十三节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主要参考资料
|
內容試閱:
|
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拨乱反正的推动, 我国教育事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着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 教育。总体来看,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并相互制约。从 1978 年到 2022 年,中国教育体制改 革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教育体制改革起步( 1978—1989 年)
自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职务后,拨乱反正工作在教育等领域陆续开启,我国教育事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1977年10月,在邓小平的倡导和支持下,国家做出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决定。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也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实现重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十余年,是同我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改革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1985年 5 月中央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大会, 印发《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我国教育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招生就业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迅速、健康发展。《决定》的颁布及实施,标志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在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系列工作稳步推进,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 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很大。
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力开展了恢复重点中小学制度;初步建立起“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管理体制;适度完善中小学校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基础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有步骤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征收教育附加费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为核心, 竭力扭转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局面;加快建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持续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高校招生就业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将职业技术教育 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结合;构建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探索建立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积极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等。教师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大力 发展和办好师范教育;建立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制度和考核合格证书 制度;积极建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和管理体制。同时,还有序恢复和建立教育督导制度,为建立中国特色教育督导制度奠定坚实基础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教育、城市教育、企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稳步推进成人教育和扫盲教育;开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教育体制改革正确处理了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教育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关系,政府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关系,教育外部与教育内部的关系,教育继承、借鉴与创新的 关系等。这一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是我国民众受教育人口数和年限均显著提高,文盲人口数和文盲率明显下降。二是教育发展加快,各种教育协调发展。如:学校数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各级各类教育招生人数、毕业生数整体上不断扩大;民办教育、民族教育、妇女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等得到较快发展。三是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师资水平持续提升。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师生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提高。四是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育办学条件持续得到改善。“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的状况逐渐得到改善。五是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教育公平进一步彰显。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学校、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关系。
第二阶段: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1989—2002年)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剧变,世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政治、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迫切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教育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从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本质特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定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召开两次全国教育工作大会(1994年和1999年),出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推动了一系列重大体制机制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