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編輯推薦:
本书亮点: 填补空白,同类书少。介绍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目前市面上出版的图书多是介绍馆藏的恐龙等动物或是宝石、天气等。鲜有介绍人类学展厅,并从这个角度去了解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一部扎实、有趣的博物馆人类学著作,本书有较深的学术旨趣,同时采用极为生活化的叙事方法,使这部关涉多学科的著作成为一本具有学术背景的通俗读物。拥有53幅珍贵的一手图片,其中24幅来自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藏。
內容簡介:
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博物馆人类学著作,也是一份博物馆邀请函。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世界各地游客到纽约打卡的热门景点。然而,很少有游客会去专门拜访博物馆南侧靠近77街的人类学展厅——尽管这里是美国最著名的人类学博物馆之一。哪怕很多到博物馆来考察的学者也不知道,这里收藏的一些佛像、面具、神衣和法器都是有“灵性”的,甚至连研究人员也不敢轻易触碰。
全书共五个章节,通过介绍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五件具有代表性的主题藏品——萨满的神衣、《西游记》皮影、西藏的唐卡、墨西哥的亡灵及“镇馆之宝”独木舟,来讲述其背后的一系列故事,也融入了人类学家的故事。书中每一章的切入口虽不大,但内容涉及面很广也很深,除了博物馆学的变迁,更有人类文化史、民族志、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史等各方面的内容。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主导的一系列远征为美国带回了丰富的人类学收藏。一百多年后,这些收藏如同“时间胶囊”,既拥有无可取代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接受着现代人类学“去殖民化”“去西方中心主义”目光的尖刻审视。全书既在介绍这些不为人知的藏品,也在探索这些藏品的命运,以及人类学博物馆在现代社会扮演的角色。
作者的讲述生动有趣,为我们打开了这间博物馆鲜为人知的一面。
關於作者:
薛茗,人类学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2014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研究关注物质文化、博物馆人类学、社会变迁等主题,长期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从事热贡唐卡艺术和唐卡艺人的研究。学术研究之外,担任纪录片导演、策展人、非虚构撰稿人。纪录片《画唐卡的女子》(2019)曾入选玛格丽特?米德国际电影节、世界遗产电影节、亚洲研究学会电影节等。中文非虚构作品曾发表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新知》、澎湃思想市场、腾讯谷雨、飞地、《生活》月刊等媒体平台。
目錄 :
目录: 萨满的神衣无字真经77街的神龛亡灵节奇妙夜空中行船
致谢与结语
尾注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
书摘:
位于纽约上西区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简称AMNH)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现在也是世界各地游客到纽约打卡的热门景点。大家都知道这里的恐龙化石、动物标本、太空探秘、IMAX影院,但很少有游客专门去拜访博物馆南侧、靠近77街的人类学展厅。更少有人知道,这间博物馆还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人类学博物馆之一,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民族学收藏——北美西北海岸原住民长达19米的独木舟、北京的皮影、西藏的唐卡、巴厘岛神舞的面具、占据整一面墙的阿兹特克太阳石等等。
哪怕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来考察的很多专家学者也不知道,这里收藏的一些佛像、面具和神衣是有“灵性”的,甚至连研究人员都不敢轻易触碰。然而,它们既不像自然历史博物馆其它展厅中摆放的标本化石,也不完全等同于佛寺庙宇中被人供奉朝拜的神圣之物。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呢?这些器物是如何进入博物馆的?它们是否和人一样,经历过生命的不同阶段——曾经的神圣之物,如何一度成为商品、艺术品、或装饰品,然后辗转进入博物馆成为人类学藏品?在曼哈顿77街的这些楼层里,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将如何解读这些收藏的意义?博物馆是否又会是这些器物生命的“终点”?
作为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的人类学家,我将通过自己的研究、策展和教学经历向读者打开这间博物馆鲜为人知的一面。认识到“物的生命史”,是物质文化研究及现代博物馆实践的思想转折点。一件器物,可以“拒绝”博物馆或人类学家强加在它身上的阐释。物的生命,也可以是流动的,博物馆的展厅也许只是它暂时驻足的场所。围绕着物的“生命”,我将追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一些人类学藏品背后的故事,以及由它们折射出现代社会物质文化和传统信仰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当然,人类学博物馆的收藏与展示离不开它背后学科的思想发展。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由自然历史博物馆主导的一系列远征,为美国带回了最早的人类学收藏(其中包括西方世界的第一批中国民族学收藏)。一百多年后,这些收藏如同“时间胶囊”,既拥有无可取代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接受着现代人类学“去殖民化”、“去西方中心主义”目光的尖刻审视。在讨论藏品的生命史与博物馆策展理念的同时,本书会融合进曾在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过的人类学家的故事,比如,“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茨?博厄斯(Franz Boas)、伯托德?劳弗(Berthold Laufer)、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等等。这不是为简单回顾这座博物馆的历史,而是为讲述我们如何在认识“他者”的过程中不断反省谬误、学会更加谦卑地认识自己。
本书的每个章节都由一件藏品或一个展览引出一个有关人类学博物馆的主题。但我无意梳理博物馆或人类学的思想史,也无意涵盖这间博物馆所有的人类学展厅或收藏。本书的五个主要章节涉及了自然历史博物馆来自北美西北海岸、西伯利亚、亚洲、墨西哥及中美洲、以及太平洋的人类学收藏。选择这些主题当然与我的兴趣与专长相关,但也有更重要的考虑。比如,我用较大的篇幅讨论了与亚洲相关的人类学收藏——这不仅是我个人研究的范畴,同时也是目前西方博物馆“去殖民化”讨论中常常忽视的议题。另外,我也希望对某一特定文化的讨论能够引发更深刻、更广泛的思考。比如,墨西哥及中美洲展厅的故事会让我进一步去探究博物馆里“看不见的”人与物——如果我们将博物馆视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并认识到它与外在社会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博物馆在现代社会的功能与责任。
所以,这本书不是一份博物馆指南。我更希望它是一份邀请:邀请有兴趣的读者利用博物馆对公众和学者开放的资源,继续探索藏品背后的故事;邀请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同行们展开更丰富的对话;邀请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诗人、作家等等以他们的灵感和对自己文化独特的体验为博物馆这个议题带来新的启示。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带着对博物馆或对人类学的好奇翻开了这本书,我希望合上书后,你会更加好奇——让这本书激发你带着更多的问题去参观每一个有关自然历史、艺术、科技、历史、物质或非物质文化的展览。纽约77街的这座建筑,不是相遇的目的地。它是一个开始,邀请我们每一个人以谦逊与好奇之心,去观察、理解和珍藏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